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某市中心城区X组团绿地系统“十三五”专项规划_第1页
未来五年某市中心城区X组团绿地系统“十三五”专项规划_第2页
未来五年某市中心城区X组团绿地系统“十三五”专项规划_第3页
未来五年某市中心城区X组团绿地系统“十三五”专项规划_第4页
未来五年某市中心城区X组团绿地系统“十三五”专项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6-2020 年 某 市中心城区 X 组团绿地系统 “十三五” 专项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 2 第二章 规划目标和指标 . 5 第三 章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总体布局规划 . 6 第四章 XX 组团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 10 第五章 市区绿地分类规划 . 15 第六章 绿道系统规划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防灾避灾绿地规划 . 21 第八章 树种规划 . 23 第九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 规划 . 27 第十章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 30 第十一章 分期建设规划 . 33 第 十三 章 实施措施建议 . 35 第十三章 附 则 . 38 附表一:现状公园绿地面积统计表( 2015 年) . 38 附表二: XX 市区规划公园绿地统计表 . 39 附表三:规划区规划生产绿地一览表 . 42 2 附表四:规划区各类用地中附属绿地的绿地率规划指标表 . 42 附表五: XX 市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树种名录 . 44 附表六:规划区古木名树和文物古迹统计表 . 53 附表七:近期绿地建设项目一览表( 2014 2020) . 55 附件一: XX 市城市绿线管制实施办法 . 57 附件二: XX 市城市蓝线管制实施办法 . 63 第一章 总 则 第 1条 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目标,加强 XX 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与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增进市民身心健康,促进城市和谐发展,把 XX 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法令等文件编制此规划。 第 2条 本绿地系统规 划是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总的建设指引,是确保城市生态空间资源合理保护与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是 XX 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与绿色开敞空间相关的规划、绿化及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其他各种类型的开敞空间规划应与本规划相协调。 第 3条 文本中 “下划线” 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属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 4条 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 XX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13 年 1 月 ) 2、中华 XX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年 8 月) 3、中华 XX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令 2004278号 ) 3 4、中华 XX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5、中华 XX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 1992100 号令) 7、中华 XX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994年 10月 9日 ) 8、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 1993784 号) 9、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 200120 号) 10、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 2010125 号) 1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 2002年 9月 ) 1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 2002240 号 13、 XX 省园林城市标准( XX 省建设厅) 14、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 97) 15、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 CJJ/T85 2002) 1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1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 93)( 2002版) 18、公园设计规范(建设部 1993年 1月) 19、 XX市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规划 ( 2014) 20、 XX市统筹发展规划( 2015) 21、 XX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3 2020) 22、 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1-2020) 23、 XX市 XX区宜居城市建设规划研究课题 24、 XX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2016-2020) 25、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三 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 5条 规划范围 XX 市 中心城区 XX 组团 (不含 XX),具体范围:东到 XX 高速公路 XX东 (XX)出入口,西到 XX,南到 XX 大道、 XX 路山体倒水以北,北以XX 路、 XX 山倒水以南为界,规划总面积 43.19 平方公里,建成区规划面积 41.85 平方公里。 第 6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适用年限为 2016 年 2020 年 。近期: 2016 2017 年;远期: 2018 2020 年。 4 第 7条 规划指导思想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 、 科学发展观 和党的十八大精神 为指导,以保护山水城市风貌和历史人文景观为出发点,以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与人性化城市绿地为目标,建立布局合理、山水特色鲜明、综合功能优化的城市绿地系统,把 XX 建设成为适合人居生态环境的生态园林城市。 第 8条 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注重资源保护,保护城市生态板块,规划建设绿色廊道和 主城生态园林绿地 , 通过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构筑城市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 以人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规划人性化的绿地系统。在总体规划绿地扩大的基础上,强调绿地的分布均衡,各类绿地比例合理,满足人们生活、休闲和游憩的需求。 可达性原则 在系统构成的层面上,均衡布局,合理配置,保证均好性,使旧城区居民从居住地点出行 500 米范围内即可享受到绿地为其提供的游憩服务。 在游憩绿地单体的设计上,要求结合周边环境,具有较高的吸纳力和包容性; 特色性原则 运用大面积、大尺度的绿化空间,突出山水的文化特 色,结合自然地形、突出周边山体和城市绿肺的生态作用;以山体、水体等组成绿楔、深入城市内部,延续城市山水格局,在保持绿地系统网络结构的特色上强调地域性,使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 效益性原则 在旧城区中“规划建绿”往往需要前期的巨大投入,以高代价换来面积有限的绿地应争取最大可能的效益产出。绿地的效益综合体现在生态、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而老城区中的游憩绿地则应重点地突出社会效益,在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同时,通过环境的改善从 5 而带动周边地段的发展,以采取多种开发方式寻求绿地建设和城市用地经济产出的良性循环,建设节约型社 会。因此,要把握好绿地建设的直接投入和绿地功能的关系,处理好“观”(可观性)与“游”(参与性)的关系; 系统整合原则 根据城市发展、景观保护、生态环境改善、防灾减灾等方面的需求,合理确定各类城市绿地类型的布局与规模,强调绿地系统规划的结构、布局、分区相协调,注重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近期和远期相结合 , 使各类绿地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发挥最佳效益。 依法治绿原则 以国家、地方政府的各项有关法规、条例和行政规章为依据,根据城市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以及山水城市特点的要求,进行城市 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 9条 规划内容由规划文本、图则、说明书和规划图纸组成,经批准后的图则与规划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章 规划目标和指标 第 10条 规划目标 在保持现有良好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城市的自然“山水格局”,确定与城市用地布局相适应的多级园林绿地结构。考虑城市未 来的拓展方向和模式,完善城市功能组团分隔,营造自然与人造的立体绿化网络,满足城市对绿地的各种功能要求。以自然山脉为背景,以河流、慢行系统、城市主要道路为基本骨架,以重点地段为节点,展现和突出“最适宜居住的山水园林城市”,从而达到提高城市整体绿化水平和综合生态效应的最终目的。 确定本次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如下: 6 (1)、以 XX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3 2020)确定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为依据,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大生态战略,将 XX组团建设成为人工景观与自然生态相融合,集“山水、园林、城市”为一体的现代城市核心区; (2)、结合规划区的自然山水资源和河、湖交汇的城市格局,突出规划区园林绿化的山水特色和文化内涵,努力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色生态环境; (3)、对市区有限的绿地资源进行科学、系统的布局,强调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城市间绿化隔离。利用并挖掘规 划区原有的自然条件,逐步整治和开辟多层次绿化网络,使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建设适于市民居住的绿色人居环境; (4)、在维持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构筑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引导各类用地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生互利的体系,实现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5)、以 XX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3 2020)为基础,通过绿地系统规划进一步制定绿线控制法定图则,逐步实现城市绿地的“绿线管制”制度。 第 11条 规划建设指标 近期指标 (2016 2017) 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 36%; 绿化覆盖率 41%;人均公园绿地17.7 ; 远期指标 (2018 2020) 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 37%,绿化覆盖率 42%,人均公园绿地22.6。 第三章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总体布局规划 第 12条 中心城区规划结构 7 XX 以“强化中心、同城发展,滨江延伸、建设新城”的空间发展战略,结合 XX 的水系、山体等天然地理界限,以及高快速路、公路、铁路、高压走廊等市政廊道和生态廊道对进行组团分割,构建中心城区“一江三组团”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一江:即 XX 江 黄金水道,依托优越的航运条件,整合提升港口运输能力,为城市 发展提供交通支撑。 三组团:即 XX 组团、 XX 组团、云安组团。 第 13条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总体布局思路 中心城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依山带水形成了“山 -城 -江”的山水城市构架。本次生态绿地格局规划与多组团的城市总体格局相适应,充分利用和保育外围山体,构建完善的环状生态基底,即在中心城区外围强制设置基本闭合的绿色开敞空间,包括 XX 山、 XX、XX 江 等自然山体、河流水域、基本农田要素形成的环状生态基质。 按照“基质 -廊道 -斑块”的生态系统规划理念,规划构建 中心城区XX 组团“青山环城、绿廊相楔、绿心点缀”的生态格局 。 第 14条 中心 城区绿地系统空间布局要点 利用城市的自然“山水格局”,确定与城市用地布局相适应的多级园林绿地结构。考虑城市未来的拓展方向和模式,完善城市功能组团分隔,营造自然与人造的立体绿化网络,满足城市对绿地的各种功能要求。 制定切合实际的分期实施目标。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达到提高城市整体绿化水平和综合生态效应的最终目的。 1、公园绿地 规划公园绿地 569.51 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 6.86。 由于 XX 为山地城市,中心城区内部及周边有大量的山体,其实际承担了大量的公园绿地功能,加上居住区级公园绿地, XX 中心城区的 公园绿地,完全满足居民的需要。 ( 1)城市公园 规划以市民步行十五分钟到达区级以上公园和其他大型游憩绿地为目标, 确定公共绿地的分布。 8 市级公园:以 2000-3000 米为服务半径;区级公园:以 1000 米为服务半径。至 2020 年,共规划建设城市公园 25 处。 ( 2)街头绿地和滨河绿地 街头绿地主要分布于城市景观道路两侧,居住区出入口附近,在居住人口密集、商业活动聚集之处、新区和旧区,分别以丰富城市空间环境、消灭绿化盲区为目的,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如:空、荒置地复绿、旧房改造和违章拆建等,争取更多的亲切宜人的绿化空间,方便市民使用,用地面积在 0.5-2 公顷之间。 在主要生活道路、江滨及河流水道两侧布局带状绿地,规划宽度一般为两侧各 10-50 米; 在街头绿地和滨河绿地中需要增加一些活动设施及人工种植花草、树木,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绿地。 2、生产防护绿地 规划生产防护绿地 476.74 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 5.74。 ( 1)生产绿地 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等用地,是城市绿化的生产基地。 生产绿地面积按城市建成区面积的 2设置,城市绿化苗木、种子自给率达到 80%以上。 苗圃用地和防护绿地结合设置,宜布局在铁路防护林带、各城区间 隔离带以及山坡地段。 ( 2)防护绿地 用于隔离、卫生和安全的防护林带及绿地。规划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积极营造人工林,在规划区内的山体、河流、水源保护区、大型工业区周围、市政管线和交通干线两侧布置防护绿地,包括 XX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两侧防护林带、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绿化隔离带、城市快速干道防护林带等。 第 15条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风貌特色 XX 地处 XX 江 中下游,周边有 XX、 XX 山、 XX 岭、 XX 山等山体,城市内部大小山丘众多,包括有 XX 山、 XX 山、 XX 山、 XX 岩、 XX 山等,XX 河从城市中部穿 过,自然景观条件佳。大山、小丘、江河、湖泊、田园、城市是构成城市景观的基本要素,它们之间和谐共存是创造优美城市景观的必要条件。总体上, XX 已经形成依山傍水、城市与 9 自然相融合的 XX 带滨江城市景观风貌特征。 规划以 XX、 XX 山、 XX 岭、 XX 山等山体景观为背景,面向 XX 江 、 XX河、 XX 路 -XX 路 -XX 路、 XX河为景观主轴,使分散的重要廊道景观要素组织化、系统化,规划结合车行、步行路径的设置,通过连接开放空间与主要景观焦点之间的视线通廊,不仅在空间布局上而且在视觉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序列,从而构筑城市风貌的主要骨架以及突出“显山露水”的规划目标。 第 16条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空间结构 XX 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结构为“ 一环、三廊多楔、三块、三心 ”。 ( 1)一环:保护三个生态源 即保护 XX 江 、 XX-XX 山、 XX 岭 -XX 森林公园作为区域性的生态基底,呈“”型环绕 XX,维育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区域生态平衡。 ( 2)三廊:梳理三条生态廊道 即沿 XX 河、 XX 河、 XX 河两侧各控制 100 米的生态绿地,作为沟通外围生态源的生态通道,保障区域生态要素的自由流动。重点整治XX 河 XX 组团 段、 XX 河 XX 镇区段、 XX 河,建设滨水绿带,恢复其生态 功能。 ( 3)多楔:控制多条绿楔 即在中心城区各组团之间以及组团内各功能分区之间控制绿楔,起沟通生态源、生态廊道形成生态网络,以及控制城市带状无序蔓延之用。 ( 4)三块:维育三个生态斑块 即 XX 森林公园、 XX 山森林公园和 XX 岭森林群落,其背靠广阔的生态基质、紧邻城市,是生态敏感度极高地区,应慎重对待区内的开发建设,保持其良好的生态多样性。 ( 5)三心:建设三个城市绿心 即 XXXX 公园、 XX 湿地和云安中心公园,作为三个组团的生态核心,充分发挥湿地调节和净化气候和水质作用,同时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游憩场所。 10 第四 章 XX 组团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注:本次 绿规 主要围绕中心城区“一江三组团” 的 XX 组团 进行规划编制 。 第 17条 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可归纳为 “一环、两带、两核四团、五廊、多园”,即一条生态景观环道、两条防风林带、两个市级核心公园和四个绿地景观组团、五条城市廊道、多个休闲绿园, 从而构成了网状的绿地系统框架,在框架里,多个休闲绿园如珍珠般有机地散落在城市里面,使城市处处充满绿色。生态景观环道、防风林带、市级核心公园和绿地景观组团、 城市廊道、 休闲绿园以及四周山水等生态要素,共同营造 “山 -城 -水”的山水城市构架,同时通过“显山露水”规划手法,突出规划区“山中有城、 XX 有山”的生态景观特征 ,从而突出绿地景观结构和营造高品质的城市空间。 一条生态景观环道 即 XX 大道、 XX 路、 XX路所形成规划区外围的一条生态景观环道,沿途经过山、河、湿地等重要自然生态节点,通过构建完善环状生态基底,结合规划区慢行交通系统(自行车、步行系统),打造出区内环状的公共活动场所和城市景观为主的健身慢行游线。 两条防风林带 规划区一年四季以东北风为主,通过保护规划区东北方向的自然山体,形成两层耸立的天然绿色屏障,一定程度起到 缓冲风势的作用,同时提高规划区内部的空气质量。 两个市级核心公园和四个绿地景观组团 ( 1)两个市级核心公园: 1 是以 XXXX、 XX 广场、 XX 洞、 XX 山、 XX山、 XX 山、 XX 山所组成的 XXXX 公园为 XX 组团 主核心公园; 2 是规划考虑到 XX 山、 XX 山位于规划区中心地段,是规划区内石山中占 11 地面积比较宽阔的两座山体,且生态完整、开发难度不高,周围居住人口密集,因此规划将把青少年活动中心、 XX 体育馆、 XX 山、 XX山、 XX 山和 XX 岩联合打造 XX 组团 内部又一市级的核心公园,通过与 XXXX 公园规划串联整合,营造规划区内部的“绿 肺”。 ( 2)四个绿地景观组团:分别东以 XX 公园为主, XX 河游乐公园为次;南以 XX 公园为主, XX 广场、 XX 广场为依托,西以 XX 公园、体育公园、情侣公园结合 XX 山郊野公园打造多元化格局的公园绿地,北 部建设 XX 遗址公园以及 XX公园等,通过南北首尾相接,东西两翅 贯 通,规划区的绿地系统就像一只蓄势待发的 XX,必定展翅高飞。 五条城市廊道 结合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带状绿地形成绿带,规划了两横三纵共五条主要城市廊道。两横包括: XX 西路 XX 中路 XX 东路,河滨西路( XX) 河滨东路( XX 河)的沿岸两侧带状绿地;三纵包括: XX大道、 XX 路 XX 路 XX 路、 XX 路 XX 路的沿路两侧带状绿地。 纵横交错的城市主要带状绿地与规划区慢行系统相互结合,构成城市生活的绿色网络,实现城市绿地与居民之间的亲密无间。 XX 河是贯穿 XX 组团 东西向的重要水道,河两岸道路是连接城市东西向的重要通道,不仅为居民提供很好的亲水空间,同时也为规划区提供了十分宜人、优美的视觉通廊,是人流、车流与生态流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充满动力与活力的绿色廊道。 多个休闲绿园 在规划区内,结合城市中的自然山水条件,根据城市的用地发展情况,人口分布状况,依据公园服务半径等有关指标的规定,在中心城区范围内规划建设多个绿色公园、游园、带状绿地、街头绿地、广场等。这许多绿园就如珍珠散点般设置在规划区里,既提升 XX城市的绿化环境和景观品位,也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游憩场所,是真 正的市民生活的绿源。 第 18条 规划布局要求 山水渗透 “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山水而媚 ” ,城市在山体、河流、 12 湖泊、树木的衬托下会显得格外美丽,规划充分利用城市中的自然山水条件,将 “ 显山露水 ” 作为宜居性营造的首要抓手,通过体系化的山水景观资源优化改造,突出 XX 山塘相应、山城融一的生态优势,尤其是规划区内的山体、湖泊、河流等自然资源,使山、河、湖、城能有机的融合,相互渗透,城市让山水更秀美,山水让城市更明媚。 均衡布局 各类公园绿地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均衡,达到良好的服务半径和公园绿地覆盖率,为市民提供方便的、良好的 休闲、游憩场所。 绿廊联系 山水之间、城市与自然之间、组团与组团之间通过滨河绿地、带状公园、街头绿地等建立起绿色的廊道,实现有机联系。既为城市提供相互之间有联系的绿色休闲空间,也为以后的城市慢行系统构建奠定基础,并为城市控制出了具有生态功能的廊道。 绿点满城 利用规划区中的自然山水条件,运用整合联动的规划手法来建设面积大的城市公园,在用地紧凑的旧城区则插绿布置珍珠散点绿地,通过众多城市公园及珍珠散点绿地的设置,使绿色融进城市里,形成“城在绿中,绿在 XX”的绿地系统布局。 第 19条 规划布局重点 以沿河流、道路的绿化为 重点,构建城市绿色生态廊道;以现有的山体、湖泊等自然山水建设综合公园,提供设施完备的绿色休闲空间,并提升城市形象;以分散点状绿化为主体,提供方便就近使用的绿色活动场所。 总体布局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按五大类绿地的不同功能规划配置,形成绿点、绿线、绿网、绿带、绿面等多种绿化形式融为一体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第 20条 景观风貌分区 XXXX魅力景观核心区 用慢行体系、绿色廊道、社区开敞空间为串联,使现状景观孤峰连 13 成体系,植入山地自行车、露营等项目,成片开发为山体公园带。 XX 河亲水风情区 对 XX 河进行亲水改造,增加 亲水平台及活动区,对两岸景观进行整治, “ 还河于民 ” ,增强城市滨水空间的活力。 XX、 XX 社区山体公园风貌区 将 XX 山与 XX山一体化考虑,整合规划为社区山体公园,集中服务于现状片区集中的住宅区。同时,保留山体西侧的自然山塘景观,形成田园牧歌风貌带。 XX 民俗文化风貌区 对现状 XX 田园风光进行保护,整合开发成民俗文化村,集中服务于周边多个开发楼盘,同时也成为城西独具风情的自然风貌区。 老城历史文化风貌风情区 以 XX 路、 XX 路串联烈士公园及老城多处历史文化景观,配合 XX 路改造及老城文物普查保护,构筑起多样的社区博 物馆,保护城市历史文脉。 公共活动景观风貌区 将 XX 山、 XX 山开辟为山地活动公园,适当植入山体滑板等活动项目,与 XX 广场一体化设计,使该片区成为富有活力的新城人气核心。 山塘生态公园风情区 保留现状山体与水体,集中整合规划为生态公园,服务于片区新开发楼盘与高教园区。 XX 工业遗址地景公园 以现状 XX 工业遗址为基地,塑造石材工业遗址大地景观,成为特色鲜明的城郊景观节点。 XX 公园 通过点、线、面的规划形式在新 XX 大道沿线及南侧山体规划打造一个具有 XX 特色的石艺通廊。 第 21条 规划分区 总体思路是在增加“量”的同时,加 强“质”的建设和提升,旧城 14 区加数量,新建区增质量,提高绿地服务水平,并有选择性的打造精品,提升城市形象。 具体建设重点 ( 1)区域绿地建设工程 加强 XX 洞省级风景名胜区、 XX 公园的绿地建设工作,结合旅游开发适度建设;加强 XX 山 -XX 山 -XX 山 -XX 山生态“建绿”工作。加强宜林荒山和周边空地的造林绿化工作,提高绿化覆盖率;严格限制各项建设占用耕地,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生态敏感点,生态敏感区内的项目建设应与其景观相结合,绝不可破坏景观,根据相关要求,确定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必要时,设置生态屏障。 ( 2)城市绿化建 设工程 在普遍绿化的同时,抓重点地段绿化,包括街道两侧,公共设施前和城镇出入口等位置;公共绿地的设置尽量做到均匀分布于各镇(街),充分利用各镇(街)的自然环境优势,相应建成镇级公园、居住区级公园、小游园、街道广场绿地等;结合城镇新建和旧城改造,开发建设一片,绿化一片,保证绿化配套实施,并建立绿化管理办法,加强维护。 针对规划区现状公园绿地较少的情况,规划逐年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充分利用规划区山多的特点,主要围绕山边进行布置,其次通过 XX河“一河两岸”绿化美化工程,新 XX 大道、外环路(过境路)、 XX东路、河滨西 路、河滨南路、 XX 大道的道路绿化改造工程,和各居住小区内部的绿化工程,全面提高 XX 中心城区的绿化水平。 ( 3)滨水绿化建设工程 综合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河涌截污、河涌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河涌整治与生态整治建设工程,对河涌进行堤岸绿化,建设生态河堤,恢复河涌的自然形态。近期重点是 XX 河“一河两岸”绿化带的建设。 15 第五章 市区绿地分类规划 第 22条 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类型:分为综合公园( G11)、社区公园( G12)、专类公园( G13)、带状公园( G14)和街旁绿地( G15)等五类。 公园绿 地规划指标:至 2020 年,规划公园绿地面积为 386.5 顷,人均 17.7 平方米,综合公园 9 个,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为 0.4;至 2020 年,规划公园绿地面积 677.8 公顷,人均 22.6 平方米,综合公园 12 个,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为 0.4。 公园绿地规划布局要求:充分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力求做到大、中、小均匀分布,尽可能方便居民使用。小于 2 公顷的公园,服务半径 500 米; 2 10 公顷的公园,服务半径 1000 米; 10 50 公顷的公园,服务半径 2000 米; 50 公顷以上的公园,服务半径 3000 米;专类公园的服务范围面向全 市居民和游客。规划至 2020 年,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 90%。 公园绿地范围详见图集“公园绿地规划图”。 综合公园( G11):城市公园建设在符合公园设计规范( CJJ48) 16 有关规定的同时,应有个性地发展,形成特色,充分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力求达到景观丰富性与功能多样性相结合。 综合公园的建设用地指标,应当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 ;规划至 2020 年, XX市市区规划建成综合公园 12 处,总 绿地 面积 538.93 公顷,其中:省级公园 1 处, 绿地 面积 338 38 公顷;全市性公园共 4 处, 绿地面积 154 69 公顷;区域性公园 7 处, 绿地 面积 45.19 公顷。规划绿地率大于 65%,新建综合公园绿地率大于 70%。 社区公园( G12): 规划至 2020 年,规划社区公园共 15 处,总面积35.67 公顷;社区公园应 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 93)( 2002 版)的有关规定, 居住区公园在 2 公顷以上(服务半径 1km),小区级游园小于 2 公顷(服务半径 0.3-0.5km),绿地率应大于 65%。 专类公园( G13): 规划至 2020 年,规划专类公园 6 个, 绿地 面积32.89 公顷,绿地率应大于 65%; 充分利用现状自然条件组织特色项目及游乐 路线,配置公园基本游憩功能。突出主题,强化内涵,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专类公园。 带状公园( G14): 规划至 2020 年,规划带状公园 5 个, 绿地 面积20.31 公顷,规划绿地率大于 70%; 布局合理,充分结合河流水系、道路等设置带状公园。滨水带状公园局部地段结合滨水广场绿地和戏水区做法,突出共享性与亲水性、塑造滨水区特色与品质。带状公园应强调绿化的连续性,滨水绿地要适当突出植物、植被与水体的关系,建立区域生态走廊,提高绿地的绿化生态效益。 街旁绿地( G15): 规划至 2020 年,规划街旁绿地 23个,规划面积50 公顷; 街 旁绿地的面积宜大于 400 平方米,绿地率应不小于 65%;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的用地面积,不超过街旁绿地用地面积的5%;绿化广场绿地率应大于 60%。 其他未注明事项的指标应符合 XX 省城市绿化条例( 2004 修正)的要求。 第 23条 生产绿地 至 2020 年,共规划生产绿地面积 70 公顷,占规划建设区面积的 17 2.5%;至 2020 年,共有生产绿地面积 108 公顷,占规划建设区面积的 2.6%。 第 24条 防护绿地 道路防护绿地。铁路:沿线两侧隔离绿化带各不少于 50 米 ; 高速公路:沿线两侧隔离绿化带为 50 100 米 ; 公路:国、省道两侧须设隔离绿 化带 20 50 米 ;城市干道: 40 米及以上交通性干道两侧各不少于 10 米, 40 米及以上生活性干道两侧各 5 米,大于等于 30米小于 40 米生活性干道两侧各 4 米。 高压走廊绿带。 110kV 高压走廊经过生活区宽度不少于 30 米;经过工业区宽度不少于 24 米。 220kV 高压走廊经过生活区宽度不少于50 米;经过工业区宽度不少于 36 米。 550KV 高压走廊宽度不少于50 米。 水体防护林。沿河道景观和自然泛洪区应避免过于人工化的开发,切实维护其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营造“绿树相映,水流清清”的河道景观; 不在规划 区范围的河段,应绝对保持河 岸的开敞状态和自然绿化,保护河道的自然岸线。 卫生隔离带。二、三类工业区外围应营造宽度 30 米以上的卫生隔离带。垃圾填埋场四周应设置 100 米以上的卫生隔离带,污水处理厂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 300 米以上的卫生隔离带。 第 25条 附属绿地 居住附属绿地: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2002) 有关居住区分类,结合 XX 实际,居住区绿地率分别为:一类居住区是以低层住宅为主的居住用地,绿地率 40%;二类居住区是以多层或高层结合的商住用地,绿地率 30%;三类居住区:即旧城改造居住区,绿地率 25%。 道路附属绿地:具体不同宽度道路的绿地率控制指标如下:红线宽度大于 50 米的道路,其绿地率不得少于 30%;红线宽度在 40-50 米的道路,其绿地率不得少于 25%;红线宽度小于 40 米的道路,其绿地率不得少于 20%。 18 单位附属绿地: 行政办公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35%; 商业金融业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30%; 文化娱乐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35%; 体育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30%; 医疗卫生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40%; 教育科研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35%; 文物古迹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50%; 其它公共设施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30%; 一类工业用地,不少于 10%,不少于 20%; 二类工业用地,不少于 10%,不少于 20%; 三类工业用地,不少于 10%,不少于 20%; 普通仓库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20%; 危险品仓库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40%; 堆场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20%; 供应设施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30%; 交通设施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30%; 邮电设施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35%;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40%; 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30%; 殡葬设施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45%; 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30%; 铁路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25%; 公路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25%; 港口码头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20%; 广场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40%; 社会停车场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35%; 军事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35%; 外事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45%; 保安用地,绿地率不少于 35%; 19 第 26条 其他绿地 将位于城市建设区内的非建设用地中对城市生态环境、城市人文环境、文物保护、居民休闲、城市景观和植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如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城市绿化隔离带、山体、林地、水源保护地、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地、农田等纳入到 其它绿地规划中。 其它绿地的建设主要以普遍绿化为主,可结合周边绿化环境,增植风景林木。将规划区范围内的农田、林地、湿地、果园、不可建设用地等均作为生态环境绿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利用。 其他绿地的建设遵循生态学原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充分利用水体、林地、农田等资源,维护城市生态环境。 其他绿地与主规划区内的绿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第六章 绿道系统规划 第 27条 绿道系统规划布局 绿道系统总体布局体现两个结合:( 1)与市域绿道网相结合:规划区绿道以 XX 公园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分别东面向 XX、 XX 延伸,南面连接 XX 禅道,西面连接 XX 山郊野公园的 XX 道、 XX 县的 XX 道和XX 的 XX 道,北面与 XX 县 XX 的 XX 道相衔接,使整个市域绿道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 2)与城市景观特色相结合:将城市和谐宜居的环境和景观串起来,实现美化城市形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 28条 绿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