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彩布艺世界_第1页
2.多彩布艺世界_第2页
2.多彩布艺世界_第3页
2.多彩布艺世界_第4页
2.多彩布艺世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结 上海市清华中学陈佳颖 序言 中国结能表达情感 传递文化 我们在掌握了绳带编结的基本方法后 编结中国结作品时会有更多的灵感 早在远古时期 人们就用 结 代替文字 记数 中国结兴于唐 宋 鼎盛于明 清时期 中国结的配件 在使用小配件作装饰时 须考虑中国结的整体效果的协调 饰物的使用不可过多以免喧宾夺主 此外 金 银配线也是作品最常用的自己色材料 用以取得华丽的效果 同一个式样的中国结作品 因为大小不同会选用不同粗细的线材 因而需要线材的长短也会不同 可根据下面的换算方法合理截取线材 以免不必要的浪费 参考比例 2号线 3号线 4号线 5号线 3 2 6 2 1 例 如果已知室内悬挂的壁饰用2号线编织 盘长结 需用料9米 那么根据参考比例用5号线编织 盘长结 作品取料就为3米 小技法介绍 编结主要为 压 穿 整 压 将线盖在已编结线材上面的动作 穿 将线从已编结的线下面 走 的动作 整 整理是编结的关键 如果整理不当 即使线路正确也不会有理想的效果 整理可以从结心开始 逐步向外抽紧 抽紧时要注意结的松紧度和美观 抽紧程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资料收集 中国结艺 广东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花结制作技法 徐雯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1年4月版 网址 http www zhongguojie org中国结艺网中国结网 活动建议 1 去观赏古代人物服饰时找一找其中结艺的装饰 发现今日时尚的源头 2 去城隍庙的 民间手工艺一条街 感受 欣赏中国结作品 工具材料架 1 大头针 工作板 固定结体用 2 胶水 用于黏珠子等外加配件 3 镊子 镊住绳头轻松穿梭 4 钩针 挑起线绳或钩出绳头 注意 剪刀 针 大头针 镊子 钩针的头部不能有毛刺或倒钩 否则会拉毛或损坏线绳 使用这些工具时应确保安全 任务 仔细阅读 信息库 和 工具材料架 请预算一个挂于书包上的组合中国结 盘长结 同心结 的用料 并选择工具 工作室 一 作品范例A 同心结与盘长结组合 二 操作同心结 以范例A中的 同心结 为例 该结又称 双联结 以两个单结相连而成 此结属于较实用的结 结形为球型 特点是小巧 牢固 一只绳耳 因此常被用于代替钮扣结编制结饰的开端或结尾 用来编项链或腰带的中间装饰结 也别有一番风味 第一步 1 将线材对折 先用右线操作 从左线下方穿过 压左线的上方 压右线的上方 从右线的下方穿出压住绳耳 第二步 2 再用左线操作 从右线绳身上压 从下方穿过 再从右绳耳下穿出 压住左绳身的上部 第三步 3 仍用左线操作 压右绳耳的下部 从左绳身下穿过 压住左绳耳的下部走出 两手平均施力收紧绳身成一个正反都为交叉的球形作品 同心结 盘长结 以范例A中的 盘长结 为例 盘长结线路曲绕紧扣象征连绵 长久不断 因此结体结实 盘长结的绳耳数量和大小可根据设计需要任意变化 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第一步 1 如图将线从中心点对折 右线按图由A E处排绕并用大头针在工作板上固定每一个弯折处 图中小圈为大头针固定处 第二步 2 右线弯折绳头 按穿一压一的顺序由A向B C向D走两组线 同时用大头针在每一个弯折处固定 注意线路必须如图清晰 第三步 3 左线由A向B走全压图一的四根线 用镊子牵引绳头由D向C走 全穿图一的四根线 同样方法由C至D向E再走一个来回 调整线路平整 顺直 不要使之扭曲 反拧 同时如图分清线路 第四步 4 左线A向B时用钩针按穿一压三穿一压三的顺序挑起已编织的线网 用银子捏住绳头正确走线 B向C时按穿二压一穿三压一穿一的顺序绕回 如此走两组线 如图中的空心线的编织路线 第五步 5 编完后 检查线路编织是否正确 然后拔下大头针 按线的走向由一端 起始处或终结处 向另一端调整拉紧 此时千万不可胡乱拉扯 否则将乱作一团 必要时可借助镊子和钩针等工具 最后调整绳耳使之大小符合造型要求 钮扣结 以范例B 钮扣结 为例 这个组合作品中除了己学过的同心结和盘长结外 又出了一个钮扣结 材料 丝绳粗2毫米 长40厘米 操作步骤 1 2 按图绕绳和穿绳 操作步骤 3 两边拉紧 操作步骤 4 左右绳同时穿中心孔 操作步骤 5 拉紧 操作步骤 6 拉紧各处 使之成结 完成 提问 上图为钮扣结的操作步骤 能看懂操作过程吗 你要制作一个美丽的组件 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