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doc_第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doc_第2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过去和现在都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它包括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思想、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教学方法等等。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育了灿烂的数学文化,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但不等同于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容易把数学文化狭义地理解为介绍历史上的数学家和数学事件。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奠宙教授就主张文化应当结合课程内容来展开。以文学为例,对称和对联,就有共同之处。清风对明月,上联变下联,正如对称图形,变过去相互重合一样,都是变换后的不变性质。徐利治先生把 “孤帆远影碧空尽”当作“极限”的意境;陈子昂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是一维时间和三维空间的结合;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语道出数学实践活动的真谛。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形容数学上的“无界”概念等,这些都是绝好的案例。难怪数学家莱布尼兹感叹:“音乐是一种隐藏的算术练习,透过潜意识的心灵跟数目在打交道” 。在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就充分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渗透。那么,在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数学文化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数学史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各地不同版本的教材,都特别注意挖掘数学文化内涵,结合课程知识向学生展现古代数学及其理念、思想、方法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数学史又包括数学故事和数学家。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我向学生介绍:【九九乘法表】 乘法口诀,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管子轻重云:“滤戏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韩诗外传云;“齐桓公设庭宴燎,待人士不至,有以九九见者。”古时的乘法口诀,是自上而下,从“九九八十一”还是,至“一一得一”止,它的顺序与后事相反。古人用乘法口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所以称九九乘法表。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 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得一”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我国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2.注重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品质“数学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面对这一要求,作为数学教师,就必须考虑充分利用生活素材例教学购物时,先让学生在课前到超市尝试购物,了解了人民币的知识,体会人民币不同面值之间的换算率,实际进行操作体验,再在课上进行交流汇报,这样开放了教材的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活动之中,真切感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真正理解了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了“数学文化”的熏陶 。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学会“渔”而非“鱼”教育界有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最重要的不是把知识交给学生,而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例如,在教学有多少张贴画(6的乘法口诀)一课时,让学生回顾总结2、3、4、5口诀的编制过程及编制方法,尝试自己编出6的乘法口诀,有目的的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认识,体会新旧知识的转化;另外,让学生将6的9句口诀之间进行比较,并与之前所学的2-5的口诀进行比较,渗透比较的思想方法等等。通过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渗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再一味的依赖老师的教学,掌握自己学习的方法。4.学会欣赏数学文明,了解人类发展一本数学发展史,就是一本人类发展史。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超越,创造,不断探索,追求。在每个阶段所形成的灿烂文化和思想,都能在数学每个知识点上找到它的缩影。数学这位自然科学的高贵皇后,浑身上下洋溢着人文的光芒,充满着科学的精神,凝聚着求真的意识,蕴含着辩证的思想。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让孩子徜徉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品味知识的价值,感受生命的律动,分享成长的喜悦。例如, 教学一米有多长一课时,通过实例使学生深深认识到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作用, 进而理解了“米”的应用的广泛。之后,我又和学生一起分享了在人类不同发展时期长度的表示方法。在我国唐代便以唐太宗李世民的双步(左右脚各迈一步)为尺寸标准,叫作“步”,并规定三百步为一里。一“步”的五分之为一尺。唐代尺合现在0303米,一里合4542米。史书记载,远古时期,人们便“布手知尺”、“身高为丈”、“迈步定亩”。古人中指中节之长被定义为一寸,直到现在,中医的针灸中还袭用这个长度标准。中国最早的长度标准实物是安阳殷墟出土的商尺。这支骨尺由兽骨磨成,尺长17厘米,上面标刻着等长的十个单位。由于史料的缺乏,这根骨尺的原始标准不知从何而来,但根据古人长度标准制定的经验,很有可能便是哪位老祖宗的手掌长度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纷纷定义自己领土内的长度标准。这个王的手掌,哪个王的小腿,纷纷派上用场,搞得中华大地长度标准极为混乱,给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待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其他王侯的身体部位才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统一使用秦国的长度标准。由此看来,历史教科书中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作为历史功绩标载入史,还的确有些道理。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我国长度单位的发展史,不仅建立了自己与现实世界、现实生活的横向联系, 也建构了个体与人类社会、个体和人类文明之间的纵向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教学中的文化渗透需要教师的文化底蕴作保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数学的理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反映了教师的文化素养,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活动中,也就受到了教师的潜移默化。总之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应结合有关内容有意识地强调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教材中有关数学文化的内容,要注意介绍重要的数学思想、优秀的数学成果、有关人和事的人文精神,贯穿思想品德教育,要短小、生动、有趣、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