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河北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河北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河北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4页
河北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河北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河北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II II 卷卷 一 一 基础题基础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8888 分分 1 2 分 2019 九上 杭州月考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调和 ti o 赦免 sh 阴晦 hu 解剖 p B 教诲 hu 禅师 ch n 佝偻 1 u 倘若 t ng C 骈进 b ng 亵渎 xi 旁骛 w 喉咙 h u D 杜绝 d 咽气 y 秘诀 ju 羡慕 xi n 2 2 分 下列句子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喝彩 发髻 折开 翻译 B 谎话 叮嘱 泄漏 犹言 C 凝惑 偷懒 掌故 愤然 D 介意 落第 辨子 胶菜 3 2 分 2019 七下 越秀期末 下列句子中 加下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妈妈为这事批评了他半天 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 心里却 事情已经严重到这个地步了 他还是 该吃就吃 该睡就睡 谁也没有想到 幼儿园分别六年后 我们竟然在同一所中学 在成长的道路上 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 但风雨也可能 A 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 不期而遇 不期而至 B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不期而至 不期而遇 C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不期而遇 不期而至 D 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 不期而至 不期而遇 第 2 页 共 10 页 4 2 分 2017 九下 三台月考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良好的心态 是我们参加中考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B 人们与其说是对 朗读者 本身爱不释手 更不如说它满足了大众对于知识 审美 情感的多重高阶需 求 缓解了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 文化焦虑 C 中国诗词大会 节目自开播以来 深受大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与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 很多中国古代的文人都向往 静 的境界 时时以从容豁达的心境对待命运的多舛 5 2 分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保姆 胸脯 摩难 玩耍 B 哀悼 淡薄 和蔼 怨恨 C 翅膀 疏懒 寂寞 竹竿 D 麻烦 惧惮 推测 骇死 6 2 分 2019 七下 龙岗期末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一旦久了 我们的心灵被折磨得千疮百孔 对人世 对生活就失去了爱心 只要我们投入生活 难免会遇到来自外界的一些伤害 经历多了 自然有了提防 甚至是为了一些他人的闲言碎语 我们发愁 发怒 认真计较 纠缠其中 可是 我们却往往没有意识到 有一种伤害并不是来自外部 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为了一个小小的职位 一份微薄的奖金 A B C D 7 2 分 2018 九上 黑河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 3 页 共 10 页 A 序 是一种文体 分书序和赠序两种 宋濂的 送东阳马生序 属于赠序 B 鲁迅 著名的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小说 故乡 选自 彷徨 C 儒林外史 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D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 也称 诗三百 这些诗 歌分为 风 雅 颂 三个部分 8 2 分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余 因得 遍观群书 B 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 C 又患 无硕师 名人与游 D 不知 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 9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话 按要求完成题目 八年级语文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风富多彩的新天地 长征之歌 单元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情景 讴歌了 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爱国情怀 单元里 我们似乎听到已届风烛残年的海外游子的心声 品味了著名科学家始终 ju n 恋祖国的深情 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 至爱亲情 单元 慈爱 关爱 孝悌 渗透在浓浓的亲情之中 让我们领悟到父母之爱是晨 x 对娇花的沐浴 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 并告诉我们家庭是生命的起点 人生的慰籍和社会的细胞 1 给划线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ju nx 孝悌渗透 恋晨 2 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 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3 第 4 页 共 10 页 请参照画线文字 展开想象 仿写一个句子 让我们领悟到父母之爱是晨 x 对娇花的沐浴 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 10 4 分 2017 七下 临淄期中 默写填空 1 独坐幽篁里 2 崔九堂前几度闻 3 思君不见下渝州 4 山际见来烟 5 春夜洛城闻笛 中表达思念家乡的语句是 6 请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 11 10 分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宜阳 地名 这里有唐代的行宫 在安史之乱中 行宫被严重破坏 1 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两个字用得最精彩 请做简要赏析 第 5 页 共 10 页 2 表面看全诗字字写景 实则是句句含情 试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2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的题目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 初极狭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关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 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 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 所闻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A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黄发 借指老人 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无助的境地 C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 全 部 D 余人各复延到其家 延 引领 2 下列句子中 划线 之 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A 久之 目似瞑 意暇甚 B 浙江之潮 天下之伟观也 C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为与此同类 D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4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 用斜线 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第 6 页 共 10 页 江中有小孤山 嶷然独立 世俗转孤为姑 江侧有一石矶 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欧 阳修 归田录 13 20 分 2019 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下列小题 小心 二维码暗藏杀机 不知不觉中 你可能已经习惯用智能手机拍下身边各种各样的二维码 享受轻松在线获取信息的便捷了 但你了解二维码吗 有没有意识到 二维码也可能暗藏 杀机 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 它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 被设备扫描后 可获取 其中所包含的信息 以前常用的一维条码只有宽度记载着数据 而二维条码的长度 宽度均记载着数据 因此 相比前者 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更大 是普通条码的几十倍 而且 除文字数字外 它还能存储图片 声音 指纹 等信息 二维码还有一维条码没有的 容错机制 即使二维码被穿孔或是污损 甚至损毁面积高达 50 仍可 恢复信息 另外 二维码有三个定位点 这三个定位点提供读码机辨识 正是有了这些定位点 不管是从何种方 向读取 它都可以被辨识 鉴于二维码的诸多好处 加之智能手机的普及 二维码很快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商家在广告中加 入二维码 引导消费者在线了解更多产品和服务信息 物流仓储中心靠扫描二维码 掌控货品去向和信息 护照 身份证 会员证印有二维码 可以帮人们快速输入核对个人信息 社交网站生成的个人二维码 让我们 互粉 变得轻而易举 二维码还是防伪的好帮手 咔嚓一拍 信息自来 一个个小小的黑白方块就像一把把钥匙 带我们走进不同的世界 不知不觉中 我 们已经习惯这种轻松获取资讯的方式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 手中轻易得来的 钥匙 究竟是 金钥匙 还是 黑 钥匙 如今我们常见的 QR 条形码是二维码家族中的一员 可被智能手机扫描 便于用户直接访问某个网站而无需 键入网址 这就给黑客和骗子以可乘之机 他们只需付出很少的成本 利用网上随处都能下载到的二维码生成软 件 就能印制出大量二维码贴纸 把它们贴在各地的公共广告上 覆盖原本由企业提供的二维码 给人造成误导 而这些假二维码所含的网址 最终将受害者引向恶意网站 由于二维码是由抽象的矩阵图形组成的 人们无法一 眼辨认出它的真伪 再加之其过于便捷 使人放松警惕 因此骗子更容易得手 除了二维码骗局 很多人也为隐私担心 去年上半年 就有国内媒体报道称 由于实行实名制 火车票票 面上印有记录乘客信息的二维码 而随手丢弃车票 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只要用手机上网下载二维码扫 描软件 就可以轻易读出火车票上的二维码信息 鉴于此 铁路部门建议乘客撕毁票面的二维码部分 第 7 页 共 10 页 所以 对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二维码 大家还是多留个心眼儿的好 1 为什么二维码让我们又爱又恨 根据文意 分点简要回答 2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第 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3 联系上下文 理解划线词在文中的含义 但你有没有想过 手中轻易得来的 钥匙 究竟是 金钥匙 还是 黑钥匙 4 二维码也可能暗藏杀机 一句中 可能 一词能删去吗 为什么 14 16 分 2019 九上 咸阳月考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丝路 糖史 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 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甘蔗原产热带 公元前传播 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 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 常见 的食用方法为生啖或榨取 柘 zh 浆 直接饮用 后来 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 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 的部分水分 制成浓度较高的 蔗饧 t ng 蔗饧 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 若是进一步冷凝 可以固结为赤褐 色的糖块 因其形色似石 味甜如蜜 得名 石蜜 不过 这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大 极易溶解 不易运输 而 在不产甘蔗的北方 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 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 他们带来 的 西极石蜜 产于西域 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 不但易携带 易储存 而且滋味品质都优 于南方粗制的蔗饧 公元 661 年 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 10 位制糖专家 利用印度的 竹甑 z ng 法 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 精沙粒糖 煞割令 自此 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 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 新的理念下获得 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 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北宋时期 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 窨制法 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 净白 美味的结晶糖霜 苏轼有诗云 冰盘荐琥珀 何似糖霜美 黄庭坚也以 我舌犹能及鼻尖 的俏皮诗句 极言糖霜的美味 到了南宋绍兴年间 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 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 有富余 于是 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 而且也漂洋过海 向南销往占城 真腊 三佛齐 单马令等南洋 国家 甚至到达波斯 罗马等地 中国糖 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元朝崛起后 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 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 将他们较为先进的 树灰炼糖法 传授给了福州糖工 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 马可 波罗游记 中提到 福州人能大量炼制 非常白的糖 第 8 页 共 10 页 这种大规模 高效率的白糖生产 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 激发进一步技术革新 是很有帮助的 到了明清时期 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 发明出 黄泥水淋脱色法 生产出洁白如雪 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 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 西洋糖 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 在世界蔗糖生产 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 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 西洋糖 出口的目的地也较以往更多 航线距 离更长 不仅包含占城 暹罗等 老主顾 还覆盖了日本 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 此后在印地语 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 语言中 白糖均被称为 继尼 c n 意为 中国的 继尼 与唐代的 西极石蜜 煞割令 遥相呼应 分别在陆上 海上丝绸之路上 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 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 愿结友好的 恒久心意 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中国古人于蔗糖制作历程中展现出的开 阔胸怀与精进精神 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 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 1 选文主体部分以 为序 条理清晰地介绍了 2 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蔗饧 与 西极石蜜 相比 在干燥程度 运输方便性 滋味品质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B 唐代引进的印度制糖技术在中国获得改进与完善 为中国在世界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C 竹甑法 树灰炼糖法 是从国外引进的制糖技术 窨制法 黄泥水淋脱色法 是中国人发明的制糖 技术 D 石蜜 糖霜 煞割令 是中国生产的蔗糖品种 西极石蜜 西洋糖 是外国生产的蔗糖品种 3 第 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 有何作用 4 第 段画线句中划线词语 主要 能不能去掉 为什么 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 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 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 非输入 5 请简要分析第 段画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15 5 分 2013 无锡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远方的山是美丽的 远方的海也是美丽的 幻想的翅膀让我们总觉得斑斓的远方 才是最精彩的去处 第 9 页 共 10 页 然而又有谁知道 自己脚下那一小块驻足之地 才是最稳实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