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福、惜福、造福论中学生幸福德育三部曲杨昆(82214580(湖北大学附中 430062)【摘 要】知福、惜福、造福,是中学生幸福德育三部曲。知福,就是认知幸福;惜福,就是珍惜幸福;造福,就是感恩回报他人和社会。当前中学生幸福德育存在着活动孤立化、教师消极的状态直接影响幸福德育的效果、基础教育存有误区使学生不懂也不愿感恩等突出问题。为此,应强化幸福德育课程教学效果,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智慧的生活态度;师生共进,培养一支具有幸福感的教师队伍。【关键词】 幸福德育;知福;惜福;造福幸福是指人们在满足自身需求、实现现实渴望之后的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愉悦感,追求幸福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动力与目标。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思想活跃,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中学生进行幸福德育不仅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幸福,积极应对困难与挫折,而且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知福、惜福、造福,是中学生幸福德育三部曲。只有抓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幸福德育才能取得实效。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并提出三点有针对性的策略。一、何谓“知福、惜福、造福”幸福德育是一种以爱、关心、尊重、理解、责任等为价值取向,以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为目标,发展个体感知、珍惜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感恩回报的人格特征的教育。幸福德育就其内涵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知福、惜福、造福,是中学生幸福德育三部曲,即相续继起的三个层次。首先是认知层次知福。一个人对幸福是什么,自己是否幸福,如何去追求幸福等问题的认知,直接影响着他(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知福,才能激起强烈的珍惜幸福情感,不至于“身在福中不知福”;知福,才会自觉地产生相应的感恩行为,进而造福他人,造福社会。当代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加之其心智和观察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对事物的分析往往比较片面,甚至偏激。不少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忽视他人的感受,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及别人的想法和需要。当他们的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埋怨父母贫穷寒酸;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就责怪老师教学水平低、对学生不公平;人际关系紧张时,就抱怨对方素质差。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幸福德育,首先应引导他们认知幸福,使其摆脱“理所当然”想法、树立“来之不易”思想,认识和了解自身从父母亲人,从同学伙伴,从社会,从自然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的。让他们知道生活中的一针一线都来之不易;让他们充分体悟师生间、同学间的温暖,从心里承认教师与同学是其学习上的良师益友,生活上的手足伙伴,从而产生愉悦、温暖和幸福的积极情感。其次是情感层次惜福。在知福基础上,使中学生进一步形成珍惜现时幸福的决心和信心。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区分为七类,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这些需要一一被满足时,要懂得“知足常乐”。所谓知足,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珍惜已经取得的东西、已经获得的幸福,并且体认到“本来事情可能更糟”。总是不知足的人,就像“狗熊掰玉米”,实际上永远都不会有满足,也不会获得幸福。第三是实践层次造福。教育学生克服消极等待、不劳而获和坐享其成的思想,将知福、惜福的意识与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施恩、造福他人和社会的具体行为,并形成和善友爱、甘于奉献的习惯。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最终引导中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学生懂得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享受了太多的爱和帮助,应该以感恩的心对待这一切;让他们懂得应珍惜时间认真学习,提升素质,超越自己;让他们懂得应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快乐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社会。二、当前幸福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中学生幸福德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学领导和德育工作者的重视,各地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如提倡乐己、乐人、乐天下的“三乐”德育,创建美丽校园、星级学生、幸福教师、德育课程、幸福家庭的“幸福校园”方案,将积极心理学与幸福德育有机融合的“微笑德育”模式等。但毋庸讳言,当前中学生幸福德育也存在着活动孤立化、教师消极的状态直接影响幸福德育的效果、基础教育存有误区使学生不懂也不愿感恩等突出问题。1、幸福德育活动孤立化一般地说,中学很少会开设专门的幸福观教育课程,也没有一套测评学生幸福感和感恩意识的标准体系,无法跟踪记录学生的幸福德育状况,也不能根据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思想素质状况及时实施幸福观教育。多数情况下,往往是由班级自行组织感恩教育活动,结果有的流于形式,有的没能很好地和家庭、社会等多方联动,学生只是参加了一次活动,并没有真正因此得到教育。幸福德育不是孤立的,必须与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等德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幸福德育还必须以学校为基点,以家庭为依托,做到家校互动,一以贯之,才能增强学生的幸福感,让惜福、造福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目前我国中学德育课程的设置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说教内容多,大道理多,脱离中学生的现实生活,缺乏针对性。此外,德育课采取的形式基本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用道德知识的传授代替了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课堂上,学生背诵着大量的道德知识,课下,学生的行为却时常违背这些熟知的理论,致使德育的效度和信度降低。2、教师消极的状态直接影响幸福德育的效果教师是中学生追求人生幸福的领路人。有人说,幸福校园就像一座天平,天平的一边是老师,另一边是学生。一边高,一边低,天平倾斜,终将倒塌。如果教师自己都感觉不到幸福,又如何让学生感到幸福,珍惜幸福?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对教学和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2012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包括广东在内的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教师的抽样调查显示,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2.49%已构成“心理疾病”。中国人民大学启动的“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则显示,82.2%的被调查者对工作不满意,逾60%表示有跳槽意向。毫无疑问,教师消极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幸福德育的效果。3、基础教育存有误区,使学生不懂也不愿感恩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许多人片面地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视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家长往往把成绩的好坏来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同时,学校过于关注中、高考的升学率,一些班主任甚至错误地认为,学生只要成绩好什么都好,就算思想品德出了问题也无所谓;而只要成绩差,就算其他方面做的再好,也不能算好学生。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学生自私自利,情感冷漠,不懂感恩也不会感恩。三、促进中学生“知福、惜福、造福”的三点策略 幸福德育不仅要引导中学生确立幸福认知,懂得珍惜幸福,更要引导他们把这些认知和情感外化为造福的行为。为此,本文提出促进中学生“知福、惜福、造福”的三点具体策略。 1、强化幸福德育课程教学效果,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德育课程教育是中学幸福德育的主渠道。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增加幸福德育的意识,挖掘显性的幸福德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度、适量、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幸福德育。爱听故事是中学生的天性,如果能用中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灌输正确的幸福观,感染他们的言行,比起生硬地讲大道理要有效得多。例如可以讲一讲武汉市的全国道德模范黄来女的故事。她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一个贫困家庭。清贫的生活没有磨砺了黄来女坚强的个性。她学习刻苦,2003年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在校期间,她一边完成学业,一边还要打工挣钱,照顾卧病在床的老父。她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07年她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2010年,“孝女”黄来女已经成为了一名外企经理。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教师应用自己的智慧去引导学生,发现、解读、领悟其中的正能量。在此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使用漫画、图片、视频等材料,增加幸福德育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本校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校本幸福德育教材,让学生学习知福、惜福和造福的内容,通过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认同,从而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给学校带来蓬勃生动的氛围,也给学生搭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平台,促进学生幸福感的提升。例如笔者所在的单位在2014年教师节时组织感恩系列活动,其中谢师恩DIY创意礼物大赛十分有新意。比赛要求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感谢师恩的小礼物,每班推荐不少于2件作品。活动方案下发后,短短几天内,校团委便收到130余份参赛作品。同学们以低碳环保为出发点,融入自己的奇思妙想,大胆创意,给自己喜爱的老师制作出各式各样精美的贺卡和独特的礼物。经过学工处、校团委及各年级书记评委老师们的评选,三十个作品被选为最“有创意有心意”礼物,并在教师节当天展出在学校小广场上。此次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了一次展示创意和手工技巧的舞台。教师节老师们看到这些独具新意的贺卡和礼物时候,纷纷感到意外和惊喜。他们都表示,想不到想不到我们的学生如此心灵手巧,这样的礼物十分贴心。小小的卡片和礼物寄托着浓浓的师生情,尊师爱生、感恩教育,幸福德育的光辉在校园中不断发扬、传承。2、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智慧的生活态度事情都有两面性,“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悲观主义的人只看到事情消极的一面,乐观主义的人却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实施幸福德育就是要有意识地引导中学生用辩证的方法从正反两个角度地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用感恩的心面对挫折和伤害。要引导中学生在看到自己努力的同时,也要正视别人的付出,在想到个人利益时,也要考虑他人的需要,学会忘记过去的不愉快,冷静面对各种误解和非难,包容他人不同的做法和观点,对他人和社会常存感激之情,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 3、师生共进,培养一支具有幸福感的教师队伍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只有教师从工作与生活中体会到幸福,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感受幸福。只有让师生都在幸福中创造,在幸福中成长,幸福的天平才能稳定和谐,才能成就幸福德育。如果教师整天都在抱怨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对未来失去积极乐观的态度,那么就不可能引领学生成为一个能感知幸福、珍惜幸福和创造幸福的人。因此,中学必须致力于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在探讨中学生幸福感培养的同时也要研究对教师幸福感的培养,只有师生共同进步,一起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一起期盼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欢乐,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架子工考试题及答案
- 驾校新规考试题及答案
- 浦发银行包头市九原区2025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家政收纳考试题目及答案
- 招商银行合肥市庐阳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兴业银行榆林市榆阳区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祭妹文考试题及答案
- 浦发银行西安市莲湖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梯考试高频难、易错点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
- 中信银行嘉兴市桐乡市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需求趋势及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 中煤集团公司职称计算机试卷高级
- DB35T 772-2023 行业用水定额
- 心血管内科介入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曙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卷(1-3章)
- 2026年全年日历表带农历(A4可编辑可直接打印)预留备注位置
- 载人航天术语
- 2024年高考英语训练动词(谓语、非谓语)单句语法填空50题
- 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招商代理及商业运营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