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宝典】初中物理 实验过关专题3 热现象.doc_第1页
【得分宝典】初中物理 实验过关专题3 热现象.doc_第2页
【得分宝典】初中物理 实验过关专题3 热现象.doc_第3页
【得分宝典】初中物理 实验过关专题3 热现象.doc_第4页
【得分宝典】初中物理 实验过关专题3 热现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得分宝典】初中物理 实验过关专题3 热现象第一类 探究方法、目的类型 典例剖析 例1【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3-1甲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图3-1甲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图3-1乙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3-1乙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 【设计与进行实验】液体的表面积 温度 【交流与评估】夏天地上洒水来降温等 方法总结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多个,它们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有切身感受的知识点,抓住“控制变量法”,以此为出发点,寻找解决方案。中考真题展台1.(2011 青岛)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过程步骤如图相同环境下,在两块铁片上各滴上一滴等量的酒精,将其中一滴摊开,过一段时间后发现, 的那滴酒精先变干了。方法上述过程中滴等量的酒精,运用的是 法。结论上述实验说明:相同条件下,液体的 越大,液体蒸发越快。2.(2011 南京)如图3-2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 (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的物理含义是 ; (3)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完全燃烧10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 j。图3-33.(2011 广州)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3-3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 )a摩擦力 b分子引力c分子斥力 d大气压力过关检测1.(2011 海南)小靖和小晖用如图3-4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装置中除了r甲r乙外,其余条件均相同。 (1)将两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是为了控制通过电阻丝的_及通电时间相等。实验发现,甲瓶温度计示数升高快,表明该实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_。(2)小靖提议利用该装置改装成“比较食用油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若保持甲的器材不变时,他们除了把乙的煤油换成食用油外,还需更换乙的_。此外,为了能在通电一段时间后,通过比较两温度计示数的大小来比较食用油和煤油的吸热能力,他们设计的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还有_。2(2010 福州)如图3-5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3-5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a”“b”或“c”),示数为_,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_。3.(2011 长春)用如图3-6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和植物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实验中只记录了植物油和水沸腾时的温度,发现植物油的沸点比水的高。(1)通过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可知水的沸点是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 标准大气压。(2)实验中将它们加热至沸腾,植物油所需时间较长,说明植物油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_。(3)通过以上实验过程_(选填“能”或“不能”)比较出植物油和水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4(2010 镇江)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3-7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3-8)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5.(2011 南京模拟)如图3-9是小明同学为探究物质凝华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碘吸热后升华成碘蒸气,不一会儿看到盖住杯口的玻璃内表面有颗粒碘出现,这是碘蒸气 形成的.于是他提出的猜想是 .为验证猜想采取的实验方法是 .6.(2012 河北省模拟)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3-10甲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2)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3)在上表所示实验中的第1分钟末至第3分钟末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蜡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4)如图3-10乙是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画出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你利用图象分析说明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假定每分钟受热物质吸收热量相等)第二类 考查实验方案设计、方案评估类型一.典例剖析例1 小明用如图3-11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这表明当时的大气压强要比1标准大气压强 ;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 。解析:从图片看出,使用的温度计分度值是1,该温度计示数为98,即实验中水的沸点;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当时的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要想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可从减少水量,减少散热,提高水的初温,增强火焰等方面入手考虑。答案:98;低(小);减小水量;烧杯加盖(或提高水的初温,增强酒精灯的火焰等)应考提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是热现象中最热门的实验之一,考试中多围绕温度计读数、使用,沸腾图像、水沸腾时的特点、水的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数据、现象分析以及对实验装置和方案的改进、评估等内容出题,解决的最好办法是平时实际动手做一做,这些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例2 要比较两种燃料(煤油和酒精)的热值。(1)应该怎样控制实验条件?(2)怎样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请写出实验探究中所需的器材及其实验方案,同时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出两个杯子中的水吸收的热量,再判断出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燃料燃料的质量(kg)水的质量(kg水的初温()水的末温()吸收的热量(j)热值比较煤油酒精方法总结:设计方案时,要注意方法的可行性、周密性,考虑全面。二.中考真题展台1.(2011 株洲市)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时,如图3-12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2.(2011 沈阳)炎热的夏天来啦!小明家买了一台电风扇,站在电风扇旁,小明觉触凉爽。于是他大胆猜想:电风扇降低了室内温度。 为了验证猜想,他关闭了门窗,选取两支相同的温度计,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下列步骤中有未完成的部分,请将其补充完整。实验步骤(1)温度计放置: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_;(2)温度计读取:闭合电风扇开关,稍候读取温度计示数。分析论证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表明吹电风扇不能降低室内温度。这一现象引发了小明的思考,为什么室温没有降低,而吹电风扇却觉得凉爽呢?小明联想到液体蒸发的知识,人体是通过汗液蒸发来调节体温的,人在吹电风扇时,汗液比平时蒸发得更快,所以感到凉爽。增加物质 _补充步骤 _分析论证如果观察到 ,说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为了证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小明又进行了实验,他只增加一种物质,并且首先补充了一个步骤,然后重复前面实验的操作。请你将下表的内容补充完整。3(2011 盐城)小明想比较阻燃型保温材料和普通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他用厚度相同的两种材料的板材制成大小相同的两只盒子,盒盖上开有插温度计的小孔首先在阻燃型材料的盒内放一烧杯,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盖上盖子,测得温度如图图3-13所示,并记录温度计示数下降10所用的时间t1然后将烧杯移至普通保温材料的盒内,盖上盖子,记录温度下降10所用的时间t2上述实验再重复做两次 8090图3-13(1)图示温度计示数为 (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材料实验次数阻燃型普通温度差t/a温度差t/b110102101031010表格中a处填写的物理量是 ,其单位是 (3)小明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答: (4)小华针对小明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修改简要写出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答: 三过关检测1.(2010 哈尔滨)同学们在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场景如图3-14所示,他们说该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法。(1)实验方法一的设计如图中所示:在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 ;请你指出该同学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装置中的错误和不足。图3-15(2)请你设计出第二种实验方法:写出该实验方法所需要的测量仪器 ;请写出设计思路。2(2010河南)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图3-15所示),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1234567温度/82869098989898(1)在记录第三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3-15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3-15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3)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3(2011 黄冈)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1)他猜想: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你的猜想:_。(2)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如图3-16所示,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_来确定质量不同的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3)在探究过程中,小阳发现海波凝固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显著,请指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_。4(2011 十堰市)小红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如图3-17),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温度/8084889296989898(1)图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分析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_。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2)请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图3-185.(2011 哈尔滨模拟)小聪在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3-18所示的图线。(1)实验中选取的测量工具是 ;(2)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 冰的熔化规律是 ;(3)请从能量角度解释冰的熔化现象。6.(2011 兰州模拟)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热值的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3-19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的位置(选填“a”或“b”)。(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热时间和水的 、 。(3)通过表中记录本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还有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 ,为什么? 。第三类 生活器具设计类型一.典例剖析例1 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同样的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了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小明在两个相同玻璃杯中分别装上了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一个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照射时间/min024681012温度/海水31.031.632.132.532.833.033.1沙子31.032.533.834.835.836.036.3(1)小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什么?(2)认真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结论?(3)小明发现“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请你用简略的语言从日常生活或自然中举一个类似的现象。二.中考真题展台1.(2011 威海)如图3-20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热量。图3-212. (2011 福州)如图3-21所示,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铁丝的内能将 。这个实验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2011 肇庆)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瓶中,一个放在水中,一个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下图3-22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24681012141618甲/70605347423937353433乙/70666158555250484746(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 ;(2)根据表中数据,已将乙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画在坐标系中,请将甲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3)本次实验中,小明发现 的冷却效果更好;图3-23(4)通过分析,小明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 ;(5)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小明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快慢,“冷却速度”可以定义为:1千克物体, 叫做冷却速度三过关检测1.(2011 厦门)图3-23是对a、b两种品牌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进行测试所获得的图像信息。利用该信息和你具有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从该实验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a品牌的保温效果更好bb品牌的保温效果更好ca和b两种品牌的保温效果相同d保温杯在水温较低时能自动加热(2)保温杯周围环境的气温是 (3)测试过程中热水降温的快慢是不同的,热水与周围空气的温差越大,降温越 。2.(2011 绵阳)如图3-24,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_(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这一现象表明_(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3.(2010 临沂)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3-25所示的现象。(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2)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4. (2010 成都)如图3-26所示,为了解白纸和黑纸的吸热性能,小明将质量都是1 kg、初温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瓶中,再用大小、形状和厚薄相同的白纸和黑纸将瓶包起来,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在30min内,小明每隔3 min测一次水的温度,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小明的实验和记录可知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 ( ) 日照时间train o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纸瓶水温tl 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黑纸瓶水温t2 23 25 26 27 28 29 30 3l 32 33 34a白纸的吸热性能好于黑纸b黑纸的吸热性能好于白纸c30 min内,白纸瓶中的水内能增加了126105 j 图3-27d30 min内,黑纸瓶中的水内能增加了462104 j5(2012 河北省模拟) 如图3-27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会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答 。(填“会”或“不会”)第四类 考查探究过程类型一.典例剖析例1 图3-28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中观察到,水在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小红同学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 (选填“低”或“高”)。(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3-29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3)图3-30是三位同学做出的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图,分析该图像,可知水沸腾的特点是 。解析:从沸腾的特点来考虑,把思维向外发散,沸腾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温度计使用规则告诉我们,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如果把温度计从沸水中拿出来观察读数,气温低,温度计示数会迅速下降,导致所测温度偏低;从所给的温度计看出,其分度值是1,示数为98;沸点低于100,故此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丙图像是正确的。答案:(1)汽化;低;(2)98;小于;(3) 丙;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方法总结:此题涉及到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对沸腾特点及沸腾条件的理解;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在答题过程中,有些同学往往忽略条件,造成解答错误。例2 用图3-31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 (选填“多”或“少”)(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答: ;其原因是: 解析: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分度值为1,再读数;因为给水和食盐水加热采用了同一个酒精灯,火力强弱一致,加热时间越长,说明液体吸收的热量就越多;要想得出比热容谁大谁小,需要使水和食盐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而上面的实验并没有做到这些,它不能得出结论。答案:(1)98;(2)多;(3)不能;实验中没有保持二者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方法总结:探究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时,须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而且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间接表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二.中考真题展台1.(2011 桂林)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3-32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3-32乙所示。(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2)从图3-32乙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 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2.(2011 北京)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 ; 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59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56水的温度/92939495969798999999999999(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选填“固态”或“液态”)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 图3-333(2011 滨州)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过程如图3-33甲所示,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3-33乙所示。(1)图甲中操作的错误是 ;(2)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 ;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3-34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选填字母标号)4(2011 河北省)小明利用如图3-35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甲、乙两瓶中装有质量与初温相同的煤油,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小。(1)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小明选用煤油而不用水做实验,主要是由于_。(2)实验中,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3)若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变化了10,镍铬合金丝消耗了3.310-3kwh的电能,烧瓶中煤油的质量是_。已知c煤油=2.1103j(kg),不计热损失三过关检测1.(2011 青海)如图3-36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一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1)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2)从物质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结束时,大约持续了 min。(3)从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请你写出一条 。2(2011 呼和浩特)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如图3-37),根据图a可知烧杯中水沸腾时的实际温度是 ,由水的沸点判断当时的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现有甲、乙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b所示,问a、b图像不同的原因是 。3(2010 泰州)图3-38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1)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2)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c使用相同的烧杯4(2011 娄底)图3-39a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a 图3-39 b c d(1)小聪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后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b、c 所示。则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小聪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填“高”或“低”)。(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d所示,读数为,说明此时气压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图e、图f、图g是三名同学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图,分析该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热。(填“吸”或“放”)5.(2012 漳州模拟)如图3-40所示,小李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1) 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右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右上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2)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上图所示,此时的温度是 ;(3)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较小的冰块?t/min0123456789t/-4-3-2-1000135 (4)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像是否与冰的相同?为什么?6(2012 通辽模拟)用图3-41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3-41,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3-42,该物质的熔点是_。(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态(选填“固”、“液”、“固、液混合”)(4)t2与t3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_,理由是_(5)已知0t1与t5t6的时间相等,从图3-42可知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以做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的判断,请写出做出此判断的依据。图3-43第五类 考查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型一.典例剖析例1(2011 河南省)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3-43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温度/-4-2000012(1)实验时,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 和 。(2)该晶体的熔点是 。(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 (选填“强”或“弱”)造成的。例2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3-44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3-44乙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3)分析图3-44丙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4)在实验中小凡观察到图3-45(a)、(b)所示的两种情景,其中 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5)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二.中考真题展台1. (2011 淮安 )阅读短文,将问题答案的序号填写到对应的横线上。a.小华和小明中午赤脚在海边玩耍,觉得沙子很烫。b.小华和小明跳到海水里游泳,感到海水比沙子凉很多。c.小华对小明说,为什么海水会比沙子凉很多?d.小明说,可能是海水的温度比沙子低。e.傍晚她们来到海边,仔细测试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f.小明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g.小华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h.小华和小明取同样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分别升高的温度值;移去酒精灯,再记下相同时间内降低的温度值。i.小华和小明在笔记本上写道: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短文的叙述中,(1)属于体验的有 _ ;(2)属于提出问题的有 _ ;(3)属于假设的有 _ ;(4)属于描述实验过程的有 _ ;(5)属于结论的有 _ 。2.(2011 大连)某同学从暖瓶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热水,他想探究这杯水加热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1)实验前,该同学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气温,如图3-46甲所示,此时室内气温是_。(2)该同学所用实验装置如图3-46乙所示,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丙图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时间tminol2345678温度t909598100101102102102102(3)根据图像,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_。(4)实验中收集9组数据与收集6组数据相比,其好处是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只有9组数据才能得出结论 b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c减小实验误差 d得到两物理量的关系更接近实际3. (2011 朝阳)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酒精热值的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3-47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加热的时间min0123456甲杯水温/2526.52829.53132.534乙杯水温/25262728293031(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热时间和水的_。(2)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酒精两种燃料,热值较大的是_(3)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了数据、利用热量计算公式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酒精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_(填“可”或“不可”)靠,理由是:_。4.(2011 阜新)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请你指出图3-48甲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69898989898第2min温度计示数如图3-48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3)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产生此现象图3-48的原因是 。图3-49三过关检测1.(2011 龙岩)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3-49所示。则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当水温达到沸点后,加大火力持续对水加热,水温 (填“会”或“不会”)继续升高。2. (2010 咸宁)下表为小英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温度/42000012(1)该物质的熔点是_; (2)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加热1min时,该物质处于_态;(选填:“固”或“液”)(4)数据表明开始2min升温快,最后2min升温慢,这是因为该物质处于液态时的 比处于固态时大(选填字母序号)。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d体积3.(2011 杭州)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 ;(2) 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 。(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和b(图3-50)。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无风晴天的中午在实验地点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 下的气温(t1)、 下的气温(t2)、 下的气温(t3)。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 的距离相同。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 。4(2010 宿迁)小明用易拉罐完成下列两个实验:(1)为了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图甲),实验中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通过记录相同时间内 就可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的属性。(2)小明在另一个易拉罐中注入少量水,并给易拉罐加热至罐口出现白雾,用棉花塞住小孔,把易拉罐倒立于水中,易拉罐很快变瘪,且有较多水冲进易拉罐(图乙),原因是加热使罐内的水经 (填“汽化”或“液化”)成水蒸气,排出空气,把易拉罐倒立于水中,罐内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水面的大气压 (填“”、“”或“=”)罐内的气压将水压进罐内。5(2011 安徽模拟)小军家用蜂窝煤做饭,做好饭后,妈妈在水壶中灌入半壶水,放在火炉上。小军奇怪地问:妈妈,您为什么不把那水壶灌满呢?妈妈说:灌满了水开得慢,再说煤也没有多少“劲”了。听了妈妈的话,爱学习的小军沉思起来提出问题为什么半壶水比一壶水容易“开”呢?水沸腾的温度高低与水的多少有关系吗?猜想与假设液体越多,沸点越高。设计与进行实验小军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他先在烧杯中加入多半杯热水,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他根据不同时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