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脏腑辨证.ppt_第1页
第九章 脏腑辨证.ppt_第2页
第九章 脏腑辨证.ppt_第3页
第九章 脏腑辨证.ppt_第4页
第九章 脏腑辨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1 第九章脏腑辨证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2 目的要求 1 掌握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 各脏腑常见症状 各证候的概念 临床表现及辨证依据 2 熟悉脏腑辨证的概念 意义及运用范围 3 熟悉脏腑相兼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依据 4 初步学会运用脏腑辨证的知识对临床典型病例进行辨证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3 概念 脏腑病位为纲 审识病情资料 对疾病进行辨证 沿革 提出于 内经 运用于 金匮要略 完善于近代 确立并推广于中医二版教材 方法 首辨病证部位 根据脏腑不同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来分辨病证 如心悸一症 多提示病位在心 次辨病证属性 结合病性辨证综合判断 或先定位 后定性 或先定性 后定位 如心气虚证 重视脏腑兼证 根据五行生克理论及气血阴阳关系 综合判断 如心脾气血虚证 肝胃不和证 概述 2020 3 27 4 意义 能够较为准确地辨明病变部位 即定位诊断 能与病性辨证有机结合 最终完成定位 定性双项诊断 适用于临床各科 内容 辨脏病证候辨腑病证候辨脏腑兼病证候 概述 2020 3 27 5 第一节辨心病证候 一 心病病因病机示意图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6 二 心病常见症状分析 1 症状出现的规律 心脏自身症状 血 脉功能异常 精神活动异常2 症状属性分类 特征症 心悸 怔忡 心痛 心烦 神识错乱 脉结或代或促 一般症 失眠 多梦 健忘 神昏 乏力 患者 男 45岁 心烦不寐 眩晕 耳鸣 健忘 腰酸梦遗 舌红少津 脉细数 其病变所在脏腑为 D A 心B 肾C 肝D 心 肾E 肝 胃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7 一 心血虚证概念 指血液亏虚 不能濡养心脏 心神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心血不足 心失濡养的见症 如心悸 失眠 血液亏虚的典型表现 如唇 舌淡白 辨证依据 心悸 失眠 多梦 血虚证表现 与 任何一项共见即可拟诊为心血虚证 心血虚常兼有心气虚 或心阴虚 并常与肝血虚共见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8 二 心阴虚证概念 指心阴亏损 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心阴不足 心失滋养见症 如心悸 心烦 阴虚内热的见证 如潮热 盗汗等 辨证依据 心悸 心烦 失眠 阴虚证表现 共见即可拟诊为心阴虚证 心阴虚证与心火亢盛证一虚一实 应予鉴别 并常与肾阴虚共见 心阴虚和心血虚是心脏阴分受损 轻重不同的两个阶段 阴与血属性一致 故二者的主症一致 然而 血与阴所代表的物质不同 故各自受损后 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前者有明显热象而后者则无 2020 3 27 9 三 心气虚证概念 指心气不足 鼓搏无力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 有心气不足 激发 推动无力的见症 如心悸 气短 有气虚证表现 如神疲乏力 少气懒言等 辨证依据 心悸 气虚证表现 与 共见即可拟诊为心气虚证 心气虚与心阳虚难以绝对区分 并与肺气虚 脾气虚常相兼 心气虚当属心脉痹阻证基本成因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10 四 心阳虚证概念 心阳虚衰 温煦无力 寒自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 有心失温养的见症 如怔忡 胸闷痛等 有阳虚证的表现 如畏寒喜暖 肢冷等 辨证依据 心悸怔忡 心胸憋闷或痛 阳虚证表现 与 任何一项共见即可拟诊为心阳虚证 心阳虚易与脾阳虚 肾阳虚相兼并见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11 五 心阳虚脱证概念 指心阳衰极 阳气欲脱所表现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 有心阳虚之基憾础证表现 参心阳虚证 突发亡阳证之表现 如四肢厥冷 冷汗淋漓 面色苍白 辨证依据 心悸 胸痛 亡阳证表现 任何一项基础上突现 即可拟诊为心阳虚脱证 心阳虚脱证与亡阳证的鉴别主要在于病因不同 心气虚 心阳虚 心阳虚脱是心脏阳分受损 轻重不同的三个阶段 气与阳属性一致 因此 上述三证主症一致 由于气与阳所代表的物质不同 故各证出现症状肛严重程度苔不同 临证时应注意鉴别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12 六 心火亢盛概念 指心火内炽 扰乱心神 迫血妄行 上炎口舌 火热下移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临床表现 火扰心神见症 如心烦 失眠 谵狂 心火上炎口舌见症 如口舌生疮 火盛迫血妄行见症 如吐血 衄血 心火下移见症 如小便短赤灼痛 辨证依据 神志异常症状 出血症状 实火症状 与 共见即可拟诊为心火亢盛证 心火亢盛与心阴证应鉴别 并与肝火炽盛常同时并见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13 七 心脉痹阻证概念 指瘀血 痰浊 阴寒 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心脏自身见症 如心悸怔忡 胸闷 心痛 瘀阻心脉见症 如刺痛 舌暗或有紫色斑点 脉细涩或结 痰阻心脉见症 如闷痛 体胖 苔腻 脉沉滑 寒凝心脉见症 如剧痛突发 遇寒加重 得温痛减 脉迟 气滞心脉见症 如胀痛 其发作与精神因素有关 太息 辨证依据 心悸怔忡 心胸憋闷疼痛 瘀血症状 或 任何一项与 共见即可拟诊为心脉痹阻证 心脉痹阻证属本虚标实证 多见于冠心病 心绞痛 心脉痹阻一证 应注意致痛原因之别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14 心脉痹阴证瘀 痰 寒 气比较表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15 八 痰蒙心神证概念 由痰浊蒙蔽心神 以神志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神志异常见症 如抑郁 错乱 痴呆 昏迷 痰浊内盛见症 如胸闷 呕恶 苔腻 脉滑 肝风夹痰见症 如昏仆 吐涎 抽搐 痰鸣 辨证依据 神志异常见症 痰浊症状 与 共见即可拟诊为痰蒙心神证 痰蒙心神尚无热证表现 患者 男 70岁 神志痴呆 表情淡漠 举止失常 面色晦滞 胸闷泛恶 舌苔白腻 脉滑 其病机是 A A 痰迷心窍B 痰火扰心C 心血瘀阻D 肾精亏虚E 心脾两虚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16 九 痰火扰神证概念 指火热痰浊交结 扰闭心神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火扰心神见症 如狂躁 谵语 实热 火 见症 如发热面赤 舌红苔黄 痰浊内盛见症 如喉间痰鸣 吐痰黄稠 辨证依据 神志异常 痰热症状 与 共见即可拟诊为痰火扰神证 尽管痰火扰神有内伤和外感之分 但临床仍以肝郁化火痰生为多 痰蒙心神 热闭心神与痰火扰神三证的区别 参教材书P181 页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17 十 瘀阻脑络证概念 指瘀血犯头 阻滞脑络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瘀血阻滞脑络见症 如头刺痛 固定不移 髓海不足 脑神失养见症 如头晕 健忘 辨证依据 头痛 头晕 瘀血症状 与 共见即可拟诊为瘀阻脑络证 瘀阻脑络证多见于中风 脑血管意外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18 小结心病当首辨虚实 分清标本 标实应区别气滞 痰浊 血瘀 寒凝的不同 本虚应区别阴阳 气血亏虚的不同 实证之中 多有脏腑虚弱的表现 虚证之中 则常兼痰浊血瘀为患 同时应根据临床表现 分析病变有无涉及肝 脾 肺 肾 因脏腑病变常相兼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19 第二节辨肺病证候 一 肺病病因病机示意图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20 二 肺病常见症状分析 1 症状出现规律 肺本脏病变 肺失宣降及肺系功能异常 通调水道功能失常 2 症状属性分类 特征性症状 咳嗽 咯痰 气喘 一般性症状 胸痛 咽喉痒痛 声音变异 鼻塞流涕 水肿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21 一 肺气虚证概念 指肺气虚弱 呼吸无力 卫外不因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有肺气虚 宣降功能失职见症 如咳嗽无力 气短而喘 有卫外不固见证 如自汗 畏风易感冒等 本证多有久病咳喘病史 以咳嗽无力 气短而喘 自汗与气虚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患者 女 56岁 咳喘10年 伴见胸闷心悸 咯痰清稀 声低乏力 面白神疲 舌质淡白 脉弱 其证候是 A A 心肺气虚B 肺气虚C 寒邪客肺D 脾肺气虚E 肾不纳气 辨证依据 临床表现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22 二 肺阴虚证概念 指肺阴不足 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虚热证候 若潮热盗汗等虚热内扰之症不明显 则称为阴虚肺燥证 具有肺阴亏虚 清肃失职见症 如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 具有阴虚内热见症 如五心烦热 潮热盗汗 辨证依据 以干咳 痰少与阴虚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临床表现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23 三 风寒犯肺证概念 指风寒袭表 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具有风寒袭表 肺气失宣见症 如咳嗽 咳稀白痰 兼有风寒表证见症 如恶寒发热 鼻塞 辨证依据 以咳嗽 咯稀白痰与风寒表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本证系表里相兼证 表轻里重 临床表现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24 四 风热犯肺证概念 指风热侵袭 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具有风热袭肺 肺失清肃见症 如咳嗽 痰少而黄 气喘 兼有风热表证见症 如发热 微恶风寒 辨证依据 以咳嗽 痰少色黄与风热表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风热犯肺证与风寒犯肺证的区别 参教材P179 临床表现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25 五 燥邪犯肺证概念 指外感燥邪 肺失宣降所表现的证候 简称肺燥证 燥而偏寒为凉燥袭肺证 燥而偏热为燥袭肺证 具有燥邪犯肺 肺失清肃见症 如干咳无痰 不易咯出 具有燥邪伤津 失于滋润见症 如口 唇 鼻 咽 皮肤干燥 兼有卫表失和见症 如温燥似风热表证 凉燥类风寒表证 本证与气候干燥有突 以干咳痰少 鼻咽口舌干燥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的鉴别 参教材P179 临床表现 辨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26 六 肺热炽盛证概念 指火热炽盛 壅积于肺 肺失清肃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简称肺热证或肺火证 本证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属气分证 在三焦辨证中属上焦证 邪热壅肺 肺失清肃见症 如咳喘 气粗 里热炽盛见证 如发热 口渴 辨证依据 咳喘气粗 鼻翼煽动与实热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临床表现 A 咳嗽 咯痰稀白B 咳嗽 痰多泡沫C 咳喘 咯痰黄稠D 咳嗽 痰少难咯E 咳喘 痰多易咯1 热邪壅肺证 可见答案 C2 燥邪犯肺证 可见答案 D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27 七 痰热壅肺证概念 指痰热交结 壅滞于肺 肺失清肃所表现的证候 有痰热阻肺 肺失清肃见症 如咳喘 气粗息涌等 有里热炽盛见症 如发热 烦躁 口渴 尿赤 便秘 辨证依据 以发热 咳喘 痰多黄稠与里实热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痰热壅肺证 痰热俱盛 咯多量黄稠痰肺热炽盛证 有热无痰 有痰亦少 临床表现 鉴别 二者常交互出现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28 八 寒痰阻肺证概念 指寒饮或痰浊停聚于肺 肺失宣降所表现证候 具有寒邪阻肺 肺失宣降见症 如咳喘 具有寒痰内盛见症 如痰白量多易咯 辨证依据 咳喘 痰白量多与寒象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临床表现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29 九 饮停胸胁证概念 指水饮停于胸胁 阻碍气机 所表现的证候 又称 悬饮 有饮停胸胁 气机受阻见症 如胸胁饱满 胸胁胀闷或痛 有水饮内停见症 如头晕目眩 苔腻等 辨证依据 以胸廓饱满 胸胁胀闷或痛 咳唾引痛 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临床表现 中医诊断学科 30 十 风水相搏证概念 指风邪外袭 肺卫失宣 水湿泛溢肌肤所表现的证候 有肺失宣降 水湿泛溢见症 如头面浮肿 兼有卫表失和症状 但有偏寒偏热的不同 辨证依据 以突起头面浮肿与卫表 表证 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据 附 阳水阴水鉴别阳水 性质属实 以发病急 来势猛 水肿先起于眼睑头面 上半身肿甚为特征 阴水 性质属虚 以发病缓 来势徐 水肿先起于足部 腰以下肿甚为特征 下列哪项不是阳水证的临床表现 E A 起病急 病程短B 水肿先从头面肿起C 上半身肿甚D 水肿皮薄光亮E 肢冷 腰痠痛 临床表现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31 第三节辨脾病证候 一 脾病病因病机示意图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32 二 脾病常见症状分析 1 症状出现规律 运化 升清功能异常 统摄血液功能异常 2 症状属性分类 特征性症状 腹胀腹痛 不欲食而纳少 便溏 内脏下垂 一般性症状 浮肿 困重 慢性出血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33 一 脾气虚证概念 指脾气不足 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脾气不足 运化失职见症 如纳少 腹胀 2 有气虚 机能活动减退见症 如神疲乏力 3 有水湿泛滥见症 如浮肿 辨证依据 以食少 腹胀 便溏与气虚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患者大便稀溏 纳差 腹胀 食后尤甚 舌淡白有齿痕 其证候是 A A 脾气虚B 脾阳虚C 寒湿困脾D 食滞胃脘C 命门火衰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34 二 脾虚气陷证概念 指脾气虚弱 升举无力 气坠于下所表现的证候 又名脾 中 气下陷证 临床表现 1 具有脾虚气陷 内脏下垂的表现 如脱肛 胃下垂等 2 有脾气虚的表现 辨证依据 以脘腹重坠 内脏下垂与气虚共见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35 三 脾阳虚证概念 指脾阳虚衰 失于温运 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又名脾虚寒证 临床表现 1 具有脾失健运见症 腹账 便溏 甚至完谷不化 2 有水湿不化 阴寒内盛见症 肢体浮肿 畏寒肢凉 辨证依据 以食少 腹胀腹痛 便溏与虚寒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36 四 脾不统血证概念 指脾气虚弱 无力统摄血行 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脾气虚弱 统血失职见症 如便血 尿血 吐血 2 有气血两虚的一般表现 如气短乏力 舌淡 脉细 辨证依据 以各种慢性出血与气血两虚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脾气虚证 脾阳虚证 脾气下陷证 脾不统血证 均属常见的脾虚证候 由于各证的病机同中有异 故临床应注意鉴别 患者 女 36岁 已婚 面色萎黄 神疲乏力 气短懒言 食少便溏 月经淋漓不断 经血色淡 舌淡无苔 脉沉细无力 其病机是 A A 脾不统血B 脾肾阳虚C 气血两虚D 脾肺气虚E 肝血不足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37 五 寒湿困脾证概念 指寒湿内盛 困阻脾阳 脾失温运所表现的证候 又名寒湿中阻证 湿困脾阳证 太阴寒湿证 临床表现 1 有寒湿中阻 纳运 升降失职见症 如腹胀 脘痞 纳差 食少 2 有寒湿内盛见症 如舌体胖大 苔白滑腻 脉濡缓 辨证依据 以纳呆 腹胀 便溏 身重与寒湿症状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38 六 湿热蕴脾证概念 指湿热内蕴 脾失健运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湿热蕴脾 纳运 升降失职见症 如腹胀 脘痞 纳差 食少 2 有湿热内盛见症 如舌质红 苔黄腻 脉濡数 辨证依据 以腹胀 纳呆 发热 身重 便溏不爽 苔黄腻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 湿阻中焦是其共同病机 故均有腹胀或脘痞之症 不同病机为 前者湿偏寒 后者湿偏热 临床上可以舌 脉或黄疸之色鲜阴或晦暗为主要鉴别点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39 33 患者身目发黄 黄色鲜明 腹部痞满 肢体困重 便溏尿黄 身热不扬 舌红苔黄腻 脉濡数 其证候是A 肝胆湿热B 大肠湿热C 肝火上炎D 湿热蕴脾E 寒湿困脾答案 D A 尿频尿急 尿道灼痛 尿黄短少B 头痛目赤 急躁易怒 胁痛便秘C 腹部痞闷 纳呆便溏 面目发黄D 腹痛下痢 赤白粘冻 里急E 阴囊湿疹 瘙痒难忍 小便短赤1 湿热蕴脾可见 C 2 肝胆湿热可见 E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40 第四节辨肝病证候 一 肝病病因病机示意图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41 二 肝病常见症状分析 1 症状出现规律 疏泄功能异常 藏血功能失职 肝经所过部位症状 2 症状属性分类 特征性症状 精神抑郁 烦躁 胸胁 少腹胀痛 睾丸坠胀 巅顶痛 肢体震颤 手足抽搐 一般性症状 头晕目眩 月经不调 目疾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42 一 肝血虚证概念 指血液亏损 肝失濡养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肝血不足 筋脉 两目 爪甲失养见症 如头晕眼花 视力减退 肢体麻木 手足震颤等 2 有血虚见症 如舌淡 面白 爪甲淡白等 辨证依据 以眩晕 视力减退 经少 肢麻手颤等与血虚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1 下列肝胆病中 哪项不见眩晕症状 E A 肝血虚B 肝阴虚C 胆郁痰扰D 肝阳上亢E 肝气郁结 2 列肝胆病中 哪项不出现下眩晕症状 C A 胆郁痰扰B 肝阳上亢C 肝气郁结D 肝血虚E 肝阴虚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43 二 肝阴虚证概念 指阴液亏损 肝失濡润 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 1 肝阴不足 肝脉 两目 筋膜失养见症 如胁肋隐隐灼痛 两目干涩 手足蠕动等 2 有阴虚内热见症 如五心烦热 潮热盗汗等 辨证依据 以头晕 目涩 胁痛等与虚热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肝血虚与肝阴虚属肝的虚证 均有头晕等表现 但前者为血虚 无热象 后者为阴虚 虚热表现明显 临床较易鉴别 2020 3 27 44 三 肝郁气滞证概念 指肝失疏泄 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又名肝气郁结证 简称肝郁证 临床表现 1 有肝失疏泄 气机郁滞见症 如情志抑郁 善太息等 2 或见气痰互结见症 如咽部异物感 瘿瘤 瘰疬等 3 或见气滞血瘀见症 如胁下肿块 痛经等 4 病及五脏六腑 如乘脾犯胃 劫肾刑肺等 辨证依据 本证多与情志因素有关 以情志抑郁 胸胁或少腹胀痛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45 四 肝火炽盛证概念 指火热炽盛 内扰于肝 气火上逆所表现的证候 又名肝火上火证 肝经实火证 简称肝火 热 证临床表现 1 有肝 胆 经火热炽盛见症 如胁肋灼痛 头晕胀痛剧烈 面红目赤 急躁易怒等 2 有实热见症 如尿黄便秘 苔黄舌红等 辨证依据 以头痛 烦躁 耳鸣 胁痛等与实热证共见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46 五 肝阳上亢概念 指肝阳亢扰于上 肝肾阴亏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肝阳亢扰于上见症 如眩晕耳鸣 头目胀痛 面红 2 有肝肾阴虚于下见症 如头重脚轻 腰膝酸软等 辨证依据 以眩晕耳鸣 头目胀痛 面红 烦躁 腰膝酸软为辨证依据 鉴别 肝火炽盛证与肝阳上亢证鉴别 参教材P187 患者 男 40岁 素有高血压病史 现眩晕耳鸣 面红头胀 腰膝疫软 失眠多梦 时有遗精或性欲亢进 舌红 脉沉弦细 其病机是 C A 阴虚内热D 阴损及阳C 阴虚阳亢D 阳损及阴E 阴虚火旺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47 六 肝风内动证 概念 泛指因肝阳 火热 阴血亏虚所致的以抽搐 眩晕 震颤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肝风内动四证的成因与证候有别 参下表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48 一 肝阳化风证概念 指肝阳上亢 亢逆无制 肝风内动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肝阳上亢 阴不制阳 肝阳化风见症 如头晕欲仆 步履不稳 肢体震颤 2 或见卒中风见症 如语言謇涩 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等 3 有肝肾阴亏见症 如舌红 脉弦细 辨证依据 以眩晕 肢麻震颤 头胀痛 面赤 甚至突然昏仆 口眼喎斜 半身不遂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49 87 患者 男 45岁 平日急躁易怒 今日因事与人争吵时突感头晕 站立不住 面赤如醉 舌体颤动 脉弦 其证候是 D A 肝火上炎B 肝阳上亢C 热极生风D 肝阳化风E 肝气郁结 1 患者眩晕耳鸣 头目胀痛 面红目赤 急躁易怒 腰膝酸软 头重足轻 舌红 脉弦细数 其证候是 B A 肝火上炎B 肝阳上亢C 肝阴不足D 肝气郁结E 肝阳化风2 患者 男 50岁 眩晕欲仆 头重脚轻 筋惕肉润 肢麻震颤 腰膝软 舌红苔薄白 脉弦细 其病机是 C A 肝阳上亢B 肝肾阴虚C 肝阳化风D 阴虚风动E 肝血不足 患者 男 45岁 平日急躁易怒 今日因事与人争吵时突感头晕 站立不住 面赤如醉 舌体颤动 脉弦 其证候是 D A 肝火上炎B 肝阳上亢C 热极生风D 肝阳化风E 肝气郁结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50 二 热极生风概念 指邪热炽盛 热极动风 伤津耗液 筋脉失养所表现的证候 本证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归属 血分证 临床表现 1 热灼肝经之动风见症 如手足抽搐 颈项强直 角弓反张等 2 有热扰心神见症 如烦躁 谵语神昏等 3 有实热证见症 如高热 舌红绛 苔黄燥等 辨证依据 以高热 神昏 抽搐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51 三 阴虚动风证概念 指肝阴亏虚 虚风内动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肝阴不足 筋脉失养的动风见症 如手足震颤 手足蠕动等 2 有阴虚内热见症 如潮热盗汗等 辨证依据 以眩晕 手足震颤 蠕动与阴虚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52 四 血虚生风证概念 指肝血亏虚 虚风内动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肝血不足 筋脉失养的动风见症 如肢体震颤 麻木 拘急 瞤动 瘙痒等 2 有血虚证见症 如爪甲不容 面白无华等 辨证依据 以眩晕 肢麻 震颤 拘急 瞤动 瘙痒等与血虚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肝风内动四证的成因与证候有别 参教材P188或上述鉴别表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53 七 寒滞肝脉证概念 指寒邪侵袭 凝滞肝经 表现以肝经循行部位冷痛为主要症状的证候 又名寒凝肝经证 肝寒证 肝经实寒证 临床表现 1 有肝经寒凝气滞见症 如少腹牵引阴器收缩痛或坠胀冷痛 或见巅顶冷痛等 2 有实寒见症 如恶寒肢冷 脉弦紧等 辨证依据 以少腹 前阴 巅顶冷痛与实寒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54 第五节辨肾病证候 一 肾病病因病机示意图 兼阴虚症 兼阳虚症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55 二 肾病常见症状分析 1 症状出现规律 藏精的异常 主水的异常 2 症状属性分类 特征性症状 腰膝酸软或疼痛 齿摇 遗精 滑精 精少不育 一般性症状 耳鸣耳聋 脱发 阳痿 经闭不孕 水肿 呼吸气短而喘 二便异常 下列除哪项外 均为肾虚的症状 D A 腰膝酸软B 耳鸣耳聋C 牙齿动摇D 尿频急痛E 阳痿遗泄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56 一 肾阳虚证概念 指肾阳亏虚 温煦失职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肾阳虚衰 温煦失职见症 如腰膝冷痛 或命火衰之性欲减退 阳萎 早泄 精冷 女子宫寒不孕等 2 有阳虚阴盛见症 如形寒肢冷 小便频数而清长 夜尿频多 尺脉沉细无力尤甚等 3 有火不温土 脾失健运见症 如久泄 完谷不化等 辨证依据 腰膝酸冷 性机能减退 夜尿多与虚寒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患者清晨腹痛 痛即作泻 形寒肢冷 神疲 面色皓白 脉迟无力 其证候是 E A 脾气虚B 脾阳虚C 寒湿困脾D 食滞胃脘C 命门火衰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57 二 肾虚水泛证概念 指肾阳亏虚 气化无权 水湿泛溢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肾阳亏虚 气化无权 水湿泛溢见症 如浮肿 腰以下为甚 小便短少等 2 有水气凌心犯肺见症 如心悸气短 咳喘痰鸣 3 有肾阳亏虚 温煦失职见症 如畏寒肢冷 腰膝冷痛 辨证依据 以水肿下肢为甚 尿少 畏寒肢冷等与虚寒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58 三 肾阴虚证概念 指肾阴亏损 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虚热证候 又名真阴 肾水 亏虚证 临床表现 1 有肾阴亏虚 失于濡养见症 如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健忘等 2 有阴虚火旺见症 如骨蒸发热 潮热盗汗 男子遗精 女子崩漏等 辨证依据 似腰酸而痛 遗精 经少 头晕耳鸣与虚热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59 四 肾精不足证概念 指肾精亏损 以生长发育迟缓 早衰 生殖机能低下 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 1 生长发育机能减退见症 如小儿发育迟缓 身体矮小 囟门迟闭 成人早衰等 2 生殖机能减退见症 如不育 不孕 性机能低下等 辨证依据 以生长发育迟缓 生殖机能低下及早衰为辨证依据 2020 3 27 60 五 肾气不固证概念 指肾气亏虚 失于封藏 固摄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肾气亏虚 腰膝 脑神 耳窍失养见症 如 腰膝酸软 耳鸣失聪 神疲乏力等 2 有肾失封藏见症 如男子滑精 早泄 女子月经淋漓不尽 带下清稀量多 滑胎 小便频数清长 尿后余沥不尽 夜尿频多而清长 遗尿 小便失禁 或等 辨证依据 腰膝酸软 小便 精液 经带 胎气不固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患者 女 31岁 3年来怀孕3次 均不足3个月而流产 听力减退 带下清稀 腰部疫痛 舌淡苔白 脉弱 其证候是 A A 肾气不固B 肾精不足C 肾阳虚D 中气下陷E 脾肾阳虚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61 第六节辨腑病证候 胃病常见症 纳食异常 脘胀或痛 呕恶 呃逆 嗳气等 大肠常见症 便秘 泄泻 便下脓血及腹胀 腹痛 肠等 胆病常见症 口苦 黄疸 胆怯 易惊等 膀胱常见症 尿频 尿急 尿痛 尿闭等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62 一 胃气虚证概念 指胃气不足 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胃失和降见症 如 胃脘隐痛或痞胀 不思饮食等 2 兼气虚证 如 气短 神疲等 辨证依据 胃脘痞满 隐痛喜按 食少与气虚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63 二 胃阳虚证概念 指阳气不足 胃失温煦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胃失温煦见症 如 胃脘冷痛 喜温喜按等 2 兼阳虚证 如 畏寒肢冷等 辨证依据 以胃脘冷痛 喜温喜按 畏寒肢冷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脾气虚与胃气虚 脾阳虚与胃阳虚 均有食少 脘腹隐痛及气虚或阳虚的共同见症 但脾阳 气虚以脾失运化为主 胀或痛的部位在大腹 腹胀腹痛 便溏 水肿等症突出 胃阳 气虚以受纳腐熟功能减弱 胃失和降为主 胀或痛的部位在胃脘 脘痞隐痛 嗳气等症明显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64 三 胃阴虚证概念 指胃阴不足 胃失濡润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胃失和降见症 如 饥不欲食或胃脘嘈杂等 2 有阴虚见症 如 舌红少津 脉细数等 辨证依据 胃脘嘈杂 灼痛 饥不欲食与阴虚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患者 女 26岁 已婚 胃脘隐痛 饥不欲食 口燥咽干 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 脉细数 其病机是 B A 脾阴不足B 胃阴不足C 胃燥津亏D 胃热炽盛E 肝胃不和 患者 女 26岁 已婚 胃脘痞满 不思饮食 频频泛恶 干呕 大便秘结 舌红少津 脉细弱 其病机是 B A 脾阴不足B 胃阴不足C 胃燥津亏D 胃热炽盛E 肝胃不和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65 四 胃热炽盛证概念 指火热壅滞于胃 胃失和降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胃火炽盛见症 如 消谷善饥等 2 兼实热证 如 便秘 尿黄等 辨证依据 胃脘灼热疼痛 消谷善饥与实火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胃阴虚证于胃热炽盛证均属胃的热证 但前者为虚热 以胃脘嘈杂 饥不欲食为主症 后者为实热 则以消谷善饥 口臭为主症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66 五 寒饮停胃证概念 指寒饮留滞于胃 表现以胃中有振水声为主症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饮停胃肠 胃失和降见症 如 胃中有振水声 呕吐清水痰涎等 2 有饮邪内阻 清阳不升见症 如 眩晕等 辨证依据 脘腹痞胀 胃中有振水声 呕吐清水等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67 六 寒滞胃肠证概念 指寒邪侵袭胃肠 阻滞气机所表现的实寒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寒邪侵犯胃肠见症 如 脘腹冷痛等 2 兼实寒证 如 肢冷 泻下清稀等 辨证依据 胃脘 腹部冷痛 痛势暴急等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68 七 食滞胃肠证概念 指饮食停积胃肠 气失和降 阻滞不通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胃肠阻滞不通见症 如 脘腹痞胀疼痛 呕泻酸馊食物等 2 食积之象较著 如 嗳腐吞酸 苔厚腻 辨证依据 多由伤食病史 以脘腹痞胀疼痛 呕泻酸馊腐臭等为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69 八 胃肠气滞证 概念 指胃肠气机阻滞 传导 通降失司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胃肠气机阻滞不通见症 如 脘腹胀满疼痛等 2 兼气滞证 如 窜疼 辨证依据 脘腹胀痛走窜 嗳气等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70 九 虫积肠道证 概念 指蛔虫等寄生肠道 气机被阻 正气耗伤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胃肠阻塞不通 正气耗伤见症 如 脘腹阵发剧痛或面黄体瘦等 2 兼有虫证 如 吐蛔 便虫等 辨证依据 腹痛 面黄体瘦 大便排虫等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71 十 肠热腑实证概念 指里热炽盛 腹气不通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热结肠道 腑气不通见症 如 脐腹胀满硬痛 大便秘结等 2 有里热炽盛见症 如 高热 或日晡潮热 或神昏谵语等 辨证依据 发热 便秘 腹满硬痛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72 十一 肠燥津亏证 概念 指津液亏损 肠失濡润 传导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又名大肠津亏证 临床表现 1 有大肠传导失职见症 如 大便干燥 腹胀腹痛等 2 兼津液亏虚证 如 口干咽燥 舌红少津等 辨证依据 大便燥结 排便困难与津亏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73 十二 肠道湿热证概念 指湿热内蕴 阻滞肠道所表现的证候 亦称大肠湿热证 临床表现 1 有湿热阻滞大肠 传导失职见症 如腹痛 下利脓血 里急后重等 2 有湿热内蕴见症 如泻下秽臭而不爽 苔黄腻 脉滑数等 辨证依据 腹痛 暴泻如水 下利脓血 大便黄稠秽臭与湿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74 十三 膀胱湿热证 概念 指湿热蕴结膀胱 气化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湿热蕴结膀胱 气化不利见症 如尿频 尿急 尿热 尿痛等 2 有湿热内蕴之征 如苔黄腻 脉滑数 辨证依据 小便频急 灼涩疼痛等及湿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值得提及的是 心火下移证与膀胱湿热证 均可见小便频急 灼涩疼痛等症 但前者为火热炽盛 灼伤津液 兼有心烦 口舌生疮等症 后者为湿热蕴结膀胱 气化不畅 有苔黄腻 脉滑数等湿热证候 脏腑湿热证的共同特点是 D 注 本题也考查各脏腑湿热证的舌象表现 A 黄疸B 腹痛C 腹泻D 舌苔黄腻E 头胀重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75 十四 胆郁痰扰证概念 指痰浊或痰热内扰 胆失疏泄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痰热内扰 胆气不宁见症 如胆怯易惊 失眠多梦 烦躁不安等 2 有胆气犯胃的见症 如口苦 呕恶等 辨证依据 以胆怯 惊悸 烦躁 失眠 眩晕 呕恶等为辨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76 第七节辨脏腑兼病证候 概念 凡两个或两个以上脏腑的病证并见者 称为脏腑兼病 具有表里关系的脏腑 兼病较为常见 如肝与胆 具有生克关系的脏腑 兼病较为常见 如脾与肝 具有因果关系的脏腑 兼病较为常见 如心与脾 脏腑兼证不等于两个以上脏腑证候的简单相加 而是在病理上有着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规律 因此 辨证时应注意辨析脏腑之间的先后 主次 因果 生克等关系 才能明确其病理机制 作出恰当的辨证施治 规律 2020 3 27 77 脏腑兼病证候有其内在病机基础 如 表现为阴虚的有 肺肾阴虚证 肝肾阴虚证 表现为阳虚的有 心肾阳虚证 脾肾阳虚证 表现为气虚的有 心肺气虚证 脾肺气虚证 肺肾气虚证 表现为血虚的有 心肝血虚证 表现为气血两虚的有 心脾两虚证 表现为湿热互结的有 肝胆湿热证 表现为水火关系失调的有 心肾不交证 表现为相克关系失调的有 肝胃不和证 肝郁脾虚证 肝火犯肺证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78 一 心肾不交证 水火不济 概念 指心肾阴虚 阳气偏亢所表现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心火偏亢 扰乱心神见症 如心烦少寐 惊悸多梦等 2 有肾阴亏虚 髓海不足见症 如头晕耳鸣 健忘 腰膝酸软 盗汗 潮热等 3 有阴虚证表现 如盗汗 潮热等 辨证依据 心烦 失眠 腰酸 耳鸣 梦遗与虚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79 二 心肾阳虚证 阳虚 概念 指心肾阳气虚衰 失于温煦所表现的证候 心肾虚寒证 水肿明显者 可称水气凌心证 临床表现 1 有心阳 鼓动 温煦无力 心动失常见症 如心悸怔忡 唇甲青紫等 2 有肾阳虚衰 气化失权 水泛肌肤见症 如水肿 小便不利等 3 有阳虚证表现 如畏寒肢冷等 辨证依据 心悸 水肿与虚寒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患者心悸怔忡 神识朦胧 困倦易睡 畏寒肢冷 肢面浮肿 下肢为甚 舌淡暗苔白滑 脉沉细微 其证候是 C A 痰湿困脾B 脾气虚弱C 心肾阳衰D 脾肾阳虚E 以上均非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80 三 心肺气虚证 气虚 概念 指心肺气虚 鼓搏 宣降无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心气虚弱 鼓动无力见症 如心悸 胸闷等 2 有肺气虚弱 宣降失职见症 如咳喘无力等 3 有气虚证表现 如神疲乏力 自汗 辨证依据 咳喘 心悸 胸闷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81 四 心脾两虚证 气血两虚 概念 指心血不足 脾虚气弱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心血虚 神失其养见症 如心悸 失眠 多梦等 2 有脾气虚 运化失职见症 如纳少 腹胀 便溏等 3 有气血两虚证表现 如面色萎黄 倦怠乏力等 辨证依据 心悸失眠 食少腹胀与气血亏虚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82 五 心肝血虚证 血虚 概念 指血液亏少 心肝失养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心血不足 心 神失养见症 如心悸 健忘 失眠多梦等 2 有肝血不足 目 筋 爪甲失养见症 如眩晕 肢麻 爪甲不荣等 3 有血虚证表现 如唇 舌 爪甲淡白无华等 辨证依据 心悸 多梦 眩晕 肢麻等与血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下列各项中 哪两脏可同有血虚的证候 A A 心 脾B 肝 脾C 心 肺D 心 肝E 肝 肾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83 六 脾肺气虚证 气虚 概念 指脾肺两脏气虚 脾失健运 肺失宣降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肺气虚 宣降失职见症 如久咳不止 气短而喘等 吐痰清稀 2 有脾气虚 健运失职见症 如纳少 腹胀 便溏 肢体浮肿等 有气虚证表现 如声低懒言 神疲乏力等 辨证依据 食少 腹胀 便溏 咳喘 咯痰等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27 中医诊断学科 84 七 肺肾气虚证 气虚 概念 指肺肾气虚 降纳失要 表现以短气喘息为主的证候 临床表现 1 有肺肾降纳无权的见症 如喘息短气 呼多吸少 动则喘甚 2 有气虚见症 如乏力声低 自汗 腰膝酸软 辨证依据 久病喘咳 呼多吸少 动则尤甚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020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