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建立教案_第1页
元朝建立教案_第2页
元朝建立教案_第3页
元朝建立教案_第4页
元朝建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下第 12 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学案例 阿伦中学 张吉良 一 教材分析 一 课标要求 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 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二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 济史内容 二 学情分析 本课的知识点较多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掌握这些知识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 教师 必须有的放矢 主次分明 其次 行省制度的分析与评价 较难理解 教师要千方百计化 难为易 化抽象为具体 再次 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如 在教学 行省制度 时 可结合乡土历史进行教学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故乡在当时属于哪个省管 辖 学习 宣政院 时 可结合西藏 3 14 事件进行教学 做到反对国家分裂 维护祖 国统一 在疆域问题上 应强调元朝的疆域在我国历史上最为辽阔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 感 三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 统一全国的过程 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 济发展情况 掌握蒙古族的兴起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文天祥的抗元斗 争 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水陆交通运输的发展 大都的繁荣 频繁的中外 往来 行省制度的建立和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二 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 培养学生综合归 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 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 强 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 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 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和建立蒙古政权 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从忽必烈建 立元朝的史实 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通过对文天祥抗元斗争事迹的 学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对行省制度 西藏和台湾问题的学习 加强对祖 国统一的认识 四 教学重点 蒙古的兴起 元朝的建立 行省制度的设置和民族融合的发展 五 教学难点 行省制度的分析与评价 另外 本课内容繁多 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 重点突出 也 是个难点 六 中考命题分析 本课是古代史考查的一个重点 中考命题大多以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出现居多 考查的主 要知识点围绕三个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 忽必烈 文天祥 四件大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行省制度的建立 民族融合的发展 及元朝与前后朝代有关的知识点的 联系与比较 七 教学时数 1 课时 八 教学方式 本课综合运用情境式 自主学习和合作式等各种教学方式 形成师生互动 九 多媒体辅助课件 蒙古族的歌舞片断 图片 蒙古帐幕车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陵 文天祥 及 北 京文丞相祠 地图 蒙古族统一全国 元朝疆域 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 隋朝大 运河 南水北调东线走向 唐朝与元代复合疆域图等 十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探究 1 组织学生查阅有关成吉思汗 忽必烈和文天祥的资料 2 了解蒙古族统一全国的简要过程 初步认识元朝的政治 经济措施 探究元朝在中国历 史上的重要贡献 3 结合当今时政热点 查找了解西藏自和平解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感受祖国大家庭 给藏族人民带来的温暖 二 导入设计 1 情境营造 放映蒙古族的歌舞片断 为导入新课作铺垫 设问 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2 教学导语 大家知道 我国有 56 个民族 在这些民族中 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做蒙古族 同学们知道蒙 古族是如何兴起的吗 元朝的建立 与 蒙古族的兴起 有何联系 这个朝代在我国历 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 现在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新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三 教学结构 1 蒙古的兴起 2 蒙古族统一全国 3 文天祥抗元 4 元朝的经济 5 元朝的政治 6 民族融合的发展 四 师生互动 1 蒙古的兴起 思考 蒙古族是如何兴起的 进一步细化上述提出的问题 蒙古族居住在哪里 其生活方式如何 铁木真是怎样统一蒙古的 蒙古国又是如何建立的 屏幕显示 图片 蒙古帐幕车 成吉思汗 及 成吉思汗陵 教师点拨 略 想一想 成吉思汗 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点拨 建立蒙古政权 过渡语 蒙古族的兴起 和 元朝的建立 有何联系呢 2 蒙古族统一全国 思考 蒙古族是怎样统一全国的 屏幕显示 地图 蒙古族统一全国 师生共同归纳 灭西夏 金 建立元朝 1271 年 南宋灭亡 1276 年 完成统一 过渡语 元军在进攻南宋时 南宋的官兵是否进行了抵抗 其中 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人物 是谁 3 文天祥抗元 简介文天祥的抗元事迹 屏幕显示 图片 文天祥 北京文丞相祠 弹性教材 教材第 68 页 动脑筋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谁的诗 你能解释 它的意思吗 过渡语 假如你是元朝的统治者 该怎样从政治 经济上治理国家 4 元朝的经济 元世祖重视农业 提问 在农业方面 元世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些举措有成效吗 点拨 举措 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 治理黄河 推广棉花的种植 成效 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水陆交通运输发展 提问 在交通运输方面 元世祖又有哪些举措 其目的是什么 屏幕显示 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 点拨 略 教材第 71 页 议一议 比较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的不同点 了解 南水北调 东线 的走向 屏幕显示 隋朝大运河 与 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 复合地图 南水北调东线走向 图 点拨 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 呈大弯曲状 元朝都城在大都 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 弯取直 抵达大都 教师简介 南水北调 东线的走向 商业繁荣 提问 那时候 商业方面怎样 请举例说明之 中外交往频繁 提问 元朝在中外交往方面的情况又如何呢 举例说明之 5 元朝的政治 疆域空前辽阔 思考 元朝的疆域有多大 在中国历史上 哪个朝代的疆域最为辽阔 诱导 放映唐代 元代复合疆域图 点拨 迄今为止 在中国历史上 元朝的疆域最为辽阔 设问 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 元朝实施哪些有效的政治措施进行管辖 行省制度 提问 元朝设立行省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怎样设置的 如何理解这种制度 屏幕显示 元朝疆域 当今 中国行政区划 复合图 指导 学生根据地图理解行省制度的设置 启示 把行省制度与现行的行政区划制度进行比较 理解其设置 教师剖析 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当今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 即国务院 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在当时 大都及其周围地区 河北 山东 山西 内蒙古的一部分及天津 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在 这种情况下 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 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 元朝的行中书省 相当于现在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直辖市除外 如广东省及宁夏回族自 治区等 说一说 我国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划制度可溯源到哪个朝代 今天 我们的故乡广东省惠来 县在当时属于哪个省管辖 江西省 设问 我们该如何评价元朝的行省制度 启发 元朝的行省制度与秦朝的郡县制有何联系 它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又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纳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朝郡县制的发展 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它加强了 中央集权的统治 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渡语 元代的政治措施除了行省制度之外 还有其它吗 宣政院 问题 元政府又是如何管辖西藏地区的 西藏在何时成为我国正式的一个行政区 屏幕显示 地图 元朝疆域 弹性教材 2008 年 3 月 14 日下午 拉萨市区发生了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 对此 你有何看 法 点拨 这是达赖集团策划的一起分裂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件 我们坚决反对 过渡语 元朝的政治措施除了行省制度 宣政院之外 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巡检司 设问 琉球是指哪里 元朝是怎样加强对琉球管辖的 屏幕显示 地图 元朝疆域 回应上述提出的问题 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 元朝实施哪些有效的政治措施进行管辖 师生共纳 元朝通过行省制度 宣政院及巡检司的设置 来有效地进行管辖 思考 元朝的统一 和 民族融合的发展 有什么联系 点拨 元朝的统一 促进了民族融合 6 民族融合的发展 问题 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师生共纳 汉族外迁边疆 边疆各族内迁 汉化 回族形成 弹性教材 在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划中 哪个自治区的名称冠用了 回族 一词 这说明了该自治区民 族的主体是哪个民族 点拨 在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划中 宁夏回族自治区冠用了 回族 一词 这说明了该自治 区民族的主体是 回族 弹性教材 导读教材第 70 页史料 胡人有妇解汉音 汉女亦解调胡琴 以加深对民族融合的理解 温旧而知新 我们在以前学习过民族融合的知识吗 大家能否说一说 点拨 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 江南地区的开发 及 北方民族大融合 本学期学习了 经济重心 的南移 P56 正文第 1 行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 宋朝 中原人南迁 这些都明显的包 含了民族融合的知识 而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融合 民族融合从三国 两晋 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 中经隋 唐 五代十国 辽宋夏金到元 朝时 民族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是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 势 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提问 民族融合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 促进了各族经济 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五 教学总结 1 元代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 师生共纳 完成国家的统一 经济上 繁荣富庶 大都成为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 政治 上 行省制度 宣政院和巡检司的设置 对辽阔的疆域进行了有效地管辖 同时 元朝的 统一 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2 主线归纳 六 学法指导 1 记住 三三四 三个时间 1206 1271 及 1276 年 三位人物 成吉思汗 忽必烈及文天祥 四件大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行省制度的建立及民族融合的发展 2 学生朗诵歌谣 以强化学过的知识 忽必烈战功高 1271 建元朝 次年定都在大都 1276 灭南宋 重视农业治黄河 开通运河 有两条 开辟海运运粮食 大都繁华景象好 中央设立中书省 省级行政始元朝 西藏正 式归元管 琉球台湾也管到 民族融合大发展 回族形成于元代 十一 思维拓展 弹性教材 有人认为 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文天祥的行动阻碍了国家的统一 其行为总的来 说是错误的 你是怎样认为的 点拨 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 元在统一的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 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 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文天祥的抗元 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 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 是正义行为 抗元失败后 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 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因此 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 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 只是两者的角度不同 十二 课后作业 简述元代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附录 十三 评析 一 亮点特色 1 难点问题 行省制度的分析与评价 通过启发式教学 使众多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2 教学 元朝的运河 疆域空前辽阔 和 民族融合的发展 时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 做到温故而知新 3 授完 元朝的运河 之后 简介 南水北调东线走向 做到 古今结合 古为今用 4 宣政院 的教学 联系西藏 3 14 事件 与时俱进 反对分裂祖国统一 使学生感 受到祖国大家庭给藏族人民带来的温暖 5 关键问题 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 元朝实施哪些有效的政治措施进行管辖 在授完行 省制度 宣政院 巡检司及疆域辽阔的基础上提出 恰到好处 6 在 回族 问题上 与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划 宁夏回族自治区 结合起来 实现史地学 科的整合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7 在新课授完时 抛出问题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 既起到总结性的作 用 又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 一箭双雕 8 运用纲要信号法归纳全文主线 言简意赅 语言精炼 9 采用要点提炼法记住 三三四 使学生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