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中物理讲义.doc_第1页
新编-高中物理讲义.doc_第2页
新编-高中物理讲义.doc_第3页
新编-高中物理讲义.doc_第4页
新编-高中物理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康康老師 編授 【掌握筆記,掌握全部】新編高中物理講義第一章 物理學簡介:上學期兩週課程。一、 物理學發展簡史:(一) 前言:1. _是研究宇宙間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性質、運動、轉變、內部結構等道理的一種科學。2. _歐洲文藝復興後,科學思想才從神學禁錮中被解放出來。如1543年哥白尼(提出_)、16091619年克卜勒(提出_)、伽利略提倡的科學方法等,都對物理學有莫大的貢獻。(二) 古典物理:1519世紀發展建立四大領域。1. 力學:_(巨人)奠基,由_完成。2. 光學:(1) _首創光的微粒說。(2) _首先提出光的波動說,並經由_進行光的干涉與_進行光的繞射之實驗後才確定光的波動性。(3) 現今對光接受其雙重性,即粒子性和波動性皆存在。3. 電磁學:(1) _首先提出靜電力平方反比定律,即_。(2) _發現電生磁的效應;而_發現磁生電的效應。(3) _描述並統合電磁波理論,求出光速;而後由_實驗證實。4. 熱力學:對人類之日常生活中應用極廣,如電器用品、內燃機、發電機、光學儀器、等皆是。(三) 近代物理:20世紀發展建立兩大基石(_、_)。1. 放射性元素的發現:_(X-ray)、_(放射性元素)。2. 量子論:(1) 1900年_提出量子論。(2) 1905年_提出光量子論(即光電效應),並由_效應證實。3. 物質波:1924年_提出物質波,由_實驗證實;1925年由海森堡、波恩、薛丁格、狄拉克等人創_。4. 相對論:由_建立。5. 不管是古典物理或是近代物理,都對人類的生活有著重大影響(見下頁)。二、 物理學的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一) 雷射(Laser):雷射的發明起源於原子能態耀遷理論的研究,而這種光的聚光性_、強度_、是理想的光源。(二) 核能發電:核能發電是原子核物理的應用,原子核在分裂時會_熱量,水吸收這些能量會變成水蒸氣,蒸氣推動發電機發電,由於原始能量來源是核能,所以叫做核能發電,是目前重要的發電方法之一。(三) 半導體物理:半導體物理的研究,致使_的發明;而電晶體可以作開關、放大電流,並應用於積體電路(IC)的設計,在電腦硬體的應用極廣。(四) 超導體:所謂超導體是指_為零,並具有反磁性的現象(放在磁場會排斥磁力線進入其中)。近年來發現在接近液態氮的溫度(-196)時,即可發生超導的現象,但此溫度太低,應用成本高,仍無法受到廣泛的應用。(五) 奈米科技:奈米(nanometer)是一個_的單位。1奈米_公尺,約為分子或DNA的大小。在如此小的尺度下,古典理論已不敷使用,量子效應便成為不可忽視的因素,其複雜的物理計算須留待大學程度再談。三、 物理學之測量:(一) 1960年於巴黎第11屆國際度量衡會議正式將單位系統命名為國際單位制(SI制)。(二) 1971年第14屆國際度量衡會議決定採用七個基本單位:物理量SI單位中文名稱SI單位英文名稱符號時間秒seconds長度公尺meterm質量公斤(仟克)kilogramkg溫度克爾文kelvinK電流安培ampereA光強度燭光candelacd物數量莫耳molemol1. 時間單位基準:_-133原子所發出某一特定波長的光振動9192631770次所經過的時間,定義為1秒。2. 長度單位基準:光在真空中傳播1/299792458秒(約3108分之一)內所行經的距離,定義為1公尺。3. 質量單位基準:一特別鑄造的鉑銥合金圓柱體,高度和直徑皆為3.9公分的質量,定義為1公斤。(三) 由於實際測量單位範圍很廣,所以將基本單位前加上字首,即可方便的將基本單位縮小或放大若干倍,茲將常用的字首與倍數列於下表:倍數冪方英文字首名稱中文字首名稱符號9giga吉(十億)G6mega百萬M3kilo仟k-3milli毫m-6micro微m-9nano奈n-12pico皮p-15fento飛f(四) 密度:1. 定義:單位體積中的質量。若一物體的質量是M,體積是V,則該物體的密度d=M/V。2. 密度的SI單位為_。第二章 運動學:上學期七週課程。 運動學基礎一、位置、位移與路徑:(二) 位置:1. 物體相對於原點的距離與方向,物體的位置可以用相對於原點(參考點)的座標軸表示。2. 經典範例:“康康老師站在他家的北方五公尺處”,請由上一句話,想一想,此句話是以何處為參考點?(三) 位移:1. 末位置與初位置之間的直線距離,切記!位移具有方向性。2. 位移(四) 路徑:物體在空間中的運動軌跡距離的總合。(運動軌跡:代表位置隨時間變化的關係)(五) 經典範例:康康老師從A點向西走了10公尺以後到達B點,發現他的授課講義沒拿!於是調頭,走回A點拿了他的講義,再向東走了30公尺後的C點!請問:1. 康康老師從A走到C的位移多少公尺?2. 康康老師從A走到C的路徑多少公尺?(六) 課本範例:某人由家裡出發,步行訪友,出門後,先向東行走300公尺,再向北行走400公尺,到達友人家。步行全程所費時間為10分鐘。請問:1. 此人步行全程的路徑長與位移各為何?2. 此人步行全程的平均速率與平均速度各為若干?二、速率與速度:(一) 平均速度:1. 定義:2. 單位:3. 物理表示式:(二) 平均速率:1. 定義:2. 單位:3. 物理表示式:(三) 瞬時速度:1. 定義:2. 單位3. 物理表示式:(四) 瞬時速率:1. 定義:2. 單位:3. 物理表示式:(五) 經典範例:半徑為10cm之秒針,於前15秒內,指針尖端所走的(1)平均速度?(2)平均速率?【單位:用(公尺/秒)表達】(六) 進階範例【要真正知道定義的觀念才有機會破解】:康康老師由某地出發,向東行走300公尺後,轉向北行走400公尺,再轉向西行走300公尺後停止。另某乙由同一地點出發,但先向西偏北53行走500公尺,再轉向東行走300公尺才停止。若兩者走完全程所用的時間相同,則由出發至停止,下列諸物理量中,康康老師與乙兩者相同的有哪些量?(1)路徑長;(2)平均速率;(3)位移;(4)平均速度。三、加速度:(一) 加速度定義:(二) 加速度單位:(三) 加速度物理表示式:(四) 經典範例:右圖中所示為沿x軸運動質點之速度v與時間t之關係。若t0時該質點位於X4米處,則1. 010秒的平均速度 m/s。2. 在t10秒時該質點之位置為:X 米。3. 812秒之間的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 。4. 08秒之平均加速度 。5. 2秒末之加速度 。位移(公尺)時間(秒)四、x-t圖、v-t圖、a-t圖與極限之概念: 力的作用一、 力的分類:(依照作用情形)(一) 接觸力:(兩物接觸才產生!),例如:(二) 超距力:(兩物不用接觸就產生!),例如:(三) 補充:牛頓將”力”作出定義:動量的瞬時變化,稱為力。【高二自然組再提】(四) 補充:為了紀念牛頓,將力的單位稱為牛頓(N)。【力的SI單位是:】二、 力與運動狀態:【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1.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2.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3.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4. 經典範例【重要試題】:康康跟郁芳兩人推一”靜止”物體,此物10公斤,在此康康以向北80牛頓和郁芳向東60牛頓的力推物體,請問:(1) 物體受到的合力?(2) 物體受到的加速度?(3) 物體四秒後的速度大小(不必寫方向)?(4) 位移大小?(不必寫方向) 三、 力與形變:【虎克定律】(一) 形變:指受力作用後即改變形狀。(二) 虎克定律提出:彈簧所受的力,與其改變的長度成”正比”。可以表示為:【=】(三) 經典範例:長度為10cm的彈簧,因受1.0N的拉力,長度伸長為12cm。【此時要注意彈力常數的單位,以及它代表的物理意義!重要!】1. 試求該彈簧的彈力常數?2. 彈性限度內,所施的拉力為0.5N,彈簧的長度如何?砝 碼個 數246810伸長量(cm)1.82.43.03.64.2(四) 學生處理:康康老師,做了一個實驗,他做出來的數據如右表,每個砝碼均為10克,此數據的彈簧皆在彈性限度之內。問:1. 只懸掛彈簧,伸長量若干?2. 砝碼五個時,伸長量若干?3. 秤盤質量若干?4. 此彈簧的彈力常數若干? 重力與生活一、 重力: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二、重力加速度(g):得 【地表的g值相當於9.8】三、大氣壓力:【空氣壓在地表的力,除以地球表面積】(一) 壓力P定義【】;單位:_。(二) 結論:大氣壓力也就是說,壓在地表的空氣總重量除以地球地表的總面積。換句話說就是,單位截面積內所受到的空氣重量!76cm-Hg真空(三) 托里切利實驗:四、大氣壓力的單位:(水銀密度13.6 g/cm3)(一) 單位:1 atm = 76 cmHg = 760 mmHg = 760 托= 1.013() 帕= 1.013 bar(巴) = 1013.3 mb(毫巴)。(二) 經典範例:請計算,每平方公尺的地面,往上延伸的空氣柱重量,有多少公斤重?(三) 大氣壓力的轉換:1. 一大氣壓 1atm = 76cm-Hg = 1033.6cm-=1.013。2. 大氣壓力隨高度增加而降低,每上升100公尺,約降低0.8cm-Hg。五、人造衛星與圓周運動:衛星地球軌道【向心力】 摩擦力與生活F(外力)(靜止)(運動)一、 摩擦力:【兩接觸面在作相對運動時,接觸面產生阻止相對運動的力】二、 摩擦定律:【摩擦力與接觸面大小無關,其大小則與正向力成正比】(一) :最大靜摩擦力、:靜摩擦係數、:正向力。(二) :動摩擦力、:動摩擦係數、:正向力。NW(三)正向力:【N:永遠垂直地面,故稱正向力】100公斤F(推力)(四) 經典範例:如圖,某人施一水平力推一物體(質量為100公斤),物體一開始靜止,已知物體與地面間的靜摩擦係數與動摩擦係數分別為0.5與0.4,請問:1. 物體與地面的最大靜摩擦力與動摩擦力為若干?2. 將物體推動至少須多大的力?3. 若物體移動後,施力不變,物體移動時的加速度為若干?(五) 經典範例:物體質量靜置於水平桌面上,接觸面的動摩擦係數=,且,則物體由靜止受水平定力作用3秒後。請問:1. 水平定力作用期間,物體所受合力?2. 物體加速度=?3. 位移=?4. 作用3秒後隨即放開手則物體再經幾秒後停止?第三章 熱學:上學期七週課程。 熱學基礎一、 熱質說:在早期,熱被視為是一種物質,目不能見,名為【熱質】。二、 熱的流向:(一) 熱是從溫度高,流向溫度低的地方。【並非從熱量高到熱量低!】(二) 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三、 熱力學第零定律:(一) a與b物體分別與第三物體T達熱平衡,則a與b也必互相達熱平衡。(二) 熱平衡:表示彼此之間的熱交換速率相等!四、 溫標:(一) 華氏溫標: , 冰點: ;沸點: 。(二) 攝氏溫標: , 冰點: ;沸點: 。(三) 凱氏溫標:K , 冰點: ;沸點: 。(四) 冰點:冰水共存時的溫度;沸點:水與水蒸氣共存時的溫度。(五) 當我們的宇宙在100億至200億年前誕生的時候,當時的溫度大約是K;之後宇宙一直膨脹,同時冷卻下來,到目前溫度僅為3K。因為太陽在附近的關係,我們很幸運沒被冷死。沒有太陽,我們的溫度也是3K。【應該說,我們不可能存在!】五、 溫標轉換:(一) 攝氏與華氏關係式證明:(二) 重要例題:康康老師設計出一個”康氏溫標”,此溫標於冰點時刻度為5G,沸點時為30G。請問:(1)寫出康氏溫標與攝氏溫標之轉換式。(2)當華氏溫度為122時,相當於康氏溫標幾G?(三) 類題:最舒適的室溫約為68,相當於與K幾度? 熱量與比熱一、 比熱:(一) 許多物體對於熱的反應不一樣,不同的物體在吸收了相同的熱量以後,上升的溫度不同,故我們制定出一個物理量稱為比熱。(二) 比熱定義:使一克的物質上升1K所需的熱量。(三) 單位:卡/克-K、。二、 熱量公式:(一) 假設一物體的質量為m(克),比熱s(),將其溫度升高(K),所需的熱量(cal)(二) 公式:(三) 熱量本身也是能量的一種,就像動能、位能、電能、核能.等等,所以單位想必也是相同的,但是在當時並無比較明確的轉換式,”焦耳”花了十年的功夫設計出許多實驗,證明了他們之間可以轉換,而且: 1卡 = 4.18焦耳。【熱功當量】(四) 重要範例:由冰箱取出溫度5C、質量100公克的金屬塊,置於溫度25C的水中,經一段時間後,金屬塊與水的溫度變為10C,在整個過程中無熱量散失且容器的熱容量可忽略,若金屬塊的比熱是0.217卡克-C,則水放出熱量多少卡? (A)1000 (B)434 (C)325.5 (D)108.5。三、 熱容量:【並非物體的比熱大,熱容量越高!要注意!】(一) “熱容量”是一物體”質量m”與其”比熱s”的乘積。(二) 公式:(三) 單位: 。四、 重要範例:(一) 熱量計內裝有溫度為25,體積為500的水。今將一質量為100,經過燒熱的銅片,投入水中。當熱平衡時,測得熱量計內的溫度為30。試求:(銅比熱:0.092)(1)銅片熱容量。(2)銅片在投入水中前的溫度。(二) 寒冷的冬天裏,泡個熱水澡,假定原來的水溫度20C,發現水溫不夠高,因此又在浴缸中加入80C熱水。調整後的水溫為40C,則所加入熱水的質量約為原來浴缸中水量的幾倍? (A)0.37 (B)0.67 (C)0.50 (D)2.0 (E)10.0。(三) 右圖為甲、乙兩物質,以相同的電熱器加熱時,其溫度與時間的關係圖,已知甲、乙兩物質的質量均為10公克,且甲物的比熱為0.5cal/gC,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物的初溫為20C (B)電熱器的供熱速率為20cal/s (C)乙物可能是水 (D)乙的比熱大於甲。(四) 有AB兩種金屬,兩者的熱容量之比為1:2,兩者的比熱之比2:1,則 (A)以相同的熱量加熱兩金屬時,A的溫度變化較大 (B)以相同的熱量加熱兩金屬時,B的溫度變化較大 (C)欲使兩金屬的溫度變化相同時,A需要吸收的熱量較多 (D)AB的質量比為1:2 (E)AB的質量比為1:1。(五) 【合金比熱問題】康康老師想用a、b兩種金屬(比熱分別為9、12)混合,成為一種”新合金”,混合過程中,a金屬用了1克,b金屬用3克,請問混合後之合金比熱為?() 熱對物質形態的影響一、 物態之變化:(一) 自然界的物體依狀態來說可分為【固體】、【液體】、【氣體】。固態液態氣態(熔化)(凝固)(凝結)(汽化)(昇華)(凝固)(二) 加熱於一物體時,會使其【溫度增加】、【體積變化】之外,也會使其狀態發生改變。(三) 物質三態:二、 潛熱:(一) 定義:物體在【改變物態】的時後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1. 潛熱之所以稱為潛熱,是因為當熱加於物體時,物體之狀態發生改變,可是溫度卻無上升?所以當物態發生變化時,熱能是隱含在物體之中的,此過程必須吸熱或放熱,故稱【潛熱】。2. 之前學到的公式,計算吸收或放出的熱量需要有溫度變化才可以做計算(),可是物態變化時吸收或放出之熱能,可以用此式做計算?答案是不行的,因為在物態改變時,其溫度是不變的!(二) 潛熱之種類:1. 熔化熱:單位質量的固體熔化為同溫的液體時所吸收的熱量,稱為熔化熱。例:水之熔化熱:80()。2. 汽化熱:單位質量的液體汽化為同溫的氣體時所吸收的熱量,稱為汽化熱。例:水之汽化熱:540()。3. 凝固熱、凝結熱跟熔化熱與汽化熱相同!溫度t熱量4. 物質持續加熱時,其溫度上升之情況:三、 壓力與熔點之關係:(一) 熔化時,體積變大的物體,若加大壓力,則熔點升高。【也就是不容易熔化】(二) 熔化時,體積變小的物體,若加大壓力,則熔點降低。【更容易熔化】例如:復冰現象。四、 壓力與沸點之關係:(一) 大氣壓力越大,沸點越高!(二) 例如:壓力鍋【增壓以提高沸點,使食物容易熟】、高山上食物不容易煮熟【因為高山上大氣壓力小,故沸點低】五、 重要例題:(一) 溫度為0,質量為1Kg的冰塊需要吸收多少熱量,才能完全變成溫度為0的水?(冰的熔化熱為80 )(二) 右圖表示100公克的某物質受熱時的溫度變化,-1010之間表固態,則:1. 此物質固體時比熱為?cal/g-C。Ans:(1)0.05,(2)1.52. 此物質的熔化熱為?cal/g。 熱膨脹一、 熱脹冷縮:(一) 大部分的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現象,少數例外。例如:4以下的水!(二) 熱膨脹成因:因為分子會因溫度增加,因而本身的熱運動加劇,振幅越來越大,導致分子之間的距離也越大,固體積會膨脹!(三) 膨脹程度:氣體液體固體。二、 膨脹的區分:(一) 線膨脹:就是溫度增加以後,長度會增長。(線性較明顯之物質)例如:鐵軌及橋樑應預留空隙、複棒、表的平衡輪、恆溫控制器。(二) 面膨脹:溫度增加以後,表面積增加。(面的性質較明顯之物質)例如:銅板、鐵片。(三) 體膨脹:溫度增加,體積方面的膨脹。例如:溫度計。 熱的傳播一、 熱的交互作用:(一) 熱的傳播方向:溫度高流向溫度低。(二) 熱的傳播方式:傳導、對流、輻射。二、 熱傳導:(一) 熱經由導體自高溫傳到低溫的現象,稱為熱傳導。(二) 一般而言,電的良導體,也大多是熱的良導體。(三) 常見的金屬中,導熱最好的是銀,其次是銅、鋁。(四) 【課外補充】熱傳導定律: 一導體置於兩物體之中,單位時間內,由高溫傳到低溫區的熱量(),與兩物體之間的溫度差()成正比,也與導體截面積(A)成正比,與導線長度()成反比。A(低溫)(高溫)(為負號)故:為正。公式:(五) 熱傳導實例:1. 炒菜之鍋子,面積大而薄,是為了增加單位時間內,由火源進入鍋內的熱量。【以上也就是增加其傳導速率】2. 金屬在量一端以火源燃燒,很快的在另一端也可以感受到熱;不過換成木頭時,卻比較慢(很慢),這是因為金屬之導熱速率較好三、 熱對流:(一) 熱經由流體攜帶,由高溫傳向低溫的現象,稱為對流。熱空氣密度較小上升冷空氣密度較大冷空氣火 源(二) 成因:流體物質受熱膨脹時(例如空氣),密度減少,因而上升,其位置由周圍較冷之空氣填補,如此循環不已,逐漸將熱量由流體傳播到各處。(三) 對流的實例:1. 燒開水:利用水的對流使整壺水沸騰。2. 冷氣出口裝在房間中的高處。高聳的煙囪,藉由對流,幫助燃燒。3. 熱水瓶中間抽真空,防止對流。四、 熱輻射:(一) 熱不需經由任何物質,由高溫傳到低溫處的現象。(二) 成因:當溫度高於絕對零度時,任何物體中的原子,以及原子內的電子或質子,都在不停的做運動。有時因碰撞改變速度。因此這種雜亂實際上使一種不規則的加速運動。而當帶電粒子加速運動時,會發出電磁輻射,這就是熱輻射之原因。(三) 特性:1. 是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出來。2. 熱輻射之傳播速率等於光速。3. 任何物體,在任何溫度下(絕對溫度以上),都會輻射出熱量,也都在吸收輻射熱。4. 容易輻射出熱的物體,也容易吸收熱輻射。5. 一般而言,表面粗糙、顏色較深的物體,較容易吸收輻射熱。 熱與生活一、 電冰箱與冷氣機:(一) 電冰箱:1. 原理:液體蒸發時必須吸熱。(1) 利用馬達推動壓縮機,把氣態冷煤(如、或等),推壓到冰箱背面彎曲的高壓管中,使它凝結(放熱)變成液態。(2) 液態冷煤經過膨脹閥後,因壓力減少,沸點降低而迅速蒸發,此時須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這一部分位於冰箱之冷凍庫,故可因而降低溫度。(3) 汽化後的冷煤,再經壓縮機之作用,擠入高壓管中,如此循環不已。2. 特性:(1) 冰箱是靠外界作功,於冷煤汽化時,吸收低溫度之熱能,而於冷煤凝結時,把熱能向高溫處排出。(2) 早期冷煤多用,因其無毒無味且性質穩定。但也因為不易分解及會破壞臭氧層,而於西元1996年被禁用。目前多用新的環保冷煤。(3) 放熱時是在高壓管中,吸熱時是在冷凍庫中。(二) 冷氣機:1. 原理:與冰箱類似。比冰箱多了一台風扇,以吸入室內之熱氣,冷卻後再吹入室內,而凝結過程中產生之熱量,則直接排至室外。2. 功用:(1) 調節室內之溫度。(2) 使空氣清潔:室內之空氣進入冷氣機前,先經過濾網過濾。(3) 除濕:溫度降低後,水汽自然凝結。二、 熱機:將高溫處之部分熱能,轉變為力學能做功的機械,如內燃機、外燃機等。第四章 聲音:上學期三週課程、下學期三週課程。 聲音的發生與傳播一、 波的現象:(一) 波的產生:當介質中波的某一部分受到擾動時,此擾動會往某些方向傳遞,引起路徑上其他介質,依序的做同一種形式之振動,這叫做波動。(二) 波的種類:【依傳撥介質來分】1. 力學波:2. 電磁波:3. 附註: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率為c 。(三) 波的種類:【依傳撥介質之振動方向來分】1. 橫波:2. 縱波:3. 地震波中有分為S波(橫波)、P波(縱波),P波傳播的速度較快,也就是為什麼人們會先感受到左右晃動的地震波,再緊接著上下振動!【測震源距離的儀器也是利用此原理測量。】(四) 週期波:1. 圖例:2. 波速與頻率之關係: 二、 聲音的產生:(一) 發聲體之振動:例如喉嚨聲帶、音叉等。(二) 介質之傳播:聲音可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但是在 中則否!三、 人耳之聽覺作用:人的耳朵可以聽到的最小頻率約為20Hz,小於20Hz的聲音我們稱為”聲下波”。而頻率高於20000Hz即所謂的”超音波”,高於大約此頻率,人耳也是無法聽到!四、 聲波之特性:(一) 聲波是一種疏密波,在空氣中傳播時,會造成空氣之壓力變化。疏部壓力小,密部壓力大。(二) 聲波是縱波,介質之振動方向與波的前進方向平行!(三) 聲波需介質才能傳播,故聲音為力學波。五、 重要範例:(一)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波是介質傳遞能量之一種形式 (B)所有波動都需要介質才可以傳播 (C)介質隨波而運動 (D)聲波是力學波 (E)在真空中仍可傳遞聲波,只是人耳聽不到而已。(二) 如圖為一向右傳播的繩波在某一時刻,繩子各點的位置圖。經過週期後,乙點的位置將移到何處? (A)它的正下方y = - 4 cm處(B)它的正下方y = 0 cm處(C)它的正下方y = - 2 cm處(D)丁點處(E)戊點處。(三) 【波在傳遞中,頻率不變】水波由深水區傳至淺水區,已知在深水區波長為4公尺,波速為18公尺 / 秒,傳入淺水區時波長變為3公尺,則波速為何? (A) 10.4(B) 13.5(C) 18.9(D) 21.2(E) 9.4m / s(四) 【物理奧林匹亞】某處地面發生淺層地震。在離震央遠處的某甲先感到和地面平行的振動(縱向)繼之感到和地面垂直的振動(橫向),兩者時間間隔為4秒;在不同地點的某乙,也經歷相同的情況,惟時間差為10秒,已知甲、乙之間直徑距離為34.8公里,縱向震波速率4000公尺 / 秒,橫向震波為2000公尺 / 秒,求:(1)震央位置和甲處的距離(2)震央地點和甲處、以及和乙處的連線,兩連線間張角為何(五) 人類所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赫到20000赫之間,所能見到的光頻率為4 1014赫到8 1014赫之間,則所聽、所見波長之值為何? 聲波之速率一、 彈性波之速度:(一) 彈性波的波速與介質的密度以及介質的彈性強度(如:繩子張力)有關。(二) 【公式】(高二自然組):(波速) :繩子張力 , :繩子線密度。二、 聲波之速度:(一) 聲速跟介質之”密度”與”溫度”有關:1. 溫度越高,速率越大!2. 聲速:固體中液體中氣體中。(二) 聲波之強度看振幅!(三) 聲波之頻率看振動體的快慢!(四) 水中聲速約為空氣中之 倍;鋼鐵中之聲速約為空氣中之 倍。(五) 超聲波因為其波長較短,傳播時不易散開,可朝固定方向前進,故常被用來作為探測的工具。三、 不同的介質中有不同的聲速:介質聲速(m/s)介質聲速(m/s) 空氣343橡木3850淡水1485玻璃5170海水1520銅3810水銀1450鋼5200鉛1190鋁5100四、 重要範例:(一) 聲波在15時,波速為_m/s。此時敲擊一個100Hz的音叉,則其波長為何?(二) 見閃電後,經3秒才聞雷聲,當時氣溫為20,問雷鳴處離人多遠?(三) 氣溫為15時,敲擊鋼軌之一端,在另一端聽到鋼軌傳來的聲音與空氣傳來的聲音相差0.2秒,求鋼軌的長?(鋼軌的傳聲速度為5000公尺/秒)(四) 第一次看到閃電後8秒鐘聽到雷聲。再經5分鐘,又見第二次閃電,閃電後5秒鐘聽到雷聲,求雷雨向人迫近的速度大小。(聲速340 m / sec) 聲音的反射一、 波的反射:入射反射(一) 固定端之反射:速度、振幅不變,波形上下顛倒了!(二) 自由端之反射:速度、振幅不變,波形上下不變!入射反射二、 回聲:(一) 也就是聲波的反射,就是回聲!(二) ”回音”與”原來的音”要相隔 秒以上,人的耳朵才有辦法分辨,也就是說與障礙物之距離得 公尺以上!三、 應用:(一) 聲納:為一種超音波,用以探測海底深度、冰山位置。(二) 醫學的超音波掃描:檢查內臟、胎兒健康、器官等等。(三) 劇院:牆面常設計成凹凸不平狀,主要是讓各方向的反射波反射回觀眾席上。(四) 蝙蝠:發出超音波,遇到障礙物返回的聲波了解周圍環境。四、 重要範例:(一) 下列哪些是回聲的應用或現象? (A)用聲納探測海底深度 (B)超音波檢查胎兒健康 (C)先看到閃光再聽到雷聲 (D)蝙蝠的飛行 (E)隔牆有耳。(二) 若要聽出回聲,時間間隔至少需0.1秒,若當時的氣溫為15,想要明辨回聲,則人與障礙物之距離至少需為?(三) 在兩峭壁之間放槍,經1.2秒以後,得一回聲,再經2.6秒後又得一回聲,如當時的氣溫為25,求兩峭壁間的距離?(四) 有一列火車以等速接近一座山,在距山630公尺處鳴放汽笛(擬進山洞)經3秒後車上之人聽到回聲,試求火車的速率為何?聲速340 m / sec:(A) 80(B) 60(C) 120(D) 100(E) 50m / s 樂音與樂器一、 樂音與噪音:(一) 樂音:聽起來會令人感到舒服的聲音,是由規律的振動體振動所造成的聲音。例如:歌聲、樂器的聲音等。(二) 噪音:聽起來令人感到不爽的聲音!是由不規則的振動體振動所造成的聲音。例如:車子喇叭、切割保麗龍等。二、 樂音的三要素:(一) 響度:【代表聲音”強弱”、”能量大小”、”振幅”大小】1. 與聲波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2. 聲音強度:一般是以物體的表面上,每單位面積在單位時間內所受到的能量表示焦耳秒平方公尺()瓦特平方公尺()。3. 分貝(dB):一般將人可聽到之最小聲音強度,定為0 dB,強度每增加10倍,響度增加1 dB:(1) 一般人在交談所發出的聲音為60分貝。(2) 連續暴露於85分貝以上的環境一小時以上,將會對聽力造成影響。(3) 音量達120分貝時,人耳會開始覺得痛楚,這樣的音量稱為感覺底限。(4) 表:各種聲音的響度【附錄】聲音來源響度(分貝)噴射機引擎運轉聲(50公尺外)130人耳開始感到痛楚120搖滾樂團演奏(臺前)110氣壓鑽孔機(3公尺外)90耳朵聽力開始受損80上下班時的街道70平常交談的聲音(相距1公尺)60辦公室裡50耳邊蚊子的嗡嗡聲40清早的街道30耳語(1公尺遠)20樹葉的沙沙聲10正常人耳聽覺的下限0(二) 音調:【代表聲音之頻率,音調越高,頻率越大】人的發生頻率約在801000 Hz之間。(男生:約95142 Hz,女生:約227558 Hz)(三) 音色:【聲音的特色:又稱音品與聲波之”波形”有關】1. 每個人或樂器發出之聲音,就算他們發出相同頻率的聲音時,我們還是可以分辨他們之間的不同,這是因為聲音之波形不同!2. 鑑定錄音帶中的某人是否為本尊,就必須使用聲紋對比,也就是比較聲音之波形!三、 基音與泛音:(一) 說明:大部分的樂器都可以發出許多不同頻率的聲音,通常會有一個頻率最低的音,我們稱之為”基音”,其餘頻率較高的聲音則稱為”泛音”。(二) 泛音為基音頻率之整數倍。(三) 泛音之強度通常較基音為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