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25课《桃花源记》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25课《桃花源记》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25课《桃花源记》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25课《桃花源记》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课题桃花源记目标导航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2、学生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3、诵读、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过程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夹岸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阡陌黄发垂髫便要还家 遂与外人间隔此中人语云刘子骥2、解释下列词的意思(1)鲜美: (2)异:(3)豁然开朗:(4)并 (5)平旷:(6)属:(7)悉: (8)怡然:(9)相闻(10)阡陌 (11)俨然(12)交通(13)仿佛3、文学常识填空课文选自本文原是的序言,记,古代的一种文体。陶渊明,名,字,别号,谥号,朝代,浔阳桑柴人。4、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背景。5、熟读课文,了解文意学生自主完成合作展示一、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2、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注意句子的朗读停顿,如:(1)武陵人/捕鱼为业(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后/遂无问津者3、学生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释义、翻译。不懂地方标示出来。4、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完成不理解的内容。二、自学质疑1、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思路2、明确故事的线索,讲述故事。三、小组讨论探究1、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2、渔人看到了、感受到了桃花源人美好的生活,为什么还要离开呢?3渔人把桃花源中的秘密告诉了别人,你对此怎么看?4、作者写渔人以及后来的许多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意图是什么?5、作者在这篇虚构的作品中,用了刘子骥这个真实的在当时很有影响的人名,意图是什么?四、谈谈本课你的收获师生标注反馈检测1、翻译句子(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4)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3、本文有延续至今的成语,请你找出来。自主完成拓展延伸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武陵人一路上见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