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B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B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B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B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 .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D .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2. (2分)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其中属于符号的是( ) A . 奥运会会徽B . 眼球结构C . 地球仪D . 动物细胞结构3. (2分)推理是研究和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 . 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B . 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 . 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D . 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4. (2分)如图所示是课本中一些有关磁现象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甲实验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 . 图乙中铁屑分布情况显示了磁体两极磁性最弱C . 图丙中的磁体自然静止后,磁体的北极指向地理南极D . 图丁中铁棒靠近小磁针时,二者相互吸引,说明铁棒一定存在磁性5. (2分)如图所示处于光滑水平面的小车上放有一根条形磁铁,左侧有一个螺线管,闭合开关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小车受到电磁铁斥力作用,向右运动B . 小车受到电磁铁引力作用,向左运动C . 只将滑片P向右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D . 只将电源正负极交换,电磁铁磁性减弱6. (2分)如图是绿色椬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等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运输到植物各处的B . 图甲中的和分别是由图丁中的和发育而来的C . 图丙中的和分别是由图乙中的和发育而来的D . 受精卵发育成图丁中的7. (2分)肺泡中的氧气要进入血液,需要穿过几层细胞( )A . 一层B . 两层C . 三层D . 四层8. (2分)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序数是24B . 属于非金属元素C . 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 . 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克9. (2分)如图甲所示,将一对用软磁性材料制成的弹性舌簧密封在玻璃管中,舌簧端面互叠,但留有空隙,就支撑了一种磁控元件干簧管,以实现自动控制。某同学自制了一个线圈,将它套在干簧管上,制成一个干簧继电器,用来控制灯泡的亮灭,如图乙所示为工作原理图。与干簧继电器在工作中所利用的电磁现象无关的是( )A . 磁化B . 电流的磁效应C .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D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0. (2分)以下有关人体结构与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患呆小症B . 人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系统人体C . 输血时最好输入同型血D . 人吸气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下降11. (2分)在一定条件下,将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 1 27 4 8反应后质量/g 10.6 2.5 待测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 反应后丙物质的质量为 14.9gC . 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 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2. (2分)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 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B . 向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C .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 .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13. (2分)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4.03.22.8反应后的质量/g5.27.2x2.8A . a和b是反应物B . x=2.0C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 d可能是催化剂14. (2分)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 A .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B .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 . 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 . 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0加入固体质量点15. (2分)下列有关家庭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开关“跳闸”后,立即重新合上B . 选用插座时,所有家用电器都使用两孔插座C . 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应该是并联的D . 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要连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16. (2分)某“迪厅”主人在地板中安装了一种“神奇”装置,给厅内炫光灯供电。当跳舞的人踩踏地板越厉害时,炫光灯就会亮得越多,也越明亮。该“神奇”装置可能利用的工作原理是( ) A . 电磁感应现象B . 电流的磁效应C . 通电线圈受磁力作用D . 摩擦起电现象17. (2分)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固体,这些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可能是Cu或Cu2O,Cu或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所含的物质,现将3g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后的溶液过滤,称得烘干后的滤渣质量为1.4g,则该红色固体中的物质( ) A . 只有CuB . 只有Cu2OC . 有Cu和Cu2O,且Cu2O的质量为2.88gD . 有Cu和Cu2O,且Cu2O的质量为1.6g18. (2分)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消耗O2 , 生成固态的P2O5B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炭粉C .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 . 本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19. (2分)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 A . 二氧化碳B . 氮气C . 氧气D . 稀有气体20. (2分)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 . 人类B . 细菌、真菌C . 哺乳动物D . 绿色植物二、 填空题 (共9题;共20分)21. (4分)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1)3个硫原子_; (2)Mg2+中“2”的意义_。 22. (2分)现有A、B、C、D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2)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A物质是_(填物质名称);D溶液中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_;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在A、B、C、D四种溶液中,若其中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加入另一种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加入另一种溶液之前,两种溶液混合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23. (2分)发光二极管只允许电流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如图所示,将两只二极管与线圈连成并联电路,并将两只二极管的正负极接成相反情形。使磁铁在线圈中左右移动,此时会看见两只发光二极管轮流发光。该装置发光根据的是_原理,生活中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机器有_。 24. (2分)(2016杭州)大量排放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暧已得到公认,控制大气中CO2含量刻不容缓。(1)在自然界碳循环中,大气中CO2被消耗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是_。大气中部分CO2会溶解于水,导致海水酸化,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2)科学家提出首先用某些溶液来吸收CO2 , 从而将CO2从工业尾气中“捕捉”出来,适合“捕捉”CO2的溶液有_。(写出一种)(3)一些城市在大型建筑物的屋顶种植当地草类、花卉等植物,并配置相应的传感器与灌溉技术来降温,从而减少空调使用,这种“绿色屋顶”可以降温的主要原因是_。(4)假定一台空调使用时的平均功率为2千瓦,我们每天少使用空调1小时,据表计算,一个月(以30天计),可减少CO2排放_千克。项目使用量CO2排放量(千克)家庭用水(米3)10.93家庭用电(千瓦时)10.96家用天然气(米3)12.7725. (2分)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_作用引起的。(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 _(填“甲”或“乙”)装置。 (3)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 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6. (2分)请图回答:(1)图中标注的A、D、C称为植物的_器官。(2)图中的B是贯穿植物全身的维管束,内含导管和筛管,它具有_功能。(3)图中的C能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中吸收_。27. (2分)在治疗心脏疾病患者时,通常用一种被称为“血泵”的体外装置来代替心脏,以维持血液循环,其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线圈固定在软铁杆上,两者组成一个电磁铁,活塞筒在阀门S1、S2处与血管相连,则:(1)在该装置工作中的某时刻,若电流从a端流进线圈,从b端流出线圈,则电磁铁受到左侧永磁体向_(填“左”或“右”)的作用力。(2)要使该装置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线圈a、b间所接电源应为 A . 直流电源B . 交流电源C . 交流、直流电源均可28. (2分)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4瓶无色溶液:稀硫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下表(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请回答: 实验A+BA+CB+CB+D现象溶液变红溶液变红产生沉淀产生气体(1)酚酞试液是_。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9. (2分)根据如图回答:(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_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缩,是因为_是通过茎里的_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部位14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是: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20分)30. (5分)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_。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_。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_。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31. (2分)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 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连接装置并检査气密性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毫升(1)小明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误差,其原因是:_(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4)通过比较发现,小明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差距,你认为引起本实验的误差还有什么因素?请你再探究一种因素即可 32. (13分)(2012湖州)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有同学对事先在烧瓶中加水产生了疑问。他提出了猜想:猜想1:加水可以起到稀释的作用,使反应速度变缓。猜想2:并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每次取5毫升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 验12345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3%5%10%15%MnO2粉末用量/克0.50.50.50.50.5收集到500mL气体时所用时间/秒5601861033512反应后液体温度/2638435971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2)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度有怎样的影响?_。(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同学的猜想2是:加水可以_。四、 解答题 (共5题;共20分)33. (3分)下图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于胚中的_。 (2)上述过程所需要的外部条件是_。 34. (4分)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各 6 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 2 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记录前 18 分钟数据如下。 时间/分024681012141618大理石碎屑生成的 CO2 质量/克01.451.751.982.182.302.362.402.402.40块状大理石生成的 CO2 质量/克00.450.801.101.361.601.811.982.112.20(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图装置中的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_。 (2)结合表格分析,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_克二氧化碳? (3)当反应进行到18 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写出计算过程) 35. (4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索(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磺胺(化学式为C6H8N2O2S)是青蒿索之前最热门的抗疟药物之一。回答下列同题。 (1)一个青蒿索分子中含有 _ 个原子。 (2)青蒿索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_ 。 (3)14.1克青蒿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和多少克磺胺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36. (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