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我想问大家一些问题: 问题1:到机房以后,大家最喜欢干什么? 问题2:空闲时间你最喜想干什么?(上网,玩游戏、看书、锻炼身体还是干其它事情) 问题3:你能例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网络应用方面的例子吗?(网上购票、网络银行、网络电话、网上购物、网络邮局(收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QQ)、网上玩游戏(网络游戏)、网上做生意(叫电子商务)、网上下载东西、在网上学习、在网上娱乐、在网上写日记(博客)、在网上查找资料等等。 总结:综上所述,网络无不能,无处不在,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网络。人们的生活更是离不开网络。 提问:网络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魔力,具有如些大的吸引力,以致于很多年轻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网络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网络世界,来揭开网络的神秘面纱。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计算机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延伸到全球的每个角落。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处都可以看到网络的存在,随处都可以享受到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结合发展的一种重要产物。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计算机系统。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1、 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组成包括计算机和通信线路,因此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2、 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为目的。3、 计算机网络需要功能完备的软件支持,这里的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协议等。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四个阶段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面向终端(用户端不具有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联,以资源共享为目的,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的网络(20世纪60年代)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网络体系标准化网络(即OSI标准,指在同一个网中可以存在不同厂商、不同品牌的计算机接入,不同厂商、不同品牌的计算机必须遵循同一个标准OSI标准)(20世纪70年代未)4、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综合化、高速化的现代计算机网络 综合化:是指多种业物综合在一个网络中完成,如将语音、数据、图像、视频、动画等信息以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形式综合在一个网络中来传送。 高速化:是指网络传输速度越来快,如使用光纤传输网络的速度已经达到每秒几十吉比特。 资料因特网时代(20世纪60年代未至今)internet的基础结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有部分重叠。1: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了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想连接在它上的主机都直接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它规模增长很快,到70年代中期,人们认识到仅使用一个单独的网络无法满足所有的通信问题。于是ARPA开始研究很多网络互联的技术,这就导致后来的互联网的出现。1983年TCP/IP协议称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同年,ARPAnet分解成两个网络,一个进行试验研究用的科研网ARPAnet,另一个是军用的计算机网络MILnet。1990,ARPAnet因试验任务完成正式宣布关闭。2:建立三级结构的因特网:1985年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就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1986年,NSF围绕六个大型计算机中心建设计算机网络NSFnet,它是个三级网络,分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它代替ARPAnet称为internet的主要部分。1991,NSF和美国政府认识到因特网不会限于大学和研究机构,于是支持地方网络接入,许多公司的纷纷加入,使网络的信息量急剧增加,美国政府就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经营,并开始对接入因特网的单位收费。3:多级结构因特网的形成:1993年开始,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就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因特网主干网替代,这种主干网也叫因特网辅助提供者ISP,考虑到因特网商用化后可能出现很多的ISP,为了使不同ISP经营的网络能够互通,在1994创建了4个网络接入点NAP分别有4个电信公司经营,本世纪初,美国的NAP达到了十几个。NAP是最高级的接入点,它主要是向不同的ISP提供交换设备,是它们相互通信。现在的因特网已经很难对其网络结构给出很精细的描述,但大致可分为五个接入级:网络接入点NAP,多个公司经营的国家主干网,地区ISP,本地ISP,校园网、企业或家庭PC机上网用户。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主要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组成1、网络硬件网络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它为使用者提供了主要的网络资源。 网络硬件包括网络工作站:是一台入网的计算机,它是用户使用网络的窗口。传输介质:网络通信的信号线。网络设备:网络连接中的一些部件。 2、网络软件: 网络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是管理服务器及通信管理。通信协议:又称通信规程,是指通信双方对数据传送控制的一种约定。约定中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纠错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做出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它也叫做链路控制规程。网络软件包括通信软件:用通信的各种软件。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按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有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式网络;2、按使用的范围分类,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3、按网络结构分类:有以太网和令牌环网;4、按传输带宽分类,有基带网和宽带网;5、按信息传输介质分类,有无线网、有线网和光纤网;6、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有星型网、环型网、总线型网、树型网等。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三大功能是:1、 数据通信: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2、 资源共享:入网的用户可以共享网络中的数据、数据库、软件和硬件资源。3、 分布处理:可以把大型数据处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各计算机上完成。三、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基本服务有:1、 文件与打印服务2、 应用服务3、 消息服务4、 数据库服务四、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的通信线路和各节点之间的几何排列,它反映了网络的整体结构和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网络结构有:星型、总线型、树型、环型。1总线拓扑2环型拓3星型拓扑4网状拓扑五、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缺点 1、总线型结构 采用单根传输线作为传输介质,所有节点都通过硬件接口直接与传输介质相连。任一站点发出的信息都能沿着传输介质传输,且能被其它所有站点接收。 优点:(1)线缆长度短,布线容易,工程费用低;(2)网络易于扩充;(3)网络可靠性较高。 缺点:(1)故障诊断难;(2)不易隔离故障;(3)如果线路太长,则需配置信号中继设备。 2、星型结构 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点链路连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共同组成。 优点:(1)方便服务;(2)故障影响小;(3)故障诊断容易;(4)访问协议简单。 缺点:(1)安装困难;(2)扩展困难;(3)依赖中央节点。3、环形结构所有的通信站点共享一条物理信道,信号单向传输。优点:(1)电缆长度短;(2)不需接线盒;(3)适用光纤线路。缺点:(1)节点故障将引起整个网络故障;(2)故障诊断困难;(3)不易重新配置网络;(4)节点发送数据前,必须知道传输介质对它的可用性。4、树型结构从总线结构演变而来,形状像一棵树。优点:(1)线缆长度短,布线容易,工程费用低;(2)网络易于扩充;(3)网络可靠性较高。另:故障隔离容易。缺点:(1)故障诊断难;(2)不易隔离故障;(3)如果线路太长,则需配置信号中继设备。另:对根的依赖性很强。5、混合结构主干为总线型结构,而在局部采用星型结构。混合结构网络吸取了总线结构网络和星型结构网络的各自优点。六、课堂小节(略)七、作业(略)第三节 数据通信基础一、网络协议与层次协议:指预先约定的规则 网络协议:不同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互相通信时所遵守的格式和约定。二、层次 根据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对于计算机网络来说,不同网络系统具有相同的层次结构。三、OSI参考模型的结构OSI参考模型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OSI参考模型: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七层,从最高导到最底层依次为(7、应用层、6、表示层、5、会话层、4、传输层、3、网络层、2、数据链路层、1、物理层。)其中高层,既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既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7层的功能: (1)应用层:应用层主要任务是提供计算机网络与最络用户的界面,提供完成特定网络服务功能所需的各种应用程序协议。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之间的接口。应用层为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应用层的主要协议有: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超文本传输服务或者叫作WWW万维网服务)FTP: 文件传输协议。(文件传输服务)TELNET:远程登录协议:(远程登录服务)DNS:域名服务器。(域名解析服务)E-MAIL:电子邮件服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发送邮件协议;POP3接收邮件协议USENET:网络新闻组服务BBS:电子公告牌服务。WAIS、 GOPHER、 Archie:信息检索与信息查询服务。(2)表示层:确保一个应用程序的命令和数据能被网络上其他计算机理解,也就是将一种格式转换成另一种格式的数据转换,使用户之间的通信尽可能简化,与设备无关。(3)会话层:负责和网络节点应用程序之间的协商和链接,它不仅建立合适的链接,而且验证会话双方,要求双方提供身份验证。(4)传输层:是整个协议层次结构中最核心的一层。它的作用是为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提供性能可靠的数据传输,而与当前实际使用的网络无关。(5)网络层:主要任务是确保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包的传输。该层将数据转换成一种称为数据包的数据单元,每一个数据包中都含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以满足路由和寻径的需要。(6)数据链路层:主要任务是确保网絡节点之间数据帧可靠地传输。该层把所有数据转换成一种称为帧(典型的帧为几百或几千字节)的数据单元,并负责创建和检测数据帧,为网络层的连接提供一条线路。(7)物理层:是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主要定义了物理链路所要求的机械、电气和功能特性等。数据通过该接口从一台设备传送到另一台设备。 四、OSI分层的优点: (1)人们可以很容易的讨论和学习协议的规范细节。 (2)层间的标准接口方便了工程模块化。 (3)创建了一个更好的互连环境。 (4)降低了复杂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产品开发的速度更快。 (5)每层利用紧邻的下层服务,更容易记住个层的功能。注:在OSI参考模型中,各层的数据类型是不相同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和传输层的数据单位是:消息报文;网络层的数据单位是数据包;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帧;物理层的数据单位是二进制流。五、课堂小结六、作业第四节 局域网一、局域网的概念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某一区域”指的是同一办公室、同一建筑物、同一公司和同一学校等,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几十台、甚至上千台计算机组成。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二、局域网的特点1、距离范围这10m10km,十公里以内。2、为一个单位所拥有,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3、使用专用的通信线路,数据传输速率高;传输速率为11000Mb/s4、通信时间延迟较低,可靠性较好。三、局域常用的传输介质1、双绞线2、同轴电缆(粗同轴电缆和细同轴电缆)3、光纤4、无线传输介质(微波、红处线、卫星通信、激光等)四、常见网络硬件设备 1、网卡网卡是计算机网络中的最基本的连接设备之一,计算机主要通过网卡接入网络。网卡的两大作用:(1)接收网络中传过来的数据包,解包后,将数据通过主板上的总线传输给计算机;(2)将本地计算机上的数据打包后发送到网络。 2、集线器 集线器英文叫作:Hub ;集线器是计算机网络中连接多个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连接设备。集线器只是一个信号放大和中转设备。集线器属于共享带宽设备。集线器在接收到数据包以后不会检测数据类型和校验其正确性,也不具备判断数据包目标地址的功能,而只是简单地将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集线器上的所有端口共享带宽。例如一个带宽为10Mbps的8口集线器,其带宽将被8个端口共享使用。因此随着网络节点数量的增加,数据传输量的增大,每个节点的可用带宽随之减少,容易形成网络堵塞。 3、交换机 交换机(Switch)是一种可以实现多台计算机并发连接的网络连接设备.交换机是构建网站内部局域网常用的网络连接设备。交换机属于独享带宽设备。交换机在接收到数据包以后首先将其进行存储,然后根据数据包头地址查找地址表,并将数据包发送到指定的端口。例如一个带宽为100Mbps的48口交换机,其每个端口都享有独立的100Mbps带宽。4、路由器 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设备。它能将使用相同或不同协议的网段或网络连接起来,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扩大网络的连接范围。 目前因特网就是通过无数个路由器将分布在全球各个角落的计算机网络互联起来的。27第五节 两种主要的局域网服务方式方式一: 对等网对等网是一种最简单的局域网,由多台地位平等的计算机互联而成,对等网络中没有专用的服务器、每一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不存在主从关系,每一台计算机既可充当服务器又可充当客户机的网络。在对等网络中,每台计算机可以共享其它计算机上的软、硬件资源。方式二:客户机/服务器网客户机/服务器网:在网络连接模式中,除对等网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网络,即客户机/服务器网,Client/Server。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中,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而客户机是网络的基础,它们之间存在主/从关系,客户机依靠服务器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源,而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网络必须的资源。一、 对等网安装过程1、 网络硬件的安装u 安装网卡u 制作双绞线(双绞线使用的是RJ45接头)u 安装集线器或交换机u 使用双绞线将计算机与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起来2、 网络软件的安装u 安装驱动程序u 配置网络协议(给每台电脑配上一个IP地址)3、 测试网络连通性(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二、网络资源共享1、网上邻居:网上邻居用来进行网络管理的。双击“网上邻居”,在其中可以查看到网络中其他计算机上的共享信息。2、设置共享资源局域网中的共享资源是指一切可供网络用户使用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单个文件不能设置为共享,只有将其置于文件夹中,然后将文件夹设置为共享。也可以将其他计算机上的共享文件夹或驱动器映射到本地,并为其分配一个驱动器号,称之为映射网络驱动器。第六节 Internet(因特网)一、Internet的起源与发展 Internet的前身是1969年投入使用的ARPnet(阿帕网),它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其中一个重大贡献就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决定建立美国的计算机科学网NSFnet,成为Internet的第二大主干网。之后,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加入,Internet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Internet已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是由许许多多的局域网组成的,因此是一个“网中网”或“网际网”。二、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加入Internet的,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71994年):电子邮件使用阶段,在本阶段,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建成了第一条与Internet联网的专线,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第二阶段(19941995):为教育科研网发展阶段。北京中关村地区及清华、北大组成NCFC网,并于1994年4月开通了与Internet的64Kbit/s专线连接,同时还设中国最高域名(CN)服务器,从此中国真正加入了全球Internet的行列。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商用阶段。Internet在中国进入商用阶段。1994年9月,中国邮电部门开始联入Internet,建立北京、上海两个出口。1995年6月正式运营,从而拉开了中国Internet商用化发展的序幕。目前,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已成为中国Internet的骨干网。三、中国的“三金”工程与四大网络三金:1、金桥工程 2、金关工程 3、金卡工程四大网络:1、ChinaNet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2、ChinaGBN (中国金桥信息网) 3、CER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网) 4、CSTNet (中国科技网)四、TCP/IP协议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简单地说,就是由底层的IP协议和TCP协议组成的。 在Internet没有形成之前,各个地方已经建立了很多小型的网络,称为局域网,Internet的中文意义是“网际网”,它实际上就是将全球各地的局域网连接起来而形成的一个“网络的网络(即网际网)”。然而,在连接之前的各式各样的局域网却存在不同的网络结构和数据传输规则,将这些小网连接起来后各网之间要通过什么样的规则来传输数据呢?这就象世界上有很多个国家,各个国家的人说各自的语言,世界上任意两个人要怎样才能互相沟通呢?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够说同一种语言(即世界语),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TCP/IP协议正是Internet上的“世界语”。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虽然从名字上看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但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而TCP协议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协议。通常说TCP/IP是Internet协议族,而不单单是TCP和IP。TCP/IP是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我们通常称它为TCP/IP协议族。它是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为其ARPANET广域网开发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以它为基础组建的INTERNET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正因为INTERNET的广泛使用,使得TCP/IP成了事实上的标准。五、TCP/IP与 OSI七层模型比较TCP与UDP区别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的是面向连接、可靠的字节流服务。当客户和服务器彼此交换数据前,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之后才能传输数据。TCP提供超时重发,丢弃重复数据,检验数据,流量控制等功能,保证数据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运输层协议。UDP不提供可靠性,它只是把应用程序传给IP层的数据报发送出去,但是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到达目的地。由于UDP在传输数据报前不用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且没有超时重发等机制,故而传输速度很快UDP协议UDP 与 TCP 的主要区别在于 UDP 不一定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事实上,该协议不能保证数据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UDP 在许多方面非常有效。当某个程序的目标是尽快地传输尽可能多的信息时(其中任意给定数据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可使用 UDP。ICQ 短消息使用 UDP 协议发送消息。 许多程序将使用单独的TCP连接和单独的UDP连接。重要的状态信息随可靠的TCP连接发送,而主数据流通过UDP发送。TCP协议TCP的目的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在相互进行通信的设备或服务之间保持一个虚拟连接。TCP在数据包接收无序、丢失或在交付期间被破坏时,负责数据恢复。它通过为其发送的每个数据包提供一个序号来完成此恢复。记住,较低的网络层会将每个数据包视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因此,数据包可以沿完全不同的路径发送,即使它们都是同一消息的组成部分。这种路由与网络层处理分段和重新组装数据包的方式非常相似,只是级别更高而已。为确保正确地接收数据,TCP要求在目标计算机成功收到数据时发回一个确认(即 ACK)。如果在某个时限内未收到相应的 ACK,将重新传送数据包。如果网络拥塞,这种重新传送将导致发送的数据包重复。但是,接收计算机可使用数据包的序号来确定它是否为重复数据包,并在必要时丢弃它。IP协议IP协议是用于将多个包交换网络连接起来的,它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前传送一种称之为数据报的东西,它还提供对数据大小的重新组装功能,以适应不同网络对包大小的要求。IP的责任就是把数据从源地址传送到目标地址。六、课堂小结(略)七、作业(略)第七节 IP 地址知识一、什么是IP地址IP协议为每一台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定义了五个32位长度的地址,叫IP协议地址,简称为IP地址。 连在某个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在它们所传送的数据包里含有某些附加信息,这些附加信息就是发送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和接受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当网络中存在以IP协议为基础的通信时,这些发送和接受数据的地址就是IP地址。 每台连网计算机都依靠IP地址来标识自己。就很类似于我们的电话号码样的。通过电话号码来找到相应的电话。全世界的电话号码都是唯一的。IP地址也是一样。二、IP地址的特性:IP地址必须唯一每台连网计算机都依靠IP地址来互相区分、相互联系 网络设备根据IP地址帮你找到目的端IP地址由统一的组织负责分配,任何个人都不能随便使用三、IP地址的表示 用小数点隔开的4个十进制整数就是一个IP地址。每部分的十进制的整数实际上由8个二进制数组成。所以每个数字最大为255,最小为0。四、 IP地址类型 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ID),即网络ID和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IP地址根据网络ID的不同分为5种类型,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 1 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地址范围从 到。可用的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网络能容纳1亿多个主机。 2 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从到55。可用的B类网络有16382个,每个网络能容纳6万多个主机 。 3 C类IP地址 一个C类IP地址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范围从到55。C类网络可达209万余个,每个网络能容纳254个主机。 4 D类地址用于多点广播(Multicast)。 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 5 E类IP地址以“llll0”开始,为将来使用保留。 全零(“0000”)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在IP地址3种主要类型里,各保留了3个区域作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围如下: A类地址:55 (第一组表示网络,后面三组表示主机。 )B类地址:55 (第一,二组表示网络,后面两组表示主机。)C类地址:55 ( 第一,二,三组表示网络,最后一组表示主机。 )五、什么是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子网掩码的设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与IP地址相同,子网掩码的长度也是32位,左边是网络位,用二进制数字“1”表示;右边是主机位,用二进制数字“0”表示。(通俗的说,就是大家规定用“1”代表网络部分,用“0”代表主机部分。)附图所示的就是IP地址为“04”和子网掩码为“”的二进制对照。其中,“1”有16个,代表与此相对应的IP地址左边16位是网络号;“0”有16个,代表与此相对应的IP地址右边16位是主机号。这样,子网掩码就确定了一个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数字中哪些是网络号、哪些是主机号。这对于采用TCP/IP协议的网络来说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子网掩码,才能表明一台主机所在的子网与其他子网的关系,使网络正常工作。 常用的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有数百种,这里只介绍最常用的两种子网掩码,它们分别是“”和“” ,“”1. 子网掩码是“”的网络:最后面一个数字可以在0255范围内任意变化,因此可以提供256个IP地址。但是实际可用的IP地址数量是256-2,即254个,因为主机号不能全是“0”或全是“1”。 2. 子网掩码是“”的网络:后面两个数字可以在0255范围内任意变化,可以提供2552个IP地址。但是实际可用的IP地址数量是2552-2,即65023个。 IP地址的子网掩码设置不是任意的。如果将子网掩码设置过大,也就是说子网范围扩大,那么,根据子网寻径规则,很可能发往和本地机不在同一子网内的目的机的数据,会因为错误的判断而认为目的机是在同一子网内,那么,数据包将在本子网内循环,直到超时并抛弃,使数据不能正确到达目的机,导致网络传输错误;如果将子网掩码设置得过小,那么就会将本来属于同一子网内的机器之间的通信当做是跨子网传输,数据包都交给缺省网关处理,这样势必增加缺省网关的负担,造成网络效率下降。因此,子网掩码应该根据网络的规模进行设置。 如果一个网络的规模不超过254台电脑,采用“”作为子网掩码就可以了,现在大多数局域网都不会超过这个数字,因此“”是最常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子网掩码 在Windows 2000 Server中,如果给一个网卡指定IP地址,系统会自动填入一个默认的子网掩码。这是Windows 2000 Server为了节省用户输入时间自动产生的子网掩码。比如,局域网最常使用的IP地址“192.168.x.x”默认的子网掩码是“”。一般情况下,IP地址使用默认子网掩码就可以了。六、什么是默认网关(default gateway )它是与主机连在同一个子网的路由器的IP地址。如下图所示,假设我们在网络一,有个数据包要给网络二中的机器,这个数据包必须先给和我们相连的路由器的那个端口。也就是图中红圈所示。由它转给网络二中的主机。就很类似于我们寄信,不需要自己亲自把信送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幼儿考试试题及答案
- 风险评估模型-第9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产品技术协议管理办法
- 警用装备仓库管理办法
- 质量奖战略管理办法
- 行政岗位竞聘管理办法
- 螺栓周转桶管理办法
- 规范财务资产管理办法
- 街道办采购管理办法
- 中国饮食发展史课件
- 《Sketch Up 软件运用》课件(共九章)
- 自来水工程施工课件
- 发酵饲料培训课件
- 电信营业员的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北大学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79)
- 安保技能活动方案
- 殡仪服务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 T/CECS 10360-2024活毒污水处理装置
- 2026届高职单招考试大纲英语词汇(音标版)
- 临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