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汇编.doc_第1页
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汇编.doc_第2页
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汇编.doc_第3页
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汇编.doc_第4页
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汇编农业生产类项目(33项)镇海区骆驼街道精品花卉展示区项目名称镇海区骆驼街道精品花卉展示区项目分类项目单位镇海区骆驼街道办事处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基本概述镇海区骆驼街道精品花卉展示区位于金东地块,规划面积500亩。展示区地理位置优越,是宁波的“北大门”。它北接杭州湾大桥,东联舟山,世纪大道和北外环绕城高速也即将建成,构成上海宁波舟山“两小时交通圈”,交通十分便捷,对产品的输出及外来客商的参观交流极为有利。展示区内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完善,电力供应充足,通讯设施良好。建成后的精品花卉展示区以培育中高档花卉、观赏苗木为主,集植物造景、观光游览、科研科普、生产销售、绿化样板为一体。是可供游览、观赏、交易的新、优、特精品花卉展示区。项目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后,预计年产品总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精品花卉交易市场年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项目建设条件引进国内外高档花卉、观赏苗木,盆景等。总投资额2000(万元)需要引资2000(万元)合作方式项目单位联系人姜渝通讯地址宁波市镇海区骆驼汶骆路86号骆驼街道办事处邮编315202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他项目。2、项目进展情况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审;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已论证通过;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还未论证。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镇海区骆驼街道精品水果展示区项目名称镇海区骆驼街道精品水果展示区项目分类项目单位镇海区骆驼街道办事处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基本概述骆驼街道精品水果展示区位于联勤董家贩区域,规划面积1000亩。展示区地理位置优越,是宁波的“北大门”。它北接杭州湾大桥,东联舟山,世纪大道和北外环绕城高速也即将建成,构成上海宁波舟山“两小时交通圈”,交通十分便捷。展示区基础设施完善,电力供应充足,通讯设施良好。目前已经建成228亩建国白枇杷基地,开发了优质大棚葡萄约80亩,樱桃70亩,配套的精品水果批发市场和农家乐项目也已经启动建设。展示区拟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吸引知名品牌农业实体落户,引进优质高端的水果品种,利用不同水果的季节差异,错时栽培,使展示区四季有花,四季常绿,四季有果。同时配备精品水果批发市场,以点带面,带动地区水果销售。建成后的展示区环境优美、设施精良、技术先进、果品优质,集市场、观光、游玩、娱乐功能为一体,成为一个常年立体展示的水果博览会。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走上一条市场主导、生产匹配、观光价值高的农业自身良性发展的道路。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水果展示区亩产总值预计达1000万元以上,精品水果交易市场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5000万元。项目建设条件引进省内外知名农业实体,引进省内外知名、观赏性高、竞争力强的精品水果品种。总投资额3000(万元)需要引资3000(万元)合作方式项目单位联系人姜渝通讯地址宁波市镇海区骆驼汶骆路86号骆驼街道办事处邮编315202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他项目。2、项目进展情况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审;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已论证通过;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还未论证。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乐安湖科技生态农业园区项目名称余姚市乐安湖科技生态农业园区项目分类项目单位余姚市乐安湖科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基本概述本项目地处余姚市马渚镇乐安湖村,现有农田500亩、湖泊400亩、山坡300亩,共1200余亩,进行科技生态农业开发。利用现代生物科技,对该地块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一个全国最大的特种稻生态种植示范基地、特种稻及有机蔬果种苗培育基地、中国特种稻协会基地、特种稻技术教育培训和交流基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基地。项目效益分析乐安湖生态科技农业园区可以为广大游客提供农业生态、科技、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型项目。项目建成后,在科技带动下、农业、观光旅游等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790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1300万元人民币.总之,项目与所在地有较大的互适性,是一个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明显的好项目,社会可行性良好。项目建设条件本项目地处余姚市马渚镇乐安湖村,离余姚市中心约11 公里,南边紧邻杭甬高速,离杭甬高速牟山出口约 3公里,交通极为便利。园区三面环山,一面环湖,山明水秀,景色怡人。因此,不管从自然环境来讲,还是从地理位置而言,该地区都是开发生态旅游农业项目的最佳场所。总投资额57000(万元)需要引资57000(万元)合作方式项目单位联系人施 栋通讯地址余姚市马渚镇乐安湖村7号邮编315450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他项目。2、项目进展情况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审;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已论证通过;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还未论证。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余姚市临山现代农业创业园区项目名称余姚市临山现代农业创业园区项目分类项目单位临山镇人民政府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基本概述项目园区位于临山镇北4公里处,杭州湾南岸围垦区内。其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20o57,北纬30o11。地块南靠梅园村、临海村,北濒杭州湾,东邻泗门镇,西接黄家埠镇。拟用地673公顷(合10100亩)。本项目拟在5年内(2009-2013年)基本建成。具体分期与目标如下:1、准备期(2009年):主要完成整个园区的地形测绘与项目申报,园区开发规划、政策处理,组建“临山现代农业创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以及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的前期工作。2、第一期(2010-2011年):完成核心区,即综合服务区(含1个小区)、核心创业区(含9个小区)等10个特色区块的土地整理、农业基本设施建设和一二三产布局等主要工作。其中,全园道路、管线要基本成形,综合服务区,七塘江、七四丘等2条滨江生态景观带及主要滨渠生态景观带的道路、管线、绿化设施要基本完成,达到初步开园的程度,其他特色区块则根据招商引资的进度逐块进行建设。3、第二期(2012-2013年):完善核心区基础设施、景观、休闲旅游等各项工作,并完成幅射区,即乡村田园区、湿地农业区等5个特色区块的土地整理、农业基本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一二三产布局等主要工作。其中,辐射区道路、管线要基本成形,七八丘滨江生态景观带、滨海生态景观带及主要滨渠生态景观带的道路、管线、绿化设施要基本完成,达到初步开园的程度,其他特色区块则根据招商引资的进度逐块进行建设。项目将建成集科技研发、产业孵化、生态保护以及农业生产、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创业园区,是以规模化、科技化、生态化、标准化绿色无公害果蔬种植为其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配送、技术集成示范、都市居民旅游接待和现代新农民培训等内容为辅助产业,具有一定规模效益的余姚农业功能园区,真正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园区到2013年,引进农业创业企业15家以上,实现年农业产值8000万元以上,年接待游客量15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1000万元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辐射面积2万亩以上。项目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1、旅游效益:五年累计游客人数预计将为53万人次,按663元人(2008年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人均消费)的收入标准计算,则:五年旅游总收入为按35139万元。经营成本按总收入的30计,净收益为24597万元。2、农业效益:按平均从2011年开始有正常的生产收入开始计算,园区内具有生产面积8500亩,根据浙江省同类园区的生产收入情况,每亩生产地的净收益接6000元计算,则:农业生产净收益为1,6300万元。在前五年内,园区净收益为1,87597万元。以后园区的生产和经营情况趋于平稳,生产净收益为5100万年,旅游净收益为9282万元年(接20万人次年,每人旅游观光收费663元,成本占30计算),则整个园区的年利润为60282万元年。(二)社会效益本项目是农业多种功能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综合性较高的行业,充分发挥和体现了现代农业战略的重要作用。它的发展势必促进游客的直接、间接服务的各行业发展,本园区的开发与建设,注重三益兼顾、三产并举的开发思想,并紧密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之中,推动地方社会经济、社会建设、社会就业、社会安定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余姚市的旅游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三)生态效益现代农业的开发是资源利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方式,只要规划、管理得当,将有利于该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首先,避免了工业用地的快速扩张,使地农业用地得以保留,而农业景观本身就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其次园区管理处也可从旅游收益中投资改善环境、卫生设施,培养人员,绿化、美化环境,同时也能使游客受到生态教育,增强其生态意识。对于本项目建设地而言,区域环境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必备前提条件,也是本地总体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本项目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后,对于本地的区域环境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改善基础设施。据相关统计,旅游开发每增加1元,则相应带动基础设施投入4.5元。综合效益分析结论:临山现代农业创业园区5年收回投资,5年后年利润不低于60282万元年,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显著,生态效益明显。临山现代农业创业园区是一项集科研、生产、经营、推广、物流和休闲观光为一体,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于一身的宏伟工程。项目建设条件(一)农业产业开发与品牌农业建设条件临山镇不但具备良好的农业产业化开发的基础条件,也具备创建农业品牌占领市场的实战经验。“南山北海中平原”的独特地貌特征为临山孕育了多样化的农业产业结构:榨菜、葡萄、杨梅、畜禽、水产等一应俱全。临山镇以专业合作社“连点成面”扩大农业基地规模,建成葡萄、榨菜、畜禽三大万亩(羽)级基地,小青瓜、辣椒、水产、杨梅、芥菜等五大千亩级基地,基本形成了网络化、块状化种养格局。临山镇把创建农业品牌视作农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引擎。坚持把“绿色、生态、无公害”作为品牌创建的基础,加强源头控制,规范过程管理,扩大生态农业覆盖面。先后建立了葡萄、榨菜、青瓜等六大国家级无公害基地,培育了“国泰”、“国先”、“神农”、“来宝”、“华渔”等一批知名品牌。2006年,“国泰”成为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双料品牌,极大的提升了品牌辐射力和产业带动力,当年销售额猛增50%。同时,临山镇还把省市级各类农产品评比展销会视作推介产品的重要舞台,“味香园”葡萄连续2年摘得浙江省、宁波市精品水果评比、农产品产销会金奖,并先后获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知名商标和浙江省名牌产品,品牌效应使葡农们足不出户便可高价销售一空,农业品牌经济初具规模。(二)休闲观光开发条件临山镇不但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较为优越的旅游资源条件,也积累了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的成功经验。临山有着近千年的历史,特别是与观海卫、定海卫并称“浙东三卫”,无论是军事地位还是历史地位,临山均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戚继光抗倭”的历史典故更是给临山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人文财富。临山镇已重点围绕抗倭历史打造“千年临山卫”古镇形象,发展古镇旅游,弘扬“卫城文化”。临山依山傍海,自然景观别致,尤其是南部山区保持着原始的山水资源,开发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临山镇已引进多个旅游开发主体,通过多元投入,逐步开发农家乐休闲、山区生态度假等休闲旅游项目,做大旅游经济蛋糕。近年来,临山镇大力推进“观光农业”,激活了原来比较单调的传统农业经济。以强化核心基地,辐射周边产业为目标,因地制宜,着力构建“1+X”的农业观光带。在镇南建成以3000亩西山白杨梅观光园为中心,千头山羊观光牧场、三黄鸡生态养殖园相拱卫的农业观光带;镇北建成以千亩“味香园”葡萄基地为龙头,月华休闲垂钓中心,六洞闸观潮景点相配套的农业观光区。为扩大葡萄主打产业的影响力,临山镇已连续5年举办了余姚(临山)葡萄节,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为临山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7年,临山镇投入巨资建设葡萄长廊、葡萄观光大楼,延长葡萄基地景观带。同时,将古镇建设与观光农业联合规划推进,使临山一步步向“千年临山卫、江南葡萄沟”的旅游品牌目标靠近。(三)区域支撑条件分析1、区位良好的地理区位和交通区位为接受资金、技术的辐射,农副产品的集散和游客的进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临山镇位于余姚西北部,南屏四明山余脉,北滨杭州湾,整体上呈现南山北海的空间格局,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东有宁波港,南有甬杭铁路,西至甬杭高速入口仅10公里,北可通杭州湾大桥,329国道和329复线贯通全境,离杭州国际机场70公里、宁波栎社机场50公里,北仑港深水码头50公里,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2、市场身居长三角经济区,临近甬、沪、杭等特大城市,为品牌农产品销售和吸引旅游客源提供了优越的市场区位条件。临山镇距宁波、杭州和上海的交通距离均在100公里以内。这些城市人口密集,经济条件良好,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量大,对农业生态观光游览和乡村休闲度假的消费能力强,消费意愿高。2008年,宁波市全市户籍人口568.1万人,市区人口220.1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5304元和1145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4%和13.9%;上海市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888.46万人,户籍常住人口1371.04万人,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675元和11385元,比上年增长12.9%和11.4%;杭州市全市常住人口达796.6万人,户籍人口677.64万人,非农业人口340.76万人,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104元和10692元,比上年增长11.1%和12%。以这3大城市为主的大规模潜在消费群体及其强劲的消费能力,为农业创业园提供可能的资金来源、农产品的销售区域和旅游产品的消费途径。总投资额15680(万元)需要引资10000(万元)合作方式项目单位联系人叶吉松通讯地址余姚市临山镇人民政府邮编315460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它项目。2、项目进展情况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审;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已论证通过;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还未论证。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蟾钟村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名称蟾钟村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分类项目单位温州市龙湾区海滨街道蟾钟村村委会项目进展境况项目基本概述蟾钟村中药材种植基地位于滨海大道蟾钟段东首,种植面积1000亩,主要以种植中草药为主。由蟾钟村和弘野药材公司合作。该项目的落成可解决劳动力就业100人左右。项目效益分析中药材产品由弘野药材公司负责销售。计划每亩投资1000元,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每亩可收入3000元左右,经济效益较为可观。项目建设条件该基地种植气候适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水渠、机埠、农排设施齐全。通过进一步对基地投入,更有利于中药材的种植生产。总投资额1000万元 需要引资500万元合作方式2项目单位联系人李崇桂通讯地址温州市龙湾区海滨街道蟾钟村邮编325024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它项目。 2、项目进展情况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审;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已论证通过;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还未论证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特种水果种植基地项目名称特种水果种植基地项目分类项目单位温州市潭山果园专业合作社项目进展境况项目基本概述本项目位于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新城村潭山,合作社有山园2000余亩,原有杨梅50多亩,2008年已开辟山地山园210亩,种植杨梅1500株、枇杷2500株、板栗2500株,2009年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加大资金投入。项目主要内容:种植具有医药价值的白杨梅、枇杷、板栗等。项目效益分析杨梅年产效益40万元,厚朴可产效益20万元,毛竹笋可产效益1.5万元,毛竹可产效益4万元,一年可出效益60万元以上,2010年,60%杨梅可上市,以后枇杷、板栗可相继上市,效益可达8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条件合作社有山园2000余亩,原有杨梅50多亩。2008年5月正式成立温州市潭山果园专业合作社,现已平整开荒园地1000亩,对原杨梅树、桂花、厚朴、毛竹进行整修、培植。已开地开园山地山园210亩,已分别种植枇杷苗2500株、板栗2500株、杨梅1500株,修建管理房及仓库,现正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建设其他的配套设施,加大种植面积。总投资额 200(万元)需要引资 100(万元)合作方式项目单位联系人王明良通讯地址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新城村状元里30号邮编325024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它项目。 2、项目进展情况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审;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已论证通过;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还未论证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标准化油茶基地建设项目名称标准化油茶基地建设项目分类项目单位文成县东溪乡油茶专业合作社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基本概述东溪乡地处文成县东北部,距县城大峃镇23公里,文成县东溪乡曾有“浙南油库”之美誉,人们历来有种植油茶和使用茶油的习惯,现有老油茶种植面积8000多亩,是文成县油茶面积最大、茶籽产量最多、茶籽含油量最高的乡镇。目前由于管理粗放效益不高,所以需要对现有油茶低产林进行全面的改造,为了带动产业发展,须要建设新标准化示范基地800亩,改造低产油茶8000亩。 项目效益分析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之一,与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茶油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是最理想的食用油,副产品有多种用途,是国家发展油料重点对之一,若该项目实施能产生年增收300万以上,同时新增就业岗位600多人,解决800多户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经济、社会效益 双丰收。具有极高的资源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发展油茶生产对投资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对提高我乡农民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项目建设条件东溪乡地处文成县东北部,距县城大峃镇23公里。辖区有8个行政村,交通方便到各自然村已通水泥路,全乡地域面积28平方公里,乡境内群山连绵,沟壑蜿蜒,土壤以山地黄壤、红壤为主,土层较厚,土质肥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气温在18左右。无霜期278天,年降水量平均1813毫米。具有“春季回温迟,冬季降温早,夏短无酷暑,昼夜温差大”明显的高山小气候特点。良好的植被和丰富的山林资源腐殖物,是发展油茶的最好的基础条件,现有油茶老林8000多亩,2008年发展基地650亩。因是欠发达乡资金紧,所以寻求合资。总投资额500(万元)需要引资300(万元)前期准备项目单位联系人胡立荣通讯地址文成县东溪乡碧溪村邮编325311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它项目。2、前期准备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估;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已上均无。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二源乡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名称二源乡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分类项目单位二源乡人民政府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基本概述该项目选址于由原岩背村、上塘村和宫前村构成的循环经济小区,占地6600亩,地处二源乡西南部,交通便利,是进入二源乡的必经之地,位于远期规划的区域交通主干线附近。该项目功能定位重点围绕“禽-果-游”生态农业产业链模式,依托家禽养殖业(鸡)、林果种植(雪梨、杨梅)、观光休闲农业等重点产业,建设以林果生产为基础、以观赏农业景观为主,同时兼顾休闲、度假活动的生态农业旅游农庄。项目效益分析该项目如全部完成,年产沼气将达90.5余万立方米,节省燃料费220余万元,节省化肥、农药100余万元,加上由于沼肥使用而提高产量、农产品质量增收830余万元,观光农业收入200余万元,共实现1250余万元项目建设条件 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优良的生态建设基础。目前二源乡已经经过认证的“绿色品牌”有4个,且形成了以“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稳定发展,成立了产销协会,绿色联农合作社。总投资额2000(万元)需要引资1500(万元)合作方式项目单位联系人郑志阳通讯地址文成县二源乡人民政府邮编325308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它项目。2、前期准备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估;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已上均无。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研究园项目名称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研究园项目分类项目单位嘉兴市南湖区绿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基本概述浙江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研究园位于嘉兴市南湖区七星镇320国道南侧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内,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金三角”地带,距上海、杭州、苏州均在100公里以内,水陆交通便捷,规划面积50亩。本项目旨在吸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农业企业,创办水产、畜禽、水果等专业研究所,发展农业高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浙江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水平。项目效益分析浙江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科技部于2001年9月批准的全国首批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之一。六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核心区建设初见形象,中心示范区重点突破,绿色农产品行动全面实施。园区特色产业研究园的建设,促进园区农业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为入驻园区的农业科技企业、经营大户、农业科技人员提供农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的信息、科技等综合服务,培育现代农业企业家,孵育农业科技型企业成长,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群和核心区农业科技产业一条街,从而带动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项目建设条件 提供的条件:重点做好土地流转、土地征用、农房搬迁;负责区域内主干道路的建设,以及供电、通讯、供排水和污水管道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可按相关政策申请上级政府补助。 总投资额500万元需要引资500万元合作方式项目单位联系人祁水琴、顾荣勤通讯地址嘉兴市南湖区七星镇兴星路邮编314002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它项目。2、前期准备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估;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已上均无。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嘉兴市江南葡萄休闲观光园项目名称嘉兴市江南葡萄休闲观光园项目分类项目单位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人民政府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基本概述本项目位于嘉兴市区东大门,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连接线、沪杭高速嘉兴东出口、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十八里桥集镇江南村。全镇已拥有五个葡萄水果专业合作社,葡萄种植面积15600亩,采用简易连栋大棚和现代钢架连体大棚设施栽培技术,年生产优质无公害葡萄23000吨,总产值达1.4亿多元。2008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和“中国名果”项目效益分析项目区面积1500亩,总投资5500万元,要求建成连体温室或连体钢架大棚,生产优质无公害葡萄2250吨,年产值超3000万元,设施一流的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江南葡萄休闲观光园项目建设条件 项目区气候四季明显,雨水调和、土壤肥沃是典型的杭嘉湖平原。要求建成设施一流的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江南葡萄休闲观光园(包括生产、储藏保鲜、农家乐等配套设施。总投资额6000(万元)需要引资5000万元合作方式或项目单位联系人浅兴华通讯地址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人民政府邮编314006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它项目。2、前期准备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估;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已上均无。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利用桑枝条栽培黑木耳循环经济项目项目名称桐乡市利用桑枝条栽培黑木耳循环经济项目项目分类项目单位农业经济局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基本概述该项目以石门镇为中心辐射全市各镇街道,我市有16万亩桑园,年产8万吨桑枝条,利用冬闲田生产黑木耳。桑枝条作为生产黑木耳优质的原料,黑木耳采收后的废菌棒作为微生物发酵环保养猪的垫料,桑枝屑与猪排泄物经分解发酵后的有机肥种植蘑菇,蘑菇泥种植芦笋等高效蔬菜经第三次利用。通过多次循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目标,达到生态、高效、农民增收的目的。项目效益分析桐乡市有16万亩桑园,年产8万吨桑枝条,利用冬闲田生产黑木耳。可年栽培黑木耳5600万袋,大田生产7000亩;桑枝屑生物环保发酵床垫料养猪可年养殖生猪16.8万头;发酵床垫料可生产蘑菇500万平方尺,种植大棚芦笋5000亩。目前进行的桑枝条栽培黑木耳前期试验已达到“千斤粮、万元钱”目标、蘑菇生产每平方尺产值5元、净利润2元,今年已经试种大棚芦笋350亩,预计明年即可取得每产500公斤的一期目标。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市场前景广阔。项目建设条件桐乡境内地势平坦,河港纵横,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市耕地面积58.13万亩,桑园面积15.49万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熟化程度高,宜种(养)性广。至08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5.6万亩,预计09年新流转土地面积2万亩以上。35年后,规模化生产将居主导地位。总投资额7000(万元)需要引资合作方式项目单位联系人吴纯清通讯地址桐乡市蚕业管理站邮编314500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他项目。2、项目进展情况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审;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已论证通过;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还未论证。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名称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分类项目单位安吉县招商局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基本概述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选址在递铺镇南北庄村和余墩社区,面积2700亩,拟建成集生产、科研、服务、信息、培训、观光于一体的农业高新科技试验示范区,为全区发展现代农业起到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项目效益分析该项目主要包括建设农业科技展览馆、科研中心、农民培训中心、优良种子培育基地、名贵花木种植区、生物产业示范区、产品粗细加工示范区等,重点将搞活农业从培育到种植再到产业加工,形成一条龙示范区,引导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项目建设条件总投资额3000万美元需要引资(万元)合作方式合资/合作项目单位联系人胡可立通讯地址安吉县行政中心653室邮编313300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他项目。2、项目进展情况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审;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已论证通过;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还未论证。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千亩蓝莓种植与加工项目名称千亩蓝莓种植与加工项目分类项目单位安吉县招商局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基本概述蓝莓具有提高视力、抗衰老和防癌等功效,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近年来风靡欧美及日本。项目效益分析 近十年来全球约有30多个国家栽培,栽培面积以每年30-50%的速度递增,但栽培总面积仍不过12万公顷,产能仅能满足需求量的40-50%,供不应求,国际市场空间巨大。我国蓝莓种植业发展较慢,种植面积仅约200公顷,发展空间广阔。项目建设条件总投资额1000万美元需要引资(万元)合作方式合资/合作项目单位联系人胡可立通讯地址安吉县行政中心653室邮编313300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他项目。2、项目进展情况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审;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已论证通过;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还未论证。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越城区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名称越城区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分类项目单位绍兴市越城区农林水利局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基本概述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以东湖镇仁渎、岑前、杨浜村为主的仁渎畈,规划总面积3000亩,主要由一个中心和六大基地组成:一个中心即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六大基地是绍兴鸭原种保护与种苗繁育基地,面积500亩;中华鳖原种保护与种苗繁育基地,面积4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花卉苗木基地,面积250亩;特种水产和生猪生态养殖小区650亩;农产品加工基地,占地面积200亩。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把示范园建设成种植业示范区、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区、农业科研科普示范区、农业观光休闲示范区、生态型城郊农业示范区。项目效益分析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集聚资源、科技、人力、资金等优势,搞点做样、以点带面,有利于带动全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通过生态理念的指导和应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安全农产品,寻求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良好生态环境与优质健康产品的有机统一;通过完善生产生活、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培训创业等方面功能,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丰富文化内涵;通过提升产业层次和生产经营水平,延伸产业链,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项目建设条件该项目落户于东湖镇,即原皋北片,区域内已有2家国家级原种场即国家级中华鳖原种场和国家级绍鸭原种场园林企业以常青园林为龙头,建设有仁渎畈蔬菜基地;有中亚工贸园标准厂房,可引进农业特色企业,在这里发展现代农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多的有利条件,在这一区域建设一个现代城郊型农业样板越城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可以引领全区现代城郊农业发展。总投资额5000万元需要引资2000万元合作方式项目单位联系人施关林通讯地址浙江省绍兴市延安路18号邮编312000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他项目。2、项目进展情况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审;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已论证通过;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还未论证。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婺城区千亩油茶基地建设项目名称婺城区千亩油茶基地建设项目分类项目单位金华塔石油茶专业合作社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基本概述为了加快我区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步伐,充分利用荒芜土地、山地及下山移民退宅还耕的土地,促进我区油茶产业的发展,增强山区农民致富门路。本项目将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到2011年建成12000亩高产油茶基地,良种化率达到100%,建立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10000亩以上),3050亩以上的专业农户200余个,实现年产茶油1000吨。2009年规划建设6000亩油茶种植山林基地。项目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建设中的所有相关良种油茶种植技术及管理工作(包括建成后的长期管理工作)由合作社提供,精制茶油的价格可达到70-90元公斤;作出口贸易,美国市场上的精制茶油价格为15美元公斤,香港为180港元公斤,且市场需求量巨大。目前,在我省油茶的主要初级产品为毛茶油,市场价格在20元公斤左右。计划种植四个品种:三年可采摘,五年进入高产期,有六十年以上的高产期。茶油和茶饼每亩产值2778元/亩,管理费和其它支出500元/亩,每亩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比茶叶利润高出二倍多。既可积极发展3050亩以上的专业农户200个以上可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社会效益分析:油茶是一种多年生树木,从栽种到开始结果一般只要35年,而受益期长达50100年,甚至更长。种植油茶,除头年开垦用工较多外,正常年份用工很少,相同的种植面积,只相当于种植油菜用工量的110,其产油量却与油菜籽产油基本相当。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利用荒山荒坡推广栽培油茶,不与粮棉争地,在绿化荒山荒坡的同时,可以增加农民的种植种类,拓宽农民脱贫致富的渠道。同时,发展油茶产业化,还可以为当地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发展油茶生产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生态效益分析:油茶适宜于生长在气候较为温和、雨量较为充沛的环境中,而又同时具有耐干旱、耐贫瘠的特点。其对土壤要求不高,适于在荒山荒坡上种植,由于它根系发达,树冠大,树干矮,大量种植不仅可以生产茶油,而且可以绿化荒山,提高森林覆盖率,有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另外,油茶树树皮光滑,叶常绿、厚革质,不易着火,既是绿化也是防火林带的好树种。能减轻各级政府对防火的经济负担和工作压力。因此,发展油茶生产,还具有非常大的生态价值。项目建设条件1、近年来各级政府逐步出台相关的扶助政策,特别是省林业厅200676号文件“关于振兴油茶产业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五年的努力争取到2010年全省建设高产油茶基地100万亩。2、我区山区立地条件好,海拔大都在100500米之间,有丰富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年均气温在17左右,年均降雨量1700mm左右,无雨期达272天,非常适宜油茶生长。3、近两年来下山移民村的大片土地,山田荒芜,退宅还耕的土地基本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油茶最适合这些地区种植。4、油茶树耐干旱、耐贫瘠、根系发达、树冠大、树干矮、不怕风、牛羊不吃。既能保持水土、防止森林火灾、又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好品种。5、油茶不与粮食争田地,是多年生树种。从栽种到开花结果只需三年,受益期长达六十年,甚至上100年。总投资额3995万元需要引资3000万元合作方式项目单位联系人褚笑芳通讯地址金华市八一南街998号邮编321000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他项目。2、项目进展情况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审;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已论证通过;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还未论证。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有机茶基地建设及深加工项目项目名称有机茶基地建设及深加工项目项目分类1项目单位金华市石门农垦场项目基本概述采用标准化栽培和农残控制技术,建立4000亩无公害、有机茶基地,建立名优茶生产线,开发生产无公害、有机茶叶系列产品。预计总投资:350万美元。项目效益分析预计年销售收入400万美元,年利润总额120万美元,年税后利润80万美元,投资回收期4.5年。项目建设条件无公害、有机茶开发是当前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满足消费者需要、提高茶叶产业效益的必然选择。项目区生态环境优良,具备开发优质绿色、有机茶的良好基础。中方单位金华市石门农垦场,位于金华市南郊7公里处,现有土地总面积15000多亩,资产总额13900万元,注册资金3000万元,职工总数794人,技术人员55人。建有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属金华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范围,具有良好的环境资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和土地规模优势,人、财、物、技术优势较强。总投资额2450万元需要引资1000万元合作 方式合资、独资项目单位联系人徐建武通讯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定业新村邮编321053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他项目。2、项目进展情况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审;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已论证通过;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还未论证。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食用菌生产项目名称食用菌生产项目分类项目单位浦江县仙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基本概述合作社一期建设项目:工厂化冷房生产高档食用菌、珍稀菇类品种观光园建设、“合作社+农户”特色品种栽培厂、盐水姑及清水菇加工厂等。通过新品种开发,生产基地建设,建成集食用菌观光、生产、加工、包装、保鲜、运输、配送、销售、出口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食用菌龙头合作社。项目效益分析1、符合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2、食用菌生产可以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3、符合浦江观光农业产业的发展。4、可为人们提供优质保健食品,增进健康项目建设条件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使食用菌开发开始由分散、小农经济作坊的生产,走向集约化、产业化之路。食用菌产业也从单一行业向多学科、多领域的协作共谋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的重视,造成食用菌产业的声速发展总投资额325万元需要引资100万元合作方式项目单位联系人董顺利通讯地址浦江县仙华街道冯村西区18号邮编322201注:1、项目分类栏填写代码。农业生产项目;农村乡镇工业项目;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其他项目。2、项目进展情况栏填写代码。已批准立项;已通过土地、环保等项目评审;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并已论证通过;已有项目可行性报告还未论证。3、合作方式栏填写代码:合资;合作;独资。浦江岩头三红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名称浦江岩头三红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分类项目单位岩头镇三红村经济合作社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基本概述三红村位于岩头镇和仙华街道(马墅)交界的地方,全县工业园区已经接近该村,新浦后公路穿村而过(直达我县到义乌的第二通道)。现经村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决定对本村村东的200余亩土地进行整体出租,允许开发商进行种养殖业和农家乐开发。项目效益分析1、种植优质稻谷或水果,兼养家禽。2、可以开办农家餐馆来增加收入。3、再以休闲农家乐来带动产业的发展由此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项目建设条件1、 土地可立项为土地整理项目,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