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包公审驴》教案.doc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包公审驴》教案.doc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包公审驴》教案.doc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包公审驴》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下册包公审驴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包公审驴教案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熟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件、相关资料。一 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包公吗?(学生发言。)老师介绍包公:包公被称为“包青天”,他为官清廉,为民做主,断案更是神奇。这节课我们就来看包公审理过的一个案子。(板书:包公审驴)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生字、新词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2.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3.熟读课文。三 检查学习情况1.指名读生字,注意要读准字音。2.根据熟字,学习本课的生字。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惊慌失措:害怕慌张,举动失常,不知怎么办才好。懊恼:烦恼,悔恨。闻所未闻:听到了以前没有听到过的事情。冒名顶替:假冒了别人的名义去做事或窃取别人的权利、地位。4.小组内互读自己喜欢的句段。四 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可以分几段。2.全班交流。第一段(第1、2自然段):刘五的毛驴被人偷换成了一头瘦驴。第二段(第310自然段):包公审驴的过程。第三段(第11、12自然段):瘦驴回到了自己的家,刘五的驴被找到了,小偷也被捉住了。五 自读喜欢的段落,提出不懂的问题六 小结 包 公 审 驴告驴审驴找到驴 1.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并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因此教师可以从课文题目入手,让学生就课文题目提问,进行质疑,这样,不仅仅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更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使学生带着“在什么情况下审驴,为什么审驴而不审人,怎样审驴”等问题主动读书才是真正关注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 2.阅读是理解、体验、感悟的过程,教师可采用两种读的方式,一种是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另一种是师生一起去接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内容,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然后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分段,要分得合理,并能说明理由,这样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看拼音,写词语。o no(懊恼) wn su wi wn(闻所未闻) shn l(审理)y y(衙役) mo mn dn t(冒名顶替) n jin(案件)2.比一比,再组词。 3.把词语补充完整。守口如(瓶) 胆小如(鼠) 用兵如(神)洁白如(雪) 心乱如(麻) 水平如(镜)挥汗如(雨) 家贫如(洗) 暴跳如(雷)心急如(焚) 视死如(归) 对答如(流)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