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28张).pptx_第1页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28张).pptx_第2页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28张).pptx_第3页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28张).pptx_第4页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28张).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6 1源远流长的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探究 世界上曾有四大文明古国 它们至今是否存在 回顾四大文明 古巴比伦 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出现城市与最早的文字 率先跨入了文明时代 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 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 不仅发明了文字 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 泥板书 巴比伦王国被并入波斯帝国的版图 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最终湮灭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法典 泥板字 楔形文字 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 恒河流域 是佛教的诞生地 古印度人民还发明了0 9的记数符号 后被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古印度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其中的代表 公元前1750年印度河文明突然失落被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回顾四大文明 埃及文化古埃及 一般指公32世纪左右至公元前343年波斯灭亡埃及这段时间内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埃及文明埃及的文化渊源甚古 但历经希腊化 罗马化 伊斯兰化 已与古代面目全非 艾菲索斯希腊古城遗址 埃及金字塔 烟消云散 雅利安化 面目全非 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没有文字记载 就没有历史 也就没有文明 路易斯 亨利 摩尔根 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猜一猜 日 月 山 水 牛 羊 人 林 薪火相传 一脉相承 隶书 楷书 行书 金文 草书 篆书 甲骨文 汉字的字体不断演变 但始终没改变 方块字 的特色 至今仍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龙 汉字的演变历程 思考 文字对于文化发展有什么作用 1 汉字 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1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 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一部记言体史书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第一部编年体史诗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春秋 史记 国语 汉书 资治通鉴 尚书 左传 考一考 你知道哪些史书典籍 规模之大 存留之丰 为世界所仅有 2 史书典籍 地位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原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 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 特点 规模之大 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大风泱泱 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 烈火涅磐凤凰 文明圣火 千古未绝者 惟我无双 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 中华世纪坛序 读一读 近日来 黄山市正在积极争创文明城市 为了满足广大市民们精神文化需求 预备沿着街边绘制三面文化墙 分别展示古代 近代 现代的中华文化 假如你是文化墙的设计者 你会怎么设计这三面墙 谈谈你的设计思路 并为各面墙设计一段题词 情境探究创意设计 1 回望古代 辉煌灿烂 二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 回望古代辉煌灿烂 天命神权 敬德保民 思想 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 促进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 独尊儒术 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 产生宋明理学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 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具有划时代意义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 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1 回望古代 辉煌灿烂 二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 走进近代 文化衰微 参考思路 1 当时的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近代中华文化衰微有哪些表现 2 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与国家衰落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 2 走进近代文化衰微 衰微原因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国家衰落文化衰微 内因 外因 2 走进近代文化衰微 决定 反映反作用 经济 政治决定文化 文化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1 回望古代 辉煌灿烂 二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 走进近代 文化衰微 3 畅想未来 重铸辉煌 3 畅想未来 复兴文化 如何复兴中华文化 参考思路 1 国弱则文化弱 复兴文化最根本因素是什么 2 如何保护 传承 创新我们的传统文化 3 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3 畅想未来 复兴文化 1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 3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4 推进文化创新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发展文化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