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导论:群体性公共卫生事 件_第1页
公共卫生导论:群体性公共卫生事 件_第2页
公共卫生导论:群体性公共卫生事 件_第3页
公共卫生导论:群体性公共卫生事 件_第4页
公共卫生导论:群体性公共卫生事 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群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解析,浙江大学 公共卫生系 吴一华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3,4,立法背景2003年,我国一些地区发生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打赢防治“非典“这场硬仗,既要依靠科学,又要依靠法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正是在这一特殊的背景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定出台的。,2003年5月9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的第 376号国务院令,公布并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5,SARS:SARS病是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全世界波及31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SARS病人8422例,死亡916例。我国波及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发生SARS病人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病死率6.55%。医务人员感染近千例,死亡29例。2003年8月16日北京地坛医院最后2名患者治愈院。最后一个定点医院结束工作。,6,7,隔离病房里的病人站在窗前,8,立法意义条例的施行为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提供了全社会重要法律保障,对有效应对当前或今后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9,相关进程2003.5.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 告管理办法 06.8修订2004 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006.1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6-2-28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007.8.30 突发事件应对法,10,修订仓促施行的缺陷:没有充分论证,难免出现遗漏或执行难的条文缺乏上位法的指导存在与其它相关法律的衔接问题2011年1月8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进行了修订。,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界定,(一)概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二)特征 突发性和意外性、高频次和多元化、群体性或公共性、社会危害性严重、处理的复杂性、国际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以下特征:,1、突发性和意外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突如其来的。一般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不易预测的,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与转归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发生不可预知性-对于一个突发事件,人们很难以最适合的方法进行准备。在事件发生之前,准确判断所需的技术手段、设备、物资和经费都是不太可能的。如各种恐怖事件、自然灾害引起的重大疫情、重大食物中毒等., 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开始可能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很小,难以预测其发展速度、趋势和结局。如很难预测2002年11月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不明原因肺炎疫情最终会波及全国2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而演变成经济、政治危机。 很难做出准确预警和及时识别。,2、高频次和多元化,多发性(高频次)(全国)2002年-全国报告中毒事件5401起;2003年-全国报告中毒事件631 起;2004年-全国报告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45起;2005年-全国报告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160起。2006年-全国报告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390起。,多样性(多元化),微生物源 :细菌、病毒等8大类 个体差异理化源:现在全球已登记的化学物种类超 4,000万种,对其毒性认识较深刻的仅数千种;同样的毒物不同接触途径、剂量和个体差异,都会带来表现形式的差异。,3、群体性或公共性, 群体性-危害的不是少数个体,而是较大的社会群体,具有公共属性; 跨地区-如SARS。,4、社会危害性严重,严重性 轻者:中毒、患病、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重者:死亡、公众不安和恐怖、诉讼和赔偿、 对经济的打击、社会稳定、国家安全,5、处理的复杂性, 预测难: 蔓延范围、发展速度、趋势和结局; 形式多: 同类事件表现千差万别,处理也难用同样的模式来框定; 处理复杂: 涉及系统、部门多,综合性、政策性很强; 社会问题: 许多事件还是社会问题,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甚至需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6、国际性, 国际互动性-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城市化、经济一体化) ; 远距离传播可能性增加-重大传染病通过交通、旅游、商贸等渠道,如SARS; 关注焦点-极易成为国际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焦点; 影响大-处理是否得当影响到政府的国际声誉。,20,分类,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事件,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的情况。,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或者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的病人,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由于食品污染和职业危害的原因而造成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具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针对不特定社会群体,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但又不能归到前面三类中去的事件。,第一章 总则,21,重大传染病疫情,(1)发生鼠疫、肺炭疽和霍乱暴发;(2)动物间鼠疫、布氏菌病和炭疽等流行;(3)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4)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5)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6)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 病疫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第一章 总则,22,2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11种)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23,其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中毒人数超过30人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2)短期内发生3人以上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职业中毒事件;(3)有毒有害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性中毒事件;(4)有潜在威胁的传染病动物宿主、媒介生物发生异常;(5)医源性感染暴发;(6)药品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第一章 总则,24,(7)预防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 (8)严重威胁或危害公众健康的水、环境、食品污染和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丢失、泄漏等事件;(9)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10)发生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恐怖袭击事件;(11)学生因意外事故、自杀或他杀出现死亡1例以上事件;(12)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其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第一章 总则,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四级。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红色预警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橙色预警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黄色预警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蓝色预警,See: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章 总则,分级及分级原则,危害第一原则区域第二原则行政区划第三原则, 危害第一原则,最重要标准-事件大小,以其对人民生命健康、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的大小(强弱)为主要依据。如: 传染病疫情-以病死率高低、传播力强弱、对社会和经济影响及人们的认识程度为依据。鼠疫:病死率高,传播力强,危害严重,虽有控制手段,也标准划分就比较严格、定级高SARS:病死率虽不高,但是新发传染病,人们认识肤浅,社会和经济影响巨大,所以定级高。,食物中毒主要是中毒人数、影响人群以及社会影响、经济损失为依据;如果危害的是学生,影响较大,反应级别就要提高。, 区域第二原则,重要标准-事件发生的区域。 事件发生地点、空间不同,影响力不一样。鼠疫:如发生在大城市,传播可能快,波及人群就多,易引起社会恐慌,社会经济影响大,如发生在偏远地区,人口密度小,交通不便,可能造成的影响就小。,事件波及范围不同,影响力不一样。如事件涉及两个城市,甚至是两个省市,说明事件有扩散趋势,需要引起重视,另一方面在处理跨地区突发事件必须需要更高一层的政府部门协调。所以,当事件区域较大时,虽然事件危害性不是很大,考虑处理需要,也需提高级别。,行政区划第三原则,与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密切关联分4级- 明确(国家、省、地、县)每一行政级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中的职责,强调应急处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故分为4级。,32,分级判定标准 -1,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以某市区级行政单位为例说明,33,有下列七种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其他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国士无双,何谓国士?匡扶社稷,拯救黎民,扶大厦之将倾,抗决堤之洪流有一腔碧血,亦有一身修为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34,西湖三杰,35,两袖清风昭万世,一轮明月耀三台,36,黑死病的肆虐,第一次,起源于公元542年爆发于查士丁尼大帝统治下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五、六十年间里又有几起流行,估计总死亡人数达1亿人第二次起源于中世纪,延绵数百年 直到16世纪末,欧洲每10年就发生一次鼠疫流行高峰。整个16、17世纪,鼠疫仍是威胁欧洲人生命的头号元凶,至少有2500万人死亡。1664年到1665年,伦敦再次发生鼠疫大流行,鼠疫就是在这次流行中被命名为“黑死病”(Black death),37,第三次是1855年始于中国,高潮期为1894年的印度、香港和1910年到1911年的中国东北腺鼠疫(老鼠跳蚤人)到肺鼠疫(通过呼吸飞沫)之争?法国梅尼教授一周死亡病人送往鼠疫医院,接触者被隔离,所有人佩戴加厚的口罩(后来被称为“伍连德口罩”),调动军队封城,切断交通,以及焚烧尸体,仅仅4个月就完全控制住疫情。,38,国士无双伍连德,在肺鼠疫防治实践与研究上的杰出成就以及发现旱獭于其传播中的作用,1935年提名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中国首次提名)创办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协和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肺鼠疫防治结果发表于The lancet(中国医学首次成果发表于世界最顶级期刊),39,国士无双伍连德,我曾将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往事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新中国政府的成立,使这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幸福繁荣-伍连德,40,41,青海鼠疫疫情得到控制 2004年10月29日05:50人民网-人民日报本报北京10月28日讯记者白剑峰报道:卫生部新闻发言人今天指出,近期青海省局部地区发生的鼠疫疫情已经得到全面控制,青海省卫生厅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已经向社会通报了疫情发生和控制的情况。全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发现鼠疫疫情。此次青海鼠疫疫情系当地农牧民私自捕猎和剥食旱獭所致。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卫生部迅速派出工作组赴疫区现场指导防控工作,青海省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卫生工作者做了大量艰苦而富有成效的工作,成功救治了被及时发现的病人,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疫情。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被列为甲类传染病,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很大。但只要及时发现病人并采取有效治疗和防控措施,就能有效挽救病人的生命,控制疫情的传播。青海的此次疫情在省卫生厅工作组、专家组到达疫区指导开展防控工作后,就没有再出现新发病例,没有病人死亡,鼠疫患者全部治愈。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强调,针对目前鼠疫防治工作的整体形势和基层医务人员鼠疫防治意识不强、发现疫情不及时、防治知识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各地应对鼠疫防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绝不能放松警惕。人民日报 (2004年10月29日 第十一版),42,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43,3)涉及其他省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两周内/临床表现相同的/并出现死亡病例病例数不断增加或疫区范围不断扩大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仍原因不明,44,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在我区重新流行。 全球首次发现,短期内不断出现病例或出现死亡; 我国首次发生具有较强传染性和较高死亡率的传染病,病例数不断增加或范围不断扩大; 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天花、脊灰,45,5)辖区范围内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哪些菌、毒株?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的第一类病原微生物(详见卫生部卫科教发200615号文件印发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后果?已经对人群造成严重健康危害,46,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在我区出现输入病例,严重危及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47,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我区发生。,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的普里皮亚季市,该电站第4发电机组爆炸,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辐射危害严重,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为消除事故后果,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为消除辐射危害,保证事故地区生态安全,乌克兰和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48,49,分级判定标准 -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50,有下列十三种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全区发生5例以上(含5例)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镇、街道。一个平均潜伏期?/ 6天,51,(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52,(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全区发病20例以上(含20例),53,(4)霍乱在一个镇、街道范围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含30例);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镇、街道且有继续扩散趋势。,54,(5)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以上镇、街道,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发病水平2倍以上。,55,1988年上海毛蚶风暴:人类史上罕见的甲肝暴发流行,1月19日开始,发病人数与日俱增。2月1日,日发病量高达19013例。流行期间的1月30日至2月14日,每天发病人数均超过10000例。至3月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4月以后发病率逐日下降。起先虽已知是甲型肝炎,但却无法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来势凶猛的甲型肝炎的暴发流行。,56,本次甲肝暴发流行的特点是:1、来势凶猛,发病急;2、病人症状明显,大多数患者SGPT在1000单位以上,90%以上的病人出现黄疸,85%以上的病人抗HA试验阳性;3、发病主要集中在市区,人群分布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的占83.5%;4、80%以上的病人有食用毛蚶史。,在卫生防疫部门的跟踪检疫下,确定这是由毛蚶携带的甲型肝炎病毒所致。随即,市政府作出了严禁销售、食用毛蚶的决定。并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卫生知识宣传。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的辛勤劳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大批病人得到了及时的隔离治疗,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消毒措施比较落实,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据统计,至当年5月13日,共有310,746人发病,31人直接死于本病。,57,(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在我区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 哪些传染病?埃博拉、猴痘、黄热病、人变异性克雅氏病等,58,(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扩散到原发地以外的镇、街道。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仍原因不明,59,(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指:同种同源的医源性感染(包括医院感染),发生5例以上病例或者直接造成3人以上死亡。,60,保定注射感染事件被定性为重大医源性感染事故2010-04-17 13:52来源:中国经济网共0条评论保定市卫生部门昨日透露,该市发生的“注射感染”事件被认定为重大医源性感染事故,所涉及患者经过使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部分病人近期有望痊愈。保定市卫生部门昨日透露,该市发生的“注射感染”事件被认定为重大医源性感染事故,所涉及患者经过使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部分病人近期有望痊愈。负有责任的医生、诊所,已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据保定市卫生部门人士介绍,目前能够确定的是,“注射感染”原因系不洁注射导致,致病菌为偶发分支杆菌。但具体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排查。调查组已对“注射感染”事件所涉药品、器械等进行取样鉴定,但出结果还需要十天左右时间。目前,“注射感染”事件所涉及患者治疗费用有充分保障,对患者的经济赔偿问题仍在协商中。保定市卫生部门人士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力争所有感染患者早日康复。同时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61,(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鉴定,62,芜湖一婴儿接种诺华疫苗后死亡,【字体:大中小】 2013年05月17日10时23分,芜湖一名一周岁的婴儿于2012年4月份,在当地接种了一种叫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Hib )后,出现腹泻,经医院检查血常规显示血小板减少,初步诊断为ITP(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经反复治疗仍不能恢复,于今年4月24日死亡。由芜湖市医学会出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结论为:受种方接种了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供应,Novartis Vaccines and Diagnostics S.R.L生产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后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本病例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参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损害程度为二级丙等。,德国下令召回瑞士诺华公司部分流感疫苗2012年10月26日 11:25:58 来源:新华网诺华疫苗在欧洲六国收到禁令无关中国市场,63,,受害孩子家长打着横幅来到山西省卫生厅2010年03月17日,据有关媒体报道,山西近百名儿童不明病因致死、致残或引发各种后遗病症。家长伤心欲绝、四处求治、负担沉重。导致如此惨剧的病源何在?锲而不舍的患儿家长纷纷质疑:“接种了乙脑疫苗怎么又会得乙脑?”“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难道不是接种疫苗所致?”接种疫苗违规操作,还是“高温暴露”疫苗失效?矛头直指用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疫苗!2010年3月,山西疫苗事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3月21日,从卫生部获悉,由卫生部派出的8人专家组已抵达山西,协助指导当地开展调查工作。据悉,对报道涉及的所有患儿将逐一进行排查。,65,原山西疾控主任栗文元已回国 据称未受处分2010年06月10日04:10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昨日9时许,在其位于山西省工商局宿舍的家中,记者见到山西疫苗事件中消失了很久的重要当事人原山西省疾控中心主任栗文元。此前的疫苗事件风波中,有报道称栗已携全家至澳大利亚“旅游”。根据此前山西官方公布的消息,栗文元在负责与北京华卫公司合作经营时,“没有经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聘任华卫老总田建国为山西省疾控中心生物制品配送中心主任,“违反了相关的人事管理规定”。此外,栗文元曾违规将北京华卫应交50万元押金中的27万元购买小轿车个人使用,“调查组介入调查后已纠正”。知情人介绍,此次栗文元回国,并没受到处分,而且单位还给他配备了高档越野车。,66,(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100人以上(含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一次食物中毒是指具有相同暴露史的,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和亚急性食源性疾病,2002年9月14日,南京市汤山镇发生一起特大投毒案,造成395人因食用有毒食品而中毒,死亡42人。,67,68,69,(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含50人);或死亡5人以上(含5人);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含5人)的。,2002年初,保定市白沟镇苯中毒事件,箱包生产企业数名外地务工人员中,陆续出现中毒症状,并有6名工人死亡。,国务院正式成立工作组赴白沟调查苯中毒事件,70,(12)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区人员感染或死亡。因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的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或烈性生物毒素,已经造成我境内人员感染发病或死亡。,71,(13)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我区发生。,核事故和放射事故:是指由于放射性物质或其他放射源造成或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影响或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还有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自然灾害等等。,1992年山西省境内发生的钴-60放射源丢失,不仅造成3人死亡,数人住院治疗,还造成了百余人受到过量辐射的惨痛结局。1992年,山西忻州地区科委搬迁时,将旧址转让给当地环境监测站。忻州地区科委曾经引进5个钴60辐射装置,用于育种。环境监测站再扩建时,请了山西省环保局处理旧辐射源,但未查清究竟有几个放射源,导致一个放射源遗留井下,被一位施工民工带回家。他一个小时内开始头痛、呕吐。他的妻子当时已经怀孕了,而他的父亲和哥哥也不幸受照射。太原的医院不知道病因,放射源从他口袋里掉出来,但没有人能够识别放射源。结果,放射源被扔进医院的垃圾里。这个过程中,多人受照。所幸放射源最终被找到了。这次事件最终造成3人死亡,10人受伤。,72,1963年的安徽合肥三里庵。多年不用的农业科研钴60放射源被放置在河塘边,一孩童将其带回家玩耍,致使家人和多位村民受照射,最终造成两人死亡。1990年6月25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放射医学研究室钴60源室工作人员违章操作,致使7名工作人员遭受大剂量照射,其中两人分别于照射后第25天和第90天不幸死亡,另外5人也患上了骨髓型放射病。2004年10月21日,山东济宁一家始建于1994年的私营辐照厂,自行建造的静态堆码式钴60辐照装置出现故障,放射源未正常回落到井下安全位置,两名工作人员未经监测进入辐照室工作,受照射时间达10分钟左右,距离放射源仅0.8米至1.7米。两人均抢救无效死亡。2008年4月11日,山西省亨泽辐照科技有限公司5名工作人员在未将放射源降至安全位置的情况下,携带不能正常使用的剂量仪进入辐照室工作,受到超剂量照射,其中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另外4人患上放射病。,73,2005年,央视的焦点访谈曾播出一期节目“铱192”之谜。当年6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居民小区,两户居民相继得上了一种怪病,双手红肿、指甲发黑、全身乏力,而且病情越来越重,经医学抽血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严重偏低,已致一名患者死亡。后经黑龙江省辐射监督管理站的专家检测发现,在居民楼一层发现了放射源铱192。哈尔滨市环保局最终确定了周边多户居民遭到辐射,共117人。在这117人当中,有6人的身体指标出现了异常。而对于该放射源的来源和生产厂家,当时都未能确定。辐射伤害急性期症状主要是神经和肠胃道功能改变,表现为乏力、不适、食欲减退等;受照射剂量较大的,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如局部照射时间较长,皮肤会呈焦样改变。,74,75,分级判定标准 -3,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76,有下列九种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4例以下(含4例),流行范围局限在1个镇、街道范围内。,77,(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全区发病10例以上(含10例);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镇、街道。,78,(3)霍乱在一个镇、街道范围内发生,1周内发病10例以上(含10例);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镇、街道。,79,(4)乙、丙类传染病疫情在一个镇、街道范围内,一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80,(5)在一个镇、街道范围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81,(6)一次食物中毒人数100人以上(含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长春大学食物中毒事件:蛋炒饭放倒139名学生时间:2004年05月20日,据39健康网电昨日,长春大学一百多名大学生在学校食堂吃早饭后发生食物中毒,目前正在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和吉林省前卫医院紧急抢救。据医生介绍,中毒是由亚硝酸盐引起的。据记者从收治中毒者的两所医院统计中毒人数为144人;而学校方面说,截至上午11时统计的数字为116人,最新统计还在进行中。据记者从长春大学党委宣传部了解,公安部门已经查封了涉嫌肇事的食堂,长春市卫生监督局的工作人员正在食堂进行调查。据了解,这个食堂已经被学校承包给外人了。目前,中毒者分别在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和吉林省前卫医院紧急抢救。据记者了解,两家医院分别收治了67人和77人。他们是19日早晨在食堂吃了蛋炒饭后,陆续出现恶心、呕吐、发烧甚至昏迷等症状。医生诊断为由亚硝酸盐引起的中毒。医院对他们施行了洗胃、吸氧等救治手段,目前中毒者均没有生命危险。学校已经通知所有早晨吃了蛋炒饭的学生去医院检查。目前,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已介入调查。长春大学是吉林省属综合性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共有师生员工15000人。中毒者都是长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这个学院共有学生1000多人。,82,83,(7)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84,(8)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例;或死亡4人以下(含4人);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4人以下(含4人)的。,85,(9)市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6,分级判定标准 -4,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87,有下列五种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腺鼠疫在一个镇、街道范围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9例以下(含9例)。,88,(2)霍乱在一个镇、街道范围内爆发,1周内发病9例以下(含9例)。,89,(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例,未出现死亡病例。,90,(4)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例以下(含9例),未出现死亡病例。,91,(5)区卫生局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构,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地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2、日常管理机构 卫计委设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第一章 总则,93,3、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应的级别以及采取的重要措施提出建议;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提出咨询建议;参与制订、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进行技术指导;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后期评估提出咨询意见;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第一章 总则,9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依法规范,措施果断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第一章 总则,95,预防与应急准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1、制定机关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卫计委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省级人民政府2、制定的原则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96,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内容,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2)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3)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5)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6)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 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7)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97,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预防体系,1、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 2、保证应急物资储备 3、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98,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99,报告与信息发布: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一)报告主体1、责任报告单位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单位2、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第三章 报告与信息发布,100,(二)报告范围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第三章 报告与信息发布,101,国务院,卫计委,省级人民政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市级人民政府,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人民政府,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2 小 时,2小时,立即报告,2小时,2小时,2小时,2小时,1小时,(三)报告时限,第三章 报告与信息发布,102,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第三章 报告与信息发布,10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报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军队有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接到通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必要时应当及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发生或者发现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第三章 报告与信息发布,104,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第三章 报告与信息发布,105,突发事件举报制度,国家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 对举报突发事件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奖励。,第三章 报告与信息发布,106,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何时启动?(综合评估)什么部门提出启动建议?什么部门负责启动?,突发事件的类型和性质;影响面及严重程度;目前已采取的措施及效果;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是否需要启动应急机制。,省级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向省级政府全国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向国务院,省级的:省级政府决定, 向国务院报告全国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报国务院批准,第四章 应急处理,107,应急处理措施,1、及时宣布新的危害严重的突发传染病为法定传染病。2、保证应急处理物资的生产、供应和运送。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3、采取紧急控制措施 调集人员储备物资交通工具现场措施(疏散、隔离或封锁),第四章 应急处理,108,4、交通工具上发现突发事件的控制措施 交通工具上发现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其负责人应当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点,并向交通工具的营运单位报告。交通工具的前方停靠点和营运单位应当立即向交通工具营运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相应的医学处置措施。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由交通工具停靠点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第四章 应急处理,109,5、对医疗机构的要求 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 采取卫生防护措施依法进行疫情报告6、相关部门协同合作街道、乡镇、村委会、居委会7、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的控制措施:就地处理的原则8、强制执行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 9、经费保障政府提供必要资金,第四章 应急处理,110,法律责任,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的法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章 法律责任,111,未按规定进行物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的法律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章 法律责任,112,拒绝接受突发事件调查的法律责任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章 法律责任,113,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法律责任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章 法律责任,11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拒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章 法律责任,115,医疗卫生机构不履行职责的法律责任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 (二)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 (三)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 (四)拒绝接诊病人的; (五)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第五章 法律责任,116,对于有关单位和个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拒绝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制定的专业技术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或者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章 法律责任,117,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章 法律责任,118,刑事责任,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05-15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告,第五章 法律责任,119,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第五章 法律责任,120,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假药、劣药)罪,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生产、销售伪劣的防治、防护产品、物资,或者生产、销售用于防治传染病的假药、劣药,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或者生产、销售劣药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第五章 法律责任,121,2003年4月,山西省某市质监人员查获一配置伪劣消毒液的窝点。该窝点制作人白某及其家人没有任何营业手续,无任何器具和依据,用收购会的废旧输液瓶未经消毒进行灌装。包装上只标有过氧乙酸字样,无厂名厂址,也没有任何使用说明。该窝点销售的伪劣消毒液被某医院购买后,导致该院救治非典病人的医生和护士多人感染非典。,第五章 法律责任,122,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生产用于防治传染病的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用于防治传染病的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不具有防护、救治功能,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医疗机构或者个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系前款规定的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而购买并有偿使用的,以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第五章 法律责任,123,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工作中,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以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或者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第五章 法律责任,124,虚假广告罪,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名义,利用广告对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以虚假广告罪定罪处罚。,第五章 法律责任,125,2003年4月,在河北某药店贴出一则广告,该广告称:“板蓝根冲剂,清热解毒,预防非典型性肺炎。”结果引发大量消费者抢购,该店趁机提高药价,违法所得高达10多万元,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第五章 法律责任,126,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第五章 法律责任,碘盐防核辐射引抢购食盐风潮湖北省政府辟谣2011年03月18日08:37三峡晚报黄璐我要评论(0),127,针对一些人借抢购之际乱涨价的问题,刘炼璞说,食盐是国家定价商品,全省各级盐业公司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确保食盐供应及价格稳定。省物价局副局长张建民说,省物价局要求各市州物价部门加强对食盐供销情况的监督,紧急安排人员深入食盐生产、批发、零售各环节进行认真调查。对囤积居奇,哄抬盐价等不法行为,要从重从快进行处罚。各地要确保12358价格举报电话24小时畅通,坚持食盐价格信息报告制度。省工商局副局长冯伟说,针对当前食盐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工商部门将加大巡察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以假充真等扰乱食盐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利用办证窗口,12315热线等,向广大的市场主体、消费者进行正面宣传引导,倡导理性消费,消除群众恐慌心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128,诈骗罪,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假借研制、生产或者销售用于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用品的名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有关诈骗罪的规定定罪,依法从重处罚。,第五章 法律责任,129,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治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第五章 法律责任,130,03年5月18日,青岛市杭州路派出所民警江华亭与社区工作人员根据青岛市四方区防治传染病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部署,对辖区的外地返青、来青人员进行拉网式检查。上午10时许,在对四方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