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密级: 研 究 生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中文) 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论文题目(外文) of 究生姓名 刘小梅 学科、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研 究 方 向 汉语国际教育 学 位 级 别 硕 士 导师姓 名、职称 周仲谋 老师 论 文 工 作 起 止 年 月 2012 年 10 月至 2013 年 3 月 论文提交日期 2013 年 3 月 论文答辩日期 2013 年 5 月 学位授予日期 校址:甘肃省兰州市 原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学位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兰州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兰州大学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 纸质版 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兰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 位论文。 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兰州大学。 本学位论文研究内容: 可以公开 不 宜 公开,已在学位办公室办理保密申请,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请在以上选项内选择其中一项打“ ”)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I 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中文摘要 时间词作为汉语中特殊的一类词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它的使用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表时量的数量结构的时间词语,时间名词,表时间的方位词语等,时间副词等。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时间词语的使用,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受时间词语本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以及学生在汉语习的过程中的特点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留学生在汉语时间词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偏误或使用的误区:或是时间词结构上的遗漏或增添量词,或是时间词在句子中位置的错误等。对这些偏误的分析有助于在汉语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避免这类错误的产生。 通 过对留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留学生在哪些方面会产生偏误,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留学生时间词使用的偏误:一是从语用结构上分析留学生时间词语的使用偏误,多是数量结构上的偏误和固定搭配使用的偏误;二是从语法结构上来分析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并研究偏误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从跨语言干扰,教师讲解等方面对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其原因帮助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提前预知学生会产生的偏误及其原因,了解要讲解的重点,对易出现偏误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的讲解和强化,以及在时间词语教学过程如何选择更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 时间词; 对比分析; 偏误分析;教学法 of as of is of of of of In as a of to is to By of of in of in in of a of or in or on or of or in On in of to on to in to of is on of of of of of of is a to of of to in as a in to is to to on as as in to a 9 19 26 目 录 中文摘要 . I . 一章 关于时间词语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言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语时间词划分 . 2 间名词、时间词短语与时间副词 . 3 点词与时段词 . 6 间词的语法功能 . 9 第二章 汉英时间词语系统比较 . 10 英 时间词结构比较 . 11 英时间词语法功能比较 . 13 第三章 偏误类型 . 19 序排列偏误 . 19 法方面偏误 . 21 第四 章 偏误原因分析 . 25 师的教学 . 26 生的学习 . 26 第五 章 “教”“学”法探索 . 28 ”法探索 . 29 ”法探索 . 30 总结 . 30 参考文献 . 31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32 致 谢 . 33 兰州大学硕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 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1 第一章 关于时间词语 言 随着汉语学习的热潮,在 汉语教学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问题,这些实践问题也推动教学理论的研究,出现了更多研究汉语对外教学的论文。在这一过程中有关于时间词语的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刘慧清在其初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的时间词使用偏误分析对韩国留学生在初级水平出现的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时间词语与其他词语使用的顺序错误,时点词与时段词的混淆等,这一研究主要是是对特定国家特定水平的留学生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温云水在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时间词问题中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时间词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举例说明留 学生易出现的错误及其原因,主要分析的是时点词与时段词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使用范围等产生的错误。冯扬在其留学生时间词语偏误原因分析指出了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间词语的过程中产生偏误的原因。朱学倩在其留学生时间词语的偏误分析中从时间词的本体研究到留学生汉语时间词语使用的各种偏误进行了分析,并阐述可能出现时间词使用偏误的原因,以及给与的一些教学建议。薛婧婧在其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时间副词研究中认为偏误类型主要有遗漏,误用以及错序,从语际偏误与语内偏误两个方面论述成因,又通过对时间副词的本体研究,制定出 针对留学生时间副词的教学设计。马瑞晨在其初中级留学生汉语时间副词偏误研究中偏误类型,偏误成因以及教学建议三个方面对留学生学习时间词语产生的偏误进行详细的研究。 上述文章基本上都涉及了留学生出现时间词语使用偏误的内容,同时运用各种科学理论对出现的偏误以及偏误出现的原因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但是他们的分析大多只是针对特定的方面或者是时间词语某个方面,缺乏较为完整的整合以及较少系统的说明为改变这种现象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法。本文以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等对留学生 学习汉语时间词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课堂实践建议。 在撰写论文之前,针对母语为俄语,汉语水平为中级的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有四个部分:选择,填空,排序,以及改错。从不同方面对留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时间词语使用偏误进行调查。撰写论文之时,本文首先从汉语时间词的分类及其句法功能做了简单的表述,结合多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自身的理解对时间词做了介绍。其次是通过汉语表时间意义的词与英语和俄语表时间意义的兰州大学硕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 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2 词语进行对比分析,在调查过程中多是母语为俄语的学生,因此主要侧重汉语表时间意义的词语与俄语表时间意义的词语的 对比分析。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一方面是在教师进行教学之前了解学生母语可能对汉语的学习产生的迁移,促进其正迁移,避免负迁移,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更好的教学法或者表达方式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是要对两种语言的不同进行区分,加深对汉语时间词学习的理解。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留学生时间词使用偏误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跨语言干扰。除了这个原因,还有教师教学过程的讲解的不够详细;使用词典学习过程中对目的语规则的泛化或缩小;没有掌握汉语的使用规则或者语言知识有限建立的错误的假设;日常生活中,受到周围人日常生活中不规范的表 达的影响等。针对留学生偏误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更好的改变这种现状。教学是“教”与“学”两个过程,要避免留学生汉语学习中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做起。 汉语时间词划分 要从对外汉语的角度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时间词语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首先要详尽的了解汉语时间词语。什么是时间词?使用现代汉语语法给出的解释是“表时间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时间词语”。赵元任的汉语口语语法认为“在语义方面,时间词或表示从古到今的时间之流上的某一处,如“周朝、一九七六年”,或者表示相对于说 话的时间的一个时间:“古时候”。 1表示时间长短的词,一般是 式,不是时间词。例如:月,礼拜,三年”。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与高更生的汉语语法研究都认为时间词是“表示时间的词”。上述各家的观点中最重要的词语就是“时间”,但是对“时间词”的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而除了没有统一的定义,关于“时间词”的词类划分也历来有争议。朱德熙先生曾说“语法分析必须在词类区分的基础上进行,区分此类也是进行语法分析的步骤之一”。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多种分类,而关于时间词语的归属问题历来都 有很多的争议。 对于汉语词类的划分学术界基本的共识是:词的语法功能是划分词类的最佳依据因为语法功能是语法形式的范畴,容易抓得住,做依据比较方便。依据一般词类划分的标准,对时间词语的划分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一种观点是将时间词与划分到“名词”之下,称为“时间词”或“时间名词”。吕叔湘的中国文化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杨同用,徐德宽汉语篇章中的时间表现形式研究,余东涛的博士论文现代汉语时间词研究等都是认为时间词语没兰州大学硕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 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3 有独立的地位,刑福义在其时间词“刚刚”的多角度考察中认为“ “刚刚”按照语义 、语法功能等分成两种词性,一种用法划分到“时间名词”,另一种用法则划分到“时间副词” ” 。 2高更生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将时间词语划分到名词之下,“时间名词”是表示时间的,经常充当“在”“到”的宾语,并能“这个时候”“那个时候”指称”。同时探讨了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的区别。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时间词就是表示时间的词,时间词的用法跟一般体词是相同的”。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汉语教学的教材也是此种主张,如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 这一观点中,除吕叔湘,刑福义将时间词分为“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 普遍都是将时间词语纳入“名词”范围之下。 另外一种观点是将时间词作为与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基本词类看作是同等的。赵元任在其汉语口语语法中将时间词列为独立的一种词类,将时间词分为三个大的板块:时间名称,相对的时间词以及复合词作时间词,但是认为表示时间长短的词语不属于时间词的范畴。王珏的现代汉语名词研究中认为“名词和时间词,方位词的界限是清楚的,毋庸赘言”。 3除此之外,朱德熙的语法讲义,郭锐的现代汉语词类研究,陈光磊的汉语词法论,周国光以及张林林编著的现代汉语理论和方法,(现代汉语名词 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房玉清的实用汉语语法等普遍是将时间词语作为独立的词类,也就是说时间词具有自身的语法功能。 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来看,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时间词语并没有作为像名词,形容词等一样作为独立的词类划分出去,没有较为系统的对时间词语进行定义,更多的学习的是时间词词语的意义,而对于时间词语的语法功能学习比较的零散,缺乏详细的系统的理论。对留学生而言,时间词语的学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偏误,一种是时间词语尤其是时间短语的结构上的错误,另一种就是留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偏误,主要是时 间词语句法功能使用的偏误。要分析对外汉语过程中学生产生的偏误,为方便而言,本文主要按照一下方式划分时间词语。 间名词,时间词短语与时间副词 时间名词就是传统意义上为大多少学者所认同的真正的“时间词”。高更生汉语语法研究 4认为“时间名词是表示时间的,经常充当“在到”的宾语,并 能用“这个时候、那个时候”指称。有的时间名词能用物量词词组修饰。”例如“春天,正月,夏至,星期日,白天,晚上,早晨,中午”等。可称为绝对时间名词。有的一般不能用物量词词组修饰,例如“过去,现在,将来”等,可称为相 对时间名词。 ” ” 时间名词有名称时间词和相对时间词两类,名称时间词表示具体时间的名称,相对时间词表示相对的时间”。“时间名词”可以拆分为两层兰州大学硕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 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4 意义:首先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其次是名词。因此,我们经常会说的像“下午以后, 5000 年前”,这些是不划分到时间名词的范围之内,将词类的词语划分到时间词短语之下。 本文对于时间名词的的分类主要有一下几种: 表示时间名称的词语: 朝代或年号:夏朝,商朝清朝;开元,乾隆光绪; 表示年:世纪,大前年,前年,去年,今年,明年,后年,大后年, 1110年,元年一年,两年,年度 ,学期 一年四季: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季度,隆冬,酷暑,头伏,仲春,仲冬 表示月份:一月,二月十二月;(特殊的是农历月份:正月,元月,腊月)上旬,中旬,下旬; 表示星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天(日),礼拜一礼拜天(日),双休日 表示天:初一,初二三十(农历); 一号,二号三十一号(阳历); 大前天,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一天 一年中特殊日期:夏至,秋分,冬至,大年,除夕,元宵节,清明,重阳,腊八,父亲节,母亲节,国庆节, 圣诞节 一天之中的时间词:早上,中午,晚上,半天,半夜,晌午,一点,两点二十四点(零点),一点十分,子时 表示很短时间:片刻,俄顷; 表示特殊时期:冰川期,成年期,成熟期,发情期,发育期,干旱期,更年期, 恢复期,怀孕期,见习期,寒假,暑假,青春期,霜期,婴儿期, 少年期, 表示相对时间词的名词: 表过去意义:从前,过去,当初,先头,以前,刚才,早期,早年; 表现在意义:现在,此时,此刻,当下,目前,当前; 表未来意义:以后,后来,将来,未来; 在日常交流中,除了以上两类时间名词,最经常用到 的是表示时间意义的词组。表示实践意义的词组主要是有几下几种: 1. 表时量的数量结构:一分钟,一小时(一个小时),两天,四个星期,半个月,一个月,几个月,一个季度,三年,两个世纪,上个月,下一年,前一个兰州大学硕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 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5 月,一会儿 2.“这”和“那”构成的时间短语 A由“这(个)”“那(个)”跟“时候、时间”构成的偏正结构如: 如:这个时候,那个时候; 这个时间,那个时间; B由“这”和“那”跟和表时量的数量结构构成的偏正结构 如:这两天,这几个月,这会儿,这年,这两个星期,那三年,那一会儿,那天,这个月,这个学期, 这一季度 注:“这会儿”一定是指现在,但是“这年”不一定是指今年,“这天”同样,可能是指上文中提到的一天或者一年。“这”和别的量词结合也有两种意义。 3. 由动词性词语跟“时”“时候”构成的正结构。 如:上课时,开会时,吃饭的时候,写作业时,看书的时候 (陆俭明:现代汉语时间词说略,载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 年第 1 期,第 24。) 复合词作时间词: “头”:头七,头年,头天,头晌 “早,晚”:早夏,早春,晚秋,晚冬,晚期 “前,后”:事前,事后,饭前,饭后,日后,午前,午后,上 学前,放学后,两年后,两个月前,战前 “上,下”:早上,晚上,黑下,下礼拜六 “左右”:三天左右,两个月左右,一个小时左右 “里,间,中”:日里,夜里,月中,中间儿,当中,之间,上课之间,吃饭中间,劳动过程中 “先,初,底,末,尾”:月初,事先,周末,月底,末期,末世,年尾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备受争议的表示时间意义的词语,很多学者是没有把这些词语划分到时间词语的范围之内,但仍有学者认为这类表示时间的词语虽然不属于时间名词的范围,就其语法功能和意义而言是可以划分到副词的范围,这就有了“时间 副词”一说。时间副词目前而言有不同的看法,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大家对时间副词的认定也没有明显的标准。黎锦熙先生最早对时间副词做了以下的定义:时间副词: “ 表示有定时间的词,如日子,月份,季节等,大都是实体词;然而在叙述句中他们总是在【副位】,还有一类专从【时间流】中区别某种动作的一个时限,或表动时的持续,或表动时的反复,多从实体转为副词,这就叫“时间副词” ” 。 5汉语中的时间副词一种很重要的主要是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兰州大学硕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 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6 陆俭明,马真谈到时间副词大概有 130 多个,占到副词整个数量的约百 分之三十,是副词中很重要的一类。但是他们所说的时间词语不仅包括的了表示时间意义的副词,还包括了表示重复,频率等意义的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后者是不划分到时间副词的范围之内,根据卢福波等著的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对于一些语法功能及其意义都比较明显的词语,很明确的被划分到时间副词的范围的词语主要有以下词语: 刚 刚刚 已 已经 曾 曾经 才 就 正 正在 在 将 将要 即将 起初 原先 立刻 马上 顿时 一时 随时 时时 不时 一直 一贯 向来 一向 从来 历来 永远 始终 老是 总是 除了上述时间副词以外,综合其他学者的观点,时间副词还可以包括一下内容: 不曾 一度 从小 终于 本 忽然 猛然 立即 随即 一下 眼看 早晚 终究 暂 暂且 回头 姑且 成天 永远 而后 随后 然后 往后 当天 及早 连夜 至今 上述时间副词是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常产生偏误的方面, 除了时间副词本身的句法功能的偏误,很大一部分是与表示相对时间的名词的使用的混淆。例如: 刚才 刚,刚刚 将来 要,即将 至今 天 过去、从前 经,已经 现在,目前,当前 上、正、正在 在上述几组词语中,前者为时间名词,而后者为时间副词。两者在语义上有一定的相近,但是在句法功能使用上有很大的差距,对留学生而言是时间词语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下文中探讨的重点。 点词与时段词 人类自诞生以来,对时间就有各种体验。这些时间经验可分成两 类 : “一是是关于时间定时定位的标度时间经验,一类是关于人生短促或无聊的慨叹,即对时间流度的感悟”。(吴国盛)作为对人类生活的反映,语言也验证了上述两种特点。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认为“时间词有两种。一种是表示什么时候。如“一九五四年,昨天,星期六下午”,说的是时间位置,时间的早晚,这是十点。一种表示多少时候,如“五年,三天,两个钟头”,说的是时间的长短,时间的久暂,这是“时段”。 6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认为“时间词语有两种。一种表示在什么时候,如: 2000 年,下午,昨天晚上,说的是时间的位置,这是 时点。一种表示多长时间,如:十年,两分钟,说的是时间的量,这是时段”。 兰州大学硕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 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7 从上文两位学者给出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时点词与时段词的主要特征。时点词,是指时间纬度上的一个点,时间刻度虽然有大小之分,但是“世纪,秒”等都是时点概念,可以在时间的数轴上找到对应的准确点,时点词是具有精确性和绝对性的。而时段词指的是两个时点之间的距离,是用有一定的长度来表示的这都是表示的,时段词表示的时间长度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时段词的表示是有其模糊性和相对性。“但是时段词组合排列后 , 其内部不是修饰限制的关系 ,而是加合的关系 , “ 五年四个月二十天” ,其意义是“ 五年 +四个月 +二十天” 。7这里关于表时间意义词语的划分主要是针对时间名词而言,时点词与时段词除了意义不同外,在句子中的成分和使用的语境也是不同的。 时点词与时段词的划分是相对的。汉语中有些词语如“前天,昨天,年初,月底,十点以及十小时,一天,两个星期”等很明显的可以区分出是时点词还是时段词。但是还有一些词语但从其自身看是没有办法来区分的,如“世纪,年,季度,月,星期,时,分,秒”等,这些词语是时间单位词,只有这些词语与一定的内容相结合时才能判断是时点词还是时段词, 例如 :明年 十时一分 三月 星期一 第一季度 上文中提到的时间词的分类,表示时间名称的词语,表示相对时间的名词,由“这(个)”“那(个)”跟“时候、时间”构成的偏正结构,由动词性词语跟“时”“时候”构成的正结构以及复合词作时间词的几类词语多是可以划分到时点词的范围,而表时量的数量结构,由“这”和“那”跟和表时量的数量结构构成的偏正结构以及复合词作时间词(“左右”)的表时间意义的词 语大多是可以划分到时段词的范围之内。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偏误产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时点词与时段词的混淆。从意义,结构以及句法功能上来看。主要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区别: 从结构上而言: 时点词语一般可以放在“到,从,在”等后面以及表示短暂性动作的动词“来,到”等前面,表示这个动作发生的时间,而时段词则不可以。 例句:会议从十点开始的。 *会议是从十小时开始的。 会议要开到十点。 *会议要开到十小时。 会议是在十点开始的。 *会议是在 十小时开始的 我十点钟来的。 *我十小时来的。 我十点钟到的。 *我十小时到的。 兰州大学硕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 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8 时段词可以用在“用,花,等,住”这些表示持续性动作的动词之后以及动词“有”的后面,而时点词不可以。 例句:我等了一个小时了。 *我等了一点了。 我花了一小时三十分钟写完了。 *我花了一点三十分写完了。 我用了两个月完成。 *我用了二月完成。 3. 时间量词:世纪,年,月,季度,月, 星期,天,小时,分,秒前面可以加上“上或下”构成时点词,但是这种结构除了“世纪,季度,星期”一般而言要在中间加入“一个”,有时“一个”会简化成“一”或“个”。 表 1与“个”有关的时间短语表 上世纪 上一个世纪 上一世纪 上个世纪 上年 * 上一年 * 上半年 * * * 上月 上一个月 上一月 上个月 上季度 上一个季度 上一季度 上个季度 上星期 上一个星期 上一星期 上个星期 * * 上一天 * * 上一个小时 上一小时 上个小时 * * 上一分 * * * 上一秒 * 注:“下”的用法同“上”在结构上是一致的。从上表中中可以得知,只有“世纪,月,季度,星期”位于“上或下”后面时,“一”,“个”和“一个”可以加也可以不加或只用其中一个。在方言中“年”的用法中有时会说“上一个年头”和“下个年头”。 *表示的是没有此种用法。时点词和时段词的后面都可以加“前,后,以前,以后”,但是表示的意义不同。如:三点后,三个小时以后。前者表示的精确的时间轴一点后的时间,能够前儿、确定时间点。而后者一般是相对于一定的时间,有一定的参照,然后才能确定 时间。 二从句法功能而言 时段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是补语 , 即时段词可以直接用在谓词动词之后 , 作这一动词的时量补语,表示时段的时间词放在动词后头是表示一件事情经历的时兰州大学硕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 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9 间有多长。在肯定句中表示时段的时间词可前可后,但是在否定句中一般放在前面,凡是放在动词前头表示时段的时间词,无论在肯定句里还是在否定句里,都是表示在这段时间之内怎么样或是没有怎么样。时点词一般借助“在,到”等介词的帮助才能放在动词后面,“生于,止于,死于”等也属于此种情况。 例句:时段词:我写了两个小时。 *我写了两点。 他回家一个月了。 *他回家一月。 我这些天很快乐。 风浪连续猖狂了 一整夜 ,他们 两天两夜 没有吃喝了。 时点词:报名截止到三月二号。 时点词在句中常常用作状语,时段词一般不能单独在动词前面作表示动作发生时间的状语。 例句:你昨天晚上干什么去了? *你一小时干什么去了? 我明天走。 *我一天走。 他总是夜里两三点才回家。 *他总是两三个小时才回家。 从意义, 结构和句法功能上明确的区分时点词和时段词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能够帮助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避免概念的混淆或某一类别词语学习的扩大或缩小化,使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避免因汉语内部的语言干扰产生偏误。 间词的句法功能 从上文中我们了解了时间词的基本分类,从词性上分主要可以分为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而从表示时间意义的不同,主要又分为 时点词与时段词。作为名词和副词的一种复述,会满足名词或副词句法功能的特点,但是作为特殊的一种词类,时间词语在句法功能上也有自身的特点。时间词语在句子中主要充当的成分可以是: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以及补语。 时间词语作主语主要是针对时间名词和表时 间意义的短语而言的。“时间词语作主语时都是要说明时间本身怎么样, 强调的时间本身的情况变化 ” 。 8 例句:中秋节快要到了。 前天很冷,今天很暖和。 春天给了人们希望。 今天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一天。 2. 时间词语作谓语 有的时间词语是可以单独作谓语的,表示时间或者日期。 例句:现在四点。 兰州大学硕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 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10 明天中秋节。 今天星期二, 2012 年 12 月 11 日 。 3. 时间词语作宾语 时间词语作宾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 例句:他们的婚礼推迟到二月份。 我碰见他是在昨天。 我的生日是二月初六。 4. 时间词语作状语 时间词语作状语是时间词的主要功能。从上文中可以知道,主要是则很针对时点词而言的,时段词有时也可以作状语。 例句:早上我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走了。 他后天到。 我一分钟能打 60 个字。 你爱人一早上给你打了好几个电话。 5. 时间词语作补语 时间词语作补语主要是针对时段词而言 的。经常是“数量词 +时间名词”表示时段充当补语。 例句:汤姆要在中国学习一年。 我在兰州住了五年多了。 他当老师当了两个月。 6. 时间词语作定语 时点词和时段词都可以作定语,时间词语作定语的时候与被修饰的内容之间常加“的”。 例句:我参加了昨天晚上的音乐会。 早晨的空气很好。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 上半年的任务完成了。 第二章 跨语言对比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对留学生而言,母语的干扰必然会 成为语言习得的重要影响因素。在 1945 年 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与学习( as a 提出了对比兰州大学硕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 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11 分析的思想。对于学生的母语系统与学习者目的语系统的进行描写和分析,通过两者的描写与分析不仅可以对学生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而且对教师的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的避免学生母语对对学生汉语习得产生的负迁移以及促进学生母语对学生汉语学习的正迁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 的撰写主要是依据两个月的教学实践对初级班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的考察以及中级班的问卷调查情况,据统计此次考察的对象有一般的学生母语为俄语,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母语为英语,其余的学生母语为日语,韩语等,但都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因此,主要以英语时间词与汉语时间词以及俄语时间词与汉语时间词对比分析为主。 作为世界上两大被广泛使用的语言,汉语语言系统与英语语言系统有很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时间词语的使用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会从两个方面对汉英时间词语使用的不同进行分析:表示时间的短语结构和时间词语法功能意义的比较。通过这两方面的比较 英时间词结构比较 按照前文中时间词语的分类,在表达方式上,表示时间名称的时间词语在汉语和英语中,在结构上明显具有可见性和对照性。在汉语中除了特殊的表示时间名称的词语,英语中一般都有行对应的词语,在表达方式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主要的区别是数量结构的时间短语,表时间意义短语的排序, 在汉语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数量结构这一特殊的形式,在英语中虽然有类似的用法,例如都可以年,月,日等相似的表达形式以及部分时间词语可以与数词直接相加,但是,相比较汉语而言,英语中这样的结构缺乏“量 词”这一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因为汉语中有些时间词语同时有时间名词和时间量词的意义,因为量词的缺少可能会引起语义的差别和词语使用的误差。时间量词中关于“一”“个”“一个”的使用是视情况而定的。这也是英汉此类近似短语的重要区别,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遗漏。 例如: 月 下个月 *五 个天) *一钟头) 小时 /一个小时 述四组例子中,第一组加上量词“个”表示的时间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表示时段,后者则表示时点。而例句二的两个例子中都加了量词,有时“一”是可以省略不用,意义不变,而当数字不是“一”时,数字是不能省略的。在第兰州大学硕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 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12 三组例子中,则是因为 “ 天 “ 本身在这里就表示量词,所以不需要加量词。第四组例子中 ,“小时”和“钟头”如果前面加相同的数字,在汉语中表示的时间长度是相同的,但是两者使用的数量结构是不同的。前面提到“小时,天,月”等自身是可以作为时间量词,所以前面的“个”可以使用,也可以省略,但“钟头”前的量词则是不能省略的。上述四组例子在英语中的表达则是数字直接加上时间量词,中间不需要再加“个”构成数量结构。这也是汉英时间词语在结构上重要的区别。 复合词作时间词或者是具有方位意义的时间短语在排序方面的不同也是汉英相比很重要的区别。在汉语中我们经常使用的结构是“事件 /特定时间 +(以)前 /(以)后”,而英语 中的表示相同意义的词组,结构上则是相反的。这种差别不仅是结构上的不同,从语法意义上而言也是有较大的差别。 例如:下课(以)后 上课前 始以后 春节前 点后 三点前 初 of 年末 of 上述三组短语对比中可以明确的明白汉英在此类时间短语的表达上的区别,在汉语中表示时间点的词语会放在前面,而“以前,以后”则会放在后面,英语中表示相同意义的词组在排序上则是相反的,又是还会用到“ 一介词来连接前后的关系。这种外在的排序上的区别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主要会对初级水平的学习者产生语言干扰。 除此之外,汉英表示相对时间意义的名词系统,出现多对一或一对多的不对等现象。从上文的分类可知表示现在,过去和将来意义的相对时间名词不限与一个而在英语中与这些时间 词语相对应的词语或短语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下表可以有一个明确的直观反映。汉语中的表示相对时间意义的名词在英语中多会有相对应的词语或短语。汉语中的一个时间名词多会有一个以上的英语词语或短语与其一一相对。同样,英语中的同一个词语会对应汉语中的多个词语,例如:应汉语中的过去,先头以及以前。而且汉英意义对应的词语在词性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而在汉语中被划分到副词范围内的时间词语,表示现在意义的“正,正在,在”以及表示将来的“将,将要,即将”等时间词语准确而言在英语中是没有对应的时间词语,主要是 从句法功能而言在英语中与表示时态意义的词语相对应。又因在汉语中本无时态这一概念,因此,从对比分析的角度预测而言,这一类词语的对应相对而言在留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是有很大的难度。 表 英汉时间词语对比 兰州大学硕士 研究生学位论文 留学生时间词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13 汉英(名) 汉英(副) 过去 从前: 过去: 当初: 先头: 以前: 才: 早期: 年: 才: 刚: : 经: 经: : 初: 原先: 在 现在: at 时: at 刻: at 下: 目前: at 当前: : * 正在: in in : * 将来 以后: 来: 来: 未来: : 要: be be 将: be be on in no 注:上表词语词性的划分以汉语中词语的词性为划分标准。 从语言排序的结构上看,两种语言系统因文化,习惯等差异必然会存在着不同。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可以了解到两种语言中的异同,虽然两种语言系统的不同的划分并不是汉语习得过程的难点和重点,但是母语迁移是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如何避免负迁移而更好的利用正迁移,母语系统与目的语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