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doc_第1页
【步步高】(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doc_第2页
【步步高】(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doc_第3页
【步步高】(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doc_第4页
【步步高】(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程标准1.知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废井田,开阡陌1背景(1)政治上,_的出现,阶级的分化,村社结构保留。(2)经济上,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2出现:_时期。3内容(1)所有权上,名义为_公有,周王层层分封给贵族。(2)“公田”:_占有,由村社成员集体耕种。(3)“私田”: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_,没有所有权。4瓦解(1)春秋时期开始崩溃。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是各国进行_。表现:“公田”被抛荒,“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_;“公田”与“私田”界限被打破,一律按土地好坏收税。(2)战国时期正式废除。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1出现(1)时间:_时期。(2)标志:_从法律上全面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2形式(1)_私有土地:由宫廷控制,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私人开支。(2)自耕农私有土地: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3)地主私有土地:_是其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3发展(1)宋初“田制不立”,“_”,两极分化加剧。(2)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推动私有制发展。4后果: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1)地主和自耕农是国家的编户齐民,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2)国家采取“均田”、“限田”措施,如北魏至唐初实行_,保护自耕农经济。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历程(1)产生:_时期。(2)发展:汉代已较普遍,宋代仅次于自耕农经营方式。(3)高峰:_时期,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减少,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2特点(1)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地租,地租以_为主,又分分成租和_。(2)主要采取订立契约的方式,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3作用(1)使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_相对减弱,农民身份地位提高。(2)通过抗租、减租斗争,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知识点一废井田,开阡陌1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募民屯田得谷百万斛”2.右图反映的土地制度,到春秋时期走向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b“私田”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c贵族之间争夺土地的现象d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知识点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3春秋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此处的“田”属于()a国有土地 b君主私有土地c地主私有土地 d自耕农私有土地4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不包括()a君主私有土地b地主私有土地c官田d自耕农私有土地5北魏至唐朝初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a土地公有制 b井田制c均田制 d租佃制6在私有土地中,除自耕农私有土地以外,还有地主私有土地,地主的土地有多种来源,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a靠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b土地兼并c将原来占有的“公田”转化为私有土地d通过兼并战争强占其他诸侯国的领土知识点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7此图反映了()政府承认土地兼并的合法性农民失地现象严重租佃制普遍存在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a bc d8一般情况下,佃农与地主在地租收缴问题上出现纠纷时,判定是非的主要依据是()a双方订立的契约b当时民众的意见c皇帝的圣旨d当地政府的司法惯例9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吴中纪事中指出:“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居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a村社式经营b田庄式经营c自耕农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10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廛:卖东西的店铺)。这一现象的积极意义在于()a佃农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b佃农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消失c佃农与市场发生关系,获得实际利益,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d佃农获得产品的完全支配权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材料二桓公曰:“伍鄙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国语齐语材料三“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汉书食货志上请完成:(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土地制度?其主要特点是什么?(2)材料三所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土地制度?请依据材料说出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3)管子的“相地而衰征”在两种土地制度转变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二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贵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到了明清时期,多实行定额地租,佃农所交地租,多的占到收获物的80%。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什么形式的土地制度?据材料一指出劳动者“卖田宅、鬻子孙”的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土地经营方式?明清时期,这种经营方式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解析】知识清单一、1.(1)国家2商周3(1)国家(2)贵族(3)使用权4(1)税制改革私有土地二、1.(1)战国(2)商鞅变法2(1)君主(3)土地兼并3(1)不抑兼并4(2)均田制三、1.(1)战国(3)明清2(1)实物定额租3(1)人身依附关系对点训练1b井田制的实质是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a项出自礼记礼运篇,描述了禹之后的社会情况,是原始公社制度解体的反映,c项讲的是土地兼并,d项讲的是屯田制,只有b项是对井田制实质的描述。2a右图反映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而生产工具则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故选a。3d“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描述的是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故属于自耕农私有土地。4c本题可采取排除法,官田属于一种国有土地所有制的形式。5c北魏至唐朝初期,统治者采取均田制措施,限制土地高度集中。6b地主获得土地的方式有立功受赏、花钱购买、土地兼并等方式,但最主要的是土地兼并,花钱购买大多也都是贱价强买,实际上也是土地兼并的一种方式。7a图片反映了政府允许土地买卖,而租佃制是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农民,从而剥削、奴役农民的制度,因此排除含的选项。8a随着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土地出租时,多采取订立契约的方式,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9d由材料的关键信息“佃之”、“所得各居其半”可判断,该经营方式是租佃式经营。10c材料表明的是佃农将一部分农产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这样佃农可以获得实际利益,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a、b、d三项与史实不符。综合运用11(1)井田制。其主要特点是土地国有,分为“公田”和“私田”两部分,“私田”是分授给农民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公田”为贵族占有,由得到份田的农民耕种,收获物全部缴纳给贵族。(2)封建土地私有制。影响:土地兼并盛行,大量土地集中到地主手中。(3)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12(1)形式: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原因:天灾、苛政、高利贷盘剥。(2)方式:租佃经营方式。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身份的提高。解析第(1)问,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从材料一中“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可知反映的是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从材料二中“佃农所交地租”,可知反映的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原因可从材料中读取“水旱之灾,急政暴赋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进行归纳。第(2)问,从材料二中“佃农所交地租”,判断土地经营方式是租佃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从土地兼并、商品经济、农民身份变化等方面归纳原因。教材问题解答课中思考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提示直接后果是农民失去土地,被迫租种地主土地,受其剥削,导致农民经济状况恶化。土地兼并还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首先,自耕农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会导致自耕农破产,从而使政府的税收减少,财政状况恶化;其次,过度的土地兼并进而导致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破坏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阅读与思考请思考明清时期农业雇工与佃农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尝试理解这一变化的意义。提示(1)变化:农业雇工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2)意义: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自我测评1井田制中的公田和私田有什么区别?提示“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2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是怎样逐渐取代井田制的?提示春秋时期,大量“公田”被抛荒,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大举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并通过奖励军功的措施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3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有哪几种主要形式?提示(1)基本形态:土地私有制。(2)主要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三种主要形式。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