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B卷 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15分)1. (1分)前几个月兰溪的“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其中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检查项目之一,垃圾分类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破铁锅、坏车架、废弃易拉罐、旧电线和铝材下脚料等可归为一类回收,它们属于( ) A . 金属材料B . 氧化物C . 单质D . 非金属2. (1分)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标签受损 B . 受热仪器破裂 C . 溶液蒸不干 D . 读数不正确 3. (1分)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 NaOH、HCl、FeCl3B . K2CO3、HCl、NaNO3C . K2SO4、Ba(OH)2、Na2CO3D . Na2CO3、BaCl2、H2SO44. (1分)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 .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B . 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C . 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D . 用300N的力推汽车,汽车没动5. (1分)电工在安装家庭电路时,需用螺丝钉将灯座固定在天花板上,下列组合最省力的是( ) A . 粗柄螺丝刀,密纹螺丝钉B . 细柄螺丝刀,密纹螺丝钉C . 粗柄螺丝刀,疏纹螺丝钉D . 细柄螺丝刀,疏纹螺丝钉6. (1分)家用轿车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为轿车提供动力的冲程是( )A . 吸气冲程B . 压缩冲程C . 做功冲程D . 排气冲程7. (1分)投掷实心球是体育中考项目之一。若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从离手到落地前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其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大小分别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 (1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汽车在第10s时已行驶了150m,速度达到了20m/s,随后匀速前进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始终为2000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0-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5m/sB . 在0-10s内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恒为2000NC . 在10-20s内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为4105JD . 在10-20s内汽车的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4105W9. (1分)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通过滑轮组拉着物体B,此时物体B保持静止状态。当用竖直向下4牛的力F1拉重为2牛的物体A时,使物体B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若只用水平向左的力F2拉物体B时,使物体A以0.3米/秒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8牛B . 拉力F2大小为10牛C . 拉力F2的功率为2.4瓦D . 拉力F1的功率为1.2瓦10. (1分)把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一定不含铜B . 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C . 滤液中含有FeCl2和HClD . 滤液中含有FeCl2和CuCl211. (1分)网球落到水平地面后又会跳起来。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记录一只网球落地后运动过程的照片, 照片中位置1和位置2高度相等,位置3高于位置1和2。则( ) A . 该网球在位置1、2和3的机械能相等B . 该网球在位置1、2和3,位置3的动能最小C . 该网球在位置1、2和3,位置3的重力势能最小D . 该网球在位置1、2的机械能相等,在位置3的机械能最大12. (1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分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取样品,加入碳酸钠溶液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体C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反应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D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滴加稀盐酸,直到刚好无气泡产生A . AB . BC . CD . D13. (1分)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体放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也可能含有铜B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C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D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14. (1分)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力F1、F2在相等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相等,则力F1、F2及其功率P1、P2的大小关系为( ) A . F1F2 , P1P2B . F1F2 , P1P2C . F1F2 , P1P2D . F1F2 , P1P215. (1分)已知KNO3、Cu(NO3)2、AgNO3三种硝酸盐热分解化学方程式如下:2KNO3 2KNO2+O2;2Cu(NO3)2 2CuO+4NO2+O2;2AgNO3 2Ag+2NO2+O2;又知NO2与O2在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4NO2+O2+2H2O=4HNO3。某固体可能由上述三种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适量该固体充分加热,得到一定量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水中,结果全部被吸收,没有剩余,那么该固体是( ) A . KNO3B . Cu(NO3)2C . AgNO3D . 难以确定二、 简答题 (共9题;共14分)16. (2分)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为Mg、Zn中的一种,则A是_。 (2)若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中的一种,B反应至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 17. (3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_ , 当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的现象是:_ , 图中所示称量的质量是_g(2)实验2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的现象:_ , 可得出的结论是:_ 18. (2分)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H是蓝色沉淀X、Y都是氧化物,其中X是黑色粉末状固体,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Z是红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X起_作用(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反应19. (2分)一质量为牛的汽车陷入沼泽地,并且发动机出现了故障。如图所示,在电动机带动下用滑轮组把汽车拉出。在整个拉出过程中,汽车的运动可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所受的阻力为2.4x104N,移动的距离为4m。已知电动机的电源电压为380V,电流为50A,电动机提供的拉力F为104N。求这个过程中: (1)滑轮组对汽车做的功是_J。 (2)该电动机线圈发热损失的功率为_W。 20. (1分)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主要步骤如下:(1)为了使MgCl2转化为Mg(OH)2 , 试剂可选用_。 (2)试剂可以选用_。 (3)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 , 其化学方程式_。 21. (1分)我国自行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于2017年5月成功试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选用铝合金做飞机机身而不选用饱铝,主要原因是铝合金硬度和强度比纯铝_(2)飞机上的镀铬铁制品能防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阻止了铁与_接触 (3)若要验证飞机材料中的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需一种试剂直接与上述三种金属反应就能达到目的,该试剂是 (填序号)。 A . 硫酸铝溶液B . 硫酸亚铁溶液C . 硫酸钢溶液22. (1分)如图所示,在整修寺庙过程中,甲和尚将一块重400N的石头提到2m高的庙墙上,乙和尚把重110N的瓦片提到6m高的房檐上。请帮助老和尚比较甲、乙两个和尚的贡献大小。_和尚的贡献大(填“甲”或“乙”),判断的依据是_。 23. (1分)无人机以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轻型光学相机、激光扫描仪等设备获取信息,广泛应用在航拍、交通等领域。如图为某型号无人机,整机质量2千克,停放时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0.002米2 , 摄像机拍摄速度11000帧/秒。在轿车限速120千米/时的某高速公路上,交警利用该无人机进行道路通行情况实时监测。 (1)无人机停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_帕; (2)无人机竖直向上爬升60米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 (3)无人机在某轿车通行0.6米的过程中拍摄220帧,通过计算判断该轿车是否超速。 24. (1分)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O点处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1)皮球运动到A点时的重力势能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运动到B点时的重力势能。(注:图中AB等高) (2)皮球运动到D点时的机械能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运动到C点时的机械能。 (3)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会在地面M、N两处留下两个黑色圆斑,其中M处的圆斑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处的圆斑。 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9分)25. (1分)实验室获取氮气有多种途径,常见的3种方法如下所示。 方法一:将氨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得到氮气和铜;方法二: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和氧化方法三:将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加热, 氮元素全部转化为氮气。进行实验时可选择的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与加热装置)(1)方法一:制氮气所需的氨气可以用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此反应的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_(填标号)。生石灰在此反应中的两个作用为_;_。 (2)方法二:为保证所得氮气尽可能纯净,除了使用铜外,还可以向装置_(填标号)中 加人_以除去其它杂质气体。(3)方法三:制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4)在以上制取氮气的3种方法中,联合使用方法一和方法二与单独使用方法三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请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进行评价。_(5)实验发现,采用方法二得到的氮气在相同条件下比方法三得到的氮气密度总是偏大。若上述实验设计与操作均无错误,且氮气已完全干燥,请介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26. (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后,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乙同学猜想:溶质只有NaCl丙同学猜想:溶质有NaCl、HCl你的猜想:溶质有_(填化学式)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实验设计及验证】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_丙同学的猜想正确_有蓝色沉淀生成你的猜想正确27. (2分)小明同学进行“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1所示的位置,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将右端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实验过程中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_。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明进行的三次实验如图 2、3、4 所示。根据实验,他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 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与教材中杠杆平衡条件不同,下列能帮助小明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 。A .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在异侧竖直向下拉B .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在异侧斜向下拉C .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在同侧竖直向上拉D . 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 5 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得的数据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 28. (3分)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 图甲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 B 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图乙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 A、B 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 (1)若要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图_(选填“甲”、“乙”)进行 实验. (2)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本实验装置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还能得出结论吗?请说明理由_29. (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如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 烧杯号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1水200202882水100202843煤油200202844煤油20020242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1)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2)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3)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有关。 (5)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 四、 分析计算题 (共6题;共17分)30. (2分)在拓展课上,小泉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拉动工件的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他用该滑轮组在4秒内将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2米。人的拉力为20牛,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求: (1)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1. (3分)某兴趣小组测定双氧水(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们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8.6g; 在A、B、C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加入双氧水溶液质量为50g);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7g;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X气体;(1)在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 (2)正确的实验步骤为_。 (3)为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请结合测量原理判断,操作中鼓入的X气体是 。 A . CO2B . 除去氧气后的空气C . 氢气D . 经干燥处理的空气(4)根据题意,计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2. (4分)做实验时,小迪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入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让小科来检测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小迪在混合液中慢慢滴入K2CO3溶液,获得相关数据并绘成图象(如图)。 (1)写出K2CO3 与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则原混合溶液呈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中所含的溶质有_(用化学式表示) (3)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3. (1分)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我国南海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材料二:“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它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质量为42000吨。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的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_(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环,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 _的能力。(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可燃冰(CH48H2O)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_,甲烷属于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_(写一条)。(3)如果南海海水的密度是1.03103千克/米3 , “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漂浮海面受到海水浮力是 _牛,开采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物中心停车场租赁协议
- 无纸化办公系统合同
- 多方合作共建智慧城市项目协议
- 销售合同管理标准化审查与执行模板
- 品牌营销咨询合作协议书
- 线上音乐课程合同
- 2026届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农村综合发展项目合作条款协议
- 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投资经理招聘笔试经典考题含答案
- 中国通号校园招聘笔试经典考题含答案
- 生物制品生产工艺过程变更管理技术指导原则
- 建筑施工现场签证单(模板)
- GBZ(卫生)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 GB/T 9729-2007化学试剂氯化物测定通用方法
- GB/T 7588.2-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 GB/T 13560-2017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
- 三视图及尺寸标注课件
-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检验委托书模板
- 住房公积金投诉申请书
- 众辰变频器说明书3400
- 小学教师量化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