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解剖_第1页
肩部解剖_第2页
肩部解剖_第3页
肩部解剖_第4页
肩部解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肩部局部解剖,肩部的前面体表,肩部的后面体表,7,肩部的上面体表,腋区的体表,肌腱袖: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肩胛下肌、,头静脉,三角胸肌沟,三角肌,胸大肌,肩前区和腋区,三角胸肌三角,臂筋膜,胸筋膜,主要前屈肌:三角肌前部喙肱肌辅助前屈肌胸大肌锁骨部肱二头肌长头,主要后伸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辅助后伸肌:胸大肌肋部肱三头肌长头小圆肌,主要外展肌:三角肌中部冈上肌辅助外展肌:三角部前后部前锯肌,主要内收肌:辅助内收肌:胸大肌 三角肌前后部、喙肱肌 背阔肌 肱三头肌长头、大圆肌,主要内旋肌:辅助内旋肌:肩胛下肌 三角肌前部、胸大肌 背阔肌、大圆肌,主要外旋肌冈下肌、小圆肌 辅肋外旋肌三角肌后部,肩 部: 腋 区(一)腋窝的构成,2.腋窝底:皮肤、浅筋膜、腋筋膜,1.腋窝顶:锁骨中1/3、第1肋外缘、肩胛骨上缘,胸廓出口综合征,3、腋窝壁前壁:胸大、小肌及其喙锁筋膜;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和背阔肌下缘;外壁:肱骨内侧面及肱二长头肌;内壁:胸廓的外侧壁(16肋骨,前锯肌),4、腋隆前隆:喙肱肌+肱二短头肌。中隆:腋血管神经束。后隆:肱三长头肌内侧头。,腋动脉及肱动脉体表投影,(二)腋窝的内容(content) 腋动脉 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3段。1、胸最上A、胸肩峰A;2、胸外侧A;3、肩胛下A,旋肱前、后A,1,2,3,6,5,4,(二)腋窝的内容(content) 臂丛神经 依据腋动脉在胸小肌后 的位置关系分成3束。,C5C6C7C8T1,上,中,下,外侧束,内侧束,后侧束,正中神经内侧根,正中神经外侧根,肌皮神经,尺神经,腋神经,桡神经,根 干 股 束 支,上干,颈6,颈7,颈8,胸1,颈5,中干,下干,前股,后股,前股,前股,后股,后股,外侧束,后束,内侧束,正中神经外侧根肌皮神经,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内侧根尺神经,四边孔、三边孔,由于肱三头肌长头穿过大圆肌和肩胛下肌、小圆肌之间,其内侧为 三边孔:(旋肩胛血管);肱三头肌长头与肱骨外科颈之间 四边孔:(腋神经及旋肱后血管),旋肩胛前动脉,腋神经和旋肱后A,肩部局解,肩部局解分肩前、肩后、肩上、腋区。一、肩前区(一)范围:肩关节前方,指三角肌区前部。(二)表面解剖:三角肌及头静脉。(三)分层解剖:,1、皮下层,皮下层: (1)筋膜 /胸筋膜:覆盖胸大肌。 臂筋膜:覆盖三角肌。 (2)皮神经:肱骨上外侧、中间、内侧神经。 (3)三角胸肌三角:沟上端连接锁骨下缘。 (4)三角肌沟及头静脉:为肩前手术入路标志 及追寻腋血管的向导。,2、肌层,1、浅层、 外:三角肌,起于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头静脉 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 内:胸大肌,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及上6个肋 软骨腹直肌鞘前层; 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2、深层 外:由内向外依次有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 肱二头肌长头。喙突中点 内:胸小肌(起于35肋前端),止于喙突, 为手术中定位标志。,3、血管、神经,腋血管神经束经锁骨中1/3、经喙突内下方一横指处入腋。(1)静脉:腋静脉位腋动脉内侧。(2)动脉:腋动脉位腋静脉外侧,被 臂丛围绕,,3、血管、神经,第一段:1.32cm 胸最上动脉:分布12肋 胸肩峰动脉:粗。发锁骨支、肩峰支、 三角肌支、胸肌支第二段:2.74cm 胸外侧动脉: 第三段:7.36cm 肩胛下动脉:旋肩胛动脉;胸背动脉 旋肱前、后动脉:,3、神经,(3)神经A、臂丛神经:(五根、三干、六股、三束) 干:居斜角肌间隙, 股:位锁骨中1/3后方及第一肋上面, 束:起自第一肋外缘,伴腋动脉入腋, 皆发出分支。,3、神经,a.外侧束:由上中前股组成, 分正中神经外侧根、肌皮神经。b.内侧束:由下干前股组成, 分正中神经内侧根、尺神经。c.后 束:三干后股组成, 分桡神经、腋神经。,二、肩后区,二、肩后区(一)范围:为肩关节后方的部位,为三角肌 后沿,肩胛骨的范畴。(二)表面解剖: 肩胛骨平27肋1、肩胛冈及冈上、下窝(1)上窝:上部为斜方肌上方纤维, 下为冈上肌(2)下窝:三角肌后纤维、冈下肌,二、肩后区,3、肩峰4、冈根:平T3棘突5、上角及内侧缘中下部:肩部疾患之痛点。6、下角及肩胛胸臂间隙: 上臂在体侧时最大, 上臂前伸时封闭。,二、肩后区,(三)分层解剖:1、皮下层:皮肤较基厚、与皮下组织紧密连接。深筋膜以冈下筋膜厚而坚韧, 三角肌、斜方肌、背阔肌、大方肌的筋膜很薄(1)皮神经:位肩胛骨的内侧缘及上方、外下方。内侧:有T16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T3最长), 管理肩胛区感觉。,二、肩后区,上方:锁骨上外侧皮神经。 肝、胆、膈疾患常通过此神经反射至 右肩的皮肤,引起该处皮肤过敏。外下方:臂外侧上皮神经(为腋神经的终末皮支)于三角肌后缘尚3/5与下2/5交界处穿出深筋膜。心脏疾患通过此神经反射至左肩。(2)皮血管:旋肩胛动脉、静脉的皮支,最粗,经三边间隙出皮下。,二、肩后区,2、肌层: (1)浅层(以冈为界)A 内侧:斜方肌及菱形肌腱质区。B 外侧(由上自下)三角肌:以薄层腱膜起自冈下缘。冈下筋膜:厚,附着于骨缘,供冈下肌浅纤维起始,并包罩该肌于骨纤维鞘中。大圆肌(于小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形成三边孔、四边孔) 大菱形肌及听诊三角。,斜 方 肌,肩 胛 冈,三 角 肌,小 园 肌,长 头,背 阔 肌,大 园 肌,冈下肌腹,斜方肌腱,二、肩后区,(2)深层 1、冈上肌:极厚;中部断面呈三角形。2、冈下肌:3、小圆肌:构成三边孔、四边孔。(3)内侧缘:肩胛提肌 小菱形肌 大菱形肌,二、肩后区 血管、神经,3、血管、神经 (1)血管a.肩胛上动、静脉: 位肩胛冈的中外1/3处。缘自甲状颈干动脉、 沿肩胛舌骨肌深面达肩胛骨上缘,经冈上窝绕 冈盂切迹入冈下窝,参与肩胛动脉网。b.颈横动脉(绕肩胛骨上角升、降并分出) 浅深支:,三 、肩上区,(一)范围:为肩关节上方及内侧的部位。 前界锁骨,后界肩胛冈; 内界颈根,外界肩峰。 包括颈外侧区、肩胛上区和肩峰区。,三、 肩上区 表面解剖,(二)表面解剖:1、向内开口的“V”形2、体表标志,三 、肩上区 分层解剖,(三)分层解剖1、皮下层(1)皮神经:为内侧,锁骨上神经。(2)皮血管:肩峰网,位肩峰区,细小,密集。 锁骨上、下缘有较多血管,如: 颈外静脉: 位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上动、静脉: 位锁骨后缘。 头 静 脉: 位锁骨外1/3前缘。,斜方肌,肩胛冈,肩峰,三角肌,锁骨,胸大肌,三、 肩上区 分层解剖,2、肌层 (1)浅层前侧 内:胸大肌 外:三角肌后侧:斜方肌后侧:冈上肌,经肩峰下止于大结节。 肩胛提肌:位前踞肌内缘。外侧:肩胛舌骨肌下腹,止于肩胛下缘。,三、 肩上区 分层解剖,(2)深层后侧:冈上肌,经肩峰下止于大结节。中间前踞肌:位冈上肌内缘,起于肋骨, 止于肩胛骨上角。 肩胛提肌:位前踞肌内缘。外侧:肩胛舌骨肌下腹,止于肩胛下缘。,小 结,一、血管肩部动脉主要位于肩前区(一)肩前部的动脉均来自锁骨下动脉, 可分锁骨区及肩前区。1、锁骨区 锁骨下动脉 甲状颈干动脉(1)肩胛上动脉:向后经冈外1/3处至冈下窝入冈(2)颈横动脉-浅支、深支-向后,行于肩胛骨内缘。,小 结,2、肩前区:为腋动脉分6支胸最上胸肩峰:粗分肩、三、胸、锁共4支。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分出胸背动脉、旋肩胛动脉。旋肱前动脉旋肱后动脉,小 结,(二)肩后部的动脉均来自前侧的锁骨下动脉。1、上部:来自甲状颈干的肩胛上动脉、颈横动 脉走行于肩胛部外1/3几内缘。2、下部:三边孔有旋肩胛动脉穿出,四边孔有 旋肱前、后动脉。,小 结,二、神经(一)颈丛(c1-4前支) 1、皮支: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 2、肌支:分胸锁支、斜角肌支、斜方肌支、 肩胛提肌支等。 3、膈神经:沿前斜角肌浅面向内下斜行,经 锁骨下动、静脉之间入纵隔。 4、副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小 结,(一)臂丛:五根、三干、六股、三束五根:颈5、颈6、颈7、颈8、胸1三干:上干、中干、下干六股:前三股、后三股三束:外侧束、内侧束、后束,肩部手术入路,肩部的手术入路,肩部的手术入路 一、肩关节前上内方切口(肩前内侧入路) (一)适应症1、肩关节病灶清除和融合术2、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肩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3、陈旧性肩脱位切开复位术4、肩关节习惯性脱位修补术5、人工肱骨头置换术6、肱二头肌长短头断裂修补术,肩部的手术入路,手术步骤1、切口:起自肩锁关节前侧,沿锁骨外1/3前缘向内,再沿三角肌前缘延伸至中下1/3交界处为止。,肩部的手术入路,2、显露头静脉:牵开皮瓣后,于三角胸肌沟中找寻并分离。(头静脉可行于深部或缺如),肩部的手术入路,3、切断三角肌锁骨头:沿锁骨切断远 段牵向外方,显露胸肩峰动脉,远 侧显露胸大肌抵止腱。,肩部的手术入路,4、显露喙突:结扎或牵胸肩峰动脉向 上方,切断胸大肌上部抵 止腱,将三角肌、胸大肌 牵向两侧,显露喙突及肱 二短、喙肱腱。5、显露肩胛下肌:(距喙突尖1cm处)切 断喙肱、肱二短腱并翻向下 方,即可显露。,肩部的手术入路,6、显露关节囊:切断肩胛下肌并牵 向内,外旋上臂, 显露关节囊。7、显露关节腔:穿刺抽吸无误后, “十”字切开关节囊。,三角肌,肩峰支,头静脉,胸大肌,三角肌,胸大肌,头静脉,肩峰支,三角肌支,胸肌支,三角肌,胸大肌,肩峰支,三角肌支,胸大肌腱,喙 突,肱二头短,喙肱肌,胸小肌,胸小肌,肱二头短,喙肱肌,肩胛下肌,肌皮神经,12,肌皮神经,腋神经,肱二头长头,关节囊,肩胛下肌,肱骨头,肩部的手术入路,术中注意点1、切口定位准确,锁骨段勿过短或 过长,以绕过喙突为宜。2、胸、三交界处应成弯弧,不能成 直角或锐角。3、锁骨、头静脉、喙突是术中的重 要标志。,肩部的手术入路,术中注意点4、三角肌不应切口过低,避免影响 显露喙突。伤及肌皮神经。5、喙肱肌、肱二短应在腱质部切断, 太低恐伤深面的血管神经。6、肩胛下肌位肩关节前下方,喙肱 肌深面。,肩部的手术入路,二、肩上方弧形入路(军刀状切口) (一)适应症1、肩锁关节手术2、肩袖及肩峰下滑囊手术3、肩关节后部或肩关节后脱位手术4、肩关节融合术,肩部的手术入路,手术步骤1、切口:呈倒U形。从肩胛冈的外1/2 起,沿肩胛冈向肩峰端延伸,再 沿锁骨外1/3前缘向内顺三角肌 前缘向远端延伸,直到三角肌中、 下1/3交界点为止,肩部的手术入路,2、将三角肌起点从暴露的肩胛冈、肩 峰、锁骨上切开剥离,然后沿三角肌 前缘,避开头静脉顺肌纤维方向分开显露肩峰、肩锁关节: 将皮瓣向上、下牵开即可。如欲行肩锁关节手术,皮瓣向上多剥离; 如欲行肩峰手术,皮瓣向下多剥离。,肩部的手术入路,4、显露肩袖:翻开切断的三角肌,避免 伤及腋神经及旋肱后血 管,暴露附着于肱骨大、 小结节的肩袖;肱二头肌 长头和喙突及关节囊。5、显露关节:横切肩袖及关节囊,显露 关节腔、肱二头肌长头腱。,肩锁关节,肩峰,三角肌,三角肌,三角肌,肩峰网,肩锁关节,三角肌,肩峰下滑囊,冈上肌,冈下肌,小园肌,肩胛下肌,腋神经,肱骨头,长头肌腱,肩部的手术入路,三、肩关节前方弧形切口 (一)适应症1、肩锁关节及锁骨手术2、肩峰下滑囊手术,肩部的手术入路,(四)手术步骤1、切口:自肩峰至锁骨中1/3止。 2、显露肩峰及斜方肌、三角肌:牵开皮瓣即可。3、显露肩锁关节及锁骨:沿肩峰及锁骨切开斜方肌、三角肌,切开骨膜,作骨膜下剥离,即可显露关节及锁骨。,肩部的手术入路,(五)术中注意点1、沿骨骼部位进入。2、切断三角肌时应谨慎操作。,肩部的手术入路,四、肩后方入路 (一)适应症1、肩胛骨肿瘤切除2、肩胛骨骨髓炎病灶清除3、肩关节后部手术(二)麻醉:插管全麻 (三)体位:俯卧,肩部的手术入路,(四)手术步骤 1、切口:自肩峰后角至肩胛冈中内1/3 交点处,再转向腋后壁上方二 横指.2、显露肩胛冈:向内外侧牵开皮瓣,即 可显露肩胛冈、三角肌后部、 冈下筋膜。,肩部的手术入路,3、切断并向外翻开三角肌:显露 冈下肌及小圆肌,肱三头肌长 头、腋神经及旋肱后动静脉。4、显露关节囊后壁:切断冈下肌、 小圆肌并牵向内侧,即可显露 关节囊后壁,肱三头肌长头, 四边孔。,肩部的手术入路,5、显露肩关节:按需要切开关节 囊,显露肱骨头、关节腔。 如欲显露肩胛骨,沿冈上、下 作更多剥离。,肩 峰,肩 胛 冈,三角肌后,冈 下 肌,小 园 肌,大 园 肌,小 园 肌,大 园 肌,腋 神 经,旋肱后AV,肱二头肌长头,冈 下 肌,小 园 肌,腋 神 经,旋肱后AV,冈 下 肌,肱二头肌长头,关节囊后壁,肩胛上动脉,旋肩胛动脉,腋筋膜,胸 大 肌,背 阔 肌,尺 神 经,前臂内侧皮,冈 下 肌,胸背动脉,旋肩胛动脉,肱 静 脉,尺 神 经,肱二头肌,喙 肱 肌,外侧束,内侧束,正中神经,肱动脉,肌皮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肩胛下肌,肩胛下肌,肩胛下肌,关节囊,肱骨头,四 腋区 分层解剖,(三)分层解剖:1、皮下层:(1)皮神经:由前向后依次有肋间壁 神经、壁内侧皮神经、 2-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2)皮静脉:贵要静脉、胸外侧静脉、 胸腹壁静脉(3)淋巴结:分外群、前群、后群、中 央群、和胸肌间群。,四 腋区 分层解剖,2、肌层:其四壁为肌肉(1)前侧壁:胸大、小肌(2)后侧壁:背阔肌、大圆肌、 肩胛下肌(3)内侧壁:前踞肌(4)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