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3-6岁混龄幼儿中开展艺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童的梦艺术幼儿园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 何敬红 马琳 陈华 黄鸣乐 单黎丽 佘红 沈洁 戴伟敏 顾青 钱依茹 朱玥 王顺莉 江洁 张雅飞 蒋茵 王宇靖一、问题的提出(一)概念界定1、混龄教育 是指在“上海市二期课改新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将3-6岁不同年龄的幼儿有时按三个年龄段、有时按两个年龄段编在同一个班里,一起进行学习、运动、游戏和生活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从而促使混龄幼儿在相互交往、学习、模仿的过程中,达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2、艺术教育 通常是指对幼儿进行美术、音乐、文学的教育,即以各种艺术手段感染幼儿,陶冶幼儿的性情,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美感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艺术教育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3、3-6岁混龄幼儿艺术教育 是指对3-6岁幼儿有时按三个年龄段、有时按两个年龄段一起进行美术、音乐、文学的教育,即以各种艺术手段感染幼儿,陶冶幼儿的性情,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美感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二)国内外混龄教育相关研究1、国外混龄教育的研究 混龄教育理念德国混龄教育理念为:一个儿童在混龄班中的角色是动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他们的心理、社会角色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混龄教育为儿童的这种发展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进程。混龄教育目标瑞典和丹麦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了混龄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为此,从原来同龄教育形式转化为混龄教育形式。其学前教育的目标遵循幼儿发展的逻辑与顺序,构建一个适应性发展的环境,组织保育和教育活动,其中强调了培养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以主题式的综合教育,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达成教育目的, 促进每个儿童在语言、社会性和个性品质等方面最大限度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达成: 各种游戏活动 文学艺术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 郊游体验活动混龄教育组织形式混龄编班教育形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尝试和研究, 诸如德国、瑞典丹麦、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幼儿园,其教育内容和形式部分或全部以混龄的组织形式实施,并有相配套的教育目标与课程体系,既有教育理论上的阐述,也有实践上不同程度和深度的体现与运用。二十世纪后期,法国、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学者联合提出了符合世界学前教育趋势的几点建议,其中也强调了创设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与混龄教育的组织与学习方式,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未来人才的需求。以上这些研究与实践,为我们国内进行混龄教育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国内混龄教育的探索研究(1)他人对混龄教育的研究混龄教育作用的研究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幼儿园,在认知方面对混龄教育研究表明:混龄教学在促进幼儿认知方面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促进幼儿学习主动性和幼儿思维、语言方面的发展。一些幼儿园的混龄教育研究表明:混龄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混龄教育模式为3-6岁幼儿提供了一种能和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环境。不同年龄幼儿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学会理解、关心他人、培养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其责任感、自信心和自立性不断增强,有效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混龄教育内容的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我国随着各种教育理论和形式的纷至沓来,开阔了教育者的视野,也对自身的现行教育进行了思考。近年来,在我国当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成为一个社会现象时,引起了众多教育专家和广大家长的思考,为此在一些专家的指导下,幼儿园也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了类似于混龄教育的一些研究,主要有社会性教育、入园前的适应性教育、认知等方面的混龄教育研究。天津、广州、杭州、上海等地一些幼儿园进行了混龄社会性教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龄活动促进了幼儿亲社会力的发展,他们学会了合作、分享、同情、助人和宽容,幼儿的自信心、规则意识和责任感得到增强。一些幼儿园进行的入园前适应性教育研究结果表明:混龄的编班形式,营造了家庭式的氛围,构成了一个类似兄弟姐妹的儿童社会群体,小年龄幼儿感受到大年龄幼儿的关爱和帮助,大年龄幼儿则享受到做哥哥姐姐的乐趣与责任。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幼儿园自2001年引进蒙特梭利教育以后,幼儿园开始尝试开展混龄教育研究。实践表明:混龄教育扩大了儿童的接触面,使他们能有机会学习与不同年龄儿童的交往。小年龄儿童与大年龄儿童在一起游戏与生活,因而有机会向大龄儿童学习,得到大年龄儿童的帮助,减少竞争压力,增多合作的机会。大年龄儿童会因为与小年龄儿童在一起生活而更在意自我表现。(2)我园混龄教育的研究我园从1999年开始对混龄教育进行研究,通过对混龄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开发不同年龄幼儿的潜能,同时在倡导多元化教育的大背景下,为现代幼教改革提供新的可借鉴的教育模式。我们先后走过了摸索期、发展期和整合期三个研究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三个研究阶段中,先后立项了两个市级课题: “2-6岁幼儿混龄活动的潜能开发研究”和“3-6岁幼儿混龄教育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摸索期(1999、9-2001、8)我们主要探索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编班形式及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结果:* 三个年龄段的幼儿体验了从被爱到关爱的全过程。 * 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强了合作意识。* 混龄教育更有利于幼儿向最近发展区靠近。* 混龄教育形式是对同龄教育形式的一种补充与延伸。注意点* 托班与小班两个年龄段幼儿不宜混龄编班。* 在两种年龄段组合的编班过程中,幼儿在角色转换上容易造成概念的模糊。思考的问题 如何有效利用混龄幼儿认知发展中的差异性资源。 如何取得家长对混龄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发展期(2001.9-2003.8)我们主要实施三个年龄段的混龄编班(3-6岁组合)形式和探索家长工作“四步分段法”以及对混龄幼儿认知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 混龄幼儿之间形成的最近发展区不仅超越了自己的原有水平,又反映出了力所能及的最高水平。* 混龄学习活动中,多样化的互动形式,拓展了幼儿的信息渠道,促使混龄幼儿在经验分享、交流中,差异性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混龄教育为大年龄中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了展示平台。 * 三个年龄段的混龄编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组合形式。* 合理的组织形式,为混龄中大年龄幼儿的认知发展提供保障。家长工作实施结果* 在家园互动平台中,家长逐步走出混龄教育会对大年龄幼儿产生滞后影响的误区。* 家园双向评价,促使家长的满意率不断上升,混龄教育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认可与配合。注意点:* 高结构、知识性较强的学习内容,不适宜在混龄集体活动中进行。思考的问题 如何有效整合已有的成果,进一步构建3-6岁幼儿混龄教育方案。 如何有效提升教师依据混龄幼儿的发展水平, 设计教育活动的专业能力。整合期(2003、9-2006、12)主要研究混龄教育方案、一日活动(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的组织实施,混龄教育环境创设以及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混龄教育活动。研究结果:* 构建了结合我园实际、体现我园特色的3-6岁幼儿混龄教育方案。* 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凸现出以混龄教育为主,同龄教育为辅助交织式对幼儿实施教育,使每个幼儿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身心的发展。* 混龄教育环境的创设,增强了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与挑战机会,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需求。* 在实施混龄教育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教师依据混龄幼儿发展水平, 设计教育活动的专业水平。注意点:* 生活和游戏全部实施混龄化 ,运动实行部分混龄化,学习则以同龄和混龄组织形式交替出现。思考的问题:我园对混龄教育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尝试,但在全面推进二期课改和我园混龄教育背景下,如何对幼儿实施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究竟有什么推动作用,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三)国内外幼儿艺术教育研究1、国外幼儿艺术教育给我们的启示从目前检索的资料来看,国外对幼儿艺术教育十分重视,以审美创造为主,将艺术和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通过艺术而进行教育”成为大多数欧美国家艺术教育的主导思想。国外幼儿艺术教育由于受其文化传统、审美观、教育观、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会反映出各自不同的特性与风格,而其中一些教学法和教学形式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教学法在美国的幼儿艺术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占有主导地位。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儿童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该教法不要求学生对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去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师生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达尔克罗斯教学法是一种以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及创造性为目的的教学法。在体态律动的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澳大利亚,教师在幼儿从事艺术活动之前,一般不给幼儿提供模仿的范例,只提供各种活动(绘画、拼贴、揉捏、木工、绣花、舞蹈等)所需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操作、探索,发展其自我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幼儿进行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很少发指令,很少干涉,而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去选择材料,使用材料;并且不催促幼儿尽快完成任务,不要求幼儿把艺术品创作得完美无瑕。 评价在澳大利亚,教师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幼儿艺术活动的过程上,尽力使幼儿体会到活动的无穷乐趣。在评价幼儿的艺术活动时,教师重视幼儿从事艺术活动的情感因素,重点评价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愉悦的情绪体验。他们认为,幼儿艺术教育的过程首先是幼儿自我学习的过程,幼儿的艺术素质“花蕾”,在适当的环境中,自然会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与此同时,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艺术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幼儿艺术才能发展的关键期,运用科学而又合理的方式方法,诱导幼儿参加艺术活动,发展其艺术才能和审美能力。虽然国外的幼儿艺术教育有着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经验,如重视艺术教育的过程,重视幼儿创造性的培养等,但也有其缺憾,表现为:幼儿的离散性很大。同时,查阅国外混龄艺术教育研究,其有关教学法、评价、目标、内容、环境和策略方面的系统研究较少。2、国内艺术教育的现行探索与实践随着对国外先进幼教理论和经验的学习与借鉴,我国幼教工作者已重视把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并为此进行了探索与实践。(1) 幼儿音乐教育模式在幼儿音乐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引导发现”式 即不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幼儿,而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幼儿的自身探索,学会学习,获得知识。为此,一些幼儿园试图用“引导发现”式来取代“示范模仿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自由思维、自由联想,提高幼儿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能力;许多教师从尊重幼儿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的观念出发,接纳所有孩子的艺术创作方式,接纳孩子的一切艺术作品,并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以增加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与信心。 “体验型”及“表现型” 即创设相适宜的音乐情境,营造氛围;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进行体验,激发幼儿的审美知觉,使其体验到美的形象、美的行为,体验艺术教学活动带来的快乐,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自由地进行表达表现。 上海市中心教研组研究的 “体验型”及“表现型”,突现将幼儿对音乐自发感受提高到自觉而又良好的感知,进一步引导体验,将感知、体验到的各种艺术中、生活中的美大胆地创作表现,以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进行表达和表现所认知、体验和感受到的一切。 “感受表现型” 是指让幼儿感受不同的音乐形式所具有的独特表现力和美感,感受并接纳优秀的音乐艺术,奠定良好的音乐素养基础,能大胆、自由、富有个性地进行表达表现。 松江区“感受表现型”幼儿音乐教学研究,“以感受促表现”,由此培养的孩子,都能歌善舞,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全面发展。“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研究,是从幼儿实际出发,符合他们的身心及年龄特点,开拓幼儿眼界、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将让幼儿充分享受参与音乐欣赏过程的快乐为出发点,初步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2) 幼儿美术教育模式“尝试教学”式 美术“尝试教学”式,其教学的实质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即先让孩子主动去试一试,想一想,去探索去发现,把孩子从被动的临摹中解放出,孩子可以在未受规定的条件下自由想象、联想、创造,获得主观感受后,再接受教师的指导而作进一步的创作。这样做变“教师在上,幼儿在下”的被动局面为“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主动状态,真正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3)幼儿文学教育模式“五步点拨”式 导入性点拨 通过情景式导入、悬念式问题的导入,引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整体性点拨 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较为完整的文学作品,掌握其核心内容的粗线条;重点点拨 把握好重点,并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迁移性点拨 通过已有知识的辐射和延伸,让幼儿举一反三;终结性点拨 帮助幼儿归纳文学作品的内容,升华主题思想。以上幼儿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有效避免和减少了教师强制性的“教”和幼儿被动性的“模仿”,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尊重幼儿的现状,从其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出发,自然渗透必要的知识、技能,并做到幼儿艺术教育既面向全体,又注重个体发展。虽然国内外艺术教育研究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但在当前二期课改背景中,幼儿园活动大都以主题方式呈现,艺术教育蕴含在主题活动之中,是主题活动中的一部分,因而对主题背景下艺术教育的相关研究甚少,特别是在混龄教育模式中,如何对不同年龄幼儿有效地实施艺术教育,相关的研究还不够充分,需要我们加以进一步的研究与深化。3、我园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我园作为一所艺术幼儿园,始终坚持对幼儿进行艺术启蒙教育,并对幼儿艺术教育进行了一些研究与实践。主要研究了各年龄段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兴趣的方法;实施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以及教师如何选择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教材、如何设计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教案等。通过研究与实践,初步形成了童的梦艺术教育课程模式,但这些研究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大多仅局限于在同龄幼儿中实施。为此,在二期课改和我园混龄教育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对3-6岁混龄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研究,成为了本课题的主攻方向。(四)混龄教育背景下,开展艺术活动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在“二期课改”推进过程中,学习、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势在必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淡化了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在艺术领域中提出:“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 艺术领域目标为: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3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对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我们感到在实施混龄幼儿艺术教育中,在面临“教与不教、技能技巧与表达表现”两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其一、对混龄幼儿艺术教育意义认识不足。一些教师虽然对混龄幼儿艺术教育产生一些认识,认为在混龄教育中,对幼儿实施艺术教育,更有利于利用混龄幼儿间的差异性资源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与爱好,但对于艺术教育能促进混龄幼儿全面发展的认识还较欠缺,特别是在有利于培养混龄幼儿的非智力因素方面。而混龄幼儿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混龄幼儿日后的成长具有其重要作用。其二、在对混龄幼儿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轻过程、重结果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艺术教育活动流于教授表面性的东西,还是以教师“教”为中心,表现为跟老师学会一首歌,模仿舞蹈动作,完成老师要求的一幅画等,偏重对混龄幼儿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如,钢琴要考到几级、绘画要得到一定奖项,较少关注混龄幼儿艺术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其三、在混龄幼儿艺术教育中,活动目标如何制定与把握?相应教材如何选择与实施?等等,大多数教师感到困惑,缺乏一定的实践探索与相应经验的积累。为此,我们立足于本园实际,结合园本特色,力求在混龄艺术教育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五)研究价值第一,有利于探索混龄幼儿差异性资源在艺术教育中的共享机制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艺术表现是儿童“100种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种语言。在实施混龄艺术教育中,为混龄幼儿提供了更多相互间学习、模仿、挑战的机会,大年龄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所具有的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表达表现技能,可以让小年龄幼儿在学习、模仿中向最近发展区靠近;而小年龄幼儿在学习、模仿过程中的不断提高,促使大年龄幼儿不断接受新的挑战,跃向更高的层次。在这种“大教小、小学大、小促大”的过程中,更能有效地促使混龄幼儿间差异性资源的共享、共利用、共发展,并能有效激发混龄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其表达表现的水平,发展艺术素养,因而具有其积极的作用。第二,有利于提升教师开展混龄艺术教育的专业能力和课程执行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作的快乐”。在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过程中,新的艺术教育理念和目标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对3-6岁混龄幼儿开展艺术教育的研究,能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制定混龄艺术活动目标、选择相应教材、组织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具备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艺术教育环境的能力等,有效促使教师开展混龄艺术教育的专业能力和课程执行力。第三、有利于不断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本课题的研究是在二期课改背景下进行的,通过对混龄艺术教育突破性、创造性的研究,试图改变以往幼儿艺术教育中比较偏重技能技巧的状况,探索实施混龄幼儿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出混龄艺术教育在不同年龄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独特与推动作用,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混龄艺术课程。探索和尝试主题背景下混龄幼儿艺术教育的不同组织形式,并提炼出混龄幼儿艺术教育的活动样式,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造性。二、研究方法(一)研究时间2007年7月2010年8月(二)研究对象课题研究对象为本园幼儿,我们采用混龄组和同龄组的方式进行,混龄组按混龄教育形式进行,同龄组按同龄教育形式进行。混龄组:N1=90人;同龄组:N2=90人。(三)研究假设 通过对3-6岁幼儿进行主题背景下混龄艺术教育,实施混龄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组织策略、方法以及混龄幼儿艺术教育的活动样式等,能促使混龄幼儿间差异性资源在艺术活动中的共享、共利用、共发展,不断优化幼儿艺术教育过程,促使幼儿获得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提升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水平,推动我园幼教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四)研究目标在对已有“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发展研究”、“2-6岁幼儿混龄活动潜能开发研究”和“3-6岁幼儿混龄教育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基础上,以二期课改为引领,通过对混龄幼儿艺术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探索混龄教育背景下开展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制定主题背景下混龄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研究混龄艺术教育的组织实施、策略和方法,提炼出混龄幼儿艺术教育的活动样式等,有效地促使混龄幼儿间差异性资源共享、共利用、共发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五)研究内容1、现状研究研究艺术教育中混龄幼儿表现表达水平的现状研究教师对混龄幼儿实施艺术教育的现状2、目标、内容的研究研究、梳理幼儿艺术教育(音乐、美术、文学)已有的目标、内容研究与主题活动相融合的幼儿艺术教育目标主题背景下混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内容适切性的研究研究与主题活动相融合的适合两个年龄段和三个年龄段混龄幼儿艺术教育内容3、组织形式、方法和活动样式的研究研究混龄幼儿艺术教育的不同组织形式研究混龄艺术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方法研究混龄幼儿艺术教育的活动样式4、环境创设的研究研究与主题活动相融合的混龄幼儿艺术教育环境的创设(六)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案例法等研究方法。1、文献法 通过上网和相关资料的查询,分析、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混龄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研究动态,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实效性。2、调查法在课题实施前期,以问卷形式了解教师对幼儿艺术教育现状及幼儿表达表现水平的现状,共调查了15名教师,课题实施前、后期对180名幼儿表达表现水平进行了效果调查。3、行动研究法主要采取边实施边研究的行动研究法,通过音乐、美术、文学艺术活动中两个年龄段、三个年龄段不同混龄形式的实践与研究工作的结合,不断对课题方案进行反思、论证和修正, 及时调整、改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混龄艺术教育研究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促使3-6岁混龄幼儿的艺术教育得到更好地开发,使本研究更富有成效。4、观察法 设计混龄幼儿艺术教育的活动观察表,对不同年龄幼儿在混龄集体活动中的表达表现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同时还观察教师对混龄幼儿实施艺术教育的方法等。5、案例研究法在实施过程中,通过群体案例与个体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关注音乐、美术、文学艺术活动不同混龄形式中,3-6岁混龄幼儿在每一阶段中的发展现状,在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撰写有关教师教育策略和方法的案例。(七)实施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7月2007年8月)1、成立课题组,学习理论,搜集情报资料;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分工。3、制订幼儿表现表达水平前期测试问卷及教师对混龄幼儿实施艺术教育现状的问卷。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7年92010年6月) 1、对幼儿的表现表达水平进行前期测试,并以问卷形式了解教师对混龄幼儿艺术教育的现状。2、对主题背景下混龄艺术教育(音乐、美术、文学)的目标、内容进行梳理、研究、实践。对不同年龄幼儿在主题背景下的表达表现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运用案例研究法,分析艺术活动的教育价值,研究适合3-6岁混龄幼儿的活动形式与指导策略,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3、根据混龄艺术教育(音乐、美术、文学)的不同教育组织形式设计、积累教案。 4、在研究实践中,对如何创设混龄幼儿艺术教育的环境进行探索。5、研究混龄幼儿艺术教育的原则,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6、对混龄幼儿艺术教育(音乐、美术、文学)活动的不同样式进行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积累经验。7、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行动研究法,不断对课题方案进行反思、论证和修正。8、运用研究、反思、提炼、总结的方法,逐步形成阶段成果。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7月2010年8月) 1、对幼儿的表现表达水平进行后期测试 2、数据分析、归纳、解释、总结;3、混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教案、案例和环境创设照片的归纳、整理;4、提炼混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样式;5、撰写研究总报告。三、研究过程与结果(一)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表达表现水平(音乐、美术、文学)现状调查幼儿表达表现水平的现状调查主要包括对幼儿语言、音乐、美术发展水平三个方面,其中幼儿语言发展共有词汇(35分)、讲述(4分)、阅读(7分)、想象(4分)等4个测查项目,幼儿音乐发展共有音色、音准、节奏、动作、创编、欣赏等6个测查项目,均计4分。幼儿美术发展共有识色、涂色、线条、构图、欣赏、想象等6个测查项目,除想象计10分外,其余均计4分。课题研究对象为本园幼儿,我们采用混龄组和同龄组的方式进行,混龄组按混龄教育形式进行,同龄组按同龄教育形式进行。混龄组:N1=90人;同龄组:N2=90人。表1 混龄组和同龄组幼儿分布对象人数3岁幼儿4岁幼儿5岁幼儿混龄组90303030同龄组90303030表2 混龄班和同龄班教师分布名称学历分布职称分布教师年龄分布本科大专幼一幼高20-2525-3030-3535-40以上混龄班62170233同龄班42151122我们测查了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结果如下:1、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平均数比较(1)混龄班和同龄班中3岁年龄段幼儿在语言发展水平上没有差异图1 三岁年龄段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平均数比较从图1中显示,词汇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19.2、同龄班平均数是20.1,讲述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05、同龄班平均数是2.25,阅读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4.2、同龄班平均数是4.1,想象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1.05、同龄班平均数是1.1,经t检验,3岁年龄段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在语言发展水平测查项目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其发展水平相似。(2)混龄班和同龄班中4岁年龄段幼儿在词汇这一测查项目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图2 四岁年龄段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平均数比较从图2中看出,词汇4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5.85、同龄班平均数是22.1,讲述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85、同龄班平均数是2.7,阅读4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4.6、同龄班平均数是4.9,想象4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1.65、同龄班平均数是1.5,经t检验,4岁年龄段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在词汇这一测查项目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在讲述、阅读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混龄班幼儿所掌握的词汇好于同龄班。据我们分析:混龄班中的4岁幼儿, 由于处在混龄的环境中,与班级中大年龄幼儿进行语言互动交流的机会较多,这对他们习得和掌握词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混龄班和同龄班中5岁年龄段幼儿在语言发展水平上没有差异图3 五岁年龄段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平均数比较 从图3中可看出,词汇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30.15、同龄班平均数是28.91,讲述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3.25、同龄班平均数是3.06,阅读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5.81、同龄班平均数是5.72,想象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33、同龄班平均数是2.15,经t检验,5岁年龄段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在语言发展水平测查项目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语言发展呈现同质化。2、幼儿音乐发展水平平均数比较(1)混龄班和同龄班中3岁年龄段幼儿在音乐言发展水平上没有差异图4 三岁年龄段幼儿音乐发展水平平均数比较从图4中可看出,音色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23、同龄班平均数是2.33,音准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33、同龄班平均数是2.28,节奏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46、同龄班平均数是2.28,动作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1.9、同龄班平均数是2.1,创编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05、同龄班平均数是2.25,欣赏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0.96、同龄班平均数是1.4,经t检验,三岁年龄段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在音乐发展水平的测查项目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2)混龄班和同龄班中4岁年龄段幼儿在音乐言发展水平上没有差异图5 四岁年龄段幼儿音乐发展水平平均数比较由图5显示,音色4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5、同龄班平均数是2.33,音准4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81、同龄班平均数是2.65,节奏4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93、同龄班平均数是2.95,动作4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42、同龄班平均数是2.23,创编4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47、同龄班平均数是2.1,欣赏4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1.55、同龄班平均数是1.8,经t检验,4岁年龄段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在音乐发展水平的测查项目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3)混龄班和同龄班中5岁年龄段幼儿在音乐言发展水平上没有差异 图6 五岁年龄段幼儿音乐发展水平平均数比较从图6中可看出,音色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84、同龄班平均数是3.02,音准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61、同龄班平均数是3.3,节奏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82、同龄班平均数是3.2,动作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63、同龄班平均数是2.9,创编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74、同龄班平均数是3.03,欣赏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1、同龄班平均数是2.3,经t检验,5岁年龄段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在音乐发展水平的测查项目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三个年龄段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在音乐发展水平上均体现出同质化。3、幼儿美术发展水平平均数比较(1)混龄班和同龄班中3岁年龄段幼儿在美术发展水平上没有差异图7 三岁年龄段幼儿美术发展水平平均数比较从图7中可看出,识色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1.16、同龄班平均数是1.5,涂色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1.24、同龄班平均数是1.8,线条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0.96、同龄班平均数是1.22,构图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0.96、同龄班平均数是1.36,欣赏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0.97、同龄班平均数是1.18,想象3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0.82、同龄班平均数是1.03,经t检验,3岁年龄段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在美术发展水平的测查项目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2)混龄班和同龄班中4岁年龄段幼儿在美术发展水平上没有差异图8 四岁年龄段幼儿美术发展水平平均数比较从图8中可看出,识色4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2、同龄班平均数是2.28,涂色4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21、同龄班平均数是2.3,线条4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1.8、同龄班平均数是1.84,构图4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1.4、同龄班平均数是1.64,欣赏4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1.64、同龄班平均数是1.96,想象4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3.68、同龄班平均数是3.87,经t检验,4岁年龄段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在美术发展水平的测查项目上均未见有显著性差异。(3)混龄班和同龄班中5岁年龄段幼儿在美术发展水平上没有差异图9 五岁年龄段幼儿美术发展水平平均数比较由图9显示,识色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3.03、同龄班平均数是3.13,涂色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58、同龄班平均数是2.46,线条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83、同龄班平均数是2.53,构图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2.4、同龄班平均数是2.3,欣赏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3.03、同龄班平均数是2.83,想象5岁年龄段混龄班平均数是6.43、同龄班平均数是6.55,经t检验,45岁年龄段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在美术发展水平的测查项目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三个年龄段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在美术发展水平上也均体现出同质化。(二)教师对混龄幼儿实施艺术教育的现状调查教师对幼儿艺术教育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目标确立、选材依据、混龄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中最主要考虑因素、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自身修养、最大困惑等几个方面,共有10个题目组成,并采用单选题和多选题的形式。我们通过问卷形式,对园内15位实施混龄幼儿艺术教育的教师进行了现状调查,基本情况分析如下:1、师资结构情况表3 教师学历、职称情况的人数、百分数比较学 历职 称大专本科合计幼一幼高合计人数(人)1051531215百分数(%)67331002080100从表3中看出,教师大专学历占67%,本科占33% ,教师幼一职称占20%,幼高占80%。2、教师从事混龄教育年限情况表4 教师从事混龄教育年限的人数、百分数比较1年2年3年4年5年以上合计人数(人)2221815百分数(%)131313853100从表4中看出,教师从事混龄教育年限1-3年的分别占13%,4年的占8%,5年以上的占53%。3、教师实施混龄幼儿艺术教育的现状 教师认为混龄幼儿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审美、创美能力的培养,占93%;技能,占7%。 进行混龄艺术教育最关键的是教师的艺术技巧占20%、组织形式占73%、教学方法占93%。 教师感到混龄艺术教育和同龄艺术教育的主要区别是幼儿的层次、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占53%、落脚点不同占20%,教学内容不同占27%。 教师面临实施混龄艺术教育的最大困惑是目标难把握、选材难占100%。 混龄艺术教育目标确立的依据是三个年龄段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占87%,来自于主题目标占13%。 混龄艺术教育选材的依据是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共有经验、需要和兴趣占93%,新教材占7%。 教师在混龄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中,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差异性资源的利用、三个年龄段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占80%,幼儿已有经验、基础占20%。 教师在混龄艺术教育中主要采用的组织形式是混龄集体、个别区域,“混龄集体”和“个别区域”各占百分20%和80%。 教师在混龄艺术教育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示范法占67%、榜样法占34%、迁移法占23%、游戏法占67%,情景法占33%。 教师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和素质通过的途径是?参加艺术专业方面的培训占13%、阅读艺术专业方面的书籍占46%,观看艺术表演、参观画展占41%。以上数据主要反映出: 在实施混龄幼儿艺术教育中,教师能重视以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为本。 混龄集体、个别区域是教师们采用的主要组织形式。 目标难把握、选材难是教师们普遍感到的最大困惑。 教师参加艺术方面的培训和进修人数较少。(三)与主题活动相融合的幼儿艺术教育(音乐、美术、文学)目标、内容的研究在2007年9月2008年8月,我们主要对混龄艺术教育目标、内容进行了研究。1、混龄音乐活动目标、内容研究(附件一、附件二)重点解决:(1)如何制定与主题相融合的混龄音乐活动目标? (2)选择与主题相融合的音乐内容,设计混龄音乐活动。研究实施过程:A、 如何制定与主题相融合的混龄音乐活动目标?(1)集体备课:教师在课题组教研活动时,共同讨论制定适合三个年龄段幼儿的混龄音乐目标。如:通过三研,将一节活动(比如小木偶)的目标进行不断调整和修改,寻找到适合混龄班级的音乐活动目标。一研:目标为:尝试用身体的各个关节(手轴、膝盖、脖子等)创编动作表现木偶的形象。体验混龄幼儿间交往的乐趣。实施后发现的问题: 进行混龄音乐活动时,由于目标一的指向性过于细致,导致不同年龄幼儿无法同时达标,为此,我们感到技能目标可以更加宽泛些。 目标二的指向性笼统。二研:目标调整为: 运用混龄同伴创编的动作,随音乐节奏表现木偶的形象。 体验学习的乐趣。实施后发现的问题: 混龄音乐活动的目标究竟是技能上的相互学习还是情感上的相互交流应是每位混龄教师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目标二过于笼统,老师难实施。 在混龄音乐活动中,针对大年龄幼儿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不仅体现在技能上,更应该体现在与小年龄幼儿的相互学习。三研:目标调整为: 感受木偶动作的不同,尝试创编动作,大胆运用肢体语言随音乐节奏表现木偶的形象。 体现与混龄同伴互动学习的乐趣。实施后发现:混龄班的幼儿由于年龄差异造成幼儿的能力高低不同,特别是在技能方面尤其突出,大年龄幼儿能掌握较复杂的节奏、舞蹈中能掌握跑跳步、秧歌步。这些技能强的节奏、动作,小年龄幼儿是无法达到的。因此在混龄幼儿中进行音乐活动一定要淡化技能目标,活动目标中老师提到语言上的要求,是三个年龄段幼儿可以尝试达到的。 目标一中对合作的具体内容也有了指向,老师可以操作。(2)实践研究: 梳理目标:我们主要研究、梳理幼儿音乐教育目标以及相匹配的内容。我们学习检索了上海市学前纲要、童的梦同龄音乐目标(整理稿)、屠美如的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幼儿音乐教学法。重点关注:教师在实施混龄音乐活动过程中,能否体现目标的适合度,活动目标混龄幼儿是否能完成?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混龄音乐活动只是幼儿音乐活动中的一种组织形式,混龄音乐活动的目标的实施可以通过区域活动、集体活动等多种途径完成。一些技能性指向较强的目标只能在同龄活动中完成。如:节奏乐技能性较强,由于各年龄幼儿的差异较大,每个年龄段的幼儿只适合演奏本年龄段的节奏类型,很难逾越,因此技能方面的目标更侧重在同龄活动内完成。小班年龄幼儿适合的节奏类型为四分节奏,中班年龄幼儿适合的节奏类型在四分节奏的基础上加入八分节奏,大班年龄幼儿可演奏出十六分和切分节奏。(3)得出结论:通过对混龄音乐活动目标制定的研究,我们认为:教师在制定混龄音乐活动目标前期,必须对幼儿的现有经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混龄音乐活动目标更关注于混龄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兴趣发展混龄音乐活动目标必须是教师可以实施操作及幼儿能基本达成的,充分发挥混龄幼儿在一起的活动价值。在制定与主题相融合的音乐活动目标时,我们制定了混龄幼儿音乐教育总目标和同龄(三个年龄段)音乐分类目标(包括唱歌、律动、节奏乐和音乐欣赏等)。B、选择与主题相融合的音乐内容,设计混龄音乐活动(1)整理、归纳音乐基本活动通过参考文献的收集,我们整理、归纳出几种音乐基本活动:如唱歌、律动、节奏乐、音乐欣赏等。(2)寻找适合进行混龄音乐活动的内容: 在整个混龄音乐课题实施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中的每位教师不断进行“摸索实践推敲再实践”。摸索期: 通过讨论、收集资料、参考文献,我们认为关于节日的内容是来自与三个年龄段生活经验的。适合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同时确定了几个基本活动如:主题“多彩的民间节日”中的端午节、春节、主题“在幼儿园里”的儿童节等。实践反思: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活动没有体现出混龄的价值,教师在选择与主题相融合的音乐活动内容时,要从混龄幼儿的生活经验中发现与挖掘出可以共同来表现的兴趣点,融合音乐要素来进行活动。推敲内容:通过课题组成员再次实践我们推敲出与主题相融合的混龄音乐活动内容:适合同龄的音乐活动在实践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不同年龄幼儿在认知、社会性品质、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不同发展水平,特别在音乐技能方面差异更大。因而,我们研究得出:技能性强的音乐活动内容只适合在同龄活动中进行。比如:大班活动献上最美的哈达藏族舞蹈:甩袖、藏族步伐。 中班活动采果子舞律动:基本步伐、手腕转动。小班活动别吵,小宝宝睡了歌表演:道具、情景介入。 适合二个年龄段的音乐活动通常适合两个年龄段的音乐活动有音乐欣赏。如乐曲的旋律较复杂适合中、大两个年龄阶段、反之就适合小、中两个年龄阶段。如在“动物大世界”主题中的“狮王进行曲”等名曲适合中大班幼儿欣赏。又如“池塘里的小青蛙”是在一定的游戏情景下进行的音乐游戏。合作的规则简单。可以适合小、中班幼儿进行的活动。 适合三个年龄段的音乐活动在混龄幼儿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同的生活经验会展现出来,小年龄幼儿需要引发他们模仿学习的积极性,大年龄幼儿更需要引发他们在混龄群体中的积极带动与创造性。所以,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要从混龄幼儿的生活经验中发现与挖掘出可以共同来表现的兴趣点,融合音乐要素来进行活动。如:“木偶之舞”是三个年龄段共同感兴趣的,有共同生活经验的内容。在音乐的选择上,教师要关注到混龄幼儿间的差异,选择的音乐要节奏清晰,预设的动作要特点明显,便于小年龄幼儿感知、模仿与表现,同时也要给予大年龄幼儿可创造的音乐空间。如:端午乐音乐清晰、动作明显。能模仿和表现是适合三个年龄段的音乐活动。创设有趣的游戏情景不仅能够引发混龄幼儿间的积极互动,更有利于幼儿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如:小狗抬花轿的音乐活动适合三个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经验相互交融,共同表现。表5 与主题活动相融合的同龄、混龄幼儿音乐活动内容汇总表主题名称预设生成同龄混龄混龄两个年龄三个年龄两个年龄三个年龄我是中国人小班:1、别吵,宝宝睡觉了2、走路3、小兔乖乖中班:1、我家有几口2、爸爸本领大3、画妈妈大班:1、我爱北京天安门2、我爱天安门3、舞龙4、大中国5、京剧脸谱6、中国功夫7、爬长城8、献上最美的哈达9、民族音乐大联奏摇篮搬新家端午乐我自己小班:1、 这是小兵2、 大鼓3、 洒水车中班:1、请你和我跳个舞大班1、 男女双圈舞2、拉拉勾小木偶动物大世界小班:1、 全靠两只耳2、快乐的小熊中班:1、颠倒歌2、 袋鼠玩呼啦圈3、小鸡出壳4、小鸭上桥5、小黑猪大班:1、 小鸟小鸟2、 五只鸭子3、青蛙笑4、小老鼠画猫小狗抬花轿狮王进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我们的城市小班:1、我的小汽车2、理发中班:大家学跳舞大班:1、过马路要看灯2、东方书报亭3、建筑之歌4、在钟表店里跳房子捏面人有用的水小班:1、小雨点2、小鱼游中班:1、小花伞2、小船尖尖大班:1、小河之歌2、小白帆我要上小学小班:1、玩具进行曲 2、看朋友中班:1、碰碰船大班:1、碰碰船2、今天我值日3、读书郎春夏秋冬小班:1、太阳下班了2、看朋友3、做客4、小树苗5、小鸟和大树6、夏中班:1、春雨沙沙2、小蜜蜂3、两只小鸟4、小 燕 子大班:1、 雷声隆隆小小护绿员池塘里的小青蛙铃儿响叮当有用的植物小班:1、橘子船中班:1、菜场2、采果子舞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执业药师考试基础巩固试题
- 护理研究学试题及答案
- 2025 年大学运动康复(运动康复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 年大学护理学(外科护理)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试题及答案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试题及答案
- 智慧城市技术与发展基础试题及答案
- 服装助理面试题目(3篇)
- 机械工程师(高级)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招商园区营销方案
- 工程股权转让合同关键条款详解
- 职业生涯决策与管理
- 2025秋季湖南能源集团校园招聘补充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科室火灾应急预案
- 2025年名著朝花夕拾试题及答案
- 江西省稳派上进教育联考2026届高三年级11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 工程勘测安全培训课件
- 2025下半年四川泸州合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考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病人转运工作流程图解
- 习题课件: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思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