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年中考地理备考专题09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A卷_第1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地理备考专题09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A卷_第2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地理备考专题09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A卷_第3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地理备考专题09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A卷_第4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地理备考专题09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沪教版沪教版 20202020 年中考地理备考专题年中考地理备考专题 0909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32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下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渐月降水量柱状图 据图判断该地的主要气候特征是 A 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B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C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D 夏季凉爽 冬季温和 降水均匀 2 2 分 2015 八上 梅江期中 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描述 正确的是 赤道降水多 两极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 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寒流经过的地区降温 减湿 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一样多 A B C 第 2 页 共 15 页 D 3 2 分 2016 七上 滕州期末 读图 下列地区中 属于这种降水类型的是 A 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 B 台湾的火烧寮 C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D 北非地区撒哈拉沙漠 4 2 分 下列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 中纬度地带 内陆降水多于沿海地区 B 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于东岸 C 两极地区地面潮湿 降水较多 D 赤道地区降水多 5 2 分 如图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第 3 页 共 15 页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6 2 分 如图为 印度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 B 10 月至次年 5 月为旱季 6 月至 9 月为雨季 C 降水丰沛的季节盛行东南季风 D 受该气候影响 印度成为世界上旱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7 2 分 关于 A B 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地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B A 地降水比 B 地多 C A 地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 D B 地可能在南美大陆上 8 2 分 2011 龙东 降水概率为 0 表示 A 多云 第 4 页 共 15 页 B 阴 C 肯定无雨 D 肯定有雨 9 2 分 2018 八下 东莞月考 赤道附近的降水量 大多数在 mm 以上 A 500 B 1000 C 1500 D 2000 10 2 分 2018 九上 西安期中 读北半球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该地降水量最少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1 2 分 2018 七上 娄星期末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 并记录了降 水量 见下表 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 1100mm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第 5 页 共 15 页 1 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A 1100mm B 255mm C 41mm D 51mm 2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B 该地当月处于旱季 C 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 D 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 12 2 分 2018 七上 江都期末 全年多雨区主要分布在 A 赤道附近 B 两极地区 C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D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13 2 分 降水量测定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A 储水瓶 B 储水筒 第 6 页 共 15 页 C 雨量器 D 盛水器 14 2 分 2017 八上 鼎湖月考 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纬度越高 气温越低 B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C 同纬度地区海陆气温不同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D 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多于内陆地区 15 2 分 该图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完成问题 图中 地与 地相比 年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话动 16 2 分 由赤道向两极 年降水量的大致变化规律为 A 越来越多 B 越来越少 第 7 页 共 15 页 C 变化不大 D 没有规律 17 2 分 2018 七上 玉林月考 下列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B 全球各地夏季降水多 C 沿海地区一定降水多 D 大陆内部地区降水多 18 2 分 南方地区的植被主要是 A 热带草原 B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温带针阔混交林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9 2 分 读哈尔滨 长春和大连三个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月均温由大连至哈尔滨逐渐降低 B 气温年较差由哈尔滨至大连逐渐增大 第 8 页 共 15 页 C 年降水量由大连至哈尔滨逐渐增大 D 三个城市中最热月均为 7 月 最冷月为 1 月 20 2 分 下列地区全年多雨的是 A 新加坡 B 莫斯科 C 北京 D 华盛顿 21 2 分 2017 八下 惠安月考 下表为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并记录了 2015 年 6 月的全 部五次降水过程 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 1560mm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降水次数第 1 次第 2 次第 3 次第 4 次第 5 次 降水日期5 日7 日 8 日13 日15 日 27 日29 日 降水量1 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A 1560mm B 9mm C 270mm D 176mm 2 记录中 6 月 13 日的天气是 第 9 页 共 15 页 A B C D 22 4 分 下列地区 冬季多雨 夏季少雨的地区是 A 华北平原 B 非洲刚果盆地 C 地中海沿岸 D 亚马孙河流域 23 4 分 2017 八上 延庆期中 读图 完成下列小题 第 10 页 共 15 页 1 世界气温的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2 图中 ABC 三个地区中 气温最高的是 最低的 C 地区的气温大约为 度 属五带中的 带 3 赤道附近地区终年高温 易成云致雨 是世界年降水 地区 而两极地区终年寒冷 是 世界降水量 地区 亚洲 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的中纬度 地区受海洋的影响 年降水 量 而 地区距离海洋远 年降水量较少 山地的 坡比背风坡降水 多 或少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1414 分分 24 3 分 2017 七下 东营期中 放眼 一带一路 感知地理差异 读材料一和材料二 结合 一带一路示意图 图 1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 指的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其贯穿要去大陆 东 边连接大经济圈 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材料二 2016 年 5 月中旬 印度遭受了创纪录的高温侵袭 极值气温突破 51 从今年 4 月开始 印度因高温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中国气象台网站的消息 5 月 18 日夜间至 21 日广东省将迎来新一轮较强 降雨 第 11 页 共 15 页 1 一带一路 A 和 B 两线路中 A 线路分别连接的大洲是 和 B 路线依次经过 洋 海 海 2 丝绸之路经济带 经过能源丰富的甲 国 该国工业特点是 3 一艘远洋货轮沿 海上丝绸之路 从鹿特丹返回中国 沿途在 三地靠港 一位船员记录 了以下三条所见所闻 在 地见到了图 2 所示的 特色旅馆 试对旅馆床铺安放在屋顶的做法加以解释 5 月份到达 地时 这里的高温天气让人忍受 结合材料二 上左图和该地气候资料图 下图 说明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的特点 在 地经过重要的海上通道 海峡 并且描述该海峡的重要性 25 3 分 2017 八下 大石桥期末 阅读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并按下面的提示完成相关 要求 第 12 页 共 15 页 1 根据气温最高月或最低月出现的时间判断南北 半球位置 图 5 中 甲 乙两地气温最高月均 出现在 月 因而两地都位于 半球 2 根据气温曲线图 甲 乙两地气温特点很相似 都是夏季气温较 冬季气温较 且最冷月气温均在 以上 3 根据降水柱状图 甲 乙两地降水特点有很大的差异 甲地 季多雨 乙地却 季多雨 26 8 分 2016 九 湖南月考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它东起太行山 西至乌鞘 岭 南连秦岭 北抵长城 读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位于黄土高原的省级行政中心有太原 2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区域内主要环境问题是 产生的原因 从土质来看 第 13 页 共 15 页 此外还有 等 3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生物措施是 4 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B 能源开发以煤炭为主 C 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D 工业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第 14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32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