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学习目标】1、积累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同学情、童年的乐趣以及在极其苦难的生存条件和学习环境下苦苦挣扎的一段生活历程。3、品味本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重点】抓住重点,有条理地复述故事。【学习难点】认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广大乡村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体会苦难,生活之于人的意义。【学法指导】: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以“我的第一本书”为抓手,探讨文中的父子深情、同学朋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资料链接牛汉(1923 ),原名史成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沉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注音:迢迢( )( ) 晾晒( ) 掺和( )( ) 马鬃( )泪水盈眶( )( )哄堂大笑( )挎着( )2、释义:迢迢: 挥之不去: 掺和:磨磨蹭蹭: 哄堂大笑:3、默读课文,请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要求: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二、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阅读课文后,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什么?围绕这一本书,文中叙述了哪些人物动物? (二)研讨赏析1、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本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地叹着气”?结合上下文说说我的父亲一位怎样的人? 2、父亲说:“元贞比你有出息”。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后来元贞却以做小买卖为生,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三)品味语句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这里的“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指的是什么? 2、作者的这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 三、反馈检测1、请把你在学习中的疑问提出,我们共同解决: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为何“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 (2)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一本书”的样子的? (3)当父亲弄清“我”那“凄惨的课本”的原委后,并没有批评“我”,只是“深深地叹着气”,试揣摩,父亲的叹气包含什么含义? (4)通过父亲的言行,你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试发表你的看法。 (5)父亲又为何要装订成“两本完完整整的书”?答案二、(一) “我的第一本”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二)2、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这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认为他比“我”有出息。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 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三)1、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穷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2、(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3、这里的“枉”可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的,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则失去了意义,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巧妙地运用双关的修辞,“本”既指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三、(二)1. 父亲听说第三名是连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的二黄毛,所以对我这个第二名的成绩产生怀疑,因此板起面孔要考考我。2.凄惨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3.父亲是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4.父亲温和善良、知书识礼、理解孩子、尊重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从化区水利管理办法
- 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
- 环保部培训管理办法
- 阿里招聘管理办法
- 上网课宿舍管理办法
- 环保监测费管理办法
- 温州创新券管理办法
- 鹅场饲养管理办法
- 检验与报告管理办法
- 乌市保障房管理办法
- 消防作战训练安全课件
- 微生物驱动的资源循环系统研究-洞察阐释
- 艾欧史密斯热水器CEWH-50P5说明书
- 监管公司准入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超宽带UWB定位行业创新策略及未来趋势建设现状报告
- 医院防汛救灾管理制度
- 更年期保健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 2025年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人才需求与培养策略研究报告
- DB43-T 2066-2021 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技术规程
-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形象的现代解读与意义
- 2025-2030年圆弧玻璃项目商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