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同步练习题A卷_第1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同步练习题A卷_第2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同步练习题A卷_第3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同步练习题A卷_第4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同步练习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同步练习题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同步练习题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从 1985 年起 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重点改革的企业是 A 乡镇企业 B 国有企业 C 私营企业 D 中外合资企业 2 2 分 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 2014 年一季度我省新增私营企业 4 35 万户 同比增长 50 9 相当于平 均每天诞生私企 483 家 我省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 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 支持和引导 私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主导力量的充分发挥 按劳分配这一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贯彻落实 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新格局的逐步形成 A B C D 3 2 分 跳槽 一词因其新鲜 生动 俏皮 很快挤占了 换工作 换单位 之类用语的位置 现代汉 语词典 修订版更将其收编门下 其主要原因是 A 就业制度的变迁 B 养老保险试点 C 医疗制度的改革 第 2 页 共 12 页 D 信息技术的发展 4 2 分 时代 周刊是美国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报刊之一 邓小平在 1978 年和 1985 年两度当选其年度风云 人物 并先后 8 次登上它的封面 你认为邓小平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是 A 他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B 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C 他为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D 他为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5 2 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改革管理体制 B 增加企业活力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改革分配制度 6 2 分 关于图 6 这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B 缩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C 实行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 D 逐步把大中型企业转化为小型企业 7 2 分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A 实行 大锅饭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增强企业活力 D 建立私营企业制度 8 2 分 一位工人兴奋地说 今天厂里开会了 以后不吃大锅饭了 只要大家努力干 厂子干好了 大 家的收入就多了 以后再也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了 这说明当时我国开始进行 A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国有企业改革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9 2 分 按照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 改变了国有企业过去的经营方式 到 1987 年 全 国 80 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 在企业内部 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 经理 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 改革 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A 按劳分配 B 股份制改革 C 政企分开 D 多种所有制并存 10 2 分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 国有企业改革 B 所有制结构改革 C 个体商业改革 D 个体手工业改革 11 2 分 从 1985 年起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重点改革的企业是 第 4 页 共 12 页 A 乡镇企业 B 国有企业 C 私营企业 D 中外合资企业 12 2 分 下图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 发表在 1979 年 6 月 25 日的 人民日报 上 这是新中国成 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 这则广告的出现 A 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解决了姓 资 姓 社 问题的困扰 C 开始了国企改革的探索 D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 2 分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却解决了世界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 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 与人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相关的 政策 和 科技成果 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籼型杂交水稻 B 一国两制 成功发射 东方红 1 号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D 设立经济特区 籼型杂交水稻 14 2 分 2012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2012 年中央财政用于 三农 的投入拟安排 12287 亿元 比上年增 加 1868 亿元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 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第 5 页 共 12 页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B C D 15 2 分 1979 年 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注入了无限的活 力 这里的 首创 是指 A 兴办乡镇企业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设立经济特区 D 建立人民公社 16 2 分 在我国改革开放中 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A 国有企业 B 农村 C 城市 D 沿海地区 17 2 分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中国农村改革中农民的两个伟大创造是 A 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B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大跃进 C 开辟经济特区 打破大锅饭 D 一国两制 求同存异 18 2 分 阅读表格 你认为人均口粮和人均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第 6 页 共 12 页 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收入 1976 年35000 斤230 斤32 元 1979 年132300 斤800 斤200 元 A 人民公社的建立 B 生产方式的改革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19 2 分 盐城张老汉是个普通农民 1978 年以后他所种的粮食可以这样分配 A 全部上交国家 B 一半交给国家 一半自己支配 C 全部自己支配 D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20 2 分 阅读表格 你认为人均口粮和人均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收入 1976 年35000 斤230 斤32 元 1979 年132300 斤800 斤200 元 A 人民公社的建立 B 生产方式的改革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21 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看下图 第 7 页 共 12 页 材料二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 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这样 当作一个阶级来 说 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 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样一种改革 诚然 是中国向民农宣传土地改革法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请回答 1 结合上面材料说明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目的 2 刘少奇说 这样一种改革 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3 材料一所示图片反映了广大农民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的颁布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22 5 分 提建议 你以一个改革开放者的身份收集身边农村或城市改革开放的资料 提出你认为哪些还可 以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建议 23 25 分 农业 农村 农民问题简称 三农 问题 它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 社会的安定和社会发展 的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 始终重视 三农 问题 1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央人民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使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有什么意义 2 1955 年 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 年 90 以上的农户参加了什么组织 3 在 1958 年总路线的指挥下 党中央在农村又发动了什么运动 这场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4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农村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 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大发展 在新时代 下 请你为我国的三农问题献计献策一条 5 由下图可以看出 党和政府 三农 政策的根本发点是什么 第 8 页 共 12 页 24 20 分 历史表明 道路决定命运 为此 有同学对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探究 请 你一同参与完成本次探究任务 1 革命之路 2013 年 12 月 26 日 习近平在毛泽东诞辰 120 周年纪念大会上说 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 出最伟大的贡献 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请回答 写出这条 正确道路 的开始与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哪一历史事件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 探索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0 年 12 月 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说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 要走弯路 就是 S 型 这是毛 泽东对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的形象说法 一一 党的艰辛探索的厚重史书 材料二 主要工业品产量 建国后哪个时期的历史印证了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这一说法 试举一史实说明 由此史实及材料二概括这一时 期的历史特征 3 强国之路 复兴之路 指出 20 世纪的最后 20 年 在世界的东方 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 变革 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 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第 9 页 共 12 页 这里的 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 的起点是指什么 举出这一时期 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 力 的典型事例 要求 经济 祖国统一方面各举一例 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 综合上述探究 概括革命之路 探索之路与强国之路之间的关系 25 5 分 我当导游 假若 2005 年夏天 你陪一个外国考察团到安徽省凤阳县农村考察 外国友人请你介绍 1953 1956 年 1958 1964 年 1966 1976 年和 1978 年以来该地发生巨大的主要变化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