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生物 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生物 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生物 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生物 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生物 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生物 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指导即时感悟【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识记 :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2、理解: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能力目标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难点、重点】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准确把握学习目标要求【学习方法指导】1、课前20分钟,依据自学指导,结合教材助读通读课本,边理解边搞好教材的勾画标记,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本课内容。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由科代表统一反馈给老师。方法是指导【课前预习】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1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明显增多的原因是生育率较高,死亡率逐渐下降2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处理好人口增长和环境、资源的关系更为重要。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2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为此,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加大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推进生态农业等。特别提醒: 合理保护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生态环境问题具有_性,需要全人类的_与_。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_变化、_短缺、_ 破坏、_、_的荒漠化、海洋_ 和生物多样性_等。这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3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_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致使极地的冰雪和高山的冰川融化,海平面_等。 4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_等物质的大量排放。臭氧层的破坏导致地球上的_辐射增强,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等。四、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圈内所有的_、_和_,它们所拥有的全部_以及各种各样的_,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是数十亿年生物_的结果。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物种的_,也有物种的_。3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科学家一般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_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_价值;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_价值。4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_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_或_ 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5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_的关系,还要加强_、_和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理性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自觉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的行为和习惯。五、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_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_、_、_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是针对全球性生态环境等问题形成的新思维。2人类只是“地球村”中的成员之一,人类只有深刻认识自己与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关联、_和_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起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_与_,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的疑问】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基础知识要夯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形态? 【自主合作探究】探究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例1.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 (2)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3)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 ,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探究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例2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和这两种非生物因素。(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组,理由是,甲组水样中的为o2含量于乙组的,理由是。(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的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人。探究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例3(多选)右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个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bb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b c若m表示种群的个体数目。a、b、c、d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四个不同种群,则a种群所具有能量一定最少d若m表示种群的能量值,a、b、c、d表示四个不同的种群,它们构成食物关系,则c的数量增加会导致a、b的数目减少先自主探究再合作探究【当堂达标】1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a优生 b教育 c计划生育 d降低出生率2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3根据右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资源4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 b c d5试根据下列“我国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回答:(1)图形的左右两边大致对称,表明男女人数基本平衡,出现这一现象的自然生理原因是。 (2)图中i阶段表明当时我国人口发展特点是_ _。 (3)图中阶段表明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6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将表现为图中 曲线。 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 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 。7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8下列关于生物圈稳态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圈的稳态是指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b人类的许多活动已超过了生物圈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c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9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w w w.ks 5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 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10(多选)目前,一些地区采用人工浮床(如下图)治理水体污染。人工浮床净化水体的机理包括a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b植物吸收水中的no3、po4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c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d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独立完成【反思提升】请同学们整理本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你还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吗?【拓展延伸】11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 蓝藻常于夏天大量繁殖,形成有腥臭味的蓝绿色浮沫,加剧了水质恶化。为了探究含磷洗涤剂中的磷对某一池塘内藻类生长的影响,肖华设计了三组实验:第一组:玻璃缸内的池塘水含有一定浓度的含磷洗涤剂;第二组:玻璃缸内的池塘水含有与第一组相同浓度的无磷洗涤剂;第三组:玻璃缸内只有池塘水。三组实验的玻璃缸内液体量相同并置于相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并记录水体变化情况。预测三组实验的结果有何不同?分别说明设计第二组、第三组实验的目的。12某中学的课外活动小组学生为了调查该地某湖泊的水质污染原因,在注入湖泊的四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对全部水样进行如下表所示的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注:硫化氢是蛋白质等有机物生物分根据表中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该湖的四个水源入口中,水源受到污染的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是_ _ , 上述不同的入口的水源对污染的净化能力最强的是_。(2)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上述不同的人口中,_入口水源可能受到的是生活水污染,而_入口的水源则主要受到的是工业污水污染。(3)结合检测结果分析还可以看出,水体受污染的程度对不同水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_。13某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近年来发生了几起进入保护区内的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事件。最合理的应对办法是a加强虎的生存环境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b捕获肇事虎,送动物园或动物救护中心进行迁地保护c捕获肇事虎,放归其他自然保护区 d人工增投家畜,满足虎捕食需要14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的危害而严重减产。后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植物,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一事实体现了野生生物的a直接使用价值b间接使用价值c科学研究价值d潜在使用价值15黄顶菊原产于南美洲,生长和繁殖能力极强,一株黄顶菊可以开1200多朵花,每朵花能结出100多粒种子。2001年首次在我国的天津、河北发现黄顶菊,由于没有动物取食,迅速蔓延。黄顶菊会使这些地区a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c物种多样性增加d遗传多样性增加16.下表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各主要原因及基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原因哺乳动物鸟类偷猎31%20%丧失栖息地32%60%生物入侵17%12%其他原因20%8%a、 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造成的b、 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造成的d、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17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a生态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直接使用价值18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d对濒危动植物集中于一地进行保护19如果草原被开垦成麦地,最可能引起昆虫种类和数量的改变是a.种类减少,数量增加 b.种类增加,数量减少 c.种类和数量都有减少 d.种类和数量都增加20(多选)下列中哪些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a 每年6、7月在南海实行休渔 b 抽干沼泽地的积水,使之变成农田和牧场c 砍伐沿海的红树林,利用滩涂发展养殖业 d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使垃圾资源化 三、l未来几代人;自然;经济;社会 2依存;制约;协调;平衡例1、答案:(1)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2)增加 (3)出生率 计划生育例2、(1)无机盐(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光 氧(2)乙 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结合产生碳酸使ph下降大 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使水中的含氧量上升。(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