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0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教案(新人教版)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2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3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2通过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通过比较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的归纳出相同点,为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4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增加课外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验,既学会粗盐提纯基本操作,又消除了前面阅读整理知识的单一性,同时增加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相关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怀。2 / 20教学重点:常见的盐的性质用途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景导入:同学们在家有没有做过饭烧过菜?烧菜过程中应加那些调味品?解答小结:最主要的是加一些盐,厨房中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 Nacl) 。介绍导入:同学们,我们化学中的盐是指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不仅仅指食盐,而且有些盐是有毒的,如我国曾发生过多起因误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当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生活中常见的盐有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 、高锰酸钾(kmno4)和大理石(主要成分为 caco3)等指导阅读:3 / 20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盐,请大家阅读教材P7071 有关氯化钠的知识。投影:有关食盐的图片或录象思考下列问题:(投影)通过阅读教材,你对氯化钠有了哪些进一步了解?你所知道的氯化钠的组成如何?体每天对氯化钠的摄入量大约是多少?为什么?能否过多地食用食盐?氯化钠有那些重要的用途?它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怎样?投影:1氯化钠的组成2氯化钠的用途3氯化钠的分布(归纳、总结要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一定要形成完整的概念。 )过渡: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 ,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除去泥沙等不溶性的杂质引导讨论:粗盐初步提纯需要那些步骤?过滤器的准备需要那些仪器?滤纸如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注意那些问题?整个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那些?4 / 20活动与探究:粗盐食盐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设计并完成探究报告。录像:播放正确操作教师适当的引导:(作参考)1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操作过程中液面可能高出滤纸的边缘滤纸被玻璃棒捅破 2产率偏低的原因:溶解时未充分搅拌。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转移时固体可能洒落等。总结:略作业:新学案教后:5 / 20第二课时:投影: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柱子、豪华酒店的地面等。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大理石)介绍: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谈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如钙尔奇片的成分就是碳酸钙。2碳酸钠俗称纯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等的生产。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蒸馒头时可用它作发酵粉,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治疗胃溃疡(易引起胃穿孔) 。提问:1我们已经学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想一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什么?反应的原理是什么?演示:盐酸腐蚀含碳酸钙的建材2碳酸钠、碳酸氢钠能否也发生类似的反应呢?两位同学上讲台演示:按照实验 11-1的实验要求,装置按图 11-7。两位6 / 20同学同时演示。演示实验 11-2:设问:上面列出这些反应跟我们前面所学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有那些不同点?再比较这节中所出现的几个方程式,具有那些共同特征?上述这些反应,它们都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讨论:1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为什么?2分析上述几个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讲解: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沉淀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当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在这节课上是不完善的,随着以后的学习,我们会了解的更多。课堂练习:教材习题 1、2、3。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知道了那些知识?学会了什么?作业:新学案教后:7 / 20课题二化学肥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2认识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3知道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学会如何探寻重点要点,有条理地归纳整理新知识。8 / 20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化肥的简易鉴别,学会如何团结小组成员成功地、有效地完成探究实验和探究报告。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越种越甜”的道理。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学会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景导入:人的成长离不开营养,植物的生长也是一样,需要充足的养分。讲授新课:9 / 20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77 页第一、第二段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2)农民或你家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讲解:虽然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很多,但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我们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合理施肥已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知识。阅读: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P77-79 页的有关内容,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讲义上的表格,并进行看图抢答。投影: 常见种类对植物所起的作用缺少时的症状氮肥10 / 20磷肥钾肥复合肥11 / 20抢答:利用投影展示不同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回答:该植物是否营养不良,如果是,你准备给它施何种肥料?提问: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植物能不能吸收并转化成氮肥呢?讲解:大部分植物不能把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但豆科植物利用根部的根瘤菌却能将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这类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肥。因此,有经验的农民常把其它植物与豆科植物种在一起。这种将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辩论:将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以“使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为题进行辩论。第二课时:过渡:农家往往有几种品种不同的化肥,如果表面的12 / 20字样在磨掉的情况下怎样区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活动与探究:1、桌上的几种化肥从颜色上看有哪些不同?2、闻一下气味哪些肥料会有特殊味道?3、各取少量溶于水,观察溶解情况。4、各取少量分别加少量熟石灰研磨,能否闻到气味?为什么?13 / 20溶解性14 / 20气味15 / 20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