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4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1).doc_第1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4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1).doc_第2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4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1).doc_第3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4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1).doc_第4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4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4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读图,回答12题。1与地相比,地()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2当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a5时 b6时c17时 d23时解析:第1题,地比地纬度高,故地角速度与地相同,线速度比地小。第2题,地位于赤道上,经度为135w,日出地方时为6时,由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23时。答案:1.c2.d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2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读图回答34题。3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a等于1/2b大于1/2c小于1/2 d全球同在一天4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a2013年1月6日16时b2013年1月5日8时c2013年1月5日16时d2013年1月6日8时解析:第3题,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0经线为0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第4题,c地位于120w经线上,c地时间的计算步骤如下:轮船到达b地时,用时6天,又因向东跨越了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故到达b地时的时间为2012年12月26日12时;c地在b地以东,相差4个时区,故此时c地时间为2012年12月26日16时,期间轮船由b航行到c用时10天,故到达c地时的时间为2013年1月5日16时。答案:3.a4.c5.如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解析:b地自转线速度最大,应位于赤道上,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偏转现象,应保持初始运动方向。答案:c6.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2)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a一半多b少于一半c恰好一半d没有任何地方(3)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_。(4)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_时;北极圈日落时间是_时。(5)有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短路线是()a一直向正东飞b一直向正西飞c先向正北飞,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飞d先向正南飞,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飞(6)若飞机沿最短路线以1 11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飞往b地,飞机飞行了_小时(取整数)。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应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由图中的晨线30w向东推90个经度,可找到正午12时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即60e。与60e相对的120w是夜半球的中心经线,即0时经线。0时经线是另一条日界线,可进一步推出与北京同一日的范围是120w0120e180,得出第(2)题答案。赤道上黑夜范围是150e18030w,可知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范围是160e18030w。此图全球昼夜平分,任何地点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a点和b点在同一纬线圈且在北半球,根据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两点地球大圆上的劣弧可知第(5)题答案。一个纬度差的长度约为111km,从a到b共飞行了120个纬度,可得出第(6)题答案。答案:(1)(0,60e)(2)a(3)160e18030w(4)618(5)c(6)12一、选择题(2013年高考天津卷)右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极星位于该地接近地平面的地方,则由此可以判断摄影师的拍摄地点位于低纬地区。(注:在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等于该地的纬度)故选a。第2题,恒星距地球遥远,其与地球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之所以出现恒星视运动轨迹,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地球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地球自转50需要3个多小时。故选b。答案:1.a2.b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与海拔高度关联图”,读图完成34题。3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正确的是()aa点纬度比c点低 bb点纬度比c点高cc点纬度比d点低 db点纬度比d点低4若某地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上自转线速度的一半,地方时比格林尼治时间晚2小时,则该地地理坐标可能为()a30e30n b30e60sc30w30s d30w60n解析:第3题,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相同的海拔,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第4题,南北纬60纬线上的自转线速度等于赤道上自转线速度的一半,其纬度为60;地方时比格林尼治时间晚2小时,其经度为30w。答案:3.b4.d右图中心点为北极点。读图回答56题。5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地方时为()a8时b9时c15时d16时6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地方时为()a15时 b9时c3时 d12时解析:第5题,由中心点为北极点可知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根据昼长等于夜长可知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oa是晨线,是6时,那么甲地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9时。第6题,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所在地的经线。由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日期的区别、地球自转的方向可知ob为180经线,oa为0时所在的经线且为0经线,所以甲地地方时为3时。答案:5.b6.c右图中外圆为某条纬线圈,纬度为x,该纬线圈上刚好发生极昼,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为y日。读图回答78题。7此时悉尼区时(中央经线150e)是()a(y1)日11时 b(y1)日5时c(y1)日11时 d(y1)日5时8若x70,当我国南极昆仑科考站(80.5s,77e)物体影子朝向正北时,世界标准时间为()a5时08分 b18时52分c5时 d18时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非阴影部分日期为(y1)日,75e地方时为0时,则150e地方时为5时。第8题,当我国南极昆仑科考站物体影子朝向正北时,77e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则世界标准时间为18时52分。答案:7.d8.b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昏线,p、q为昏线的两个端点。读图回答910题。9此时,地球上今日与昨日范围之比为()a54 b15c117 d5710若q点为67s,此日()a太阳直射23nb南极点太阳高度为23c北极地区适宜科考d济南昼长夜短解析:第9题,依题意,p、q为昏线的两个端点,则70e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该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可计算出0时位于160e上,则今天范围是160e向东到180,即今天范围占20、昨天范围占340,即今日与昨日范围之比为1:17。第10题,依题意,此日67s及其以南为极昼,太阳直射23s,南极点太阳高度为23。答案:9.c10.b(2014年内江模拟)图1为地球球面局部图,图中apb弧上太阳高度为0,aqb弧上各地“坐地日行八万里”,p、q均位于所在弧的中点,pq弧度数为100。读图,回答1112题。11若此刻全球同庆五一国际劳动节,且pq弧位于夜半球,则图示区域在()a东半球 b西半球c北半球 d南半球12若图2显示图1中某条弧线各点随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那么这条弧线是()aapb弧 bpq弧cbq弧 daqb弧解析:第11题,图中apb弧上太阳高度为0,说明apb弧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qb弧上各地“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明aqb弧为赤道的一部分。因p、q均位于所在弧的中点且pq弧度数为100,则极点位于pq弧上,五一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若pq弧位于夜半球,则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第12题,图2显示该弧线上其中一点线速度为0,则该点为极点,故只有b项正确。答案:11.d12.b(2014年苏南四校联考)右图所示地区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弧线b为晨昏线,m为a、b线的切点,n为纬度最高点。据此回答1314题。13一年中m与n之间的最大距离约为()a7 300千米 b6 600千米c2 600千米 d1 100千米14若m点所在经线为30e,m与n之间距离最大且为白昼时,则北京时间为()a12月22日2时 b6月23日6时c6月22日12时 d6月22日18时解析:第13题,一年中m与n之间最大距离出现时间为北半球冬至日或夏至日,此时m与n之间纬度差为2326,纬度每差一度距离相差111千米,计算可知c项正确。第14题,m与n之间距离最大且为白昼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m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且北京已进入新的一天,据此可计算北京时间。答案:13.c14.b二、综合题15如图中圆表示晨昏圈,所示区域全部为夜半球,且a点与c点纬度相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标注出极点的位置;并画出图示范围内过c点的较完整经线。(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北京时间是_。(3)此时a地的昼长为_小时;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4)a、c两点间最短距离为_;将a、b、c三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为_。(5)此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双选)()a我国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b塔里木河出现断流c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d日本太平洋沿岸多台风解析:第(1)题,因所示区域全部为夜半球,且a点与c点纬度相同,故极点位于a点与c点之间的中间位置且8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画过c点的较完整经线连接极点与b点即可,注意要经过c点。第(2)题,80s刚好出现极夜,则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0n,a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是大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由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第(3)题,a地出现极夜现象,昼长为0小时,b地纬度为80n,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为70,计算得出正午太阳高度为20。第(4)题,球面最短距离为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距离,过a,c两点间的大圆即为过a、c两点的经线圈,两地最短距离共跨纬度20,每隔1距离相差约111千米,由此计算即可。纬度数值相同,则自转线速度相等。第(5)题,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由此判断各选项。答案:(1)略。(极点标注在a点与c点之间的中间位置,过c点连接极点与b点)(2)(10n,20w)21:20(3)020(4)2 220千米abc(5)ad16(2014年丹东模拟)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2)分别写出图示中的晨线和昏线。(3)判断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4)假设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说出炮弹在运行过程中的偏转方向及相对d、乙所在经线的落地位置。(5)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_时,国际标准时间是_时;e点的地方时为_时。(6)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是_。a等于1/2 b等于1/3c小于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