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钢球_双锥面增力的偏心驱动压紧装置.pdf

GY01-154@机床夹具柔性化技术研究及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GY01-154@机床夹具柔性化技术研究及设计.zip
GY01-154@机床夹具柔性化技术研究及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unit_3.doc---(点击预览)
unit_2.doc---(点击预览)
unit_1.doc---(点击预览)
增力
新建文件夹
毕业设计文件-林怡
苏大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doc---(点击预览)
目录.doc---(点击预览)
林怡翻译12-14.doc---(点击预览)
林怡毕业设计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机床夹具柔性化技术研究及设计综述.doc---(点击预览)
机床夹具柔性化技术研究及设计.doc---(点击预览)
方 案 比 较.doc---(点击预览)
大偏心轮.bak
大偏心轮.dwg
大滑块.bak
大滑块.dwg
大轴.bak
大轴.bk1
大轴.dwg
夹具体.bak
夹具体.dwg
小偏心轮.bak
小偏心轮.dwg
小滑块.bak
小滑块.dwg
小轴.bak
小轴.dwg
底座.bak
底座.bk1
底座.dwg
短压板.bak
短压板.dwg
装配图.bak
装配图.bk1
装配图.bk2
装配图.dwg
长压板.bak
长压板.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8483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5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05 上传人:QQ28****1120 IP属地:辽宁
30
积分
关 键 词:
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资源描述:
GY01-154@机床夹具柔性化技术研究及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内容简介:
基于钢球 - 双锥面增力的偏心驱动压紧装置 X王明娣 ,钟康民(苏州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21)摘要 :介绍了基于钢球 - 双锥面增力的偏心驱动压紧装置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给手柄施加一个较小的力 ,该压紧装置能够获得一个很大的输出力。这就使得在某些场合下 ,可以用手动压紧装置代替气动压紧装置 ,甚至液压压紧装置。关键词 :偏心轮 ;压紧装置 ;钢球 ;双锥面 ;力放大机构中图分类号 : TG751 ; TH11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2354(2004) 06 - 0049 - 02偏心夹紧机构的突出优点 ,一是夹紧时间短 ,二是具有自锁功能。因此 ,它在手动压紧装置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但由于人手所能提供的作用力有限 ,所以 ,在要求压紧力较大的场合 ,人们往往不得不采用费用昂贵 ,且容易产生污染的气动或液压等机动压紧装置。为此 ,创新了以偏心机构为驱动、通过钢球 - 双 锥面增力后 ,再输出压紧力的多级增力压紧装置 ,使得在一定范围内 ,采用手动压紧装置代替机动压紧装置成为了可能。下面结合图例 ,介绍这种新型压紧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力学计算公式。1 工作原理基于钢球 - 双锥面增力的偏心驱动压紧装置的工作原理 ,如图 1 所示。该压紧装置主要由带手柄的偏心轮、固定套筒、圆锥体、传力钢球、导向板及力输出件组成。其中 ,固定套筒与导向板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当操作者在手柄球头上施加一个力 ,并使偏心轮顺时针转动时 ,便使偏心轮产生一个推动圆锥体向下运动的力 ;该力再由圆锥体外锥面传递到三只钢球上 ,迫使三只钢球沿固定套筒的内锥面向外下侧运动 ,将力传递到力输出件上。偏心轮作用于圆锥体上的轴向力 ,通过外锥面与钢球之间的一次增力和钢球与内锥面之间的二次增力后 ,由力输出件输出压紧力 Fo 。当操作者使偏心轮逆时针转动时 ,复位弹簧的作用力通过力输出件及钢球 ,推动圆锥体向上运动完成复位。不难理解 ,圆锥体所受的来自于三个钢球的径向力 ,是一个合力为零的平衡力。也就是说 ,圆锥体与固定套筒内壁之间 ,理论上不存在作用力 ,当然也就不存在摩擦损失。而参考文献 1 介绍的钢球 - 双斜面增力机构 ,则无此优点。此外 ,从总体上看 ,图 1 所示压紧装置的结构较为紧凑 ,刚性也较好。2 力学计算与力学特性讨论2. 1 增力系数计算增力系数是机构的输出力与输入力之比值 ,常用 i 表示。不考虑摩擦损失的增力系数为理论增力系数 ,用 it 表示 ;考虑摩擦损失的增力系数为实际增力系数 ,用 ip 表示。图 1 工作原理图常见的用手柄驱动的偏心凸轮机构 ,实质上是一个由杠杆与凸轮复合的串联式二次增力机构。该机构的理论增力系数it1的计算公式为 :i t1 = L tan (1)式中 : 力输出点处偏心凸轮的升角 ; = arctan esin R - ecos ( e 为偏心距 , R 为偏心轮的半径 , 如图 1所示 ) ; 偏心轮转动中心与其力输出点间的距离 , = R 2 + e2 - 2 Recos 。根据文献 1 ,该机构的实际增力系数 ip1 的计算公式为 :ip1 = L tan( +1) + tan 2 (2)式中 : 1 偏心轮在力输出点处与圆锥体上平面之间的摩擦角 ; 2 转轴处 ( O2) 的摩擦角。根据正交增力机构的定义 2 ,可以认为从圆锥体到力输出件之间的钢球 - 双锥面增力机构 ,是一个二次正交增力机构。根据文献 3 ,钢球 - 双锥面增力机构的理论增力系数 it2 与实际增力系数 ip2 的计算公式为 :i t2 = 1 + 1tan tan (3)第 21 卷第 6 期2004 年 6 月机 械 设 计JOURNAL OF MACHIN E DESIGNVol. 21 No. 6J un. 2004X 收稿日期 :2003 - 08 - 01 ;修订日期 :2004 - 01 - 06作者简介 : :王明娣 (1975 - ) ,女 ,江苏靖江人 ,讲师 ,研究方向 :机构学、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工作。ntsip2 = 1 + f21 - f 2 + 2 ftan (1 + 1tan tan ) (4)式中 : f 外锥面与钢球、钢球与内锥面、钢球与力输出件之间摩擦因数 ,为简化计算起见 ,认为三者是相等的 ; 、 压力角 ,如图 1 所示 。图 1所示压紧装置是偏心凸轮机构与钢球 - 双锥面机构的串联组合 ,显然 ,其实际增力系数 ip 从数值上应为 ip1 与 ip2 的乘积 ,即 :ip = L tan ( +1) + tan 2 1 + f21 - f 2 + 2 ftan (1 + 1tan tan ) (5)2. 2 输出力计算设人手作用于手柄球头上的、方向垂直于手柄轴线的力为FH ,复位弹簧的作用力由于相对极小予以忽略 ,则图 1 所示压紧装置的输出力 Fo = ip FH ,即 :Fo = 1 + f21 - f 2 + 2 ftan (1 + 1tan tan ) L tan ( +1) + tan 2 FH (6)2. 3 力传递效率计算机构的力传递效率 从数值上应为实际增力系数 ip 与理论增力系数 it 之比值。显然 ,偏心凸轮机构的力传递效率 1 为 : 1 = tan tan ( +1) + tan 2(7)钢球 - 双锥面增力机构的力传递效率 2 为 : 2 = 1 + f21 - f 2 + 2 ftan (8)图 1 所示压紧装置的总的力传递效率 = 1 2 ,即 : = tan tan ( +1) + tan 2 1 + f21 - f 2 + 2 ftan (9)任何以斜面效应进行增力的机构 , 包括斜楔、螺旋及各种凸轮机构等 ,只要是采用滑动摩擦副的 ,其力传递效率都要随相应斜面升角的减小而降低 ,特别是在斜面升角很小时要产生锐降 4 。而图 1 所示压紧装置中 ,偏心凸轮是基于斜面效应 ,与圆锥体接触处为滑动摩擦 ;钢球 - 双锥面机构中的两个锥面都是基于斜面效应 , 且传力钢球在三个方向上主要承受滑动摩擦 ;因此 ,该压紧装置的力传递效率相对较低。例如 , 设 e = 3 mm , R = 30 mm , = 90 (计算得 =5. 71 ) , 1 = 2 = 6 , f = 0. 1 , = 8 , = 15 ,根据式 (9) ,可计算得该夹紧装置的力传递效率系数 20 %。尽管这一效率值凭直观感觉相对较低 ,但由于该压紧装置的理论增力系数很大 ,故其实际增力系数的值仍然相对较大。假定上述参数不变 ,并取 L = 200 mm ,根据式 (5) ,可计算得该夹紧装置的实际增力系数 ip 340。在如此小的空间结构内 ,达到如此大的力放大效果 ,这是一般增力机构极难做到的。此外 ,一般压紧装置的动作频率都是极低的。故因摩擦损失而导致的系统温升 ,可以忽略不计。2. 4 自锁与输出位移的讨论图 1 所示压紧装置要求偏心凸轮应当自锁 ,而钢球则要求不自锁。偏心凸轮的自锁条件在大量有关著作中均有论述 ,此处从略。根据文献 3 ,钢球不自锁的条件为 : arctan 2 f1 - f 2 (10)如果取 f = 0. 10 ,则 须大于 12 。图 1 所示压紧装置中的力输出件 ,其相对位移一般很小。这是因为任何增力机构理论增力系数 it 的提高 ,都要以机构输出位移的相对减小为代价。鉴于详细讨论该问题需要占较大篇幅 ,而输出位移的计算对于一般读者并不困难 ,且在计算较为复杂时可绕开计算公式 ,而用 CAD软件的测量功能在绘图时直接测量求解 ,故此处不再赘述。3 应用举例综上所述 ,基于钢球 - 双锥面增力的偏心驱动压紧装置 ,可在结构较为紧凑的前提下 ,得到较大的实际增力系数。因此 ,施加给手柄一个较小的力 ,就能够得到一个很大的压紧力。这就使得在某些场合下 ,可以用手动压紧装置 ,代替气动压紧装置 ,甚至液压压紧装置。例如 ,某工件要求压紧装置的实际输出力为 Fo = 35 000N ,若采用系统压力 p = 0. 5 MPa 的气缸直接作用 ,可计算得气缸的直径 D 300 mm。而采用图 1 所示压紧装置 ,并取 L =200 mm , e = 3 mm , R = 30 mm , = 90 , 1 = 2 = 6 , f =0. 1 , = 8 , = 15 ,可计算得人手作用力为 FH 103 N。在夹紧动作较为频繁的场合下 ,一般要求 FH 150 N ,可见图 1 所示压紧装置是能满足要求的 。4 结语制造技术的现代化并不排斥手动压紧装置的发展。即使工业化程度很高的美国 ,在其近期出版的夹具专著中 5 ,手动压紧装置仍然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而且采用螺旋机构和偏心轮机构的新颖手动压紧装置 ,在图例中占有极大比重。从这一点上来看 ,创新操作方便、结构紧凑、压紧力大的手动压紧装置 ,仍然是有关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希望 ,基于钢球 - 双锥面增力的偏心驱动压紧装置 ,能给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种借鉴或启发 ,从而创新出性能更为优异的压紧装置来。参考文献 1 巩秀长 ,张进生 ,等 .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3. 2 钟康民 ,郭培全 ,胡秉辰 . 正交增力离心式离合器 J .机械工程学报 ,2000 (4) :38 - 40 ,44. 3 芮丰 . 新颖的滚珠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GY01-154@机床夹具柔性化技术研究及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8483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