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机杼(zh) 累赘(zu) 破绽(zhn) 亵玩(xi) 锲而不舍(q)B . 商酌(zhu) 殷红(yn) 愧怍(zu) 修葺(q) 鲜为人知(xin)C . 倔强(ju) 召唤(zho) 澎湃(bi) 琐碎(su) 忍俊不禁(jn)D . 忏悔(qin) 震悚(sn) 请帖(ti) 氛围(fn) 悲天悯人(mn)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聒噪 炒鱿鱼 心无旁婺 断章取义B . 灵柩 顶梁柱 怒不可遏 重蹈覆辙C . 阴晦 狙击手 侍才放旷 面面相觑D . 宣泄 跌眼睛 红装素裹 吹毛求疵3. (2分)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了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B . 我从舷窗向外眺望,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C . 10岁的儿子弯下腰,稚嫩的脸颊立即灿若朝霞:“呀!鸽子。”D . 提起神奇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4.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面对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天文数字般的经济损失,人们岂能不无动于衷?B . 兔子泛滥成灾,糟蹋了整个牧场,使誉满全球的澳洲绵羊成倍减少。C . 我市地名普查工作的中心内容是更新、补漏、改错,也就是补充遗漏地名,改正错误地名,更新过时的地名。D . 经专家团综合评审,遂宁市荣获了“中国最美养生休闲旅游城市”称号。5. (2分)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 .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B .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C .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D . 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吃普通的猎物一样。6.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时候,路野对画画只是信笔涂鸦而已,现在竟成了一个著名的画家。B . 有人把那些只知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谜”、“书呆子”。C . 他既然不愿意多说,一定有他难言之隐的苦衷,你应该多体谅才是。D . 这一番话犹如晨钟暮鼓般一直警醒着我,催我奋发,催我前进。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7. (8分)(2014赤峰)根据提示默写。杜甫望岳中抒发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 , _。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_ , _。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 , _。岳阳楼记中,简练而又生动地概说洞庭湖阴晴变化的语句是:_ , _。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8. (10分)2017年6月10日是第12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为此,班级开展了以“珍爱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 (1)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为了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增强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学校要召开一次宣传活动,请你拟写活动的宣传标语。 (2)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游览参观的时候,你发现一位小朋友在城墙上乱刻乱画,你会如何劝说他呢?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9. (12分)阅读苏轼的莲一诗,回答问题。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注释】抵:至,到。泛,浮行。旋:不久,随即。风味:美好的口味。(1)下列与本诗描写的对象不相同的是( )A .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B .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州。C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D . 素花多蒙别艳欺, 此花真合在瑶池。(2)试分析“旋” 字在表达上的作用。(3)简要赏析“露为风味月为香”这一句的妙处。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 (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1)下面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惟一女远适他乡(出嫁)B . 老者暴卒(死)C . 猴揖谢之(拒绝)D . 勒石其上(捆绑)(2)用“/” 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限断三处)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3)翻译下面句子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4)从本文猴子的身上,你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意说明。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11. (15分)议论文阅读抓住你的暗时间刘未鹏每个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样快,但每个人的生命却不是。大脑也是如此。衡量一个人生活了多少年,应该用他的思维时间来计算。所谓暗时间,即一个人用来思维的内在时间。举一 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呆在一个特殊的保护室里,没有社会交往,没有知识获 取途径,18年后,你会不会认为他成年了?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你用自己所花费 的天數来衡量,很容易认为投入了不少时间。然而其实,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你 可以“投入”很多时间在一件事情上面,却发现毫无进展。因为你没有把你要做的事、要学的 东S當驻在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如果你走路吃饭做梦,心心念念想的都是这事,你的思维时间就被利用到了极致,投入的时间才真正等于实际流失的时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像沙漏,沙漏里装的沙子总量是相当的,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 较扫,有些较粗。那些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总量一样,但相对 扣拥有更长的生命。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耗费额外的花销。如果一个系统不停地在多个任务间 来回倒腾,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务,就不会有此损失。这就是为 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在时间利用效率上高得多的原因。另外,大脑在开始一件任务时,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来“热身”。举个例子,你看了一会儿书,感到无聊,忍不住打开浏览器,10分钟后你想起来还要继续看书,但要回复到当时的状态 却需要一段时间把记忆中相关的内容再次激活。如果这个“热身”状态需要一刻钟,那么看似10分钟的上网,其实就花了25分钟。要充分利用暗时间,不仅要迅速进入状态,还要看能保持状态多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工作时,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另一方面,即便能够把任务的优 先级分配得比较合理,也难免在做一件事时心里还惦记着另一件事。这就涉及最后一个高效的习惯:抗干扰。只有具备高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有效地利 用暗时间。抗干扰能力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事实证明,在有干扰的环境中,比如公交车上看 书,是锻炼专注能力的一个好办法。(摘自青年文摘2012年第15期)(1)写出选文的中心论点。(2)选文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选文第段画线句“这就是为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在时间利用效率上高得多的 原因”中的“这”指代什么?(答案不得超过18个字)12. (13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酸橙金华的亲戚送了我家一麻袋的橙子。橙甜,汁液淌嘴角。吃了橙,手也舍不得马上洗,用舌头舔一遍,把橙汁舔干净。村里没有人种橙。父亲说,这个橙好吃,下次来你带两棵橙苗来。第二年,我家后院的空地上种上了橙苗。又三年。橙子树高过了瓦屋,开了花。树冠伞形,圆圆的,撑开的伞一样。橙子花白白的,五片花瓣,中间黄色的花芯。满树的花,绿叶白花披在树上。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橙子花。花开时节,正是雨季,雨滴滴答答,也不停歇。每下一次暴雨,花落一地,树下白白的一片。雨季结束,花也谢完了。花凋谢了,青色的黄豆大的橙子,结了出来。橙子的皮还没发黄,青蓝青蓝,但个头已经塞满一只手掌心了。我便跑去摘橙子吃,用刀切开,掰开肉瓤,黄白色,汁液饱胀。我塞进嘴巴,又马上吐出来,眯起眼睛,浑身哆嗦。母亲笑了起来,是不是很酸啊。我说,牙齿都酸痛了,没见过比它更酸的东西,比醋还酸。母亲说,没熟透的果子都酸不溜秋的,等皮黄熟透了,酸就变成甜了。皮黄了,和油菜花一样黄得澄明纯粹,可橙子还是酸得牙齿漂浮。我对这棵橙子树再也指望不上了。可父亲不死心,说,还是霜降呢,冬至以后肯定甜蜜蜜,野柿子也是冬至后甜蜜蜜的。过了冬至,剥橙子吃,还是酸。金华的亲戚又来了,我们这才知道原来是他给错了树苗。我们全家彻底死心了。橙子吊在树上,再也无人问津。橙子熟了,唯一吃它的,是鸟。鸟啄食的橙子会腐烂,掉下来。没有啄食的橙子,不落地,还吊在枝桠上,第二年又返青。过了几年,橘子树蓬蓬勃勃,树冠有一个稻草垛那么大。看着满树的花,我大哥不免叹气,说,这棵橘子树,像一个漂亮的女人却生怪胎。我书读不好,母亲以橙子树作例子,教育我:“你看看这棵橙子树,好看,结的橙子却难吃,是没用的。做人也一样,肚子里要有货。”有一次,我表哥来,他是镇里有名的厨师,看着树上黄澄澄的橙子说:“酸橙?这可是个好东西!烧鱼,用半个橙子,放点盐煮,比什么都鲜,什么佐料也不用放。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做酸汤也好,不用醋不用酸菜,是做酸汤最好的料了。”我母亲说,哪有用酸橙子烧菜的。表哥掌勺,烧了鱼,烧了酸汤。我母亲吃了,说,确是好味道,一个酸橙,烧出两个好菜。邻居知道了酸橙可烧鲜鱼,烧酸汤,家里做喜事,提一个篮子来,向我母亲要十几个酸橙。提篮里,还拎十几个鸡蛋来。我母亲怎么也不收,说,以前觉得没用,现在可以提鲜,算是没白白种了它。后来,我父亲患了一种病,就是打嗝,怎么也控制不住。一次,有客人来,见我父亲不停打嗝,说,你这个病是不是好几年了。父亲说,是啊,大小医院看了十几家,没结果。客人是个医生,他说,有一样东西,可以断病根,只是很难找。父亲说,打嗝太难受了,难找也要找。客人说,用酸橙泡水喝,喝三个月,便好了。我父亲把他拉到后院,客人满脸惊喜:“这就是酸橙,熟后不落蒂,四季有鲜果。”有一年,村里来了一个收木料的人,对我父亲说,这棵树要不要卖呢?我出好价钱。父亲说,收它干啥?收木料的人说,酸橙木打木床,比任何木头都好,蚊子不入屋。我父亲说,钱再多,也会用完,树却年年开花,是钱换不来的。(1)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 (2)下列对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表哥知道“我”家有酸橙,专程来烧酸鱼汤。B . 母亲现在觉得酸橙有用,舍不得和邻居交换。C . 从医生的话可以看出,酸橙并不是多见之物。D . 父亲为给自己做床,不愿意高价卖掉酸橙树。(3)种上橙苗后,“我们全家”对橙的情感变化过程是,从_到_再到惊喜。 (4)文章写的是酸橙,却从吃甜橙写起,目的是:_;_。 (5)文章借酸橙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请写出两点。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2011绥化)作文题:请将题目“与 并肩而行”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600字左右。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