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1页
北师大版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2页
北师大版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3页
北师大版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4页
北师大版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北师大版初中部北师大版初中部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2018 七上 柳州期末 暑假期间 小红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 70 万 20 万年之间 的早期人类遗址 由此可以推断 她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人遗址 D 河姆渡人遗址 2 2 分 2016 七上 相城期中 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其生活 方式是 A 过着定居生活 B 过着群居生活 C 过着游牧生活 D 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3 2 分 2017 七上 钦州月考 我国原始社会的起止时间是 A 距今约 200 万年前至约公元前 2070 年 B 距今约 170 万年前至约公元前 2070 年 C 距今约 170 万年前至约公元前 1600 年 D 距今约 200 万年前至约公元前 1600 年 4 2 分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居住在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第 2 页 共 12 页 C 珠江流域 D 淮河流域 5 2 分 最早会挖掘和使用水井的早期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半坡居民 C 北京人 D 河姆渡居民 6 2 分 2016 七上 靖江期中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西周 B 商朝 C 春秋 D 战国 7 2 分 曩 音 n ng 以往 从前 古之世 无君无臣 穿井而饮 耕田而食 日出而作 日入而 息 这是古书里讲述我国远古人类生活情况的一段话 你觉得和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最符合 A 北京人时期 B 山顶洞人时期 C 河姆渡 半坡聚落时期 D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8 2 分 2017 七上 海拉尔月考 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的原始居民遗址是 A 北京人遗址 B 半坡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第 3 页 共 12 页 D 河姆渡遗址 9 2 分 图片和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一图胜千言 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 石斧 骨稆 A 聚族而居 B 原始农业 C 贫富分化 D 采集狩猎 10 2 分 2017 七上 蚌埠期中 在历史专题片 河姆渡原始居民 中 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A 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B 使用骨耜等工具耕种水稻 C 饲养了猪狗等家畜 D 用木头制成简陋的小船 11 2 分 2016 七上 剑河月考 赫赫始祖 吾华肇造 建此伟业 雄立东方 诗中北奉为中华民 族人文始祖的是 A 尧 B 舜 C 禹 D 炎帝和黄帝 12 2 分 2017 七上 临河月考 禅让制 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第 4 页 共 12 页 A 舜 尧 禹 B 尧 舜 禹 C 舜 禹 尧 D 禹 尧 舜 13 2 分 2018 七上 金堂期末 下图是出自 居民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最具特色的为彩陶 的原始 居民遗址中的文物 请问它出自 A 元谋人遗址 B 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 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D 北京人遗址 14 2 分 2017 七上 南京期中 表格归纳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 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 空框中应填的是 A 西周 春秋 B 西周 东周 C 东周 战国 D 春秋 战国 15 2 分 2017 七上 华安月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齐人 鲁人 楚人 等名称的出现 主要是 因为 第 5 页 共 12 页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度 16 2 分 2017 七上 洪泽月考 4 禅让 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这种办法 实行顺序是 A 舜 禹 尧 B 禹 尧 舜 C 尧 禹 舜 D 尧 舜 禹 17 2 分 2019 七上 太仓期中 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 名叫 春秋 而这部史 书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 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该时期始于 A 舜禅让于禹 B 国人暴动 C 平王东迁 D 三家分晋 18 2 分 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陶器 铁器 石器 青铜器 A B C D 19 2 分 2017 七上 盘锦月考 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 第 6 页 共 12 页 A 诸侯 B 卿大夫 C 士 D 国人 20 2 分 2017 七上 辽阳月考 商朝建立的时间是 A 约公元前 2070 年 B 约公元前 1600 年 C 公元前 1046 年 D 公元前 771 年 21 2 分 2017 七上 江海月考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 变成 家天下 局面开始于 A 禹 B 启 C 桀 D 周武王 22 2 分 2016 七上 娄星期末 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 这种制度始于 A 原始社会 B 夏朝 C 西周 D 商朝 23 2 分 2017 七上 翁牛特旗期中 神话故事 封神榜 中塑造了姜尚 文王姬昌 武王姬发等人物 形象 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 商汤灭夏 第 7 页 共 12 页 B 武王伐纣 C 大禹治水 D 黄帝 炎帝大战蚩尤 24 2 分 2018 九下 平谷模拟 以下是一位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示意图 其中 处依次应填 A 夏 商 B 商 春秋 C 春秋 西汉 D 西汉 东汉 25 2 分 2017 七上 翁牛特旗月考 春秋后期 铁制农具和 出现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A 耧车 B 水排 C 牛耕 D 曲辕犁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080 分分 26 25 分 2019 岳阳 文明因多样面交流 因交流而互鉴 因互鉴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 生活在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印度河 恒河 黄河 长江等流域的 人们 开始耕耘灌溉 铸器造皿 建设家园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 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诗经 论语 一千零一夜 楔形文字 阿拉 伯数字 造纸术 印刷术 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第 8 页 共 12 页 摘编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等成为古今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 和纽带 材料三 2019 年 5 月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的主旨演讲 提出 相互尊重 开放包容 等 4 点主张 而与此同时 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斯金 纳则发表 文明冲突 的谬论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请写出距今约 6000 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代表名称 2 为四大发明做出贡献的湖南耒阳人是谁 公元前 18 世纪 两河流域孕育的法律文明成果是什么 3 请写出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列举一例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4 请从材料一中找出一项与古代印度河 恒河流域有关的交流互鉴的文明成果 5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类世界的不同文明 27 15 分 阅读材料 2007 年 4 月 18 日上午 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 海内外各 界人士 30000 多人参加庆典 炎黄二帝塑像高 106 米 单眼长 3 米多 鼻高 8 米 以山为体 山人合一 浑然天 成 塑像左侧为炎帝 广额纯朴 智慧慈爱 右侧为黄帝 威武刚强 气宇轩昂 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 的崇高品质 体现了不屈不挠 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 它的建成 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 感和凝聚力 1 炎帝和黄帝被 炎黄子孙 称为什么 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2 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 3 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 28 20 分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 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 出的贡献 某班对 华夏之祖 进行了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 华夏之祖 材料一 神农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 制耒耜 教民农作 神农氏 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货 第 9 页 共 12 页 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 材料二 黄帝陵 如图 民主政治 材料三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 不足授天下 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 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 授丹朱 则天下 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 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 五帝本纪 杰出首领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至今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尧 舜 禹的传说和名 胜古迹 观察下列几幅名胜古迹的图片 回答问题 1 材料一中的 神农 是谁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贡献 2 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 旅游观光的圣地 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 你会向游客介绍黄帝的哪 些事迹 3 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4 请你将上述图片按担任部落首领的先后排列 结合当今社会现实 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9 20 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社会的进步 都与制度创新有着密切关系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 而 共主 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与秦以后一统 的君主 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 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 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元朝疆域 北与阴山 西及流沙 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 汉唐极盛之际不及也 元 史 地理志 第 10 页 共 12 页 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 在世界历史中 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 是一个十分罕见 的现象 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 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 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四 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 我们国家大 人口多 情况复杂 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赋予地方 必要权力 让地方有更多的因地制宜的灵活性 发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增强整个经济的生 机和活力 唯实 中国共产党关于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1 材料一中西周的 地方分权体制 指的是什么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 独制 而推行的 地方行政体制 2 从材料二中你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元世祖为实现对疆域的有效管辖 实行了什么制度 3 材料三中的 政治制度 指什么 4 综合上述四段材料 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