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古县、高县、离石县八校 2016 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 A 卷解析版 本卷分第 I 卷和第 。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第 I 卷( 71 分)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 茶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 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 “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 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 “ 作罢龙凤团 ” 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 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 “ 破睡 ” ,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 “ 茶中有禅、茶禅一味 ” 之说。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 “ 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 ” ,一点都不为过。 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 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 “ 和敬清寂 ” 是日本对唐宋时期习得的中国茶道的提炼和升华,但其中的精神已很难在中国茶人中寻得芳迹;中国千余种茶的品种、传统制茶工艺也有一大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此时,急需国民更多关注茶学,研习 茶文化,增进传播及教育,以保留、保护、复兴先人给予的茶文化瑰宝。 永恒都是经典的,而要做到经典必先在当下时代成为风尚与流行。让茶在时下成为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如何把茶做得时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和接受,是今日茶叶传承之路上需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今天的 90后、 00 后们将是未来二三十年茶学传播的主力军,要让他们接受茶,就一定要摘掉茶古板的帽子,给茶换上新潮的衣装。其实,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唐代茶就流行煮着喝,宋代流行点茶法,明清流行冲泡饮用。 1下列关于茶的发展历程的表述,不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农时代只是作为草药,用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西汉时期,茶已发展成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已开始成为贡品,全国茶铺、茶馆林立,陆羽所撰的茶经更是推动了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至宫廷、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以品茗饮茶为时尚,甚至发展到 “ 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 的地步。 茶技术进一步发展,茶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某一种茶叶的制作技术的提高,又往往推动其他茶类的发展。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项是 渐披上了宗教的色彩。比如道家认为茶能延年益寿,佛家则认为茶中有禅、茶禅一味。 少地方饮茶已成习惯,如广东人的早茶、北方人的大碗茶、英国的英式下午茶。 百年来,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并在他乡生根发芽,自成一体。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兴衰更迭,蕴含了五千年的文明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如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 国,茶因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其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在中国已日益沦落,已难寻踪影,这说明茶道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 国茶的不少品种以及部分传统制茶工艺消失殆尽,如何传承先人给予的茶道文化已摆在眼前。 让中国茶传承得更远,就要改变茶一成不变的古板样式,给茶换上新潮衣装。 1 D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 项,答非所问。陆羽所撰的茶经的出现,只是茶 产业和茶文化发展的证据。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 项, “ 记录了 的兴衰更迭 ” 说法有误。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 项,以偏概全。“ 改变茶一成不变的 衣装 ” 只是让年轻人接受和欢迎茶的方法。 二、古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赠钱献之序 姚鼐 孔子没而大道微,汉儒承秦灭学之后,始立专门,各抱一经,师弟传受,侪偶怨怒嫉妬,不相通晓,其于圣人之道,犹筑墙垣而塞门巷也。久之,通儒渐出,贯穿群经,左右证明,择其长说。及其敝也,杂之以 谶纬,乱之以怪僻猥碎,世又讥之。盖魏晋之间空虚之谈兴以清言为高以章句为尘垢放诞颓坏迄亡天下然世犹或爱其说辞不忍废也。自是南北乖分,学术异尚,五百余年。唐一天下,兼采南北之长,定为义疏,明示统贯,而所取或是或非,未有折衷。宋之时,真儒乃得圣人之旨,群经略有定说。元明守之,著为功令。当明佚君乱政屡作,士大夫维持纲纪,明守节义,使明久而后亡,其宋儒论学之效哉! 且夫天地之远,久则必变。是故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学者之变也,有大儒操其本而齐其弊,则所尚也贤于其故,否则不及其故,自汉以来皆然已。明末至今日,学者颇厌 功令所载为习闻,又恶陋儒不考古而蔽于近,于是专求古人名物制度训诂书数,以博为量,以窥隙攻难为功。其甚者,欲尽舍程朱,而宗汉之士,枝之猎而去其根,细之蒐而遗其巨,夫宁非蔽与? 嘉定钱君献之,强识而精思,为今士之魁杰,余尝以余意告之,而不吾斥也。虽然,是犹居京师庬淆之间也。钱君将归江南而适岭表,行数千里,旁无朋友,独见高山大川乔木,闻鸟兽之异鸣,四顾天地之内,寥乎茫乎,于以俯思古圣人垂训教世先其大者之意,其于余论,将益有合也哉。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没而大道微 衰败 B自是南北乖分 乖违 C有大儒操其本而齐其弊 整齐 D以窥隙攻难为功 辩难 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其于圣人之道 寡人之于国也 B乱之以怪僻猥碎 樊哙侧其盾以撞 C学者之变也 之二虫又何知 D枝之猎而去其根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下列对原文 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怪他们各家抱住一部经书,不肯互相交流理解彼此的学术,对于圣人的道理,就像相互之间建筑了墙垣,闭塞了门户里巷一样。 儒才领会了圣人的要旨,各种经书才大致有了确定的解释,并制定了求取功名的法令,这与 “ 通儒渐出 ” 有着很大关系。 末以来学者以博洽来衡量学问,以相互挑毛病、相互批驳为努力的目标,想以汉儒为正宗全部抛弃程朱理学,太糊涂了。 为宋儒真正 “ 得圣人之旨 ” ,批评汉学家 “ 枝之猎而去其根,细之蒐而遗其巨 ” ,代表着桐城文家在汉宋之争中的基本态度。 7把原文中画 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学者颇厌功令所载为习闻,又恶陋儒不考古而蔽于近。( 5 分) ( 2)嘉定钱君献之,强识而精思,为今士之魁杰,余尝以余意告之,而不吾斥也。( 5 分) ( 1)学者很讨厌功令(法令法规)载录的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有厌恶那些浅薄的儒生不考求古代的东西而被近代的东西所蒙蔽。 ( 2)嘉定钱献之君,记忆力强,又精于思考,是当今读书人中的杰出人物,我曾经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他并不排斥我的意见。 【参考译文】 孔子去世后,大道便衰微了。汉代 儒生在秦始皇毁灭学术之后,开始设立专一的师门,各家抱住一部经书,老师学生一代一代地传授,同辈之间怒恨嫉妒,不肯互相交流理解彼此的学术,对于圣人的道理,就像相互之间建筑了墙垣,闭塞了门户里巷一样。时间长了,博通的儒家学者逐渐出现,贯穿各类经典,互相比较证明,择取那些优善的说法。到后来又衰弱了,便用谶纬的说法夹杂其间,用怪癖卑俗琐碎的东西搅乱学术,世人又讥笑这类学说。大约到魏晋时期,清谈空论的风气大盛,学者们都以擅长清谈为高雅,把章句之学看得尘垢一般,一个个放纵怪诞,萎靡颓伤,直到天下灭亡。然而世间还是有人喜欢 那些清谈家的言论,不忍心废弃。从此南朝北朝分裂对峙,学术主张也不相同,一直持续了五百多年。唐朝统一天下,兼采南北两派的长处,确定作出经义的疏解,明白告示天下统一贯彻,但所取观点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还没有折衷是非,取得公认的说法。到了宋代,真儒才领会了圣人的要旨,各种经书才大致有了确定的解释。元代明代遵守宋儒的观点,并制定求取功名的法令。当明代屡次出现昏君败坏政治,士大夫却能维持国家纲纪法制,明确守持节操道义,使明朝维持了很长的时间才灭亡,这大概是宋儒论述力学的效果吧! 再说天地的运动,时间长了,必定 要发生变化。所以夏朝崇尚忠义,商代崇尚朴质,周代崇尚文化。当学者发生变化时,如果有大儒把握根本,整治弊端,那么推崇的就会比原来的好,否则就赶不上原来的,从汉代以来都是这样。从明末到现在,学者很讨厌功令载录的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有厌恶那些浅薄的儒生不考求古代的东西而被近代的东西所蒙蔽,于是专心于考求古代的名物制度、字句训释、六艺知识,以博洽来衡量学问,以相互挑毛病、相互批驳为努力的目标。而严重的,竟想全部抛弃程朱理学,而以汉儒为正宗,猎取枝节而舍弃根本,搜寻细微而漏掉重大,这难道不是太糊涂了吗? 嘉 定钱献之君,记忆力强,又精于思考,是当今读书人中的魁杰,我曾经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他并不排斥我的意见。虽然如此,但他毕竟还是居住在京师这种各学派混杂在一起的地方。钱君将要返回江南而到岭南去,旅行几千里,身边没有朋友,只能看到高山大川和高大的树木,听到鸟兽的怪异鸣叫,四面环视天地之内,寥廓苍茫,在这种情况下低头思索古代圣人留给后人的训导和教诲世人要以重要的东西放在首位的用意。那么和我的观点,将会变得更加一致吧! (二)古诗词鉴赏( 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夜 歌 【唐】韩愈 静夜有清光,闲堂仍独 息。 念身幸无恨,志气方自得。 乐哉何所忧,所忧非我力。 分析此诗是如何体现 “ 闲 ” 的?( 5 分) 简述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6 分) 寂静的夜晚耳边传来优美而清凉的歌声, “ 我 ” 坐在堂中独自休息。( 2 分)诗题即为 “ 夜歌 ” ( 1 分),通过环境的描写衬托 “ 闲 ” 静的夜晚( 1 分), “ 独 ” 恰到好处的刻画了一个人休息的清闲。( 1 分) 晚独处卧听歌声流露了 “ 我 ” 的孤独和寂寞( 2 分);现在已经老气横秋的 “ 我 ” 没有以前的志气方刚了,体现 “ 我 ” 对时光已逝的哀叹( 2 分);表 达 “ 我 ” 想忧国忧民却又力不从心的壮志难酬。( 2 分) (三)诗词默写( 6 分) 10 补全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一句诗是:_,_。 ( 2)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 “_,_” 这两句诗上。 ( 3)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诗是 “_,_” 。 10( 1)安能摧眉 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 3)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 大众对于李济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但对于考古学、历史学界,他却是一个泰山北斗式的人物。称他为 “ 中国考古学之父 ” 绝不是恭维之语。 初到美国,李济看到美国国会的卷宗里面记录当年限制华工入籍的理由:中国人脑容量比较小,在进化上可能低白人一等。李济很想寻绎中国人的始源,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 1920 年夏,他进入哈佛大学,改学人类学 。 1922 年 12 月,李济做了题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的报告,反响很大。罗素撰著中国问题时,大段引用了李济的观点。 1923 年 5 月,李济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之初,李济应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之聘,教授社会学和人类学。南开时期,李济结识了地质学家丁文江。相识不久,李济就指出他在昆明做过的人体测量中有些数字是错的。丁文江很欣赏这位 “ 直道而行 ” 的小兄弟,热情地把他推荐给地质学界、古生物学界。 1923 年 8 月 25 日,河南新郑有人挖井挖出文物,一位陆军师长追缴了文物,又派工兵继续挖掘,竟然出土了一批青铜重器。此事引来美、法、瑞典等国的考古学家纷纷前来 “ 寻宝 ” 。美国弗利尔艺术馆也组织了 “ 中国考古发掘队 ” 来华。 1925 年 4 月,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年轻的李济受聘为唯一讲师。二十世纪初,在中国考古的 “ 光荣 ” 皆由外国专家享受,李济希望这样的局面不会继续很久。后来弗利尔艺术馆委员毕士博来信,邀请哈佛博士李济加入美国考古队。李济回信提出:在中国做田野考古,必须与中国的学术团体合作;在中国发掘出的古物,必须留在中国。毕士博回信说: “ 我们绝不会让一个爱国的人,做他所不愿做的事。 ” 1926 年 2 月李济与地质学家袁复礼沿汾河流域进行旅行调查,他们在西阴村发现了一片布满史前陶片的地方。回到北京,他们决定对西阴村进行发掘。毕士博与清华校长曹云祥商定:考古团由李济主持,经费主要由弗利尔承担,文物暂由清华保管,今后交给中国国立博物馆。 1926 年 10 月,李济率队来到山西省夏县西阴村,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主持考古发掘。李济没有将整个遗址挖开,只选择一小块面积,采用 “ 探方法 ” 。处理探方时,他还首创了以 “ 三点记载法 ” 来表明文物的准确位置,发明了 “ 层叠法 ” 来逐 件登记标本。这些田野科学考古方法,奠定了现代科学考古的基石。发掘过程中,李济还在遗物中找到半个蚕茧,且带有平整的人工切割痕迹。这个发现表明,中华民族在史前就家养蚕茧。 1928 年 8 月,史语所代所长傅斯年派董作宾前往安阳小屯对殷墟进行调查,回京后,董作宾向傅斯年建议对殷墟进行科学系统的发掘。 1929 年年底,应史语所傅斯年邀请,李济任史言所考古组主任,自此他成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 “ 掌门人 ” 。 1929 年 10 月,董作宾主持了河南安阳小屯遗址的试掘,发现了若干新的甲骨,但他的发掘不科学,李济直言 “ 董君挖掘仍袭古董商陈 法 ” 。李济对违背科学的人向来不给情面。王国维说只有带款识的完整器物才有价值,他则告诫:原始材料,哪怕是残陶碎骨,都能显现真正的学术价值。李济接管殷墟发掘后,殷墟考古步入正轨。 1929年李济主持的第 3次挖掘,出土了著名的 “ 大龟四版 ” ,龟版上刻满了殷商时代的占卜文字。 1935 年梁思永主持的第 11 次挖掘,清理了10 座大墓、 1200 多座小墓。大墓中有大量石器、玉饰、青铜器等,小墓中的埋葬躯体,呈俯身、仰身、屈身等不同姿势。显然,小墓是陪葬墓,大墓是殷商王陵。 1936 年 6 月,石璋如主持对殷墟的最后一次挖掘,收获至为重 要:在小屯村一个地下贮藏坑里发现有字甲骨 17096 片,上面刻着殷商的历史原貌。至此,失落 3300 年的殷商王朝,天降般地出现在世人面前。 1937 年 7 月,抗战爆发,发掘被迫终止。殷墟发掘,不仅发现了鲜活的历史,也成了培养人才的摇篮。李济现场指导,培养了尹达、夏鼐、董作宾等一批考古专家。 1948 年底,岌岌可危的国民党政府决定将部分重要文物先行运往台湾。当时,很多人反对将文物迁到台湾。 1949 年,心里矛盾的李济最终选择了去台湾。他说: “ 文物在哪里,人在哪里。 ” 但他的名字自此在大陆消失了半个世纪。 李济到台湾后 ,筹建了台湾大学文学院考古人类学系,培养了多名享誉世界的学者。他关心大陆的考古状况,敬佩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研究的成果。他潜心研究安阳,先后完成十几部专著。李济是位纯粹的学者,台湾当局要求学者在引用大陆书籍时必须加一个字 “ 伪 ” 字,他却坚持不加。 1979 年,这位对考古怀有赤诚之意且 “ 直道而行 ” 的李济离开人世。清点遗物时,未曾发现一件古董,一部珍本善本。 相关链接: 李济( 1896 1979)字受之,后改济之。湖北钟祥郢中人。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 1911 年考入留美预科学校清华学堂, 1918 年官费留美,入麻省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后改读人口学, 1920 年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后,转入美国哈佛大学,读人类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摘编自 “ 搜狐百科 ” ) (曾经轰动世界的 “ 北京人 ” 化石及大批动物化石、石器于 1941 年 12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下落不明。) 1945 年 8 月,日本投降后,父亲先后自费 5 次寻找 “ 北京人 ” 头骨而未果,他以头骨未回归祖国为终生憾事。(摘编自李光谟被淡忘的中国考古学之父)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李 济受爱国之心的驱使,留美期间先后攻读心理学、社会学和人口学,进哈佛后改学人类学,对中国人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B李济的人格是高尚的,连美国弗利尔艺术馆委员毕士博都对他充满了敬意,回信支持他的坚持与在考古事业上的追求。 C李济曾在山西主持了中国人第一次的考古发掘工作,他采用的 “ 探方法 ” ,继承了传统方法,奠定了现代科学考古的基石。 D李济主持对殷墟的挖掘期间,出土了刻满殷商时代贞卜文字和历史原貌的龟板,这也就意味着殷墟考古正式步入了正轨。 E李济是个纯粹的学者。国民党将文物运往台湾,他因不能割舍文物而去 了台湾;在台湾期间,仍然心系大陆的考古状况。 12李济赢得考古学家的赞誉也与他的爱国情怀有关,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13李济在考古方面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 分) 14为什么说李济做学问是 “ 直道而行 ”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11选 E 给 3 分,选 A 给 2 分,选 B 给 1 分 12 为证明中国人不低白人一等而改学人类学,研究中国人脑量。 希望中国人靠自己在中国的土地上获得考古成绩。 加入美国考古队,坚持以中国为主,掘出的古物留在中国。 日本投降后, 5 次赴 日本寻找 “ 北京人 ” 头骨。(每点2 分,答出三点即可) 13 考古发掘:他创造的探方法、三点记载法、层叠法奠定了现代科学考古的基石。 考古发现:他找到的半个蚕茧证明了我国在史前就家养蚕茧。 考古发现:他掌管的殷墟发掘,找回了殷商王朝。 考古人才:他为考古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考古著述:先后完成十几部专著。(每点 2 分,考生答出三点即可满分) 14 对丁文江做过的人体测量,直接指其数据错误。 对董作宾的发掘,直接批评其不科学。 对王国维的观点,直接给与驳斥。 对台湾当局的要求,他不予理会。 第 ( 79 分) 四、语言基础知识 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师生课余生活,元旦期间,学校团委举办首届校园书画展,师生舞文弄墨,共度美好时光。 B有 “ 语林啄木鸟 ” 之称的咬文嚼字评选了 2015 年十大流行语, “ 获得感 ”“ 脑洞大开 ”“ 创客 ” 等词语脱颖而出。 C夕阳,在中国诗歌中大多是象征 “ 没落 ” 的意象,龚自珍也以此象征江河日下的国势,如 “ 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 ” 。 D太阳的后裔是著名编剧金恩淑和金媛熙首次合作的作品,一经播出便石破天惊,引爆荧屏( 在爱奇艺创下了超 25 亿的点击率)。 答案 C【解析】 试题分析: A舞文弄墨: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B脱颖而出: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只用于人。 C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D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这里用来形容太阳的后裔火爆不恰当。 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为切实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发展,我市进一步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加快学校建设和改革创新的力度。 B知名作家任职大学教授之所以引起热议,是因为中国当代作家和大学之间的关系长期脱离造成的。当代作家和大学之间的交流本应常态化,而现状并非如此。 C 2015 年 11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首次将考试舞弊入刑,可见政府打击考试舞弊的决心之大,或成治理考试乱象的 “ 尚方宝剑 ” 。 D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 2015 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曾相继获得德国莱比锡图书奖、法国 “ 世界见证人 ” 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等多类奖项。 答案 D【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 ,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 A搭配不当,应为 “ 加大力度 ”或 “ 加快步伐 ” ; B句式杂糅; C中途易辙,最后一句缺少主语。 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_ _。雕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具价值的高低。古代家具上的雕刻,一般分为透雕、平面实雕和立体雕三种。雕工的优劣,首先看形态是否逼真,立体感是否强烈,层次是否分明;再看雕孔是否光滑,根脚是否干净,底子是否平整一总的来说,在评价 家具的雕饰时,除考虑工艺的难易和操作的精确度外,关键是要看整体是否具有动人的质感和传神的韵味。 A古代家具最引入注目的地方,往往是雕刻部分。 B古代家具的质感和韵味主要体现在雕刻部分。 C雕刻部分最能体现古代家具高超的工艺水平。 D雕刻部分传神动人,往往使古代家具引入注目。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引出文段的解说对象 古代家具的雕刻,然后扣住 “ 雕刻 ” ,侧重解说 “ 雕工 ” 。而 B“ 古代家具的质感和韵味 ”C“ 古代家具高超的工艺水平 ”D“ 雕刻部分传神动人 ” 在文段中都没有具体解说,不宜用作本段段首句。 考点:语言表 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不超过 30 个字)( 5 分) 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们能将这些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杆和树枝,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供植物吸收40 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内而不能参与到植物循环中去。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整片森林乃至整个地球才能保持盎然的绿意。 答案:细菌能分解枯枝败叶,并释放出二氧化碳,维持地球的盎 然绿意。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类试题,这类试题考查的是学生理解和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所以在答题的时候考生要画出所给语段的主要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整理和概括。根据对本题的理解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辅导线上培训合作合同
- 精密机械制造加工装配合同
- 抖音平台火花话题挑战赛选手权益保障合同
- 高性能建筑屋顶隔热防水改造与智能家居系统合同
- 知识产权税费减免合规性审核合同
- 生物降解材料研发及环保型医疗耗材生产合同
- 网红饮品区域代理权销售合同模板
- 影视项目宣传推广投资合作协议
- 网络影视群众演员招募及互动营销合同
- 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合作协议
- 英国海德公园
- 2022年高考真题-化学(天津卷) 含解析
- 基于PLC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2024年保密教育培训考试(题目和答案)
- DL∕T 1254-2013 差动电阻式监测仪器鉴定技术规程
- DL∕ T 802.7-2010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7部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
- 足浴场所卫生管理要求
- DL-T5496-2015220kV-500kV户内变电站设计规程
- DL-T5440-2020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 2069-3-3101-002WKB产品判定准则-外发
- 绿植租摆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