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单边正交增力液压夹具的技术性能的比较.pdf

GY01-154@机床夹具柔性化技术研究及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GY01-154@机床夹具柔性化技术研究及设计.zip
GY01-154@机床夹具柔性化技术研究及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unit_3.doc---(点击预览)
unit_2.doc---(点击预览)
unit_1.doc---(点击预览)
增力
新建文件夹
毕业设计文件-林怡
苏大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doc---(点击预览)
目录.doc---(点击预览)
林怡翻译12-14.doc---(点击预览)
林怡毕业设计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机床夹具柔性化技术研究及设计综述.doc---(点击预览)
机床夹具柔性化技术研究及设计.doc---(点击预览)
方 案 比 较.doc---(点击预览)
大偏心轮.bak
大偏心轮.dwg
大滑块.bak
大滑块.dwg
大轴.bak
大轴.bk1
大轴.dwg
夹具体.bak
夹具体.dwg
小偏心轮.bak
小偏心轮.dwg
小滑块.bak
小滑块.dwg
小轴.bak
小轴.dwg
底座.bak
底座.bk1
底座.dwg
短压板.bak
短压板.dwg
装配图.bak
装配图.bk1
装配图.bk2
装配图.dwg
长压板.bak
长压板.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8483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5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05 上传人:QQ28****1120 IP属地:辽宁
30
积分
关 键 词:
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资源描述:
GY01-154@机床夹具柔性化技术研究及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内容简介:
三种单边正交增力液压夹具的技术性能的比较苏东宁 , 钟康民 , 王 维(济南大学 , 山东济南 250002)摘要 : 介绍了三种单边单作用的正交增力机构与无杆液 (气 ) 缸组成的装置的工作原理 , 给出了其增力系数的计算公式 , 并分析比较了他们的力学及技术性能。关键词 : 液压传动 ; 单边单作用 ; 正交增力机构 ; 增力系数 ; 摩擦损失 ; 自锁 ; 压力角Compariston of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of Three Kinds of Hydraulic Jics withSingle Acting - path One - way Orthogonal Force AmplifierSU Dong - ning , ZHONG Kang - min , WANG Wei(Dep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Jinan University , Shandong 250002 , China)Abstract : Working principle of three kinds of systems , which consist of rodless hydraulic cylinder and single - acting - path one - wayorthogonal force amplifier , was introduced. Their mechanics calculation formulas were given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ir performance character2istic were shown.Keywords : Hydraulic transmission ; Single - acting - path one - way ; Orthogonal force amplifier ; Force increasing ratio ; Friction loss ;Self - lock ; Pressure angle ;0 前言现代机械设计中 , 采用适当的机械增力机构与液压传动技术相结合 , 可以有效地降低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 , 延长其使用寿命 , 在某些场合具显著的节能效果。此前 , 钟康民 , 郭培全等人对正交增力机构进行了定义和分类 1, 并探讨了增力机构在液压传动中的应用 1。下面 , 我们介绍三种单边单作用正交增力机构与无杆液 (气 ) 缸组成的装置的工作原理 , 分析它们的力学及技术性能。1 斜楔式单边正交增力机构(1) 工作原理图 1图 1 所示为楔式单边正交增力机构与无杆液压缸的组合示意图。此种装置可应用于机床的液 (气 ) 夹具中。其工作原理为 : 当换向阀位于左边时 , 压力油进入液压缸左腔 , 活塞在压力油的作用下向右运动 , 通过活塞与力输出件之间的斜面增力作用 , 将活塞所受的轴向力放大后 , 传递到力输出件上 , 而后力输出件向外输出作用力 FO , 夹紧工件 (图中未示出 ) 。当换向阀位于右边时 , 压力油进入油缸右腔 ,推动活塞向左移动 , 力输出件下降 , 夹具松开工件。(2) 力学分析图 1 系统 , 输出件受到来自活塞斜面的作用力 ,经建立力学模型分析计算 , 机构的理论增力系 数 it及实际增力系数 ip 可用以下计算公式表示 :it = 4 Fot d2 p = 1tantip = 4 Fop d2 p = 1 - tan( t + ) tan vtan(t + ) + tan(1)式中 Fot 理论输出力 (N) ;Fop 实际输出力 (N) ;d - 活塞直径 (m) ;p 液压缸左腔压力 (Pa) ; t 理论压力角 (rad) ; 活塞上的斜面间的摩擦角 , = arctan 1 ( 1 为活塞上的斜面与力输出件之间的摩擦系数 ) ; 活塞与液压缸内壁之间的摩擦角 , 即 =arctan 2 ( 2 为活塞与液压缸内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 ; v 力输出件与其导向孔间的当量摩擦角 , v= arctan v , ( v 力输出件与其导向孔间的当量摩擦系数 , 其值由力输出件的受力及约束方式所决定 3) 。2 斜置铰杆式单边正交增力机构图 2 所示为斜置铰杆式单边正交增力机构与无杆图 2液压缸的组合装置 , 其工作原理与图 1 中的斜楔式单边增力机构相同 , 只不过增力元件由斜块换成了斜置铰杆。通过分析计算 ,系统的理论增力系数 it 及实际增力系数 i P 的计算公式的形式与图 1 系统的完全一致 , 只不过在本系统中实际增力系数 i P 计算公式中的 为铰链副的当量摩擦角 , = arcsin( 3 d0PL ) , ( d0 为铰接处铰链轴的直径 , L 为铰杆两端铰链孔的中心距 , 3 为铰链副的摩擦系数 2 ,3。3 钢球式单边正交增力机构图 3 为钢球式增力机构 , 其工作原理同系统 1、103机床与液压 2003. No. 4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nts图 32 , 但增力元件换成了钢球。该系统作为输出件的钢球与导向孔间为点接触 , 经分析计算 , 其理论增力系数 it 及实际增力系数 ip 的计算公式为 :it = 4 Fot d2 p = 1tantip = 4 Fop d2 p = 1 - tan( t + ) tantan(t + ) + tan(2)式中 钢球间的滑动摩擦角 ; 输出件钢球与导向孔间的摩擦角 ; = arctan 4 , ( 4 为输出件钢球与导向孔间的滑动摩擦系数 ) 。比较一下公式 (1) 与公式 (2) , 我们会发现 ,它们的形式非常相似 , 只不过公式 (1) 中的 v 在公式 (2) 中以 代替。4 技术性能比较以上三种系统在力学性能及技术上有一定的差异 , 现比较如下 :(1) 力传递效率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 , 三种系统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 , 在不考虑摩擦的前提下 , 其理论增力系数相同 ; 考虑摩擦时 , 由于增力元件及输出件所依附的构件不同 , 因而导致三者在力学性能上的一些差异 :比较一下系统 1 与系统 2 的摩擦角及当量摩擦角 , 可看出 , 在一般条件下 , 系统 2 中的当量摩擦角 较系统 1 中的摩擦角 小得多 , 所以系统 2 的增力系数比系统 1 的要大 , 力传递效率高。再来对比一下系统 1 与系统 3 , 由于一般情况下钢球的硬度较楔块高 , 表面粗糙度较楔块的低 , 所以系统 3 摩擦损失小 , 增力系数比系统 1 的要大。故三个系统中 , 楔式增力机构的力传递效率最低。(2) 自锁问题图 1 所示系统 , 当 t + 时 , 有非常可靠的自锁性能 ; 图 2、 3 所示系统的摩擦损失相对较小 ,但自锁功能较差。因此 , 如果以获得较大的增力系数为主要目的 , 应选择图 2 及图 3 系统 ; 如果要求长时间保持作用力 , 而欲让液压泵卸荷或停止运转以便节能 , 则应选择系统 1。(3) 行程问题在三个系统中 , 当活塞的有效水平位移相同时 ,且在系统 2 铰杆式增力机构的连杆长度与系统 3 双钢球增力机构钢球直径相等的前提下 , 系统 2、 3 的输出位移相同 ; 但斜楔形增力机构在相同的活塞位移下 , 其输出位移却要小得多。例如 : 当初始压 力角 0 = 45 ,终止压力角 e = 8 , 铰链机构连杆长度为 L时 , 当活塞水平移动 L (sin45 - sin8 ) , 系统 2、 3的输出位移为 L (cos8 - cos45 ) = 0. 28L ; 而系统 1的输出位移为 L (sin45 - sin8 ) tan8 = 0. 08L 。 所以要使系统 1 获得与系统 2、 3 相同的输出位移 , 则需活塞有更大的水平位移 , 这样会导致活塞缸的轴向尺寸加大。在实际设计中 , 为避免此缺陷 , 可采用在不同的行程段 , 楔块设计成不同的压力角。(4) 强度与承载能力图 1 所示斜楔式增力机构及图 2 所示斜置铰杆增力机构 , 是面接触 , 刚度好 , 强度高 , 适于传递较大载荷 ; 图 3 所示钢球增力机构结构简单紧凑 , 制造工艺简便 ; 但钢球与其接触的元件之间皆为点接触 , 故不宜承受过大的负载。参考文献【 1】 Zhong Kangmin , Guo Peiquan. Orthogonal reinforcementmechanism and hydraulic drive. In : Proceedings of tenthworld congress on the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Vol5) . Oulu , Finland : Oulu University Press , 1999 , 2037 2042【 2】 林文焕 , 陈本通编著 . 机床夹具设计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1987【 3】 刘文剑主编 . 夹具工程手册 . 哈尔滨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2收稿时间 : 2002 - 09 - 11(上接第 325 页 )Based Real - Time Diagnostic System for PLC Controlled Manu2facturing Systems J .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Systems , Man and Cybernetics , 1999 : 499 - 504【 6】 Karsten Lemmer , Bernhard Ober , Eckehard Schnieder.Model - Based Programming and Diagnosis for ProgrammableLogical Controllers J .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2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 Man and Cybernetics , 1995 :4474 4479.【 7】 Barbara A. Osyk , Ming S. Hung , Gregory R. Vadey. A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Fault Detection in Conjunction with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J . Journal of IntelligentManufacturing , 1994. 5 (2) : 67 78.【 8】 Andrea Bernieri , Giovanni Betta , Antonio Pietrosanto , CarloSansone. A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to Instrument Fault De2tection and Isolation J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2tion and Measurement , 1995. 44 (3) : 747 750.【 9】 Giovanni Betta , Consolatina Liguori , Antonio Pietrosanto.An Advanced Neural - Network - Based Instrument Fault De2tection and Isolation Scheme J . IEE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GY01-154@机床夹具柔性化技术研究及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8483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