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精选复习题1. 给加横线字注音1.又何间焉( ) 2.肉食者鄙( ) 3.牺牲玉帛( ) 4.下视其辙( ) 5.登轼而望( ) 6.望其旗靡( )2. 在括号中解释加横线词的意思 1.齐师伐我( ) 2.又何间焉( ) 3.肉食者鄙( ) 4.牺牲玉帛( ) 5.小信未孚( ) 6.小大之狱( )7.可以一战( ) 8.齐师败绩( )3. 用变双音词的办法解释下面的词 1.伐( ) 2.将( ) 3.请( )4.谋( ) 5.惠( ) 6.必( )4. 下面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惠未犏”的“偏”同“遍”。b.“神弗福也”的“福”是动词。c.“公与之乘”的“之”指代曹刿。d.“齐人三鼓”的“三鼓”指击鼓进军。5. 下面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此句应读出“反对”的语气。b.小惠未编,民弗从也-此句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此句应读出“抒情”的语气。 d.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一此句应读出“感叹”的语气。6. 比较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甲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 描写。乙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2.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d.实行仁政,取信于民 3.下面句子在语序上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 )。 a.何以战? b.虽不能察,必以情。 c.可以一战。 d.微斯人,吾谁与归? 4.甲文中最能表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一句是 。乙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志向和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5.乙文中文末画曲线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 a.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无限惆怅的情绪。 b.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感慨。 c.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决心和抱负。 d.勉励人们以“古仁人”为榜样。 6.乙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承前省略的主语是 ;甲文中“可以一战”的“以”后省略的内容是“ ”。 7.甲文中鲁庄公第一次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里的“人”指的是 ;乙文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指的是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 公(鲁庄公)与之(指曹刿)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用兵之法:高陵(山头)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击),佯北(假装失败)勿从(追逐),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缺(让条出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勿迫(逼迫)。此用兵之法也。 (孙子今译)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在上文中的意思。 (1)公与之乘( ) (2)公将驰之( ) (3)既克( ) (4)望其旗靡(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 4.“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 5.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结合“长勺之战”,对“用兵八法”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刺客列传(节选)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封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败北:战败。遂邑:今山东宁阳县。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坏:倒塌。北面:面朝北。就:趋向,回到。倍:通”背“,违背。快:快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以勇力事鲁庄公。( ) (2)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2)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3.通读全文,你认为曹沫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横线?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予曰:“昔吾先君桓佘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方食 方:正 b.终再拜而辞曰 再拜:拜两次 c.进取于君 进:前进 d.以振百姓 振:同“赈”,救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分食食之 食之不以其道 b.使吏致千金与市租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c.寡人不知 孰谓汝多知乎 d.忠臣不为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3.文中加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b.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c.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d.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之”字,全都是代词且指代的对象相同的一项是( )。 分食食之 言之公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一豆之食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 婴闻之 以君之赐 寡人之过也 a. b. c. d.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 (2)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子产论政宽猛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年。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符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符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左传)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子必为政( ) (2)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3.读此文后,你有什么认识?治理国家和百姓,是用宽政呢,还是用猛政?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诫太子勇 杨 坚 我闻天道无亲,惟德是与。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奢华而能长久者。汝当储后,若不上舍天意,下合人意,何以承宗庙之重,居兆民之上?我昔曰衣服各留一物,时复看之,以自警戒。又拟分赐汝兄弟。恐汝以今曰皇太子之心,忘昔时之事,故今高颊赐汝我旧所带刀子一枚,并菹酱一合,汝昔作上士时,所常食如此。若存忆前事,应知我心。 1.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和“以自警戒”中的“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承宗庙之重。 b.恐汝以今曰皇太子之心,忘昔时之事。 c.上以为渤海太守。 d.属予作文以记之2.“若存忆前事,应知我心”一句中“我心”指什么? 3.既是训诫之词,就应讲一番“大道理”,隋文帝在训诲儿子的时候,为什么说要给儿子留下旧时衣物服饰,一把刀子,一盒菹酱? 12. 写出生活中的惯用语。(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13. 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粗茶淡饭( ) 流芳百世( ) 井然有序( ) 指鹿为马( ) 固若金汤( ) 精雕细刻( )雪中送炭( ) 伶牙俐齿( )14. 给加横线字注音又何间( )焉 小惠未徧( ) 牺牲玉帛( )辙( )乱旗靡( ) 肉食者鄙( )15. 曹刿论战选自 ,传说是 时期 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 体史书。16.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具体来说指的是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 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17. 下列加点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何以战 b必以情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1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2)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3)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4)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19. 翻译下列句子。(1)小信未孚。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0.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 和 ,其中的“我”是指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曹刿请见 (4)战则请从 3、用原文回答(1)“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2)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用“”把第一段文字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一层 。二层 。5、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练习晏子辞千金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方食 方:正 b终再拜而辞曰 再拜:拜两次c进取于君 进:前进 d以振百姓 振:同“赈”,救济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分食食之 食之不以其道b使吏致千金与市租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c寡人不知 孰谓汝多知乎d忠臣不为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3、文中加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b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c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d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之”字,全都是代词且指代的对象相同的一项是:( )分食食之 言之公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一豆之食夫厚取之君则施之民 婴闻之 以君之赐 寡人之过也a b c d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1)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参考答案1. 1.jin 2.b 3.b 4.zh 5.sh 6.m2. 1.军队 2.参与 3.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 4.指猪、牛羊等 5.为人所信服 6.案件 7.可以凭借 8.大败3. 1.征伐2.将要3.请求 4.谋划5.恩惠6.必定4. d5. a6. 1.语言 议论 2.a 3.b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b 6.古仁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官吏和贵族 上文中一悲一喜的人7. 1.(1)(共同)乘车 (2)追击 (3)战胜 (4)倒下2.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3.示例:公鼓之,齐师士气已竭 4.略 5.第一次与“锐卒勿攻”吻合,第二次与“佯北勿从”吻合。要打败敌人,必先保存自己8. 1.(1)替做事(或侍奉) (2)结盟(或会盟)2.(1)曹沫是鲁国的将领,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2)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他 3.具有胆气过人,精于谋划,以死卫国的性格特点9. 1.c(“进”向上,指在朝廷) 2.a(“食”。音s,给吃) 3.d 4.b(都是指代齐景公送的财物) 5.(1)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 (2)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10. 1.(1)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 (2)句首语气助词、发语词,表示发议论 2.因为火性猛烈.百姓看着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被火烧死的 3.略(提示:子产向大叔传授的道理与经验是,管理国家和百姓的方法其一是宽政,其二是猛政。不过,前者有个条件,那就是“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而大叔的执政实践是,他的党政失败了,最后只有采取猛政,发兵攻打芦苇大泽之盗,将盗全部杀死,才使社会国家稍有安宁。由此看来,管理国家和百姓,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宽猛相济,灵活运用)11. 1.d 2.杨坚的良苦用心,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会计师招聘面试要点及模拟题解析
- 2025年采购管理专员求职攻略与模拟题集全解
- 电信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热切割技术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技术专家中级面试预测题及备考指南
- 2025年美妆行业:谷雨品牌拆解-解数咨询
- 某中小学二年级新学期家长会-动态
- 停顿和重音课件教学
- 田字演变课件
- 24孝图教学课件
- 主播跟运营合作合同协议
- 化工操作工培训课件
- 血透室设备维护与操作规范
- 2025至2030高校后勤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中国电信安全公司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通信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整形美容外科进修汇报
- 立达RSBD并条机培训资料讲课文档
- 2025年幼儿园膳食工作计划
- 2025车位包销合同
- 心绞痛健康宣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