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测试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测试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测试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测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 爬山虎的脚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 很少有见过爬山虎的 对课文可能就不好理解 但是四年 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教学中通过抓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 并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研究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同时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 生就更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然后再让学生演示 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认识 5 个汉字 学会 11 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感受爬山虎叶的可爱 感悟爬山虎脚的特点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 品味文中生动 形象及准确 精当的语言 并积累语言 5 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喜爱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 培养留心周 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进而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 的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 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基本过程教学基本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 不然 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爬山虎 也是一株软软的藤 可它不用搭架子 也能往高处爬 爬到墙上 屋 顶上 岩石上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它有脚 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 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 叶子 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 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 爬 山虎的脚 板书课题 爬山虎的脚 二 作者简介 叶圣陶 1894 1988 原名叶绍钧 江苏人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教育家 出版家 他中学毕业后即开始当小学教师 并从事文学创作 主要作品有我国 第一部童话集 稻草人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倪焕之 小说 集 隔膜 火灾 等 三 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 一 学生默读课文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 爬山虎 占地 铺开 均匀 重叠 根茎 叶柄 触着 痕迹 二 解词释义 均匀 平均整齐 本课指叶子所占的位置相等 而且叶尖一顺朝下 触角 昆虫 软体动物或甲壳虫类动物的感觉器官之一 也称触丝 蛟龙 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 漾起 水面微微动荡 牢固 结实 坚固 休想 别想 不要妄想 四 整体感知 理清脉络 一 学生齐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 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 以及它是如何一步 一步往上爬的过程 启发我们要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二 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 第 1 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 第 2 自然段写了爬山虎 的叶子很美丽 第 3 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 样子 形状 第 4 自 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第 5 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五 自主探究 理解课文 1 2 自然段 一 学习第 1 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其余学生思考 第 1 自然段写什么 明确 写作者在哪两处地方看到爬山虎 2 这两处地方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 都在墙上 教师指导 作者这样写 也正是以这两处的爬山虎生长的情况 告诉我们爬山 虎长在什么地方 3 齐读第 1 自然段 体会作者是如何写这两处的爬山虎的 同时思考 这 两句话除了告诉我们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外 你还能从句中看出爬山虎的什么 特点 明确 从 满是 一大片 可以看出爬山虎长得很茂盛 二 学习第 2 自然段 1 指名读第 2 自然段 思考 这 1 自然段讲什么 明确 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2 默读课文 思考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每句话写什么 明确 这一段共四句话 第一句写叶子颜色的变化 第二句写长大的叶子引人 注意 第三句讲叶子颜色美 排列整齐 均匀 第四句讲风吹过时的景象 3 叶子颜色美表现在哪里 明确 绿得那么新鲜 看着非常舒服 说爬山虎的叶子绿得醒目 叶子生长旺 盛 充满生机 所以看上去让人觉得非常舒服 4 叶子的整齐 均匀表现在哪里 明确 整齐 叶尖一顺儿朝下 均匀 没有重叠起来的 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六 布置作业 一 寻找爬山虎 并进行仔细观察 二 预习课文 3 至 5 自然段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描写的主要内容 并深入分析了第 1 2 自然段 下面我们来学习文章的后面 3 个自然段 二 自主探究 理解课文 3 5 自然段 一 学习第 3 自然段 1 指名读第 3 自然段 其他同学思考 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明确 长在茎上 2 它的脚是什么形状的 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 明确 是枝状的细丝 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 将爬山虎的脚比作蜗 牛的触角 写得非常逼真 足见作者观察入微 3 爬山虎的脚是什么颜色 明确 嫩红 4 提问启发 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 教师板书 柔弱 二 学习第 4 自然段 1 自读 并在描写爬山虎怎样往墙上爬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同时根据文 章的语言描述 动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 2 爬山虎到底是怎样向上爬的呢 在文中找出描写爬山虎往上爬的动作的 词 学生回答 老师板书 触 巴 拉 贴 3 能否将这四个动词交换顺序 学生讨论 明确 不能交换顺序 老师指导 作者就是根据爬山虎的生长规律 恰如其分地用上动词 形象地给 我们展示出了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细致 4 理解本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明确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5 课件演示 展示爬山虎一脚一脚顽强地往上爬的情景 学生根据演示复 述往上爬的过程 三 学习第 5 自然段 1 我们已经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以及怎样爬的 读读第 5 自然段 想一想 这 1 自然段讲了些什么 明确 讲了爬山虎和墙的关系 2 该自然段说了哪两种情形 板书 枯萎 牢固 3 齐读最后一句 并理解其含义 明确 要是 休想 一句说明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非常地牢固 赞扬 了它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 三 句段解读 一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 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 在墙上 铺得那么均匀 没有重叠起来的 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明确 这两句话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先概括地写出叶子绿得新鲜 看着舒服 令人惊叹的却是叶子长得如此齐整 铺排得那么均匀 叶尖一 顺朝下 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 没有重叠起来的 也不留一点儿 空隙 就好像是哪位高明的画家创作的一幅图画 二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 细丝 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 也是嫩红的 明确 叶柄 是连接叶片和茎的部分 作者用这三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 在哪里 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 中间的长句子是对第一句的补充 更具体地说 明脚是长在茎与叶柄相连之处 而且是怎样从叶柄的反面伸出来的 它由六七 根枝状细丝组成 作者又以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 写得非常逼真 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细致 四 疑难探究 一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 作者因为对爬山虎进行了连续观察 才会发现细丝和小 圆片由嫩红色逐渐变成灰色 才会发现细丝原先是直的 后来变弯了 才会发 现没触着墙的脚不几天就萎了 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二 爬山虎的脚为什么巴在墙上那么牢固 不费劲儿便拉不下一根茎 学生讨论 教师指导 明确 爬山虎又有 百脚蜈蚣 的称号 它的脚具有背 光的特点 可以转向墙面 树枝或石壁上 靠墙部分变成了小圆片巴住墙 同 时分泌黏液 待黏液干了以后就牢牢地贴在墙上 所以你不费劲儿 是很难拉 下它的一根茎的 五 课堂小结 只要我们平时养成仔细 专心 耐心 有序地观察的好习惯 一定会发现 许多有意思的 他人发现不了的秘密 相信大家一定会受叶圣陶爷爷的启发 做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有心人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 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 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 是怎样用 脚 爬的 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了解作者是怎样 用生动 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