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材关注生命教育管窥.doc_第1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材关注生命教育管窥.doc_第2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材关注生命教育管窥.doc_第3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材关注生命教育管窥.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语文教材关注生命教育管窥现今的中学语文教材对生命教育给予了很大程度的关注,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师,我们更应本着“以人为本,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宗旨,关注生命教育。一、生命教育的必要性“近年来,据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公布,我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0000,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为28.7万人。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占相应人群的19%,在15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是第一原因。”(新华文摘2007.24P30)生命诚可贵,面对这样的数字,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文以载道,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科。笔者以为,它一方面要传授语文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语文教学大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标准)。因此语文教学也肩负着生命教育的重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渗透“生命教育”的意识。然而现实教学中,迫于中考、高考的压力,不少教师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只“教书”不“育人”,只关注中考语文科考了多少分、高考语文科考了多少分,关注的是均分、排名忽视对教材中根据大纲、课程标准编写的有关生命、人生这类课文题材的挖掘,或者只是表面的浅层次的教学,不能结合实际进行拓展。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胡总书记、温总理一再强调,救人第一,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人的生命,这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教育学生多是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忘我劳作很少教育他们珍爱自己、珍爱生命,很少让他们去思考生命意味着什么,每个人的生命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由于对生命思考的不够深刻,进而导致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恍惚,对生命的态度不够严肃,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现象时有发生。前不久,我区境内,也有两名中学生跳楼自杀,其中之一就这样结束了年青的生命。遗憾!遗憾中,我们应该更加意识到生命教育的必要。二、中学语文教材从哪些方面关注了生命教育(一) 生命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对“生命”的解释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通过新陈代谢跟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流。”生命不仅有自然的、生理上的生命,更有社会的、精神方面的内涵。所以海伦凯勒再塑生命(人教版初中八下,如相同,以下将省去“人教版初中”的字样)强调的不是生理上的生命,而是接触外界,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生命。莎莉文老师的伟大也在于重塑了海伦凯勒精神层面上的生命。生命是什么?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种群的延续,是关爱他人的生命。沈石溪斑羚飞渡(七下)中, “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生命之桥,“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 ,老斑羚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人类同样具有这种精神,著名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最后的长春藤叶(苏教版高中必修二)中,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了琼珊即将熄灭的生命火化。生命是什么?冰心在谈生命(九下)中说,生命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冰心用比喻的方式写出了生命的力量、价值、过程与意义,生命是鲜活的。杏林子在生命 生命里说:“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生命是心脏的跳动,这是生理上的、物质的,是一切一切的开始。没有它,行不通;糟蹋它,不可取。生命是宝贵的,请珍惜生命。(二) 热爱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轻视生命意义的人枉称为人。司马迁报任安书(苏教版必修五)中,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毅然选择生,没有生,没有对生命的热爱,还会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热爱生命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九下)描写的是一出“残酷的求生悲剧”。饥饿、体力极度虚弱、恶劣的天气、野兽的威胁、伤病,这些都不能使这个淘金者倒下,“逼着他向前走的,是生命,因为它不愿意死。”生命坚韧、顽强,只要你爱它,它就能创造奇迹。生命 生命(七上)中杏林子说:“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同样克伦沃森的生命 生命(七上)也通过屡遭践踏的“蜜蜂”,写出了生命的顽强,写出了“我”对生命的敬畏。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九下)描写了深谷里的树种,在幽暗和岑寂中,一点点发芽生长,生长成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它们坚韧顽强,不畏艰难险阻,乐观豪迈,创造了生命史上的奇迹。周国平人生寓言(七上)里,落难王子面对厄运,他说:“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只要活着,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苏教版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收录了这样几篇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我与地坛(节选)最后的长春藤叶呱呱鸟啼,它们围绕“珍爱生命”这一话题,“有对美好生活向往,也有对人生苦难的反思;有对他人生命的关爱,也有对他人关爱的感受;有战胜心灵创伤获得生的欲望的感激,也有对小生灵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所以这些都源于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我们学会珍爱生命”。生命是宝贵的,热爱生命,才能创造奇迹。(三) 生存能力生存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里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是教育的支柱之一,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会生存需要生活自理能力、安全防范意识、明辨是非能力等等。中学语文教材中,如:笛福的荒岛余生(七下)写了鲁滨孙被陷荒岛之初那种绝望中寻找生存,寻求希望的经历。许多事情需要鲁滨孙自己去想,去做,去面对突如其来的种种困难。蒲松龄的狼(七下)中,屠夫如何与奸诈而又贪婪的狼斗智斗勇。勾践灭吴中,勾践为了生存,为了复国,卧薪尝胆,刻苦自励,自强不息。我有一个梦想(人教版高中第一册)中,马丁路德金为了黑人能够“平等”“自由”地生存,到处奔走演讲。萧乾的吆喝(八下),商贩们为了生存也在到处奔波叫卖要生存就要去奔波,去奋斗,去斗争,去追求。当然,生活的许多技能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其他常识课的普及教育。南京最近一次高楼住宅失火,逃亡能力最强的是学生,他们得益于学校的常识教育。(四) 生命的责任人不是孤立的,人是社会的人。我们为什么要活着?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中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苏教版必修五)冯友兰横渠四句(苏教版必修五)中引用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余光中在假如我有九条生命中更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除了养活自己、让自己活着外,还要为父母活,为朋友活。我与地坛(人教版、苏教版都选了该文)中,史铁生不仅写出了生命的可爱,而且写出了“我”的生死与母亲息息相关,母亲怕“我”想不开,默默地暗暗地注视着“我”的一举一动,“我”的生命也是母亲的一部分。生命不仅是我们个人的,也是社会的。爱因斯坦说:“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如何进行生命教育(一) 积极开展人生教育、理想教育人生教育、理想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责任教育。一个有理想的人,他(她)必定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有了理想,人生就会充实而不空虚,生命就会灿烂而生机勃勃。居里夫人说:“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人教版高中第五册第一单元选了这样几篇课文,人生的境界人是什么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孔孟,这些课文都是谈理想、谈人生的,课文中有很多人生哲理句子,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好好的挖掘、拓展、延伸。如:“康德认为,人就是不断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工作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也是劳碌而辛苦的。歌德说:“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舒服的生活。就好象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这是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人生就是不停地奋斗,安逸和快乐不是生活目的的本身。人教版初中九上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傅雷家书两则也是人生、理想教育的好素材。(二) 加强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理想和现实也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距。正确看待人生,看待生活,看待生命,需要我们经受挫折的磨练。如果不能正确对待,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就认为自己无能,悲观、消极、厌世,这样的人怎会获得成功,这样的人生有什么乐趣。生不如死,做出蠢事也是可想而知的。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教育他们乐观向上。中学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课文,如送东阳马生序(八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七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论厄运直面苦难(苏教版必修五)教这些课文时,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对学生加强人生的挫折教育。爱迪生说过:“失败也是我们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们一样有价值。”“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语)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打击是不可避免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就应该享受失败,感谢失败,树立信心,迎接成功。心理健康教育与挫折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父母的期待、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关系,都可能给学生产生压力,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不能及时化解,就可能出现情绪低落、抑郁,导致自杀或他杀行为,马家爵案件,充分说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三)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自立精神、自救互救技能现在独身子女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围着一个孩子转,生活中,很多初中生不会做饭,高中生不会洗衣服,许许多多的孩子不干一点家务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少学生看着父母下班后,忙这忙那,自己却坐在那看电视、看报纸,不肯帮忙,不会帮忙。认为父母为他(她)劳作,理应如此,理所当然。你想,在家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给他(她)让座,到了公交车上,怎么可能让他(她)给别人让座,他(她)坐着的时候,连爷爷奶奶都得站着,何况你又不是他(她)的爷爷奶奶,或者他(她)在内心深处把你和他(她)的爷爷奶奶一视同仁,你不也得站着,有错吗?(有点说远了,回到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上来。)曾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个研究生出国不到一年就死了。原来,他自幼受奶奶宠爱,一点家务活也不做。上大学时臭袜子、臭鞋子、臭衣服一包一包捎回家让奶奶洗。父母因他学习成绩好,也不责备他。结果出国后因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又无人照料,不合群,就这样孤独地死了。我们说,学生适当地做一些家务活,对培养他(她)的自理能力是有好处的。自立是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