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限时练习四.doc_第1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限时练习四.doc_第2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限时练习四.doc_第3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限时练习四.doc_第4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限时练习四.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必修)限时练习四(纠错) (分值: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1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2黄遵宪(18481905)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离别:“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a. 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3. 1909 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41825年火车首次在英国开通之时,汽笛的吼叫声曾把围观看热闹的人吓得落荒而逃。而1876年,当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通车时,涌来乘、看火车的中国人却一点都不恐慌,火车启动后,包括妇孺在内的“乘者、观者一齐笑容可掬,啧啧称叹”。通车一周后,申报还特意刊发了一篇题为民乐火车开行的报道,言上海市民争相乘坐火车,沿途乡民亦是喜孜孜地看火车经过。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中英民众对铁路的最初态度有所不同 b许多上海市民对铁路并不恐惧,甚至积极接受 c淞沪铁路是中国政府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市民非常欢迎政府对交通设施的建设 d申报注意刊登有关上海的社会新闻5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的列强喜欢把占领的殖民地在自己国家的地名上加上一个“新”字,如“纽约”、“新法兰西”、“新西班牙”等等,它们对应的殖民国家是: a荷兰、法国、西班牙 b英国、法国、西班牙c西班牙、葡萄牙、荷兰 d荷兰、美国、法国6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完成了整条从欧洲到亚洲航线的航海家是: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a b c d7“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丛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为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资金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人口用于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c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残酷性8下面漫画不能够反映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是a b c d9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10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的人类历史c使欧洲发生了“价格革命” d西欧逐渐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11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与西班牙、荷兰和法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殖民战争,并且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对于这些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战争的目的都是为了原料产地和工业品的市场b英国取胜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强大的国力c战争发生的原因与工业革命有一定的关系d英国打败的都是落后的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1218世纪中期,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直接动力是 a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b社会稳定 c人口、资本流动自由 d市场需求日益扩大13观察右图,a、b、c、d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其中a、c曲线分别代表的国家是a中国、德国 b中国、美国 c英国、德国 d英国、美国14“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工业革命的需求 15右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工业革命的进行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科技的进步16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一百周年而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造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这不能说明a西方的科技发达,各有特色 b美国的展品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先成果c外国人喜欢中国特色的产品 d英国也已经落伍了17“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为此,英国随后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a飞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汽船的发明 d火车的发明18“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由此可见,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直接原因在于a黑人奴隶的起义和战争 b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c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工业革命的发生1915世纪末叶、16世纪初叶,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许多地主贵族圈占公有地、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然后把它们的大部分变成牧场。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莫尔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对圈地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有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国内市场 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最大的作用是为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a b c d20垄断组织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财阀手中b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采用先进的科技提高生产率c垄断组织通过兼并实行生产社会化 d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21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涉及全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 b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据优势c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d美国是头号经济大国 22关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正确的有:激化了阶级矛盾 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民族矛盾 使德国、日本法西斯兴风作浪 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掀起了货币战、关税战,关系紧张 a b c d23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确认,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罗斯福新政直接有利于防止上述情景出现的有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 保障工人的一些基本权利,缓和阶级矛盾 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实施社会保障法,并且实行“以工代赈” abcd24 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柯立芝上述观点的根本意图是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b防止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c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 d预防经济危机的爆发25早在1933年底,经济形势刚有好转的时期,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甚至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大国崛起美国)这位国会议员的意向是a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独裁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c借纪念林肯诞辰之机讽刺挖苦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26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比较典型的有1935年科罗拉多胡佛水坝和田纳西水利工程。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促进就业,缓和社会矛盾 b增加了财政负担,得不偿失c有利于刺激生产和消费 d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27二战结束后,欧美国家迅速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原因不包括a各国纷纷进行改革 b政府减少对经济干预的政策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国际环境相对稳定28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而60年代后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 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福利好 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民主与自由2919461948年,英国政府实施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规定发给新生婴儿补助金和儿童教育补助金,对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者、孕妇、失业者发给补助金,对寡妇和老年人予以养老金和丧葬补助金。当时,按规定领取上述补助金的投保人数达2300多万人。英国政府实施这一制度改革的目的没有 a刺激社会消费 b缓和社会矛盾 c稳定社会秩序 d美化政府形象30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它的条件中没有 a国家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做法 b经济“滞胀”状态的出现 c经济全球化的扩展 d信息技术的发展31列宁在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我们否定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是因为它 a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拥护 d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21921年以后到1924年列宁逝世前,关于苏俄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实现了集体化,农民在集体农庄劳动 b工业上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c一位美国商人想到苏俄来做生意被拒绝了 d实现了工业化,重工业发达33有人把列宁说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功的创新者,这是因为列宁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允许实行一定程度的市场经济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3420世纪20年代初到30年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充分说明 a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到了尽头 b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找到了新方法c两种制度的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 d由于社会性质不同,它们如同水火35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方法,抑制农民的消费。用斯大林的话来说,这是农民为工业化交纳的“贡税”。这样做的后果不包括 a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b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的发展c阻碍了轻工业的发展 d使人民的生活受到影响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36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37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英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打败荷兰和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38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主要的发明集中在毛纺织业、动力和交通等几个方面。39美国参议院于2009年2月投票通过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这项经济刺激计划设计的总规模达8380亿美元之巨。有学者认为奥巴马的新政措施与76年前罗斯福新政大致相同,这种国家全面干预做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就有了。40有人认为,斯大林模式对苏联最大的作用是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增强了社会主义力量。三、主观题(共2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41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班级 姓名 考号 请回答:(1)图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和图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3分)42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主要消极影响。(3分)(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分)(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3分)高二历史(必修)限时练习四答案一、选择题1-10 baccb;dbddd 11-20 bdbdb;cddab21-30 acdad;bbcdb 31-35 abbcc二、判断题 36-40 abbba 三、主观题41(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