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15.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习.doc_第1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15.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习.doc_第2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15.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习.doc_第3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15.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习.doc_第4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15.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题组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高考上海卷)低山丘陵区综合开发是我国南方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据此回答12题。1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农民常在山坡开垦小块的水稻梯田,这是为了()扩大耕种面积 增加农作物熟制防止水土流失 提高土壤肥力a bc d2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常见自下而上分布的农田、茶园、竹林所形成的立体农业景观。发展立体农业的益处是()减轻低温寒潮影响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缓解农业劳力不足a b c d解析:第1题,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开垦梯田是对地形条件的改造,可以扩大耕地面积,保持水土。第2题,低山丘陵区坡度较小的平地发展种植业,丘陵地区种植茶树和竹林,可以发展多种农业经营和保持水土,所以发展立体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能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答案:1.b2.d3(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区位及特点。与河南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地广人稀。答案:d(2012年高考天津文综卷)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4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上图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解析:本题考查东北林区的开发。由图中经纬度及大面积林地分布信息可知,该地位于东北林区,最适宜发展林产品加工。答案:c(2012年高考福建文综卷)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6题。5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6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a10积温 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解析: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甲地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等值线向北凸出,表明甲地数值比同纬度大,主要是因为甲地是平原,其东西两侧是长白山和大兴安岭,故c项正确。受纬度影响的等值线主要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故a项错误;甲地和两侧所受气压带和风带相同,且都是季风区,故b项错误;受海陆分布影响的等值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故d项错误。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特征。a项积温大小反映热量多少。东北地区跨纬度较广,热量总体由南向北递减,受地形因素(三面环山,中间是平原)的影响,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中部平原地带的热量条件好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即中部热量等值线向北凸出。综上可知a项正确。答案:5.c6.a课时作业一、选择题(2015年绍兴测试)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面积约占全国三分之二,其北部地区与美国中部平原、中国东北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商品性玉米产地。下图是乌克兰简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 bc d2与美国中部地区相比,乌克兰玉米种植不利的自然因素是()a土壤 b水源c热量 d光照解析:第1题,图中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受海陆位置及地形的影响,地距大西洋最近且处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最多。第2题,美国中部平原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答案:1.a2.c黑龙江省黑河市(5115n)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据此完成34题。3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a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b劳动力缺乏c灌溉水源缺乏d热量不足4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形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c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d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解析:第3题,水稻喜水喜热,黑河纬度高,发展水稻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第4题,现在能够发展水稻种植与气温升高以及适应这一纬度的新水稻品种的开发有关,而能够持续高产、稳产等强调水稻品种的优良,故形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引入。答案:3.d4.d(2015年石家庄模拟)下表为上海松江某两个家庭农场的基本资料。据此回答56题。农场经营方式面积年收入(2012年)a种养结合200亩20万元(种田13万元养猪7万元)b机农结合200亩20万元(农机服务4万元种田16万元)5.发展家庭农场的最大优势在于()a增加农产品的种类,满足市场供应b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c满足城市郊区“农家乐”旅游的需要d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的推广6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方式要向家庭农场转化,还应该大力推进()a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b滴灌、渗灌等更先进的灌溉方式c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和化学化d育种、栽培、管理、销售一体化解析:第5题,发展家庭农场不是为了增加农产品的种类,而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的推广。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不利于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第6题,农业生产方式转化,要注重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包括育种、栽培、管理、销售一体化。答案:5.d6.d(2015年沧州模拟)农业水土匹配系数是反映特定区域农业生产可供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时空适宜匹配的量比关系,全国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1.441。下图为某年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图示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的总体特点是()a东部优于西部b耕作区优于林区c南部优于北部d水土资源匹配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会使图示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程度减轻的是()a水稻的播种面积增加b使用陈旧的大型农田水利设施c农田灌溉面积增加d发展节水农业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东部的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整体上要大于西部,主要是受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小的影响,而且东部平原地区的耕地面积较大。第8题,发展节水农业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小水资源的使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该地区水土资源的不匹配程度。答案:7.a8.d(2015年济宁一模)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读图,回答910题。9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处干旱地区,全年降水稀少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a b c d10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c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解析:第9题,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区,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第10题,该区域气候大陆性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生长和糖分积累。答案:9.d10.b(2015年绵阳市一诊)专业村是指某农村大部分农户商品性地从事一种或多种相互关联的生产或服务活动,从而使该活动的经济总量(如产值)构成这个村经济总量的主体。下图为河南省四类典型专业村形成与发展因子图。据此回答1112题。11重渡沟村发展的最优产业应是()a乡村旅游 b民俗文化c家具制造 d方便面业12专业村比传统农业村产品的商品率高,主要原因是专业村()a土地资源丰富 b水利设施完善c机械化水平高 d特色产品质优解析:第1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重渡沟村专业发展的因子是自然资源,在选项中只有乡村旅游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来发展的。民俗文化主要是利用文化资源,家具制造主要是利用木材资源,而河南省林业资源主要是人工林,不是自然资源;方便面业主要利用当地丰富的粮食资源。第12题,由于专业村专业化生产,生产者之间相互切磋技术,共同发展,形成专业的先进生产技术,所以专业村比传统农业村的产品有特色且产品质量优,商品率高。答案:11.a12.d二、非选择题13(2015年成都七中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图中b处有一种世界上典型的地貌景观,该地山高谷深,为避风的良好场所。图中c处所在海区及其附近陆地经常大雾弥漫、阴雨连绵,尤其是在陆地谷地,大雾阴雨经常持续数天,给当地交通带来很大影响。材料二美国玉米产业发展过程示意图。(1)材料一图中b处地貌类型是什么?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分析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a国将部分产业转移到d国,试说明该部分产业的类型并简述其转移原因。解析:第(1)题,b处位于中纬度,地貌山高谷深,是避风的良好场所,应该是峡湾地貌。图中c处海域地处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从自然因素考虑,暖流带来丰沛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第(2)题,读材料二图,美国玉米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第二阶段向饲料加工转化,第三阶段向能源生产转变,这应该是粮食过剩、畜牧业发展和能源危机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必须有科技作保障。第(3)题,a国是美国,劳动力、地价等成本高;d国(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相应地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并且两国相邻,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转移阻力小,经济效益高。答案:(1)峡湾地貌或冰川侵蚀地貌。c处海域地处(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暖流带来丰沛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2)玉米生产过剩,库存大量增加;石油不断涨价,能源危机产生;科技进步,玉米加工水平提高。(3)劳动力导向型产业。d国(墨西哥)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国土相邻,文化相近,迁移阻力小。14(2015年重庆一诊)下图为近30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分别说明图示地区近30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解释该地水稻生产面积扩大的原因。(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请分别分析它们对图中玉米带具有的“保障作用”。解析:第(1)题,直接获取图中信息,即可判断布局变化;水稻面积扩大可从市场、水源、气温等角度分析。第(2)题,首先要理解玉米生长需要的保障,就是其生长需要的条件(气候、水源、土壤等),可从东、西部的山地、草原等强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