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省参赛选手培训(1).doc_第1页
南通市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省参赛选手培训(1).doc_第2页
南通市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省参赛选手培训(1).doc_第3页
南通市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省参赛选手培训(1).doc_第4页
南通市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省参赛选手培训(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市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省参赛选手培训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整个初中阶段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技能:1、显微镜操作技术;2、生物制片技术;3、解剖技术和观察能力;4、科学探究能力(包括:方案设计的能力;调查能力;分析能力;数据解读能力)5、生物绘图能力;6、撰写实验报告能力。一、显微镜操作技术我认为在本次省实验竞赛中显微镜操作技术是必考查的内容之一,因为显微镜是生命科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虽然不会单独考查这部分技能,但在多项实验中(如:1、观察细胞结构;2、观察叶的组成;3、观察酵母菌;4、观察水绵;5、观察青霉和匍枝根霉;6、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7、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都要借助于显微镜来观察。所以操作时必须规范。例:熟练操作显微镜实验用品:显微镜、生物标本、擦镜纸、纱布实验要求:(一)低倍镜的操作(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掌握低倍镜的操作)1安放显微镜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放:放在靠左手边,离桌边7cm左右2显微镜对光遮光器:选用合适的光圈(光线好用小光圈,光线不好用大光圈)物镜、目镜的使用:选用低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不能用手扳动物镜。反光镜对光:光线好用平面镜,光线不好用凹面镜。镜面对着光源。3观察永久装片装片放置:将要观察的目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好。使用低倍镜,下降镜筒:镜筒用粗准焦螺旋下降至物镜与装片相离1cm左右。(此时眼睛一定要侧面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标本或损伤镜头)调焦:用左眼观察,同时反向慢转粗准焦螺旋,直至看到目标后转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看的更加清晰。4、显微镜收放:将压片夹转至后方,取走装片,将物镜转离通光孔,下降镜筒至最低,将反光镜转到与镜座垂直的位置,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入镜箱。(取下物镜与目镜放入镜盒中)(二)高倍镜的操作: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下的观察。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 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 0.51 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准焦螺旋!)。如视野变暗,可调节反光镜。(三) 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 :1.调节亮度:由暗调亮,可以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反光镜的角度。 2.将临时装片在载物台上适当位置固定好。 3.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使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自上而下的调节,眼睛在侧面观察,避免物镜镜头接触到玻片而损坏镜头和压破玻片。 4.左眼通过目镜观察视野的变化,同时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移,直至视野清晰为止。 5.如果在视野中没有被观察对象,可以移动装片,原则为欲上反下,欲左反右。 6.如果不够清晰,可以用细准焦螺旋进一步调节。 7.如果需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可以转动转换器调换物镜。如果视野较暗,可通过调节亮度;如果不够清晰,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进一步调节,但是不可以调节粗准焦螺旋8.使用完毕后,请调节转换器,使空镜头孔对着通光孔,将镜筒调至最低后装入镜箱。l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大光圈、凹面镜二、生物制片技术生物制片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生物组织和细胞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要了解生物制片技术的一般原理和程序,知道制片的方法的分类,掌握生物制片技术的方法。重点掌握显微镜制片技术。1、装片法:装片法:是将新鲜、少量的生物材料直接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再盖上盖玻片,做成玻片标本的方法。其制作过程: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将载玻片持平或放在平台上,用滴管吸水或其他液体滴一滴在在玻片中央(量要适度,以恰好被盖玻片盖满为度),将材料用解剖针或镊子平展于载玻片的液滴中,加盖玻片(为避免气泡产生,先将盖玻片一侧接触液体边缘,在慢慢向下落,放平盖玻片),制成玻片标本。(如: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2、观察酵母菌;3、观察水绵;4、观察青霉和匍枝根霉;5、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例: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实验目的:学会并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实验材料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清水、纱布、滴管、镊子、吸水纸、解剖针、碘液、洋葱。实验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序 号操 作注 意 点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1.必须拿住载玻片和盖玻片的边周。2.盖玻片易碎,轻拿轻放,轻轻擦拭。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注意水滴大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会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3把洋葱鳞片叶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侧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必须是一层薄膜,不带有“洋葱肉”。4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或镊子轻轻地把它展平。不要直接用手展平薄膜。5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慢地放平,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开始时盖玻片和载玻片之间的角度可以等于或小于450,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实验观察。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只需一滴碘液。7重复第6步骤23次,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2、涂片法 涂片法:是将材料均匀涂布在载玻片上的一种制片方法。其制作过程:取洁净的载玻片,将涂抹的液滴滴于载玻片的中央或偏右约14处,左手持载玻片或放在平台上,右手持另一载玻片作推片。先慢慢向右移动,让短边接触溶液,两载玻片的夹角约为3045度,再向左迅速推载玻片,即可涂成一均匀的薄片。也可用解剖针、牙签、火柴杆等涂成薄片,盖上盖玻片即可。(如:口腔上皮细胞、血细胞涂片)例: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涂片实验目的:学会并练习制作临时涂片。实验材料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纱布、滴管、镊子、吸水纸、解剖针、碘液、消毒牙签。实验步骤: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涂片序 号操 作注 意 点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1.必须拿住载玻片和盖玻片的边周。2.盖玻片易碎,轻拿轻放,轻轻擦拭。2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是“生理盐水”,不是“清水”。3用凉开水漱口后,再用消毒的牙签在自己的口腔内壁上轻轻地刮几下。4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涂抹尽量做到均匀,涂得越散越好。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讨论:要在显微镜下看到清晰的物象,在制作装片时应该怎样操作?(1)取材要均匀,如撕取的洋葱鳞片叶表皮不宜过大或过小,且越薄越好。(2)材料要充分展平,防止重叠影响观察。(3)染色要适度,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观察。(4)显微镜操作要规范,如调节好粗准焦螺旋、选择好适宜的光圈和反光镜等。3、压片法压片法是将生物材料置于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施加一定压力,将组织压散的一种方法。其制作过程:取洁净的载玻片,先将解离好的或疏松的材料放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或染液,再进行压片,压片时,可用针尖或刀尖直接轻压材料,或把盖玻片盖上,用刀柄或手指轻压盖片,或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手指轻压载玻片,压片时应注意不能移动盖玻片。如:植物幼根根尖有丝分裂等。(初中阶段这个方法没用过)4、切片法:是指手持刀片将新鲜的或固定的实验材料切成薄片的制作方法。其制作过程:首先选用软硬适度的植物根茎叶等。徒手切片前,应先准备好一个盛有清水的培养皿。(1)直接切:这种切法主要适合根、茎和裸子植物那种针叶,以及像夹竹桃等这种硬挺的叶可直接切。如果不想切斜,要注意二点:一个是左手拿的露出来那截要短,尽量只能连续切2 刀的样子(一般是可以切4,5 刀的),二个是切口一定要水平,同时右手的刀片也要水平,拉刀的时候保持在一个平面上(拉快点容易做到)。(2)利用支持物:先把材料切成小块的,再夹到萝卜或马铃薯块茎里面(事先挖个洞或切条槽),再一起切,这个几乎适用于全部的根、茎、叶,软的硬的均可。(如:观察蚕豆叶的组成)实验目的:1、观察蚕豆叶的结构,了解叶片是由哪些组织构成的。2、学会徒手切片的技能。实验材料和用具:新鲜的蚕豆叶(或青菜叶)、马铃薯块茎(或萝卜的块根)、清水、滴管、刀片、毛笔、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显微镜、蚕豆叶永久横切片。实验步骤:序 号操 作注 意 点1把马铃薯切成高35cm,长和宽各12cm的小块作为支持物。再把叶片切成长方形夹在支持物的切缝中。2用左手捏紧夹着叶的马铃薯小块,右手拿着沾水的刀片,向自己身体方向连续水平斜向拉切。左手拇指要低于食指,以防被刀片划破。3用湿润干净的毛笔把切下的薄片轻轻刷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内。不能用手直接拿刀片上的薄片。4在培养皿内挑选最薄的材料,用毛笔挑起,放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切片。不能用手直接从培养皿中拿薄片。5把制成的临时切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仔细辨认组成叶的细胞形态特征。将观察和分析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3)用三层或二刀层片夹起来在载玻片上划。适用于比较坚韧,硬的叶片,绝对要放在载玻片之类的地方,要用划的,凌空切会很不顺,容易切不断。(如:观察蚕豆叶、青菜叶、菠菜叶等的组成)(这种方法获取的切片厚薄均匀、组织结构完整,我比较喜欢这种方法)(4)卷成管状,当茎来切:适合于比较软的叶片,要领是要卷的细,中间的洞不要太大。(大了容易斜,这种方法用的不多)l 在考查生物制片技术时,关键看徒手切片的制作的熟练程度,各选手可根据考场给的材料,选择最适合的制片方法,最终目的是制取薄而透明的组织结构完整的玻片,制作的临时玻片无明显气泡,盖玻片外无多余的液体。在显微镜中看的结构清晰而透明。三、解剖技术和观察能力1、解剖技术:就是剖开生物的躯体,以研究各器官的组织构造。自从2001年实施生物课程标准以来,初中生物上几乎没有什么解剖实验。只有一个“观察河蚌”,是要用解剖刀打开贝壳的。所以在做这个实验时,一定要规范使用解剖器械。2、观察能力: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对象、范围、方法;观察要遵循由表及里、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先外后内、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对比观察时抓住事物的特点并比较其异同的方法,通过对比的观察来发现事物间的区别和联系;要正确使用观察工具;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进行观察,从而获得科学准确的事实;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观察。不要盲目和随意地观察;不要以主观想象取代观察到的现象;不要只对单方面观察。初中阶段的观察实验有:1、观察细胞结构;2、观察叶片的结构;3、观察酵母菌;4、观察水中的小动物;5、观察桃;6、观察贯众和葫芦藓;7、观察河蚌;8、观察水绵;9、观察蝗虫;10、观察青霉和匍枝根霉;11、观察蘑菇;12、观察哺乳动物的心脏;13、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14、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15、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16、观察长骨的结构;17、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18、观察鸟卵的结构;19、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20、观察叶芽的结构。例: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实验用品:浸软的菜豆(大豆、花生)种子,浸软的玉米(或小麦等)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碘液实验要求:1取一粒浸软的蚕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以及种皮上的黑色眉状的种脐和种孔。用手挤压这颗种子,水从哪里冒出来?2剥掉蚕豆种子的种皮,里面有子叶几片?分开子叶,用放大镜辨认其结构。3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颜色,用刀片将玉米纵切,用放大镜辨认其结构。4分别在蚕豆和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加碘液。5.说出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并能画出种子的结构图。四、科学探究能力探究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来回答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初中阶段的生物探究实验共有22个。主要有:1、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2、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3、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4、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5、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6、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7、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8、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热量;9、探究人体的多层次结构;10、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11、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12、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13、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14、虚拟鉴定血型;15、探究人体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16、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17、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18、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19、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20、模拟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21、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22、探究某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等。科学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实施计划: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关键:(1) 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2) 正确设置实验变量的取值范围,以确定实验组数。(3) 严格控制好无关变量:(对照实验一般只能有一个变量)实验材料-选材的可行性。试剂选择-等浓度、等体积,等量且适量。实验器具大小相同。培养条件-相同,时间一致。重复实验-排除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例: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唾液的消化作用)实验用品:试管、烧杯、温度计、干淀粉、热水、试管架、玻璃棒、滴管、碘酒等。制备淀粉糊:取1g淀粉,加100ml清水,搅拌,煮沸,冷却待用。收集唾液:清水嗽口后,将消毒的玻璃棒一端顶在舌下,另一端置于小烧杯中,使唾液自然流下。实施实验:试管编号:在2支试管上编号,做对照实验,分别编号为A和B,向两支 试管各注入2mL淀粉糊。向A试管中分别滴加2mL的清水并振荡,向B试管中分别滴加2mL的唾液并振荡。将两支试管放在370C水浴中恒温保存10分钟左右,取出,冷却。滴加等量碘酒:分别滴12滴,振荡。解释现象,得出结论:1、现象:A试管中溶液变蓝,B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发生变化。2、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可以消化分解淀粉。五、生物绘图能力(一)绘图步骤:1、细致观察,选出要画的部分2、确定图的大小和位置3、选用(HB)铅笔打轮廓,然后画出标本的大致形状4、细致核对标本,用清晰的笔绘出来(二)绘图注意事项:1.绘图一律用铅笔。2.绘图应以科学、精确为主,首先一定要认真观察标本。3.应着重掌握比例正确,线条清晰,点线不要重复描绘,明暗部分可用点的密度区别,切忌以笔涂抹阴影。4.在纸的一面绘图,铅笔应经常保持尖锐,纸面要整洁平服。5.绘图要注释完全,注释字要用正楷,注字划线要相互平行,所绘的图一般要靠纸的左边,注释字靠图的右边,图的名称写在图的正下方,实验课程、号数、日期、标题、姓名、班级都要注在图的上方。初中阶段主要要求的绘制的图有:1、植物细胞;2、动物细胞;3、蚕豆叶的横切面;4、酵母菌结构;5、桃花的结构;6、葫芦藓的结构;7、鲫鱼的外形;8、河蚌的内部结构;9、水绵的结构;10、植物叶表皮的气孔;11、鸟卵的结构;12、种子的结构。六、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1实验报告书写要求: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2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一) 实验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二) 所属课程名称(三) 学生姓名、学号及小组成员(四)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五) 实验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