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82)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2.doc_第1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82)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2.doc_第2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82)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2.doc_第3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82)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2.doc_第4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82)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8-2)(岳麓版)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1.在我国古代,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传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出现 个体小农经挤形成并开始成长 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 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a b c d3.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4.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5.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民所有b获得井田的贵族拥有使用权,可以将之转让和买卖c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动,没有人身自由 d战国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6.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耕作工具不断改进 b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c水利设施逐渐完善 d土地兼并日趋加剧7.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租佃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租佃方式最早在春秋开始出现 b.汉代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c.宋代租佃经营方式的地租形态主要是货币地租d.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8.下列对我国古代农业基本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营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b.汉朝时开始使用铁农具c.重视精耕细作 d.重视灌溉c.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 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9.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10. 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民自便为之德得。”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 海瑞正确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丘浚客观的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 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 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a b c d11.“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 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12.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13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欧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风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14.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15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拉斐尔的圣母像都具有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a画家个人爱好 b人文主义传播 c商品经济发展 d社会上层倡导 16.假设唐代一位商人到长安做生意,其活动中不可能出现a其生意活动必须接受专门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b让手下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d在市里卖瓷器17.“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a隋朝长安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汴京 d 明朝苏州18.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传统是 勤俭致富 乐善好施 注重诚信 守法经营 a b c d 19.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这说明a.明朝废除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a b c d21.宋代人口有1亿,耕地面积56亿亩;鸦片战争前,清代人口达到4亿,耕地面积只有1112亿亩。相对于宋代,清代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改进生产工具 精耕细作 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扩大海外贸易a. b. c. d.22.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职业自耕农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占人口比例24%36%30%10% 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丝织业发展a b c d23.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24.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a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25.“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d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二、材料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8分,合计50分)26.(16分)在封建社会中,自耕农是社会的基础,他们的生存状况,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自耕农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当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历代统治者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摘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出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摘自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59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相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极荒活民书材料四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五 “第十一条 分配土地,以乡或等于乡的行政村为单位,在原耕基础上,按土地数量、质量及其位置远近,用抽补调整方法按人口统一分配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封建国家为什么要关注自耕农的存在?(4分)这一阶层在中国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2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古代社会中有利和不利于自耕农生存的因素。(4分) (3)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五在土地分配上的相同之处。(2分) (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耕农经济的结束成为必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结束自耕农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和影响。 (4分)26. (1)自耕农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赋税和徭役的保证。(4分) 春秋战国 (2分) (2)有利:封建王朝初期的政策扶持。 不利:封建国家的沉重的赋税徭役负担;自然灾害;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4分) (3)同:按人口平均分配。(2分) (4)中国: 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束,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4分)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青衿士子在家闲,走长途而赴京试,则短褐至玕,芒鞋淅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皆千万金家也。徽人四民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 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 材料三 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材料四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以上材料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3分) (2)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3) 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财致富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他还忽略了徽商致富的哪些历史原因?(6分)(4)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产生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27.(1)经营商业活动;从事封建地租剥削;兴办手工工场。 (3分)(2)经营商业和兴办手工工场,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投资田产,从事封建地租剥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分)(3)勤俭,谦虚和朴实。(2分)但是他忽视了徽商利用政府给予的有利时机,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拓宽经营领域和范围,甚至足迹遍布海内外,同时讲求诚信诚实的商业理念。(4分)(4)投资田产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的主流。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4分)28.(17分)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和九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所授之田率倍之(男夫80亩、妇人40亩,亦称倍田)。三易之田再倍之(三易之田,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再倍之,男夫120亩、妇人60亩)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妻,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贷志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 天下皆天父皇上帝一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保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法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四 2007年5月13日上午,在湘潭县泉塘子镇“湖南超级杂交稻种三产田年产工程示范基地”的稻田旁,棋盘村农民陈德云这样对记者说:“我们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光明日报2007年5月23日报道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有何特点?(3分)(2)材料二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的 主要原因。(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如何评价孙中山提出的“定地价之法”?(4分)(4)材料四中所提及的两位人物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贡献具体是什么?概括指出促进我国新时 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 (5)如果将上述材料作为研究资料,请你设计个恰当的课题。(2分) 28.(1)均田制。(1分)特点: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2分)(2)绝对平均主义。(2分)原因:制度自身的局限性。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2分)(3)评价:“平均地权”是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但它是一个改良主义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地主对土地的权益,是一个不彻底的土地纲领。(4分)(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杂交水稻。(2分)政策和科技(2分)(5)农民与土地(2分,言之有理即可)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二参考答案:xcz1-10 dbbcc ddbad 11-20 addbc cccba 21-25 bcdbc26. (1)自耕农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