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总则 1.1 项目由来 清干河流域 地处鄂西山区, 位于长江三峡南岸。由于长江三峡枢纽工程的兴建,清干河观音堂( 175 m高程)以下河段将要被三峡水库回水淹没,剩下河段长 36km,集水面积 507km2,天然落差 406m,水能理论蕴藏量 3 万余千瓦。 1993年原秭归县水电局会同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清干河流域进行了整体规划, 编制了湖北省秭归县清 干 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报告,提出了沿干流修建升坪(两级两期工程)、黄岩、观音堂三级水电站的开发方案。 1993年湖北省水利厅对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设计院编制的湖北 省秭归县清 干 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报告进行了批复。在此基础上秭归县水利电力勘察设计室于 1998 年 9月编制了湖北省秭归县清干河流域水电开发项目建议书。 目前,规划开发的三级水电站的项目中升坪电站一期、二期、黄岩电站已建成投产。 2004 年观音堂水电站作为最后付诸实施的项目便顺理成章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通过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程序并受湖北省秭归县水务局委托,湖北金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前期及设计工作。按照水利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暂行规定( 1996)的要求,湖北金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于 2003年 6月下旬编制完成了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要求,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属于第一类,即“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004 年 4 月湖北省秭归县电力公司书面委托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评价研究所承担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评价研究所在接受委托后 ,随即组成项目组 ,在对现场进行踏勘和调研的基础上, 编制了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湖北省环境保护局于 2004 年 6 月 19 日在秭归县主持召开了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评审会议,并形成了专家评审意见。依据评审意见和有关的工程研究资料及设计文件,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评价研究所于 2004 年 7 月编制完成了本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 2 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项目环境影响 报告 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湖北省环保局、秭归县环保局以及秭归电力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热情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1.2 编制目的 本评价在对 拟 建工程区域环境现状 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工程分析 ,预测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提出防治污染和减缓影响的可行措施 , 把不利影响减低至最低限度,并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指导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和工程施工及营运期环境管理 , 使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相融合、相协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 1.3 编制依据 1.3.1 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气污染污染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条例 ,国务院第 253号令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 名录 ,国家环保总局第 14 号令 (12)湖北省环境保护条例 1.3.2 环评导则 (1) HJ T88-200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 (2) HJ 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 (3) HJ/T2.1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 3 境 (4) 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1.3.3 委托文件及技术资料 (1)委托书,秭归县水电公司。 (2)湖北省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 2004 年 3月。 (3)湖北省秭归县青干河流域水电开发项目建议书,原秭归县水利电力戡察设计室。 (4)湖北省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4 年 7月 (5) 秭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秭归县人民政府。 (6)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1 年 11月。 1.3.4 批复文件 (1)关于湖北省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湖北省水利厅, 2004年 2月。 (2)秭归县环保局关于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执行标准的复函,秭归县环保局。 1.4 评价范围与评价时段 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是:水库淹没区、移民安置区、施工区和坝下游区。 ( 1)水库淹没区 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坝址至库尾长约 10.7km的河道以及 河流两侧 500m的范围内。评价时段主要为水库蓄水期和工程运行期。 ( 2)移民安置区 集中安置点梅家河、沙溪镇、茶店子镇和原乡原村就近后靠的移民安置点。评价时段主要是施工期和蓄水期。 ( 3)施工区 工程区的块石料场、坝址附近河床的砂卵石料场,包括引水隧洞和明渠施工工地、采料场、弃渣场、场内外新增交通公路、施工人员办公生活区等,约 1km2。 4 评价时段主要是施工期。 ( 4)坝下游区 坝址下游约 5km 的河段。评价时段主要为蓄水期和运行期。 1.5 采用标准 该工程评价主要执行表 1-1标准。对目前暂无评价标准的环境因子进 行评价时,有公认阈值的,按公认阈值进行评价;对既无公认阈值又无参照标准的环境因子,拟相对于现状作影响分析。 表 1-1 采用标准一览表 类 别 标 准 号 标准名称 评价对象 级 (类 )别 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青干河 类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评价区 二级 GB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施工区周围声环境 类 污染物 排放标准 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施工废水 一级 GBl6297-1996 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 施工废气 二级 GBl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施工区边界噪声 执行相应限值 1.6 评价等级 1.6.1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 根据 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中等级确定原则,生态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1.6.2 地表水环境 评价等级 根据 HJ/T2.3 93中的有关分级判据,该工程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 3级。 1.6.3 大气环境 评价等级 根据 HJ/T2.2 93中有关分级判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从简。 1.6.4 声环 境 评价等级 根据 HJ/T2.4 1995中的有关分级判据,该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 5 1.7 评价重点 ( 1)工程分析 ( 2)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3)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4)污染防治及生态影响减缓措施。 1.8 环境保护目标 工程影响区域受保护的对象主要有: ( 1)生物资源 主要保护对象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本地生物资源,采取生态补偿措施,使工程影响区的森林覆盖率不低于 60%。 ( 2)移民安置区 保护 梅家河、沙溪镇、茶店子镇等移民 安置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以不降低113名 移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包括人均收入、居住条件、公用设施、基础设施等);防止安置区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避免资源破坏和自然生态环境恶化。 ( 3)人群健康 主要保护对象是库周居民、工程移民、施工人员等。主要针对与工程建设和运行有关的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及地方病进行评价。 ( 4)水环境质量 保持坝址至水库回水末端河段的现有水环境功能,工程兴建后不降低库区及坝下游的地表水质量功能,并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类标准。 ( 5)大气环境 保护工程施工区、场内外交通运输道路附近空气质量,以防 道路扬尘污染空气,使施工区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 6)水土流失 争取工程完工后,施工弃渣表土耕作层利用率达到 90%以上,植被恢复率达到 80%以上,施工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 80%以上。 6 2.工程概况 2.1 流域 (河段 )规划概况 青干河流域水力资源的开发自 60 年代末开始,首先在干流上兴建了青干河电站,并重点开发支流锣鼓洞河。 70 年代末,湖北省水力资源普查时在骨干支流上做过一些选点工作,在水力资源普查成果表中列布了一些梯级电站。 70 年代末原秭归县水电局对青干河上 游归坪河做过一库五级的梯级开发方案。 由于长江三峡枢纽工程的兴建,青干河观音堂( 175 m 高程)以下河段将要被三峡水库回水淹没,剩下河段长 36km,集水面积 509km2,天然落差 406m,水能理论蕴藏量 3 万余千瓦。鉴于此, 1993 年原秭归县水电局会同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对青干河流域进行了整体规划。经过论证,最后确定在青干河主干上修建四站两库的梯级开发方案,由上至下分别是:升坪水库坝后电站(升坪一级电站)、升坪二级电站、黄岩电站和观音堂水库坝后电站。 在此基础上,秭归县水利电力勘察设计室于 1998 年 提出了青干河流域水电开发项目建议书,仍然推荐四站两库梯级开发方案, 由上至下分别是:升坪水库坝后电站(升坪一级电站)、升坪二级电站、黄岩电站和观音堂水库坝后电站。据该规划,升坪水库二期正常蓄水位为 495.0 470.0m,坝后尾水位为443.6m;升坪二级电站前池水位为 442.15 441.05m,尾水位为 337.30m;黄岩电站渠首取水位高程为 337.30m,下游尾水位为 240.08m;观音堂水库正常蓄水位为 240.00m,初期拟定水库建于下坝址(观音堂),相应下游正常尾水位为176.00m。 目前,升 坪一、二级电站(两站总装机 11.25MW)均已建成投入运行,黄岩电站(装机 3 2500kW)也将建成投产。升坪一级电站是本流域内目前唯一的可调节混合式电站。坝址以上承雨面积 117km2,多年平均流量 3.17m3/s。大坝为浆砌石坝,最大坝高 70.5m,总库容 2740 104m3,调蓄库容 1766 104m3,库容系数 0.175,为年调节水库。该站装机 3 1250kW,设计发电流量 10.35m3/s。升坪二级电站接升坪一级电站尾水发电,装机 3 2500kW。黄岩电站直接引用升坪二级电站尾水,同时承接区间 19km2的产水发电。 青干河全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 6.85 万千瓦。一九九一年,秭归 7 县水电设计室对青干河干流至归坪河的河道的高程和各电站的间距进行了实测,高程系统一律由陕西营水文站引出。实测成果表见表 2-1,从表 2-1可 以 算出,从观音堂至升坪 1 线的河道坡降为 12.62,升坪桥以上为 34.28,规划充分利用水力资料,在布置各梯级电站时,尽量做到首尾衔接。 表 2-1 青干河 各电站间距、高程实测 成果表 序号 地 名 间距 (m) 距河口里程 (km) 高程 (m) 备注 1 河口 (流来观 ) O O 70.O 1距长江 2黄海基面 2 锣鼓洞河口 3.1 3.1 87.6 3 陕西营水文站 0.2 3.3 88.6 4 千将坪桥 1.1 4.4 91.6 5 清港河电站 1.7 6.1 100.9 6 清电坝 4.8 10.9 130.0 7 2.5 13.4 150.1 8 杨柳河 2.2 15.6 161.O 9 观音堂 (梅家河 ) 4.8 20.4 183.7 10 3.8 24.2 200.O 11 两岔河口 0.5 24.7 205.1 12 2.4 217.1 221.4 13 归坪河电站 2.O 29.1 239.4 14 1.9 31.O 254.5 15 归电坝 1.4 32.4 286.4 16 黄岩 0.2 32.6 287.6 17 仙人洞 3.9 36.5 334.9 18 扬林桥下 O.4 36.9 337.7 19 扬林洞下 O.4 37.3 344.4 20 杨林洞上 0.2 37.6 352.5 21 升坪线 2.O 39.5 411.2 22 升坪线 1.O 40.5 437.5 23 升坪线 O.1 40.6 438.6 24 升坪桥 3.6 44.2 475.9 25 广交河口 O, 8 45.O 486.2 26 天井电厂 2.1 47.1 515.7 27 天井坝 0.9 48.O 581.5 28 犀牛涌出口 O.2 48.2 589.1 29 河源 5.8 54.O 943.O 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是青干河水电开发规划中有待实施的最后一级水 8 电站,其建设地点适合,地形、地质条件适宜,工程建设规模适中,所需建 设工期很短,综合经济指标较优。该工程也是近期秭归县水电开发可利用的唯一中小型工程项目。 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修建,将起到提供调峰容量、改善系统电能质量和稳定电网运行的作用,并能利用汛期丰富水量低价向当地工业厂矿供电,支持正处于起步阶段的秭归县工业体系建设,极大地缓解秭归县电力需求矛盾。 2.2 工程地理位置 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位于秭归县西部(长江南岸)清 干 河流域梅家河与清 干 河两岔河汇流口下游,梅家河乡尤家湾村,距秭归县城茅坪镇约 120km,是青干河干流三级水电开发中的最下一级。 地理坐标为 110 15 110 45北纬 30 43 31 00之间。 (项目具体位置见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观音堂坝址位于青干河主干上梅家河河口以下 750 m 处。水库坝址坐落于秭归县梅家河乡, 电站尾水与三峡水库回水相接,坝址 下游 15km 即青干河入长江汇流口。坝址以上主河道长 35.6 km,控制流域面积 509 km2,主河道平均比降为 16.7。 流域水系见附图 2。 2.3 工程任务、规模与工程运行方式 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新建项目, 根据可行性研究及方案比选(具体见方案比选章节),本次以推荐方案(中坝址)来进行评价, 枢纽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右岸引水发电隧洞、左岸溢洪道、地面厂房和开关站组成,总投资13897.22万元。 ( 1)工程任务: 根据青干河流域规划,并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特点、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 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拟定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 防洪等。 观音堂电站是秭归县电网调峰、调频的主力电站,供电范围为秭归县电网,丰水期多余容量送宜昌地区电网,进行容量和电能交换。 水库属于年调节水库,在设计洪水标准内,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水库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洪水洪峰流量,对下游河段起到一定的防洪作用,对保护农田 9 的增产、稳定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意义。 ( 2)工程规模 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总库容 0.4618 亿 m3, 电站总装机容量 16MW( 28000kW), 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 2000)的规定,水库为中型水库,枢纽工程为等工程,主要永久建筑物为 3级建筑物。据此确定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等为 3级建筑物,电站厂房为 4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 5 级。由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可知,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坝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防洪标准面板堆石坝为 50 年一遇标准设计 ,1000年一遇校核;电站厂房为 30年一遇标准设计 ,100年一遇标准校核;溢洪道消能防冲设计标准为 30 年一遇标准设计。 工程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2-2。 表 2-2 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特性表 序号及名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死库容(死水位以下) 104m3 1425 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m3/s 2913 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m3/s 1704 2水力发电工程 装机容量 MW 16 保证出力 kW 2222 多年平均发电量 104kW h 4741 年利用小时数 h 2963 水库调节性能 年调节 设计水头(加权平均水头) m 56.4 最低水头 m 39.0 发电引水流量 m3/s 33.88 三、淹没损失及工程永久占地 1淹没耕地( P=20 %) 亩 146.87 含水田和旱田 2迁移人口 人 17 3淹没区房屋 m2 1290.24 10 4淹没区林木 亩 1345.2 5工程永久占地 亩 76.85 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1挡水建筑 型式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地基特性 白云岩 地震基本烈度 度 坝顶高程 m 242.90 防浪墙顶高 m 244.10 最大坝高 m 64.9 坝顶长度 m 175.40 2泄水建筑物(溢洪道) 型式 开敞式有闸控制实用堰溢洪道 地基特性 白云岩 堰顶高程 m 229.0 控制段长度 m 25 设计泄洪流量( p=2%) m3/s 1704 校核泄洪流量 (p=0.1%) m3/s 2913 3引水建筑物 设计引用流量 m3/s 38.9 最大引用流量 m3/s 40.37 进水口底板高程 m 208.0 引水道型式 有压隧洞 长度 m 677 断面尺寸 m D 3.8 直径 压力管道型式 钢管 内径 m 3.8 4厂房 型式 11 主厂房尺寸(长宽) m 37 13.7 水轮机安装高程 m 177.75 5开关站(换流站、 变电站) 型式 户外式 面积(长宽) m m 35 20 6主要机电设备 水轮机台数 台 2 型号 HLA551 LJ 140 额定出力 MW 8.333 额定流量 m3/s 16.94 设计点效率 % 93.2 发电机台数 台 2 型号 SF8000 14 / 3250 单机容量 MW 8.0 主变压器数量及规格 台 1 SF10 20000/110 121 2 2.5%/6.3kV 7输电线 电压 kV 110 回路数 回路 1 输电距离 km 12 五、施工 1主体工程数量 土石方开挖 万 m3 26.03 土石方填筑 万 m3 76.95 砌石 万 m3 3.96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 万 m3 4.04 帷幕灌浆 m 8945 固结灌浆 m 216.5 金属结构安装 t 258 12 2主要建筑材料数量 水泥 t 19257 钢筋 t 2590.1 含钢筋、锚筋、锚杆 砂 m3 35247 石料 m3 碎石 38872 块 石 45968 炸药 t 79.91 3所需劳动力 总工日 万工日 136.98 高峰工人数 人 400 4施工动力及来源 供电 kV 10 地方电网 5对外交通(公路) 距离 km 1.5 6施工导流(型式、规模) 隧洞导流 城门洞 7m 10m(宽高 ) 7施工期限 准备工程 月 12 投产工期 月 34 总工期 年 3 六 、经济指标 1静态总投资 万元 13029.05 2总投资 万元 13897.22 建筑工程 万元 6823.76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万元 1665.49 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 万元 577.97 临时工程 万元 1024.94 水库淹没处理、环保补偿费 万元 590.94 其他费用 万元 1215.21 3综合利用经济指标 13 水电站单位千瓦投资 元 /kW 8685 单位电能成本 元 /kW h 2.93 多年平均发 电量 发电成本 元 /kW h 0.19 经济内部收益率 % 13.69 经济效益费用比 1.13 经济净现值 万元 1594.24 上网电价 元 /kW h 0.3520 发电销售收入总额 万元 48919.97 发电利润总额 万元 21216.72 贷款偿还年限 年 24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8.05 所得税后 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 万元 55.84 所得税后 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 11.64 所得税后 资本金财务净现值 (Ic=10%) 万元 471.40 所得税后 财务投资回收年限 年 13.00 所得税后 ( 3)工程运行方式 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采用引水式水电站 ,装机容量为 16MW,水库调节性能为年调节。 2.4 工程总布置 及主要建筑物 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 、 引水发电建筑物 和发电厂房 。 (1) 挡水建筑物及其 布置 混凝土 面板堆石坝 大坝坝顶高程为 242.9m,最大设计坝高 64.9m,坝顶长175.4m,顶宽 6m,上、下游坝坡分别为 1: 1.4 和 1: 1.4。 坝址位于马家山村(左岸) 龙尾坝(右岸)上游一线,梅家河与青干河两岔河汇流口下游约 0.7km处;河流走向为 NE65,坝轴线走向为 SE153,河床宽 76m左右。左岸坝轴线对应的山包顶部高程为 278.00m,右岸坝轴线对应的山包高程为 375.90m,左岸河岸坡近于直立,山体上部坡度变缓,右岸坡度较缓,平均坡角为 40 50, 14 河谷为一不对称的“ U”型谷。 (2)泄水建筑物及其布置 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左侧,溢洪道闸室座落于大坝靠近左岸坝肩的坝段上, 溢洪道为有闸控制实用堰。 溢洪道设闸三孔,进口底部高程 225.0m,堰顶高程229.0m,溢洪道孔口宽度 3 10m,溢洪道设计全长 293m,有三孔弧型闸门控制。 (3)引水发电建筑物及其布置 引水发电隧洞布置在大坝右岸,进口距大坝轴线 155m,隧洞洞径 3.8m,钢筋混凝土全断面衬砌,进口底板高程 208.0m,隧洞轴线走向 NE45。 (4)发电厂房及其布置 发电厂房及变电站布置在大坝下游的尤家湾,装机 2 台,单机容量 8MW, 水轮机安装高程 177.75m。厂房布置地面高程 185.35m。变电站平面尺寸 20 35m2,与主副厂房毗邻。 (5)生产 及生活区 布置 生产及生活区 包括办 公室、防汛调度室、职工住宅及福利设施、仓库、车库、油库等,布置于尤家湾附近,居住与工作地点一致,办公用房需另外征地 15亩。 具体布置见 附图 枢纽布置图 2.5 工程施工布置 根据本工程规模、施工条件,及施工进度安排确定其辅助企业及设施项目主要有:砂、石料开采加工系统(包括混凝土骨料)、混凝土拌和系统、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施工供电、供水、供风系统等。 ( 1) 采石场和骨料加工厂 工程砂砾 石料场有两处: 中上坝址一带右岸石料场位于中坝址至观音堂一带,料源为嘉陵江组上段灰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覆盖层 厚度不超过 1m,开采厚度按 20 30m 计算,保守估算其可采储量在 200 万 m3左右 , 为较好的大坝填料和粗细骨料来源。 青干河河床第四系覆盖层以冲洪积成因的卵砾石为主,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卵石大部分为次圆状,少数为次棱状,卵石粒径多在 0.2 15cm,其中 0.2 1cm粒径占 40%左右, 1 3cm 粒径占 35%左右, 3 10cm 粒径占 10%左右, 10cm 粒径占 5%左右,粗砂约占 10%,卵石成分主要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其次为砂岩, 15 有机质及泥质含量少,其初估储量 20 30万 m3,可作为面板堆石坝的上坝材料。 本工程 坝区山高坡陡,可用于布置施工场地的地方很少。为了便于管理和方便施工,骨料的粗碎、中碎、筛分、制砂加工系统布置在料场附近; ( 2) 土料场:第一处位于观音堂水电站前期工作筹备组屋后公路南边的山坡上,土料为棕红色残坡积粘性土夹少量碎石,据现场调查,可采层厚度为 45m,可采面积约 1000m2,初估储量约 5000m3。第二处为下坝址上游滑坡体边缘至下坝址轴线一带,岩性为紫红色残坡积粘土夹碎石块石,碎石块石含量较低,粘性土呈可塑 硬塑状,防渗性较好,初估储量超过 10000m3,亦是一处较好的围堰土料场 ( 3) 混凝土拌 和站: 混凝土拌和系统布置在厂址区及溢洪道附近 。 ( 4) 其它加工厂: 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布置在厂区附近; ( 5)仓库: 本工程拟定仓库建筑面积 2224m2 ,其中钢筋仓库 84m2 ,水泥仓库635m2 ,木材仓库 58m2 ,炸药仓库 1147m2 。水泥、木材、钢筋仓库布置按就近方便施工的原则分散布置在溢洪道、厂房施工区,溢洪道工区仓库布置在溢洪道左边高程 210m 左右施工场内道路旁的一块较平坦位置上,厂房施工区仓库布置在厂房附近的道路旁。 ( 6) 施工管理及生活福利设施 : 总建筑面积 6000m2 ,此 施工管理及生 活福利设施 的大部分采取租用附近居民房屋,其余部分布置在地形较为开阔的尤家湾。 ( 7) 弃 渣场 :由于大坝开挖的砂砾料和溢洪道石方开挖料均可用于填筑大坝,整个工程挖填基本平衡,所以弃料不多,据现场踏勘,弃料场规划在发电厂区(用于填筑场地)或尤家湾公路边深山谷中,可弃料容量约 8万 m3 。 ( 8) 施工用电:施工用电可从 1km外的地方电网 T接一回 10kV 的线路电源供电,配备一台 125KVA 的变压器,且此电源属网供电,均能满足施工用电的要求。 ( 9) 施工用水:由于枢纽工程的建筑物均位于青干河岸边,施工用水可直接从河中抽取 ,其水质、水量均能满足要求。 ( 10) 施工交通: 对外交通主要为公路;本枢纽主体工程主要建筑物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距观 16 音堂右岸现有的进库公路 约在 0.5km左右, 距左岸现有的公路 约在 0.2km左右,需修筑约 0.7km的永久道路与现有永久公路相接 。 场内交通: 根据主体建筑工程特点及施工进度安排场内交通结合工程永久道路和临建设施的布置情况,以连接各施工辅助加工厂、大坝施工区、溢洪道施工区、厂房施工区及弃料场等形成场内交通网系。大坝均布置施工道路,设置主要临时施工道路共 11 条、总长约 5.0km。 ( 11)导流施工: 导流隧洞布置在大坝右岸,进口底板高程 181.0m,出口底板高程 180.0m,隧洞全长 440m。 上游围堰为土石围堰,围堰位于大坝轴线上游约 145m 左右,围堰顶高程 188.77m,最大堰高 8.23m,堰顶宽 3m。 下游围堰为土石围堰,围堰位于大坝轴线下游约 164m 左右,堰顶高程 186.34m,最大堰高 7.34m,堰顶宽 3m。 2.6 工程施工进度 根据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 3年的要求,结合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和导流方案,确定第一年 11 月(汛后)开始进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在来年汛前要求面板堆石坝填筑高 程达到 227.32m。汛期由导流隧洞泄流,围堰过水,坝体挡水渡汛;第三年十二月底下闸封堵, 8月底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运行。开始蓄水受益。 ( 1) 工程筹建期 工程筹建期安排在施工准备期前一年的 1 月至 12 月,工程正式开工前由业主负责。委托有关部门进行对外交通、输电线路、通讯线路等项的勘测设计,并开始建设工作进行施工场地的征地和移民安置工作。修建供施工单位人员进入现场的必要的交通、通讯和少量生活设施。认真做好筹建期的工作对开工后顺利进行准备工作有重要意义。筹建期内尚未进行正式的准备工作,故本阶段不应列入工程准备工期和总工 期。 ( 2)工程准备期 本工程施工准备期为 十二 个月,即第一施工年( 2004.11) 11月份起至第一 17 施工年 (2005.10)10 月止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施工场地的清理及平整、建设场内外道路、施工用电、水、风、通讯系统、施工辅助企业和设施(包括砂石料混凝土系统、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施工生活住宅及生活设施、施工各类仓库、进行导流建筑物(导流隧洞、围堰)的施工。开始大坝的两岸岸坡及调压井工程开挖。 ( 3)主体工程施工期 主体工程主要部分施工自第二施工年 (2005.11)11 月至第三施工年(2006.12)12 月 底。主要完成大坝河床段土石方开挖、堆石体填筑、 溢洪道、发电洞、厂房及部分机电设备安装等工程的施工。 ( 4)工程收尾期 主要任务是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和管理设施工程。 主体工程施工中,面板坝堆石体填筑是控制整个工程施工进度的关键项目。汛前面板坝 6 个月填筑 48.62 万 m3,完成高程 227.32m 临时渡汛断面。对应其高峰期强度如下:土石方开挖 2.18万 m3/月,土石方填筑 8.10万 m3/月。 2.7 水库淹没、占地及移民安置规划 观音堂水库正常蓄水位为 240.00m,相应水库库面面积 1.74km2,归坪河回水长度为 9.3km,支流东南峡河回水长度 3.1km,支流梅家河回水长度 5.0km。淹没区属于湖北省的老、少、边、穷山区,坝址以上库区无重要的厂矿企业,经济较为落后。 根据调查,观音堂水库的兴建共需要迁移人口 17人,淹没耕地 146.87亩。根据秭归县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专纪 200292 号”文,考虑移民搬迁人口较少,拟定观音堂水库移民安置主要为就近后靠,调整本村土地;投亲靠友安置。 巴东县茶店子镇淹没耕地 6.38亩,无需搬迁人口。秭归县人民政府与巴东县人民政府已达成共识,淹没补偿标准两县统一。 各项主要淹 没实物指标见表 8-1。 具体水库淹没、占地及移民安置 情况 见专章水库淹没与移民专题 18 3 工程分析 3.1 施工期工程分析 3.1.1 施工 区域面积、 方式和内容 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区域面积 74974m2 ,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施工,施工机械主要有风钻、挖掘机、振动碾及自卸汽车。施工内容包括如下几部分: ( 1) 大坝的开挖和填筑 本工程采用 初期导流采用枯水期一次断流全断面土石围堰挡水,隧洞导流。汛期堰体过水,隧洞导流,坝体临时断面拦洪渡汛方案。 在截流前对常水位以上的两岸进行削坡、抽槽开挖;截流后开挖常水位 以下的河床基础,并先进行河床的覆盖层清除。开挖料用 2m3挖掘机装 8t 自卸汽车运至大坝坝体下游填筑面填筑。岸坡石方采用小型爆破开挖,在接近设计岩面线采用浅孔小炮爆除。也可以采取人工撬挖的方式进行。 大坝堆石体填筑 采用进占法铺料; 74kW 推土机平料; 14t振动碾压 4-6遍。月最大填筑强度为 8.1万 m3, 完成 227.32m 高程以下坝体上游面喷混凝土保护坝体渡汛。 混凝土防渗面板施工 中 面板浇筑順序是先浇筑中部,然后再向两侧浇筑;当中 央面板的一块浇筑混凝土时,则在另一块面板布设止水、钢筋,为下一步浇筑作准备。 面板混凝 土采用 0.8m3强制式搅拌机拌和 。 防渗墙工程 采用冲击反循环钻机造孔,直升导管法浇筑混凝土。 帷幕灌浆 施工程序为:先河床后两岸。河床段灌浆应抓紧在枯水季节进行,可与坝体填筑平行施工;施工方法:采用 150 型地质钻机钻孔,灌浆系统灌浆。 ( 2) 溢洪道工程 : 溢洪道 石方开挖采用风钻钻孔、爆破开挖,用 2m3挖掘机装车, 10-20t自卸汽车运输。所有石方开挖料直接运输上坝填筑。混凝土浇筑采用 0.8 m3 的混凝土拌和机拌制混凝土,拌好的混凝土采用机动翻斗车或汽车运输,人工平仓、振捣。 ( 3) 引水洞施工 19 引水隧洞进口石方明挖采 用自上而下的施工程序,先周边预裂后松动爆破;洞身开挖石方采用气腿式风钻钻孔,按圆形断面全断面掘进一次开挖成形,周边采用光面爆破,采用装岩机或人工装碴,采用自卸汽车出碴。 调压井开挖程序,是先上而下分段扩挖,先开挖导井,作为溜渣通道,石渣自导井下溜至下部隧洞通道出渣。而后自上而下进行扩大开挖。洞挖石方采用钻孔爆破开挖,采用机动翻斗车运输。 ( 4) 发电厂及升压变电站工程施工 施工方法主要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石方开挖采用风钻钻孔、爆破开挖,用2m3挖掘机装车, 8-10t 自卸汽车运输 , 机械夯实 。 混凝土浇筑采用 0.8 m3的混凝土拌和机拌制混凝土,拌好的混凝 土采用胶轮车运输,人工平仓、振捣。 机组安装同厂房土建工程平行施工,在厂房浇筑上部砼时,即在厂外进行机组拼装,待厂房封顶且桥式起重机安装后进 行机组安装。 3.1.2施工期 对环境影响的途径、方式、强度、时间及范围 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因子主要有施工布置、对外交通、施工机械、施工占地、施工人员活动、弃渣处理等。工程施工将对地表水、声环境、环境空气、水土流失、人群健康、生态环境等产生影响。 3.1.2.1 施工占地 根据工程施工总布置图, 本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情况共计 49.6hm2, 移民安置过程中占地主要为种植业开发、移民点建设、专项设施复建等 , 枢纽工程施工区占用的土地类型主要是林地和旱地。 20 表 6.2-1 项目建设 占地情况 表 项目区 占地面积( hm2) 备注 项目建设区 枢纽工程建设区 永久 枢纽 6.6 电站办公与生产生活区 5.12 进场公路 0.74 小 计 12.46 临时 施工生活区 6.6 附属企业区 0.22 场内道路 4 弃渣场 5.3 料 场 9.88 小 计 26 直 接 影 响 区 移 民 安 置 区 新开耕地 7.20 移民建房 0.36 专项 设施 交通设施 3.34 电力电信设施 0.02 小 计 10.92 合 计 49.6 项目区 占地面积( hm2) 备注 项目建设区 枢纽工程建设区 永久 枢纽 6.6 电站办公与生产生活区 5.12 进场公路 0.74 小 计 12.46 临时 施工生活区 6.6 21 电站建设将使占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类型发生变化,永久占地范围内的土地将改变原有的性质,临时占地范围内的土地在施工完成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恢复原有的功能或进行合理的开发 。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活动将会使施工占地范围内的一些植被数量和类型受到破坏,原有的植被类型的结构和分布将发生变化 ,破坏 现有动物的栖息地。 3.1.2.2 土石方开挖与 固体废物 该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固废有二类:一类是土石方开挖等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弃渣,另一类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1)土石方开挖与弃渣 工程建设过程中,土石料开采 ,主体工程的开挖、辅助设施的建设都会 产生弃土、弃石、弃渣,若将这些废弃的土石渣随便堆放在河道及其附近,一旦遇到暴雨洪水就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因此弄清废弃土石渣的来源及数量,对准确预测水土 流失量和恰当布置防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工程的 土石方开挖与弃渣主要产生于以下几个方面: 工程导流建筑物 施工 包 括隧洞、上下游围堰、厂区围堰等 施工 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挖填方量见下表。 附属企业区 0.22 场内道路 4 弃渣场 5.3 料 场 9.88 小 计 26 直 接 影 响 区 移 民 安 置 区 新开耕地 7.20 移民建房 0.36 专项 设施 交通设施 3.34 电力电信设施 0.02 小 计 10.92 合 计 49.6 22 表 导流建筑物开挖量 项目 覆盖层开挖 石方开挖 石方洞挖 土石方填筑 ( m3) ( m3) ( m3) ( m3) 隧洞进、出口 1705 4938 隧洞 30023 上游围堰 18152 下游围堰 8993 厂区围堰 2601 高压旋喷灌浆 合计 1705 4938 30023 27145 主体工程 施工 主体工程 施工过程产生的挖填方情况如下: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坝基开挖总量 6.5 万 m3,其中石方 5.4 万 m3,覆盖层开挖 1.1万 m3; 大坝堆石体填筑量为 73.79万 m3,其中垫层料 2.9万 m3,过渡层区料 3.16万 m3。 溢洪道工程施工: 土石方开挖量 16.61 万 m3(其中覆盖层 7.28 万 m3 ,石方 9.32万 m3 )。土石方填筑量 3780m3。利用开挖料回填。 引水洞工程施工 : 土石方开挖量 1.87 万 m3(其中洞挖石方 1.18 万 m3 ,竖井石方开挖 3432 m3 ) 。 发电厂及升压变电站工程施工 : 土石方开挖量 1.06万 m3(其中土方开挖 0.35万 m3,石方 0.71万 m3 )。 土石方填筑方量 1406 m3。 综合各工程的土石方开挖量, 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 为 26.03万 m3,其中覆盖层开挖 8.82万 m3,石方开挖 17.22万 m3( 可利用 18.1万 m2 );土石方填筑量76.95万 m3,坝体堆石体填筑为 76.73万 m3,其中垫层料 2.9万 m3,过渡层区料3.15 万 m3,本工程除开挖利用料外的填筑料、过渡料、垫层料、砼骨料需在大坝上游附近的 料场开采及加工。本工程所需填筑料来源为:中上坝址一带右岸石料场(位于中坝址至观音堂一带),为大坝填料和粗细骨料来源。青干河河床第四系覆盖层作为面板堆石坝的上坝材料。土料场分别为:观音堂水电站前期工作筹备组屋后公路南边的山坡(土料为棕红色残坡积粘性土夹少量碎石)和下坝址 23 上游滑坡体边缘至下坝址轴线一带(较好的围堰土料场)。 根据 上述土石方挖填情况分析和 土石方 平衡表 ,可知 本工程全部弃土弃渣都作为建筑材料回填和辅助工程地基回填 ,因该工程的永久性建筑物地势低 ,回填方量大 ,因此本工程施工中基本不产生弃渣。 ( 2)生活垃 圾: 电站施工高峰期人数为 400人,生活垃圾以每人每天 0.5kg计,则高峰期每天产生垃圾 0.2t, 施工期 36 个月平均每天 240人,则垃圾排放总量为 129.6吨。 这些生活垃圾如不妥善处置,会破坏环境景观,污染空气、土壤和水,加大疾病的传播机率。 24 表 观音堂水 电站土石方平衡表 序号 工 程 项 目 开 挖 (土、石 方 ) 填筑 合计 开挖(需利用料) 弃料 合计 利用料 其他料 土方 石方 合计 方 量( m3) 方 量( m3) 方 量( m3) 平 均运距( km) 方 量( m3) 平均运距( km) 方 量( m3) 方 量( m3) 平均运距( km) 方 量( m3) 平均运距( km) 一 挡水工程 11039 53955 64994 57651 0.5 7343 0.5 764303 57651 706652 0.5 1.0 二 泄洪工程 72843 93230 166073 97010 0.5 69063 1.5 3780 3780 0.5 用于上坝填筑 93230 三 引水工程 787 17874 18661 17874 1.0 787 1.0 用于上坝填筑 17874 0.5 四 发电厂工程 3253 6743 9996 8032 0.5 1964 0.5 1289 1289 0.5 用于场地平整 用于上坝填筑 6743 0.5 五 升压变电站工程 240 360 600 480 0.5 120 0.5 120 120 0.5 用于上坝填筑 360 0.5 小 计 88162 172162 260324 181047 79277 769492 181047 706652 25 3.1.2.3施工废水 由于枢纽工程的建筑物均位于青干河岸边,施工用水可直接从河中抽取 ,其水质、水量均能满足要求。 根据本电站工程规模 类比同类工程 有关数据,预计本电站施工高峰期用水量约 1579 m3/d, 相应的废水 排放 情况见表 。 表 施工 期废水排放 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 目 高峰期废水量 主要污染物 浓 度 污染物 排放强度 排放方式 排放去向 治理措施 1 砂石料加工系统 1000 m3/d SS 2.5104mg/L 25t/d 间断 青干河 初沉 2 混凝土搅拌 15 m3/d SS 5000mg/L 0.075 t/d 间断 青干河 初沉 pH 11 12 间断 青干河 3 生活用水 80 m3/d COD 300mg/L 2.4 10-2 t/d 间断 青干河 地埋式污水处理 BOD5 200mg/L 1.6 10-2 t/d 间断 青干河 SS 250mg/L 2 10-2 t/d 间断 青干河 4 基坑废水 500 m3/d SS 3000mg/L 1.5 t/d 间断 青干河 初沉 pH 11 12 间断 青干河 5 机械冲洗废水 7.6 m3/d 石油类 30 50mg/L 23.210-5t/ d 间断 青干河 隔油、初沉 施工 废水 : 生产用水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