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4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教科版教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 他们用火的遗迹十分集中 灰烬堆得很厚 最厚处有 6 米 能从 这些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A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人工火 B 北京人学会了控制火的技术 C 北京人已经能制造工具 D 北京人已经能自立行走 2 2 分 位于今陕西西安东郊的半坡遗址是远古时代黄河流域氏族村落的代表 半坡居民房屋的样式是 A 穴洞式 B 半穴居式 C 干栏式 D 蒙古包式 3 2 分 形成科学知识的萌芽的时代是 A 文明时代 B 旧石器时代 C 原始史前时代 D 新石器时代 4 2 分 禅让制是传说中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方法 禅让制的依据是 A 财产 B 才能 第 2 页 共 9 页 C 武力 D 出身 5 2 分 禹传子 公天下 变成 家天下 说明 A 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B 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 禅让制仍在继续 6 2 分 根据以下提示 判断这一历史人物是 A 越王勾践 B 齐桓公 C 晋文公 D 楚庄王 7 2 分 2004 年是农历的羊年 我国有崇拜羊的习俗 古人的艺术作品中常有反映 下图是名闻中外的青 铜器精品 它的名字是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第 3 页 共 9 页 C 青铜立人像 D 大盂铜鼎 8 2 分 晋文公称霸 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 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文明的起源 D 国家的产生 9 2 分 以下属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表现的是 牛耕得到推广 会因地制宜施肥 注意选种和适时耕种 开始掌握人工灌溉技术 A B C D 10 2 分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 中国六大政治家 中 将商铁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商鞅变 法内容中 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A 推行县制 B 奖励军功 C 奖励生产 D 承认土地私有 第 4 页 共 9 页 11 2 分 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 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 倾力向外发展 自然战无 不胜 这是因为秦国 A 鼓励农业生产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建立县制 D 奖励军功 12 2 分 鼎是一种礼器 用于祭祀 相传夏禹铸造九鼎 鼎后来就成为政权的象征 春秋时 下列哪位诸 侯有夺取周朝天下之意 向周王朝示威 问周朝使者 鼎之大小轻重 A 吴王阖闾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13 2 分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 图示中 大变革 处的内容应是 A 国家产生 B 文明起源 C 政权分立 D 社会转型 第 5 页 共 9 页 14 2 分 史料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直接的史料 二是间接的史料 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 是直 接的史料 凡是已被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 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 史记 B 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 商朝甲骨卜辞 D 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15 2 分 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 这里有宫殿建筑群 大型墓 葬和手工业作坊 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 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 A 经济繁荣 百姓安居乐业 B 国君宫殿规模宏大 C 国君与平民平等生活 D 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16 15 分 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第 6 页 共 9 页 材料三 秦始皇吞并六国 统一宇内 统治时期虽极短 于 古人之道法 无不革除 后世之治术 悉已创 导 王亚南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 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该制度实行的影响 2 材料二中图 A 图 B 哪一幅是战国形势图 两图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 材料三中 始皇 创立的最主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 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17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 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 A 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 他治水 13 年 三 过家门而不入 终于制服了洪水 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B 和儿子一起 带领人民化害为利 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 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 A 和 B 分别指的是谁 2 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3 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8 15 分 阅读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 武不循古而王 夏 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 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第 7 页 共 9 页 1 材料中的卫鞅指的是谁 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 请写出这场变法可以使秦国 富国 和 强兵 的措施 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以这一时期的变法为例 说说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 8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