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十六周教学学生预习提纲.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第十六周教学学生预习提纲.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第十六周教学学生预习提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第十六周教学学生预习提纲23、送东阳马生序【学习目标】 1、理解重点词的含义,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理解文中对比写法,并体会其作用。 3、学习古人勤奋好学的精神。 【重 难 点】疏通文意,学习古人勤奋好学的精神。 【课 时】2课时 课前预习: 借助工具书,参考课下注解及课后补充材料,预习下列内容: 1、 了解题目“序”的含义、分类及作者。 2、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h( )学 逾( ) 约 硕( )师 趋( )百里外 叱咄( ) 俟( )其欣悦 卒( )获有所闻 负qi( )曳x( ) 皲( )裂 媵( )人 以qn( )拥覆 容臭( ) 烨( )然 yn( )袍b( ) 衣 3、将你不敢确定字音的字写在下面: 4、说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假借( ) 走( )送之 加冠( ) 与游( ) 先达( ) 叩问( ) 援( )疑质( )理 或遇其叱咄( ) 礼愈至( ) 穷冬( ) 至舍 ( ) 持汤( )沃灌 ( ) 寓逆旅( ) 日再( )食 腰( )白玉之环 略无慕艳( )意 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2)同舍生皆被绮秀 5、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并填空: 全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作者分别克服了_之难和_之难,得到了_和_的结果。 (用原文中的四自短语填空)第二自然段,作者用自己求学中衣、食、 、 四个方面的贫穷反衬自己求学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4、默读课文,自主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求学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文章描写其他学生优越条件的句子是什么?作者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 24、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词语2。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树”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歌的内涵。【相关资料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 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 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学习字词。注音:训诫(ji) 陡峭(qio)嶙峋(ln)(xn)耸立(sng)啜泣(chu)着眼(zhu) 头晕目眩(xun)迂回(y)纳罕(n)(hn)小心翼翼(y)闷热(mn )屡次(l)【主题详解】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在遇到巨大的困难时,既要冷静;又要化整为零,循序渐进,把危险和困难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然后把着 眼点放在构成大目标的一个个小目标上,一步步地战胜困难,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使我们感受到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自主学习】(1)把经历的事分成起因、经过、结果、启示几个部分在课文中标出记号。 (1)(一)、起因 别出花样 去爬悬崖 (二)、经过 中途被弃 进退两难 (三)、结果 父亲指点 摆脱困境 (四)、启示 走一步 再走一步(2)概括这件事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回答:本文记叙了的事,说明了的道理。)(2)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我”和一群孩子攀爬悬崖 ,在悬崖上下不下来,最后在爸爸的引导下,“走一步,再走一步”爬下了悬崖,并且得到了珍贵的人生启示。(3)记叙的顺序是什么? 【合作探究】(1)本文内容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可能有哪些内容不写?(练习一) 明确:本文写作上 详略得当。开头的说明和末尾的点题是略写。当中攀爬悬崖和爬下悬崖的回忆是详写。在写攀爬悬崖过程中,详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则略 写。写“我”爬悬崖的过程详写,好友杰利回家领父亲来的过程则略去不写。以后则详写“我”怎样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父亲的指导则略写,详写“我”的行 动与心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文章写的是一次攀爬悬崖的过程,寄寓的是怎样去对待困难和克服困难的道理。可见,凡是能充分表现中心材料详写。(2)朗读在岩石上的部分,划出有关心理描写的句子。(第八页)25、有的人一、精彩诗句摘抄二、主要内容三、质疑四、扩展资料有的人作者简介 臧克家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这部诗集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这个时期,臧克家的诗篇幅短小,却颇具概括力。他除有意识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 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有的人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除了继续做短小隽永的小诗之外,臧克家还创作了一部人物传记体长诗李大钊。这部长诗从多个角度,包括战斗、家庭等方面将一个革命先驱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格展现出来。 有的人写作背景 1949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身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看到了鲁迅文章中提到过的“枣树”、“老虎尾巴”。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