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 唐诗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 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三重茅 挂罥 塘坳 布衾 庇护 突兀 倚杖 俄顷 广厦 口燥 2 把握节奏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 八 月 秋 高 风 怒 号 2 公 然 抱 茅 入 竹 去 3 秋 天 漠 漠 向 昏 黑 4 安 得 广 厦 千 万 间 一词多义 1 安 安得广厦千万间 哪里 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 2 向 秋天漠漠向昏黑 接近 便扶向路 旧的 原来的 古今异义 1 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 秋季的天空 今义 秋季 2 卷我屋上三重茅 古义 表示多数 今义 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词类活用 风雨不动安如山 名词用作动词 被风吹 被雨淋 特殊句式 1 倒装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 定语后置 正常语序应为 安得千万间广厦 2 被动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被动句 为 所 表被动 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作者由 这件事 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 居无定所的穷苦百姓 表现了诗人 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通过对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 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 士的美好愿望 B 语言朴实准确 形象生动 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 全诗将记叙 描写 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用忧国忧民这条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 起 意境深远 D 这首诗属于古诗中的近体诗 5 漫漫长夜 杜甫无法入眠 他在想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 不动安如山 结合全诗内容 说说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6 诗人说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杜甫写此诗时只有 49 岁 为什么用一个 老 字 是否用得不准确 7 怎样看待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崇高理想 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回答问题 8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这几句诗运用的表达方式 是 句中 飞 渡 洒 挂罥 飘转 这几个动词 写出了狂风对茅屋的 9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聚焦 分析诗歌的主旨 考点解读 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有两个要求 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由此看来 古代诗歌鉴赏的考点即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主旨 而思想感情 主旨 又是诗词的 灵魂 所以对诗歌思想 感情的考查 往往在试题中占有很大比重 并且对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的考查 都可以牵 涉或落脚到对思想感情的考查 从这个意义上说 如要把握好一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主旨 那么在古代诗词鉴赏这个专题中 就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答题思路 分析 解答主旨题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涉及的文化常识 生活常 识 历史典故 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诗人的思想倾向 政治 主张 志向追求 生活经历等 时代背景 社会现实等 答题模式 这首诗 词 写 了 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寄寓了作者 的思想 10 除了这首诗外 你还知道哪些诗人留下了 忧国忧民 的名句 试写出两句 课时作业 24 唐诗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怒号 h o 挂罥 ju n 塘坳 o B 布衾 q n 庇护 b 突兀 w C 恶卧 倚杖 y 俄顷 D 断绝 ju 茅屋 m o 三重茅 zh n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卷我屋上三重茅 2 高者挂罥长林梢 3 忍能对面为盗贼 4 俄顷风定云墨色 5 秋天漠漠向昏黑 6 安得广厦千万间 3 用 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何 时 眼 前 突 兀 见 此 屋 吾 庐 独 破 受 冻 死 亦 足 4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八月秋高风怒号 高者挂罥长林梢 B 秋天漠漠向昏黑 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C 自经丧乱少睡眠 自李唐来 D 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5 判断下面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2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6 根据要求 完成题目 小瓯在温州江心屿看到一处石头上的题字 很喜欢 便拍下照片 见图 1 与家人分享 请你以小瓯的身份 参考图 2 从下面选项中选择一位亲人向他 她 介绍 A 爷爷 B 上小学的妹妹 要求 根据选择的对象 得体 清晰地介绍 至少包含内容 字体特点两方面 正确书写汉字 准确使用标点 规范运用语言 120 字左右 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 人 名等 阅读下面的古诗 回答问题 登 高 唐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 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 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夔州 渚 水中的小洲 百年 犹言一生 7 阅读中间两联 完成题目 4 分 1 发挥想象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二联所展示的画面 2 第三联从多个方面写出了诗人的悲苦 请简要说出其中的两种 8 最后一联抒发的情感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相似 但抒情方式不同 请加以分析 4 分 1 ch ng ju n o q n b w y q ng sh z o 2 1 八月 秋高 风怒号 2 公然 抱茅 入竹去 3 秋天 漠漠 向昏黑 4 安得 广厦 千万间 3 茅屋被秋风吹破 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 4 解析 D 这首诗是古体诗 5 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他在诗中不只是写自己的不幸 而且推己及人 想到 在这风雨之夜 普天之下还有很多人像他一样处于困苦的境地 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 6 老 字体现的是诗人的心情 能够表现出诗人经受战乱之苦 未老先衰 心力交瘁 的状态 所以用得准确 7 杜甫生长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 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使他从小就立 下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的政治理想 由于仕途不顺 生计窘迫 他有更多的机会接 近下层人民 关心民生疾苦 从而写出了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这样的悲愤之语 以 及 兵车行 三吏 三别 这些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 他晚年客居成都 靠朋友接济为 生 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 他因 茅屋为秋风所破 一事感叹的不只是身世之悲 更有忧国 忧民的博爱情怀 杜甫的感情是真挚的 是不容置疑的 8 描写 肆虐 9 这首诗叙写了秋风破屋 群童抱茅 屋漏雨如注 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 表露出诗 人宁愿 吾庐独破 受冻致死 也要得到 广厦千万间 使 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博大胸 襟和崇高理想 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 关心人民疾苦 忧国忧民的感情 10 示例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离骚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 如归 曹植 白马篇 作业 1 解析 D 重 应读 ch n 2 1 多层茅草 2 挂着 挂住 3 狠心如此 4 一会儿 5 阴沉迷蒙的样子 6 哪里能得到 3 何时 眼前 突兀 见此屋 吾庐独破 受冻 死亦足 4 解析 C A 项 两个 高 分别为 深 上下距离大 的意思 B 项 两个 向 分别为 接近 朝向 面对 的意思 D 项 两个 安 分别为 哪里 安稳 的意思 C 项的两个 自 意思相同 都解释为 自从 5 1 对偶 2 比喻 6 示例一 爷爷 今天我在江心屿看到一处石头上的题字 是启功先生的笔墨 您看 上面有 诗之岛 三个大字 落款和一个印章 诗之岛 是用行书写的 三个字竖着排列 字的大小不一 笔画有粗有细 结构疏密得体 整体看来修长清秀 舒展流动 古韵悠长 您是不是和我一样喜欢呢 示例二 妹妹 这是江心屿一处石头上的题字 右边竖着写的三个大字是 诗之岛 这三个字是行书 笔画有粗有细 笔画之间有点勾连 你再看 左下方有 启功题 三个小 字和一个印章 告诉我们这三个大字是启功先生写的 他写得真好 下次带你去看看 7 1 示例 落叶飘零 无边无际 纷纷扬扬 萧萧而下 奔流不尽的长江 汹涌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