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创造力的培养.doc_第1页
农村幼儿创造力的培养.doc_第2页
农村幼儿创造力的培养.doc_第3页
农村幼儿创造力的培养.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一种能力或技能,它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经过实验都证实了,婴幼儿期就有创造潜能的表现。鲁迅先生也说过:“孩子是可以佩服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的确,在幼儿期进行创造力的教育和培养,对孩子的一生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开发幼儿个体的潜能,更关系到整个人类文明精神的延续。 我园虽说地处在经济较发达的乡镇,近几年教育条件、设施、设备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比起城市幼儿园来还很缺乏,在加上农村幼儿信息量少,知识面窄,如果忽视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将会贻误终身。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对孩子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一、 利用生活中的活教材开展活动,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创造的火花。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为了激发幼儿异样的思维,我们首先给孩子们创设宽松的游戏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孩子们游戏时玩得尽兴。其次,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更多的灵感和顿悟。因此,我们抓住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使幼儿园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具有了较大的随机性和灵活性,为生成课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我们摆脱以往课程设计的预成型模式,主动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从中挖掘其所蕴涵的教育价值,随时调整课程内容,满足幼儿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1)、幼儿主动每个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发生变化都极为感兴趣,都想及时发现、及时探索。教师也就应支持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例如:区域活动氛围宽松,形式多样,幼儿可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和愉快,因此在区角活动中区角游戏中,提供磁铁、纽扣、布条、橡皮泥、棉签等等,让孩子们在操作摆弄中有所发现、创造,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幼儿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而是主动的学习者。幼儿也正是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而作为教师的你应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和鼓励者,采取各种方式支持幼儿的活动,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2)、幼儿互动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与幼儿之间时时在进行着互动,一起学习,一起锻炼,一起游戏。根据农村特点我们提供给孩子们铁环、陀螺、高跷、橡皮筋等,并鼓励孩子们玩出新花样。他们会将铁环当作呼啦圈,转、跳、滚变出许多玩法。跳橡皮筋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单足跳、双足跳、一个人跳、两个人跳、一边唱儿歌一边跳:一二三,跳高山。教师也很关注他们的活动变化,由此也生成了许多活动课程。幼儿彼此间地位平等,他们可以毫无拘束地自由交流、讨论。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幼儿既放松又保持了独立性,这也是教师直接指导所不能达到的,它不仅对幼儿区角的活动有一定的支持作用,而且还拓展了幼儿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学会相互协调和帮助。教师在指导时应捕捉良好时机,积极推动幼儿间的相互交流,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促进幼儿互动。(3)、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是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和幼儿都是师幼互动的主体。作为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重视幼儿之间进行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要在充分理解幼儿的基础上,对幼儿瞬间产生的思想予以肯定、支持和诱导,并作出决策、生成课程。幼儿参与了课程的设计,而且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课程的实施。教师则应依据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产生的问题和困惑,支持、帮助、引导他们去研究、探索,并和他们一起探究。通过这种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很高,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才能得到有效地发展。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用易拦罐替代爆竹,用拱形积木替代小桥,用丝网替代篱笆等等。同时在户外活动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使用替代物;由于农村幼儿园受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有充足的玩具,于是,我们鼓励孩子们寻找替代物。这样幼儿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积极性高、兴趣浓,老师只要稍加点拨,就会时时激发幼儿创造的火花。 总之,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在幼儿与周围人、事、物的互动过程中还隐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只要教师能时刻关注幼儿的生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就会发现生活就是一部活教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例如:在区角游戏中,提供磁铁、纽扣、布条、橡皮泥、棉签等等,让孩子们在操作摆弄中有所发现、创造。 二、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的潜能。 在新纲要精神的指导下,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由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由传统灌输为主动探索、发现。提倡让孩子多思、多想、多问、多动手,鼓励孩子质疑问难。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创造性地选择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们巧妙地设计提问,由原来的封闭式提问为启发性提问。如:天空中的风筝是从哪儿来的?你怎么知道的?给幼儿以思维的自由,想象的自由,表达的自由,不要强求一致,也不要急于求成替代孩子的思维和想象,要培养孩子们想说、愿说、敢说、会说。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运用范例、示范和讲解,由老师单向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运用欣赏、讨论、演示、思考的方法,更多的是让孩子们自由画、创意画,来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例如:秋天到了,我们领着孩子们去观察落叶,然后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到的画下来。结果,小朋友画的落叶形态各异,有心形、掌形、花状、针状且颜色多样,有黄色、红色、绿色有的幼儿还用树叶拼成了形态各异的图案,有金鱼、孔雀、小船等等,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计算活动、音乐活动、体育活动中同样如此,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活动,及时发现孩子们创造的苗子,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求异思维,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幼儿的创造潜能就会被激发。 三、 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幼儿创造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时时发现孩子们创造的表现。平时,我们总是带着欣赏的目光去肯定孩子的发现、创造,培养他们的成就感。 如:太阳下孩子们用小手玩着影子游戏,一会说:“一只小鸟飞来了;”一会又说:“两条小蛇在打仗了”我们发现后,及时地加入孩子人行列,赞赏他们的这种创造性表现,孩子们越玩越有劲,花样越变越多。 四、 在社会实践中,演绎幼儿创造的才能。 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离我们幼儿园不远处有一大片池塘,里面养殖着鱼、虾,幼儿可以随时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去观察发现,演绎幼儿创造的才能。 有一次,我们去参观池塘。一名幼儿问我:“老师,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很难跟幼儿解释清楚。于是,我们向农民伯伯买了几条鱼,我和孩子们一起做起了实验:把其中的两条鱼的胸鳍、背鳍和尾巴贴住,使它们不能动,然后将它们放入水中,引导幼儿观察,只见被贴住鳍和尾的鱼顿时在水中失去了平衡,只能摆动,不会游。而另外几条鱼却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老师,那两条鱼太可怜了。”“是啊,因为它们被老师贴住了小扇子”“老师。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鱼就是靠那些小扇子在水里游的。”通过这些实验活动,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激发了兴趣,懂得了道理。 我们幼儿园后面有一块很大的种植园地,师生一起动手,种上了蚕豆、青菜、韭菜、草莓等。经常组织幼儿去浇水、拔草、松土、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