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金识源专版高中历史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过程、“欧洲议会”;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不结盟运动兴起、表现和影响。、理解:欧共体的影响;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能力:通过阅读地图、图片,了解和掌握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的基本技能;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欧洲、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通过横向比较,把握各国发展的道路及走向联合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恰当的经济政策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不结盟运动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难点: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欧洲联盟的旗帜)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经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年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年月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已经变为现实。大家再数一数上面有多少颗金黄色的星?(12颗)知道为什么有12颗吗?欧洲联盟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哪?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欧洲人的欧洲欧洲共同体的建立结合教材有关欧共体的知识介绍,启发学生思考:欧洲国家为何要建立这一组织?其主要目标是什么?欧共体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欧共体的成立对欧洲历史乃至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原因结合书本第一段,补充如下材料,解决“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原因”的分析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等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所占比重则大大上升。1955年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它们的社会政策1967年7月,六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选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问题(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20世纪50至70年代,是西欧国家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西欧各国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随着西欧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他们认识到,欧洲的联合将有助于其稳定与发展,因此,欧洲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2)欧洲共同体的成立过程“了解”的要求是准确。 操作快速阅读,提炼要点,勾画结构,由学生单独阅读、提炼完成。1951年,欧洲六国成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总部在布鲁塞尔。1975年,共同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80年代之后,欧共体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3)影响:根据材料理解。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选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问题: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了什么影响?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和政局的稳定,增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力量;历史学习第二步:“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历史发展规律。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刻。操作设计研讨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二、迅速兴起的日本1、表现日本战后和崛起情况的对比教师出示材料二战后: 、由于军事生产体制的瓦解,工厂纷纷倒闭,工人大批被解雇,加上士兵复员、海员侨民被遣返,失业人数高达1324万人。 、1945年又碰上天灾,稻谷歉收,粮食奇缺,社会陷入动荡不安的状态。崛起:学生阅读书本,梳理知识,教师概括1956到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2、条件: 根据教材内容可以通过提出以下一系列问题,与学生在互动问答中进行学习。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促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内部因素有哪些?促使其崛起的最有利的外部因素是什么?学生依据书本回答,教师补充、归纳: (1)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 (4) 思考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补充材料材料一:通货膨胀率极高,失业人数超过五百万,并且罢工不断发生。所有的日本人都在准备沉重的赔偿。他们认为,日本要作为一个军事强国而复兴,那就是愚蠢的;同时他们也认为,人民的生活水准即使要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也不过是对遥远的将来的一个梦幻。但是,到1948年(后),亚洲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不能不影响到日本。面对着这种新的形势,美国政府不得不把日本重新建设成为一个反对苏联和中国的堡垒,而这样一个堡垒又不得不以极高的速度建成。盟军最高司令部在占领政策上实行了一个较大的转变。 材料二:从朝鲜战争爆发起,美国军队就向日本企业发出了大量有关武器、运载工具零部件和其他军用物质的订货单。为了帮助实现这个目标,美国被迫紧急地复兴日本的经济,这样就使还在执行的日本经济非军事化的政策迅速中止了。同时,日本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成为必不可少的了。从1950年开始的五年时间里,日本的企业由于军用物资的巨大需求而发达起来。对于日本来说,这种发展是极其幸运的。事实上,当朝鲜战争爆发、特别需求突然猛增的时候,不论是企业家还是政治家都为此而高兴,并欢呼:“神风终于开始刮起来了!”摘自(日)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要求学生概括出当时世界形势的特点:冷战形成与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占领政策,开始扶植日本。3、影响 给我们以什么启示?日本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什么变化?日本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要与时俱进对生产关系作到适时的改革和调整;要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要抓住机遇。 材料一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日本对美国贸易出现顺差并逐年增加。在世界市场上,日本的制成品出口额1707.8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453亿美元。材料二 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开展“多边自主外交”,与中国恢复邦交,在阿以冲突中支持阿拉伯国家,谋求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发言权,积极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世界当代史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联系材料一,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由于西欧、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政治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日本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三、东方巨龙的腾飞综合国力的提高:阅读书本,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新中国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教师配合一些最新在各个领域中国取得的成就。.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影 响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对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背景,可让学生概述教材后指出:战后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1955年的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原则,通过了团结反帝的纲领,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不结盟运动以思想启示和政治推动;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布里俄尼岛会晤,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2)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召开第一个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3)影响: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课堂小结】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格局由美国控制变为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局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三世界的不断崛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着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国际关系格局是一种不稳定、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其演变是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世界多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多种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