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三)D卷_第1页
2020~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三)D卷_第2页
2020~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三)D卷_第3页
2020~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三)D卷_第4页
2020~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三)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2020 20202020 2020 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三 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三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是 A 北京人 B 蓝田人 C 元谋人 D 山顶洞人 2 2 分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 缀术 B 九章算术 C 齐民要术 D 水经注 3 2 分 如图是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 他曾改进造纸术 对世界文化作出重大贡献 此人是 A 华佗 B 张仲景 C 蔡伦 D 张衡 第 2 页 共 13 页 4 2 分 有人说 2000 年前 丝绸是中国的名片 1000 年前 瓷器是中国的名片 500 年前 茶叶是中 国的名片 其中与 丝绸是中国的名片 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张骞通西域 B 商鞅变法 C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 百家争鸣 5 2 分 曾有人形容秦朝时 赭衣塞路 囹圄成市 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 监狱里关满了人 如同集市一样 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A 社会治安混乱 B 国民素质不高 C 人民法制观念淡薄 D 刑法严酷 6 2 分 下列各项 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铁器的广泛使用 青铜器的普遍使用 牛耕的推广 管仲改革 都江堰的修建 A B C D 7 2 分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下图到下图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第 3 页 共 13 页 A 社会文明的进步 B 君主权力的不断强化 C 封建制度的完善 D 生活习惯的变化 8 2 分 春秋时期 诸侯争雄 其中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扩充势力 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越王勾践 D 楚庄王 9 2 分 人们常把秦朝称为 暴秦 下列选项能体现秦朝 暴 的有 沉重的赋税 繁重的徭役 繁重的兵役 残酷的刑罚 A B C D 10 2 分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 正确的一项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都进行了迁都 B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11 2 分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 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 繁荣开放的社会 12 2 分 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 其内容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其作者 功业追 尼父 千秋太史公 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 它是 A 史记 B 汉书 C 通典 D 资治通鉴 13 2 分 德国人希霍芬在 中国 书中首次用 丝绸之路 这一名词 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 进步之 路 友谊之路 文化之路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 A 交通非常发达 B 商品贸易极其繁荣 第 5 页 共 13 页 C 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D 名胜吉迹众多 14 2 分 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 十代都会 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 A 东晋 B 辽国 C 西晋 D 西汉 15 2 分 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中央集权制 D 等级制 16 2 分 被道教尊为教主的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17 2 分 历史正剧 英雄曹操 首次为曹操翻案 塑造了一个英雄曹操的形象 回顾历史 为曹操统一北 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 淝水之战 B 官渡之战 C 长平之战 第 6 页 共 13 页 D 赤壁之战 18 2 分 下边的示意图是 A 春秋争霸 B 赤壁之战图 C 人口南迁图 D 三国鼎立图 19 2 分 如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序号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 1 禁胡语 胡服 2 改鲜卑姓为汉姓 3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A 推动经济发展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实现南北统一 20 2 分 下列关于东晋统治的说法 错误的一项是 A 依靠王导建政权 B 不思进取收中原 C 北人南迁促发展 第 7 页 共 13 页 D 篡夺皇位是萧衍 21 2 分 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 空框中应填 的是 A 西周 春秋 B 春秋 战国 C 西周 东周 D 东周 战国 22 2 分 下面表格 鲜卑姓改为汉姓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其主要作用是 鲜卑姓拓跋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 汉姓元穆陆贺刘 A 加强君主专制 B 促进民族融合 C 助推三国鼎立 D 促成江南开发 23 2 分 截止目前 我国已有 48 处世界遗产 居世界第二位 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 录 的 下列能展现北京人生产 生活面貌的史实是 A 使用天然火 B 住干栏式房屋 C 挖水井 D 制彩陶 24 2 分 三字经 中 赢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第 8 页 共 13 页 A 秦 西汉 B 西汉 东汉 C 东汉 三国 D 三国 西晋 25 2 分 西汉 文景之治 和东汉 光武中兴 局面的出现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 科学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 兴衰纷乱总是反复出现的 D 调整政策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二 二 问答题问答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26 5 分 出土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请你当一次文物讲解员 介绍以下图片文物的名称与反 映的历史信息 三 三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27 20 分 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 更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观察 下列四幅图片 回答问题 第 9 页 共 13 页 1 图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朝 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它推行 制度 2 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 传之万世 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 新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 3 图三反映的是哪一种行政制度 该制度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创立的 4 依据图四提供的信息 指出该王朝为加强对西北 西南边疆的控制所设置的机构 官职 5 由对上述问题的回答 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8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戎狄内侮 匈奴 鲜卑等族内迁中原 有晋东迁 中土遗民 中原百姓 播迁江外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 汉朝时 楚越之地 地广人希 稀 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 江淮以南 无冻饿 之人 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庄稼成熟 则数郡忘饥 良畴亦数十万 顷 膏腴上地 亩值一金 荆城 荆州 跨南楚之富 扬部 扬州 有全吴之沃 宋书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 材料二反映了汉朝时期江南怎样的状况 3 材料三反映了江南怎样的状况 有什么长远意义 第 10 页 共 13 页 4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谈谈材料三中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 29 25 分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 广度 影响 两者可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 简单地说是三个 低下 一个 落后 三个 低下 一是生 产力低下 二是行政效率低下 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 一个 落后 是生产关系落后 要改革的话 肯定要从这 四方面下重手 摘自 商鞅变法 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 树根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之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 矣 其于制度 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 其中包含如何对待 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 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 还是捐弃旧俗 接 受先进的文化 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 北魏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 中国通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说明商鞅为了解决三个 低下 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对秦国 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判断 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3 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孝文帝成功处理好 最大问题 具有哪些作用 4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 你对改革有何认识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3 页 17 1 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