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集联合试运转验收申请报告(主).doc_第1页
丁集联合试运转验收申请报告(主).doc_第2页
丁集联合试运转验收申请报告(主).doc_第3页
丁集联合试运转验收申请报告(主).doc_第4页
丁集联合试运转验收申请报告(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合试运转验收申请报告一、项目核准及设计情况(一)项目核准2003年5月,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完成丁集矿井及选煤厂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建议书;2003年8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形成了咨能源【2004】150号关于安徽省淮南丁集矿井及选煤厂项目建议书的评估报告。2003年7月,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完成丁集矿井及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11月,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办投资【2004】1327号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颁布后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项目核准或审批的若干工作意见的通知,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完成了丁集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申请报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能源【2005】1081号文对项目进行了批复。(二)项目设计2004年9月,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完成丁集矿井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设计。2005年5月24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煤安监函字【2005】14号文对丁集矿井安全设施设计进行了批复。2006年12月,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完成丁集矿井安全设施变更设计。2007年4月19日,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皖煤安监监一 【2007】57号关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丁集矿井安全设施变更设计的批复。2007年10月,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完成丁集矿井初步设计(调整版),并于2007年12通过了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查。二、建设内容完成情况(一)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完成的建设内容及规模1、初步设计(或安全设施设计)批复的建设内容及规模丁集矿井设计井型为5.00Mt/a,井口标高25.0m,井下开采水平标高826m,设计井巷工程量为32377.4m。主井井筒为=7.5m,井筒深度为851m(其中表土厚度530.05m,冻结法施工),装备25t箕斗,选用JKMD-4.54(III)落地式多绳摩擦式提升机2套。副井井筒=8.0m,井筒深度为 881 m,装备1.5t双层四车标准罐笼,选用JKMD44(III)型和JKMD44.5(III)型落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井筒装备玻璃钢梯子间。风井井筒=7.5m,井筒深度为 851 m(其中表土厚度528.6 m,冻结法施工),井筒装备玻璃钢梯子间。通风机选用ANN-3800/2000N型2套。主排水泵选用HDM42010泵5台。压风机选用D-100/8-g1型压风机5台。井下开采配备1个综采工作面;掘进配备煤巷综合机械化掘进、岩巷机械化作业线和岩巷普通掘进面。井下煤炭运输采用钢绳芯胶带输送机。矿井设安全及生产集中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抽放系统、防火灌浆及井下消防洒水系统、注氮系统、降温制冷系统。地面建110kV 主变电所, 两条110KV电源分别引自潘集区芦集和凤台丁集220KV区域变电所,装备2台SZ10-40000/110,11081.25%/10.5KV主变压器、7间隔SF6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47台KYN28-12金属铠装封闭移开式10KV开关柜;110KV开关设备保护采用西门子7UT612综合保护装置,可以对主变压器进行差动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过负荷保护等。矿井工广占地29.228ha(含选煤厂)。场外公路0.5km。地面建筑总面积142605m2。2、各主要系统建设内容及规模(见附表一)3、各主要系统预验收情况(见附件四)(1)一通三防系统预验收情况1)矿井通风系统丁集矿井工业场地内设有3个井筒,主井(D7.5m)、副井(D8.0m)和回风井(D7.5m),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采用全负压抽出式机械通风。矿井主要通风机:安装两台ANN3800/2000N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使用,一台备用,配套IDD5809-8HC80-Z型同步电动机,电机功率为3200KW,额定转速为750r/min。风机风叶运转角度为35,等积孔为8.64 m 2;实际运转风量17520m3/min,风机负压1620Pa,风机运转工况点(292 m3/s、1620Pa),外部漏风已测定。反风设施、出风井口防爆门已安装。通风机性能已测定,已正常运转。矿井通风系统:副井、主井进风经-826m、东西翼集中胶带输送机大巷、集中辅助运输大巷和集中矸石胶带机大巷进入采区,由两翼集中回风大巷进入回风井。丁集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西一采区建有一条专用回风道。首采面通风系统:副井、主井-826m井底车场西部集中辅助运输大巷、西部集中胶带输送机大巷-910m西一11-2辅助运输大巷1262(1)运输顺槽联巷1262(1)运输顺槽1262(1)工作面1262(1)轨道运输顺槽西一11-2回风大巷西部集中回风大巷1风井。1262(1)首采面辅助运输顺槽沿空留巷局部通风系统:-910m西一11-2辅助运输大巷(新鲜风)沿空留巷局部通风机沿空留巷封闭墙口1262(1)工作面轨道运输顺槽(乏风)西一11-2回风大巷 西部集中回风大巷1 风井。2)瓦斯抽采系统矿井建立了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总体设计采用四台2BEF72-300型和两台2BE1-505型真空泵。四台2BEF72-300型真空泵配备800KW电机,两用两备,单台抽采混合量570m3/min,抽采负压66Kpa。两台2BE1-505型真空泵,配备185KW电机,一用一备,单台抽采混合量150 m3/min,抽采负压3080Kpa。地面至井下永久抽采干管为2路直径D630mm钢管,一路直径D63014mm无缝钢管采用地面钻孔下至-826m,另一路D63010mm无缝钢管从风井井筒下至-826m,分别与-826m水平直径D6308mm螺纹焊管永久管路连接。抽采系统进入采区主干管为直径D5308mm的螺纹焊管。首采面瓦斯抽采管路:井下采用两路直径D45033.1mmPE管和一路直径D4267mm螺纹焊管。地面采用钻井抽采。3)安全监控系统矿井安装了一套KJ91A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和需要安装传感器的地点全部安装了瓦斯传感器;所有局扇均安装了设备开停传感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安装了风速、CO和温度传感器;矿井主要回风大巷安装了瓦斯和风速传感器;采区回风巷安装了瓦斯传感器;主要风门安装了风门开关传感器安装率达100%。所有瓦斯传感器的设置、报警值、断电值、断电范围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自2006年3月安装投入使用以来运转正常。4)防灭火系统 矿井-826m大巷建立了消防材料库,并按设计配备了消防器材;建立了矿井综合防灭火制度;井下机电硐室采用了不燃性材料支护;中央变电所、爆破材料库装设向外开的防火铁门;使用阻燃、抗静电风筒,使用了阻燃电缆;建立了地面消防水池3800m3,敷设了消防管路;建立了地面防火灌浆站和注氮车间。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皮带机头、移变附近的巷道中,都备有灭火器材,符合设计要求。灌浆系统:地面放火灌浆站安装了11 m3/h泥浆搅拌机6台。地面采用D21910mm无缝钢管通过钻孔入井,经-826m东西两翼集中回风大巷的D15910mm无缝钢管管路进入采区,工作面布置D1086mm无缝钢管,采用埋管注浆方法,该系统试运转正常,已具备运转条件。注氮系统:地面建有注氮车间,安装DM1000型膜分离制氮装置2台,单台制氮能力为1000m3/h。总管(D27310mm)管路由地面钻孔入井,在-826m水平大巷敷设D2197mm,采区大巷D1596mm无缝钢管,首采面管路D1084.5mm,该系统试运转正常,已具备运转条件。束管监测系统:安装了束管监测系统(JSG-7,12芯主干管),在采区、工作面及根据需要设置固定观测点、移动观测点和临时观测点,对井下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密闭等处的采样点进行自动巡回采样、分析,该系统试运转正常,已具备运转条件。5)粉尘灾害防治系统丁集矿井揭露的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矿井建立了完善的粉尘灾害防治系统,并投入使用,水源来自地面井口供水站,地面建有三座容量为800m3水池,按规定敷设了防尘供水管路,并安设了支管和阀门。井下各采掘面、进回风巷均安设有净化水幕、隔爆水槽。首采工作面煤机内外喷雾、移架喷雾、各转载点喷雾完好。掘进工作面采用湿式打眼、放炮使用水泡泥、放炮喷雾、净化喷雾等综合防尘措施。矿井绘制了综合防尘系统图,并在图中标明了各处的供水管路、设施,符合设计要求,并投入使用。6)降温措施丁集矿井东翼、西翼均为二级热害区。矿井井下热害治理采用机械制冷, 制冷系统为地面集中式水冷系统。在矿井永久降温系统建成以前,采用井下局部降温措施。7)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矿井通风阻力未进行测定,要求在正式投产前必须完成通风阻力测定。矿井永久降温系统尚未建成,要求2008年6月份必须建成井下局部降温临时系统,2008年12月建成矿井永久降温系统。8)一通三防系统预验收结论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同意预验收,可以进行联合试运转。(2)机电运输专业预验收情况1)提升系统主井提升系统主井布置2套25T多绳双箕斗,提升能力为7.54Mt/a。安装2台JKMD-4.54()落地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配套拖动电动机为AMZ2000LL16型同步电机,电机功率4000KW、转速54.5r/min。最大提升速度12.84m/s;电控系统采用瑞典ABB公司生产的交-直-交变频电控系统,液压制动系统采用ABB公司生产的恒减速制动系统,提升系统安设了防撞梁、缓冲托罐装置、防蹲罐装置。主要安全保护(即:过卷保护、过速保护、限速保护、减速功能保护、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闸间隙保护、过流和欠电压保护和满仓保护等)试验合格。提升机运行前已通过省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的安全测试,并有相关试验报告,2007年6月通过集团公司验收并投入运行,至今运行正常。副井提升系统副井布置1套1.5t双层四车双罐笼和1套1.5t双层四车单罐笼带平衡锤,安装JKMD-44()、JKMD-4.54()落地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各一台,配套安装ZKTD-250/67型(功率1700KW);ZKTD-285/63型(功率2000KW)电机各一台。最大提升速度为10.9 m/s、11.07 m/s,液压制动系统采用瑞典ABB公司生产的恒减速制动系统,电控系统采用上海华菱生产的全数字控制系统,提升系统安设防撞梁、缓冲托罐装置、防蹲罐装直。主要安全保护(即:过卷保护、过速保护、限速保护、减速功能保护、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闸间隙保护、过流和欠电压保护等)试验合格。提升机运行前已通过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的安全测试和淮南矿业集团公司电气试验室的高压电气试验,并有相关试验报告。该系统于2006年5月建成并调试成功,2007年10月通过集团公司验收,至今系统运行正常。2)运输系统煤流运输系统1262(1)首采工作面的出煤由顺槽皮带经采区煤仓、西部集中运输皮带至主井煤仓,经主箕斗提升至地面。辅助运输系统运输系统永久轨道总长12900m,轨距900m,轨型30kg/m。采用8T、5T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牵引1.5t矿车运输材料、设备和矸石,地面、井下设有充电硐室。矸石矿车经副井提升至地面,编组后经机车牵引至翻车机房,再由汽车运至塌陷区或综合利用。3)供电系统矿井110KV的、回路分别取自芦集220KV变电所及丁集220KV变电所,已建成使用。每一回路电源能满足井上下生产供电需要。地面供电系统:工业广场建有110KV变电所一座,两条110KV电源分别引自潘集区芦集和凤台丁集220KV区域变电所,装备2台SZ10-40000/110,11081.25%/10.5KV主变压器、7间隔SF6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47台KYN28-12金属铠装封闭移开式10KV开关柜;110KV开关设备保护采用西门子7UT612综合保护装置,可以对主变压器进行差动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过负荷保护等;10KV开关设备主要采用NSP788(V2.0)保护装置,可对供电线路进行全方位保护,并具有遥测功能、遥信功能、遥控功能等,各种保护试验合格,通过了淮南供电局检测试验,并有相关试验报告。井下供电系统:井下供电从地面110KV变电所不同母线段引出6路往井下供电,其中4路MYJV42-8.7/10KV-3185交联阻燃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粗钢丝铠装电力电缆,经副井井筒敷设至-826m中央变电所,另2路MYJV42-8.7/10KV-3185电缆到东、西部采区变电所各一路。4)压风系统压风系统由地面压风机和井下管网组成。工业场地内设压风机房一座,安装5台D-100/8-g1型活塞式空气压缩机,配TK550-12/1430型电动机,功率550KW,风压0.8MPa。压风机房设微机监控系统,对每台压风机、拖动电机、给水泵以及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控制和检测,并对压风机运行过程中各类故障进行报警、分析、记录和趋势预测等。同时通过了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的性能测试。5)供水系统矿井共设5个水源井。井下消防用水和生产用水直接由水池经主、副井下井,进入井下供水管网系统。地面消防泵房安装2台高压消防泵,一用一备,日用消防用水经地面消防泵房向地面车间直接供水。6)供热系统工业场地内设有锅炉房1座,安装了4台SZL8-1.25/A型锅炉,通过了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的安全使用检验,并发使用证。现运行正常。7)排水系统井下排水系统:矿井在-826m水平设置水仓和中央水泵房,安装了5台HDM42010型离心泵,流量为420m3/h,扬程为935.1m,三趟D325mm主排水管路,配5套YB710-4 、1980kW、10kV防爆电机及矿用高压真空配电装置,两台泵12.15小时可排完矿井24小时正常涌水量,15.69小时可排完矿井24小时最大涌水量。该系统已建成并通过了国家有资质单位的性能测试,投入使用至今运转正常。地面排水系统:地面雨水经管道和道路边沟汇集进入矿区护矿河。8)机电运输专业预验收结论机电运输设备已经单机试运行,所有单位工程已经过验收和矿区质量监督站认证,符合矿井设计,达到联合试运转要求。预验收专业组同意机电运输设备进行联合试运转。(3)采掘防治水专业预验收情况1)主、副、风井井筒,井底车场、主要硐室、主要大巷、进回风系统等均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满足矿井正常生产的需要。2)采区及首采面丁集矿井开拓开采系统按照矿井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的内容,完成了矿井首采区(西一11-2采区)的开拓开采系统,满足矿井正常生产的需要。1262(1)综采工作面采用ZZ8800/18/38液压支架支护,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采用铰接顶梁或工字钢 和单体支柱进行支护,采煤工作面采用综采支架压力计算机监测系统,经查看矿压观测资料,认为液压支架选型合理。首采工作面已安装调试结束,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3)顶板管理岩巷以锚(索)网喷支护为主,辅以U型棚支护;煤巷采用U型棚或锚(索)网支护。煤巷以锚杆(索)测力计、顶板离层仪等进行观测,岩巷采用GSL型收敛计、机械式多点位移计等方法监测,矿井建立了巷道施工质量管理系统。矿井开拓开采系统按矿井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的要求组织施工,系统基本完善,运行正常,安全设施齐全,各项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能够满足矿井生产要求。4)防治水系统对丁集矿可能构成威胁的水害有:新生界松散层孔隙水、二叠系煤系砂岩裂隙水和石炭系太灰岩岩溶裂隙水。矿井先期开采13-1煤,不受灰岩水害威胁。所有开拓巷道均留设了排水沟和相应的坡度,通过自流或泵送进入井底车场水沟。大型机电硐室采取注浆封堵或混凝土支护。矿井做好水害分析预报,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防水煤柱均符合丁集矿井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设计要求。地面井口标高+25.0m,场内雨水通过排水沟排至场外护矿沟,进入架河。井下堵隔水,采取基岩面向下留设80m垂高防水煤柱,断层两侧留设断层煤柱、地面预注浆、工作面注浆、壁后注浆、硐室防水支护等措施和方法。井下配备SGZ-A型钻机4台,在掘进工作面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老空区,邻近条带积水区、灌浆存水区等,均采取相应的疏导、排出等探放水措施。主要排水设备按时进行检修与维护。5)采掘防治水专业预验收结论满足联合试运转要求,同意预验收,可以进行联合试运转。(4)选煤厂及储装运专业预验收情况1)选煤厂丁集矿选煤厂属矿井型动力煤选煤厂,设计处理能力达5.0Mt/a,服务年限与矿井同步,设计产品质量为灰分20%-28%普通动力煤。主要工艺采用块煤浅槽分选,末煤重介旋流器分选,粗煤泥螺旋分选机分选,细煤泥浓缩压滤回收,工程总投资3.01余亿,于2005年11月份正式开工,至今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并于2007年10月带煤带介调试,目前设备运行可靠,工艺系统满足设计要求达到设计能力。2)储装运选煤厂储煤场采用落煤塔方式,总储量为10万吨。3座总容量为1.5万吨的产品仓,一座0.45万吨的块煤缓冲仓,4座总容量为0.4万吨的矸石仓,一座0.1万吨的块精煤仓。产品既可外销也可装车外运。铁路装车及计量系统于2007年10月完工,具备使用条件。铁路运输:矿井铁路站场与矿区铁路相连接,整个装车站于2007年11月份建成,并通过专业验收,运行正常。地销煤路:矿井专用地销煤路线全长约540米,整个系统于2006年12月份建成,并通过专业验收,运行正常。3)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尽快完善选煤厂密度自动控制系统。4)选煤厂及储装运专业预验收结论满足联合试运转要求,同意预验收,可以进行联合试运转。(5)其他专业预验收情况1)消防系统矿井消防系统采用分压供水方式,并与矿井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并设置。工业场地室内消防采用临时高压制,分低压消防系统和高压消防系统。低压给水管网在工业场地内成环状布置;高压给水管网在产品仓等高层工业建筑附近成环状布置。矿井一次消防最大储水量为1600m3,储存在矿井日用消防水池内。2)调度通信行政通信系统采用的中兴的ZXJ10数字交换机,安装于丁集矿井主办公楼调度楼一楼,初装模拟用户线1032,数字中继线120,2Mb/S数字中继电路2套。调度通信系统选用一套CDH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初装模拟用户300线,配置2Mb/S数字中继电路1套,安装于丁集矿井主办公楼调度楼一楼。3)环境保护环保设施已按照环评与批复要求与矿井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并已投入运行。矿内建成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站;煤泥水处理实现场内闭路循环,零排放;锅炉房锅炉安装除尘器。主要产尘部位设置喷淋装置,洒水抑尘;主要产噪设备安置消声器,采用吸声材料,设置隔音值班室,最大程度降低噪声;不设矸石堆场,所产矸石交由东辰公司处理。工广装备垃圾箱,所产垃圾委托凤台县环卫部门指定的有资质单位定时拉至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置。4)辅助厂房、福利设施 综采设备库、材料库、机修厂、综采设备修理间、坑木加工房以及行政办公楼、生活联合建筑等均已按设计建成并投入使用。矿井建设有职工食堂、单身公寓、浴池等福利设施,均已投入使用。5)机构设置以矿长(党委书记)为首的领导机构及矿井所设置的安全监察、“一通三防”、地质测量、生产技术、机电运输、企管、财务、物资、人力资源等管理部门已经运行。6)人员配备矿井现有职工总人数为2071人,按岗位分,其中管理和技术人员308人,岗位工人1763人。7)制度建立矿井已经制定了关于安全生产、技术、经营和人事管理的安全会议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安全操作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为矿井联合试运转和正式生产提供保障8)职工培训矿井成立了安全教育培训中心,于2006年通过了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验收,取得了四级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设主任1人, 副主任1人,专职教师人,兼职教师20人,负责职工技术和安全培训。目前,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7人,特殊工种413人(井下电钳工、瓦斯检查员、井下爆破工、主提升司机、采煤机司机、安全检查员、通风安全监测工)全部参加了安全培训,取得了安全资格证书;矿对一般工种1325人进行了四级安全培训,均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做到了持证上岗。9)技术措施编制了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同时编制了1262(1)首采工作面生产作业计划、综采作业规程、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以及综采接替工作面设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0)物资准备集团公司负责物资集中采购、集中储备,物资供销分公司有物资总仓库,物资实行集中和分散结合的配送模式,并在矿设立供应站,有充足的物资保障。矿专门设立物供部,负责各种物资的计划、催办、落实、验收等工作,为矿井生产、基建等各项工作保证物资供应。11)、矿山救护矿已与集团公司救护大队签订协议,确定由顾桥救护二中队保障本矿井安全救护工作。该中队技术装备齐全,满足矿井救护需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12)其他专业预验收结论满足联合试运转,同意预验收,可以进行联合试运转。(二)未完成的建设内容及规模(1)矿建工程设计井巷工程量为32377.4m,已完30000m,未完2377.4m。主要是安全专篇要求的西一、西二11-2采区的四条大巷掘进工程应能满足4个区段的长度没有完成,但不影响矿井各系统运行及首采工作面试生产。(2)土建工程设计地面建筑总面积141605m2,已完131378m2,未完9227m2。未完建筑有采掘楼、机电运输楼、销售警卫楼。(3) 安装工程:临时降温和永久降温工程、东部集中运输大巷胶带机、东部集中矸石运输大巷胶带机安装未完成,但不影响矿井各系统运行及首采工作面试生产。三、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一)安全管理机构(见附表二) 矿设有安全监察处,下设安全教育培训中心,质量标准化办公室及安全监察室。有采掘、“一通三防”、机运、信息专职安全质量监察员,从事井上下安全质量监察工作。(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见附表三)按照矿井竣工投产的要求,矿制定了干部安全管理行为准则、职工安全操作行为准则及安全责任制、岗位操作规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矿用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安全举报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为矿井正常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安全资格、持证上岗、入井人员培训情况(见附表四、五)(1)矿现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7人,其中矿长及其他安全生产副总以上领导11人,均通过上级有关部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2)矿井按规定对井下电钳工、瓦斯检查员、井下爆破工、安全检查员、主提升机司机、采煤机司机六大特殊工种进行了送培、复训,目前共413人取得了相应的特殊工种资格证书。(3)矿井设有四级培训机构资质的职工安全培训中心,负责对新工人进行入井常识培训,对专岗和在职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2006年以来,矿井累计培训7332人(次),矿井现有特殊工种413人,一般工种1325人,均取得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一般工种和特殊工种人员均能持证上岗。五、救护协议(见附件九)丁集矿井于2007年11月1日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救护大队签订了救护协议,有效期1年。矿井救护工作具体由淮南矿业集团救护大队救护二中队承担,该队驻地设于顾桥矿工业场地东南角,距本矿井口约20km,行车时间1520min,救护二中队设有4个小队,在册人数44人,矿山救护装备配备齐全。六、工程质量认证情况按照工程性质及认证的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并按照单项工程认证质量分计算后,单项工程经认证质量等级为优良。矿、土、安三类工程(包括矿井、选煤厂)共有竣工单位工程196项,其中矿建完工53项,土建完工85项,安装完工58项,工程合格率100,具体情况如下:(一)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和质量备案情况(见附件六)1、矿建工程设计井巷工程量为32377m,已完成30000m。已验收巷道19849.953m,其中煤巷 5725.57m。单位工程总数为75项,完工53项,认证53项,合格品率100, 优良工程52项,优良率98。 2、土建工程工程设计总数142605m2,设计单位工程88项,完工85项,已验收工程132378m2,认证85项,合格品率100。 3、安装工程安装工程设计59项,完成58项,完成各种管路75400m,缆45225m,设备1510台/套;认证58项,合格率100,优良51项,优良率88。七、主要设备检测检验情况(见附件七)(一)一通三防系统主要设备检测检验情况1、风机的性能检测安装两台ANN3800/2000N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使用,一台备用,配套IDD5809-8HC80-Z型同步电动机,电机功率为3200KW,额定转速为750r/min。风机风叶运转角度为35,等积孔为8.64 m 2;实际运转风量17520m3/min,风机负压1620Pa,风机运转工况点(292 m3/s、1620Pa),外部漏风已测定。反风设施、出风井口防爆门已安装。2007年12月8日,由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对该风机进行了性能鉴定,运转正常,满足设计要求。2、瓦斯抽排设备性能检测采用四台2BEF72-300型和两台2BE1-505型真空泵。四台2BEF72-300型真空泵配备800KW电机,两用两备,单台抽采混合量570m3/min,抽采负压66Kpa。两台2BE1-505型真空泵,配备185KW电机,一用一备,单台抽采混合量150 m3/min,抽采负压3080Kpa。并由淮南矿业集团安装分公司汇同丁集煤矿于是乎2007年11月日对设备性能进行了调试,满足设计要求,运行正常。3、注氮设备性能检测地面建有注氮车间,安装DM1000型膜分离制氮装置2台,单台制氮能力为1000m3/h,出口压力大于0.8MPa。该系统于2007年12月1日建成,并由淮南矿业集团矿业分公司汇同丁集煤矿对设备性能进行了调试,该系统试运转正常,已具备运转条件。 4、防火灌浆设备性能检测地面防火灌浆站安装6台泥浆搅拌机,搅拌机型号为NJ94-396-00型,搅拌机单台制浆能力11m3/h。该系统于2007年12月1日建成,并由淮南矿业集团矿业分公司汇同丁集煤矿对设备性能进行了调试,该系统试运转正常,已具备运转条件。5、监测监控系统主要设备性能检测(1)安全监控系统矿井安装一套KJ91A安全监控系统,配备2台研华IntelP4型主控机(主备各一台),配备了联想P220服务器1台,安装了19台监控分站,网络于 2006年3月形成,由丁集煤矿自动化办公室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该系统试运转正常,已具备运转条件。(2)束管监测系统建立了束管监测系统(JSG-7),在采区、工作面及根据需要设置固定观测点、移动观测点和临时观测点,对井下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密闭等处的采样点进行自动巡回采样、分析。于2007年11月26日形成,由山东邹城市南煤科技有限公司对系统进行了测试,该系统试运转正常,已具备运转条件。(二)提升系统设备性能检测1、主井提升系统主井提升系统装备二套25t双箕斗,提升能力7.54Mt/a,选用JKMD-4.54()型落地式多绳提升机,4000kW、54.5r/min交流低速同步电动机;采用以交-直-交变频低速直联交流电动机传动系统,提升速度12.84m/s;引进瑞典ABB制动系统。该系统由淮南矿业集团安装分公司于2006年8月2007年4月安装,安全保护装置齐全,验收合格。提升机运行前已通过了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的安全测试,并有相关试验报告,2007年6月通过集团公司验收并投入运行,至今系统运行正常。2、副井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装备两套提升设备,一套为一对1.7m3双层四车标准罐笼(宽1.27m),选用JKMD-44()落地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一套,1700kw,52r/min低速直联直流电机拖动,提升速度10.9m/s;另一套为1.7m3双层四车标准罐笼(宽2.30m)加平衡锤,选用JKMD-4.54()落地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一套,2000Kw,47r/min低速直联直流电机拖动,提升速度11.07m/s;引进瑞典ABB制动系统;电控系统采用上海华菱生产的全数字控制系统,提升系统安设防撞梁、托罐装置、防蹲罐装直。主要安全保护试验合格。提升机运行前已通过了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安全性能测试和淮南矿业集团公司电气试验室的高压电气试验,并有相关试验报告。该系统于2006年5月建成并调试成功,2007年10月通过集团公司验收,至今系统运行正常。(三)供电系统设备性能检测矿井110KV的、回路分别取自芦集220KV变电所及丁集220KV变电所,已建成使用。每一回路电源能满足井上下生产供电需要。地面供电系统:工业广场建有110KV变电所一座,两条110KV电源分别引自潘集区芦集和凤台丁集220KV区域变电所,装备2台SZ10-40000/110,11081.25%/10.5KV主变压器、7间隔SF6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47台KYN28-12金属铠装封闭移开式10KV开关柜;110KV开关设备保护采用西门子7UT612综合保护装置,可以对主变压器进行差动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过负荷保护等;10KV开关设备主要采用NSP788(V2.0)保护装置,可对供电线路进行全方位保护,并具有遥测功能、遥信功能、遥控功能等,各种保护试验合格,通过了淮南供电局检测试验,并有相关试验报告。该系统于2003年12月投入运行,运行以来供电安全稳定可靠。(四)排水系统设备性能检测矿井在-826m水平设置水仓和中央水泵房,安装了5台HDM42010型水泵,配套1980KW防爆型电机。该系统于2007年5月建成并通过了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的性能测试,投入使用至今运转正常。(五)压风系统设备性能检测工业场地内设压风机房一座,安装5台D-100/8-g1型活塞式空气压缩机,配TK550-12/1430型电动机,功率550KW。风压0.8MPa. 压风机房设微机监控系统,对每台压风机以及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控制和检测,并对压风机运行过程中各类故障进行报警、分析、记录和趋势预测等。由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对空气压缩机进行了安全性能检验,检验结果满足矿井设计要求。该系统于2004年7月份投入使用,运行状态良好。(六)运输系统设备性能检测矿井在-826m水平西部集中轨道下山设置了一台JKB2.52型缠绕式绞车,该绞车于2007年10月投入使用, 并由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能检验, 检验结果满足矿井设计要求。联合试运转系统设备性能检测或测试表系统检测或测试项目检测或测试机构测试结果测试人员一通三防系统风机性能测试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满足矿井设计要求组长:黄昌勤组员:丁均彩朱永生抽排系统调试淮南矿业集团安装分公司满足矿井设计要求陈玉奇注氮系统调试淮南矿业集团矿业分公司满足矿井设计要求李松防火灌浆系统调试淮南矿业集团矿业分公司满足矿井设计要求李松监测监控系统测试丁集煤矿自动化办公室满足矿井设计要求王斌 段传谊提升系统主井主井2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安全性能检验报告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组长:黄昌勤组员:丁均彩朱永生 主井2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探伤检验报告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组长:黄昌勤组员:丁均彩朱永生主井提升钢丝绳性能参数试验淮北中成金属制品检测有限责任公司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组长:王跃东.组员:刘丽 刘景昌. 主井首、尾绳悬挂装置探伤报告淮南矿业集团商品检测检验的限公司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董金燕、吴栋苗主井提升机制动系统、传动系统调试报告ABB公司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ABB公司BoRosn副井副井2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安全性能检验报告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组长:黄昌勤组员:丁均彩朱永生副井2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探伤检验报告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组长:黄昌勤组员:丁均彩朱永生副井提升钢丝绳性能参数试验淮北中成金属制品检测有限责任公司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组长:王跃东.组员:刘丽 刘景昌. 副井提升机计算机控制系统调试报告上海华菱电站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何荣副井提升机制动系统调试报告ABB公司满足矿井设计要求ABB公司YanBin Hou联合试运转系统设备性能检测或测试表系统检测或测试项目检测或测试机构测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