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_第1页
林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_第2页
林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_第3页
林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_第4页
林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036个月儿童中医调养服务河北省中医院 林 燕,一、概述,1、年龄阶段:036个月儿童为本次中医调养服务的年龄阶段。分别属于: 新生儿阶段(028天); 婴儿阶段(28天1岁); 幼儿阶段(1岁3岁)。,2、小儿生理特点:“少阳”之体,(芽儿)阳气相对阴液而言强盛 ,又称“纯阳” ,生机蓬勃,发育旺盛。 “三有余”:即阳常有余,心常有余,肝常有 余;“一不足”:脾常不足(易上火、易惊惕、易抽搐、易窝食),3、小儿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因此,根据小儿生理和病理特点,发挥中医优势,从治未病的角度开展“儿童中医调养服务”, 势必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儿童中医药调养服务简介:对0-36个月儿童中医药调养就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和发病机理,指导儿童监护人开展起居活动指导、饮食调养以及常见穴位的按揉,以达增强儿童身体健康的目的。,儿童中医药调养服务由四部分组成:预约儿童监护人;儿童中医药调养指导;传授穴位按揉方法;记录并纳入健康档案。 按照不同月龄实施,参照本规范开展相应的工作。,二、流程及具体指导内容,主要内容:根据不同月龄指导家长进行儿童的中医调养:6、12月龄: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18、24月龄: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方法。 30、36月龄: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按揉四神聪穴方法,(一)预约儿童家长: 在儿童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二)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及穴位按摩:(教授内容),1、6月龄、12月龄:(该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极其旺盛阶段,对营养要求高,而消化系统不能适应对大量食物的消化吸收,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同时来自母体的抗体减少,易生病。)1.1、饮食指导: a、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时间间隔。(不能死守书本,睡时不喂) b、防止乳食无度。 c、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添加辅食宜细、软、烂、碎,从小量、单品种开始,渐加至多样。(指牙未出齐前),1.2、起居调摄:a、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b、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尿不 湿,遗尿)c、衣着要宽松,以棉质透气为主,不可紧束而 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d、经常到户外晒太阳,促进钙吸收。,1.3、常用按揉部位及方法A、摩腹(1)位置:腹部(肚脐)。(2)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3)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影像资料),注意:力度:适中,至表皮 频率:一般120次/分 方向:顺时针 疾病:及时就医,B、捏脊(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2)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3)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图)。,操作时从长强穴开始,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见图)。(影像资料),注意:体位:(呈一定弧度;肥胖儿视情况) 力度:(适中) 感觉:(第2、3天有一定的酸痛感) 长期坚持,2、 18月龄、24月龄:(防外感)2.1、饮食指导:a、适时断奶,渐过度至成人饮食。b、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避免偏食、挑食(蔬菜)。c、小儿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差,加餐时量不宜过多,(尤其是夜间入睡前)次数不宜过频。d、寒凉食物要适度。,2.2、起居调摄:a、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午睡时间短)b、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c、衣着要宽松,以棉质透气为主,款式简单,不要复杂、装饰过多。(“三分寒”),2.3、常用按揉部位及方法A、足三里穴(1)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2)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3)现代研究:证明针灸足三里穴能提高小鼠运动能力。其机理可能与纠正运动小鼠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节紊乱有关;亦有研究证明与纠正运动小鼠自由基代谢失衡有关。 (4)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影像资料),注意:力度:(至皮腠即可,不用深到 肌层,强调“摩”以调气) 中指:(亦可) 方向: 顺时针,B、按揉迎香穴(1)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见图),(2)功效:具宣通鼻窍的作用。(防感冒) (3)现代研究:透刺迎香穴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服鼻炎康的对照组;低频电脉冲刺激迎香穴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疗效确切;迎香穴位按摩可以有效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肠功能恢复;术后早期指压迎香穴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恢复胃肠道排气。(4)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影像资料),注意:力度:适中 鼻翼:妨碍呼吸 简便方法:一手项后固定,另一手食 指、拇指按揉或上下推揉。,3、30月龄、36月龄:(脑)3.1、饮食指导:a、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按时进食,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控制肉食及辛辣、油腻等易上火食物的摄入,多食新鲜蔬菜、水果。b、提倡“三分饥”。c、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的摄入。(形寒饮冷则伤肺,饮料、冷饮伤胃伤肺,急性胃肠炎。),3.2、起居调摄:a、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b、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c、衣着要宽松、舒适,少穿少捂。(“童子不 衣裘帛”, “三分寒”)d、正确理解“春捂”与“秋冻” 。(抗寒、耐热要 适度),注意:,吃得太饱与穿得太暖所致。 “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质。,3.3、常用按揉部位及方法:按揉四神聪(1)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 。,(2)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3)现代研究:针刺四神聪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电针智三针穴、四神聪穴对血管性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所形成的功能障碍,以及主要症状有改善作用;采用针刺四神聪的方法可明显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提高其脑内SOD的活性;针刺四神聪延长睡眠时间和改善大鼠睡眠结构的机理可能与改变大鼠脑内的单胺类递质含量有关。(4)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影像资料),注意:年龄太小、囟门未闭合不能操作。 可2指同时操作。(成人:缓解疲劳、降压、止头痛,可敲打。),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