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一、备课标(一)课程标准: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之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二)化学具体课程目标: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方案(11号文)中,化学学科“备课标与教材”根据化学课程标准五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已经高度概括为10个方面的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涉及5个目标:1.认识氧气、二氧化碳、铁、酸、碱、盐等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关系,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解释简单的化学问题。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5. 能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6.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进行加工。7.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10.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二、备重点、难点教材分析: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是本单元重要的教学目标,酸和碱的知识是发展化学基本观念最生动、最典型的素材,在初中化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共涉及两个大的标题内容:一、中和反应;二、中和反应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酸和碱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这一问题,借助实验和形象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酸碱性改变的原因,认识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有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到探究其他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经历由个别到一般的规律,正确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材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讨论,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利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教学重点确定为: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能说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2.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的反应,能正确写出酸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重点知识:中和反应的实质。重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经历较为完整、开放性的探究过程,提高探究能力。2.通过分析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规律,学会利用数形结合以及宏观微观结合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3.通过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到探究其他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经历由个别到一般的规律,学习归纳、演绎的科学思维方法,逐步提高思维能力。重点情感类目标:通过交流讨论,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对生产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会化学、用好化学的积极情感。三、备学情(一)分析学生的起点知识和能力,思维障碍;通过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学生对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及其用途有了初步的认识,课题2提出酸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顺应了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会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酸碱溶液混合后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产生疑惑,这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学生在本单元课题1中已经掌握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这就为实验探究该问题准备了条件。因此经过小组讨论,学生自己完全能够设计出完整的实验方案。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还为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碱之间的反应作了铺垫。但要较好地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对于一些抽象能力欠佳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些困难。因此,教学难点确定为:认识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二)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估计有99%的学生能够通过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知道酸和碱能发生化学反应;85%的学生能够通过分析盐酸和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钙的反应,正确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0%的学生能够通过从微观分析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的pH变化过程,知道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策略:做好探究性实验,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充分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兵教兵”的策略突破难点。四、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类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认识中和反应2.通过分析盐酸和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钙的反应,正确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通过从微观分析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的pH变化过程,知道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过程方法类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经历较为完整、开放性的探究过程,提高探究能力。2.通过分析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规律,学会利用数形结合以及宏观微观结合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3.通过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到探究其他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经历由个别到一般的规律,学习归纳、演绎的科学思维方法,逐步提高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类目标:1通过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2通过设计实验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反应,在探究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感受探究的成功与喜悦。五、备教学过程构建动场:夏天被蚊虫或蚂蚁叮咬后,为什么涂上肥皂水等碱性物质,就可以减轻痛痒?小明的妈妈夏天不小心把面团发酸了,怎么办?你能帮帮他吗?为什么加入面碱能去掉酸味?一、中和反应活动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交流探究一】来源:学&科&网向盛有5%盐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你认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了吗?你的猜想是什么?有何依据?引导猜想: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之间展开讨论,设计出自己认为合理的方案。【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仪器药品进行实验来检验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注意指导实验进行情况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学生利用桌上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与自己的猜想进行对照通过现象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之间发生了反应。让学生亲自操作、实践、体验、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交流探究二】观看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微观模拟视频,引导学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自主学习】寻找酸与碱反应的规律。其他的酸和碱之间是否都能发生类似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那样的化学反应呢个?为什么?试着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盐酸与氢氧化钾: 盐酸与氢氧化钡: 硫酸与氢氧化钠: 硫酸与氢氧化钡: 【综合建模】引导学生得出酸与碱能反应,验证一开始的猜想是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找出反应的共同点;导出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和盐的定义及其基本反应类型。【活动目的】1. 从学生熟识的生活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2. 利用酸和碱究竟能否发生反应产生认知冲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打开问题的思路中训练思维的灵活性。3.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评价反思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增强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活动过程】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实验探究,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总结交流探究,反思应用反馈 【活动策略】这里主要运用到的问题探究活动策略有: 为学生创设引导其提出问题的问题情境策。 问题探究方法的选择策略 要致力于挑战性、竞争性学习环境的营造策略。 营造一种对话、交流和质疑的课堂交流环境策略。【活动评价】采用活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当堂检测”。二、中和反应的应用【交流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的pH是怎样变化的?在pH变化曲线上坐标为(18,7)的点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当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量较少时,盐酸有剩余,溶液显_性;当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_性;当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_性。【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1页内容,了解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活动目的】1.通过分析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以及分析图像中某些数据的含义,使学生学到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2.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学生自学中和反应的重要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活动过程】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总结交流探究,反思应用反馈 【活动策略】这里主要运用到的问题探究活动策略有: 问题探究方法的选择策略 要致力于挑战性、竞争性学习环境的营造策略。 营造一种对话、交流和质疑的课堂交流环境策略。【活动评价】采用活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当堂检测”。综合建模: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简略的写在下面。课内作业(说明:类题目为基础达标必做题,类题目为巩固提升题,类题目为挑战自我选做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 Fe2O3 BCa(OH)2 CH2SO4 D BaCO3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点燃A Fe+ CuSO4 = FeSO4 + Cu BCO2 + Ca(OH)2 =CaCO3+H2OC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D 2H2 + O2 = 2H2 O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盐酸和氢氧化铜: 。(2)盐酸和氢氧化铁: 。(3)盐酸和氢氧化铝: 。(4)硫酸和氢氧化钠: 。4下列关于酸碱中和的说法,合理的是( )A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被红火蚁咬了(毒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肥皂水(pH=10)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恰好反应完全,溶液的pH不改变D氢氧化钠中和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OH + H2SO4 = Na2SO4 + H2O5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由红色变为蓝色 B由蓝色变为红色 C由红色变为无色 D由无色变成红色6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B反应前后,Na+和Cl-的数目不变C反应前后,H+和OH-的数目不变D反应前后,H2O的数目不变课外作业资料:小清河实现通航功能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理学全套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 抗灾减灾课件
-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高三下学期“供题训练”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科普版(2012)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超二代微通道板合作协议书
- 历年五一建模题目及答案
- 怀化化学题目及答案
- 抗击疫情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阻燃ABS热塑性弹性体合作协议书
- 行吊操作规程教案
- 2025年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共100题含答案)
- 附加协议附加合同
- 2025年法制副校长演讲稿(7篇)
- 第1课 追求向上向善的道德
- 生物质颗粒购销合同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24套
- 第01讲 意象、画面与意境 练习 中考语文复习
- 2025年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第四章药品调剂质量控制第二节用药错误管理课件
- 2025年中国氢化棕榈油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