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男篮第 27 届亚洲锦标赛与四强球队的攻防指标的比较 学科专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学位类型 科学学位 专业学位 研究生姓名 李晨光 导师姓名、职称 肖宗涛 副教授 论文编号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 一 四 年 五 月 分 类 号 密级 学校代码 10542 学号 中国男篮第 27 届亚洲锦标赛与四强球队的攻防指标的比较 7of s 究 生 姓 名 李晨光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肖宗涛 副教授 学 科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研 究 方 向 运动训练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四年 五 月 I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对第 27 届亚锦赛的中国男篮进行分析。探析中国男篮在此次亚锦赛失利的原因, 以期对我国的篮球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如下: 1 中国男篮已经顺应篮 球的发展,球员的高大化已经优于亚洲其他球队,但 是过度追求了球员的高大化 , 造成中国队的球员对抗差,虽然克托莱指数排在本届亚锦赛第二位,但是平时的对抗训练不够。在第27届亚洲锦标赛的年龄组成上,中国队的平均年龄虽然很小,但主力队员的年龄构成上球员年龄偏大,青黄不接。 2 在第 27届亚洲锦标赛上中国队三分球和罚球命中率的偏低,均落后于亚锦赛前四名的球队,是造成比赛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中国队在失误和助攻两项指标上,明显不如本届亚锦赛前四名的球队,在关键的比赛中不但助攻次数少,而且失误次数多。 4在篮板球的争抢上, 中国队的前场篮板球仅次于伊朗队排在第二名,但是后场篮板明显低于亚锦赛前四强的平均值,是比赛失利的关键原因。 5 在失利的比赛中,中国男篮在投篮、罚球、失误、犯规和篮板球的指标中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词: 27 届 男篮亚锦赛 ; 中国男篮 ;进攻;防守;指标统计 7s ens at in to s as A s to of of s in in is In of 7of is in of 2 On 7in is of of 3 in on as as at in in 4 On in of is a 5 in in is a 27ens s 目 录 摘 要 . I . 前言 . 1 题依据 . 1 献综 述 . 1 国学者关于比赛分析的研究文献 . 1 内学者关于中国男篮的研究文献 . 2 人观点 . 5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6 究对象 . 6 究方法 . 6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8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年龄和身高,体重的分析 . 8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的进攻数据对比分析 . 9 7届亚锦赛四强球队投篮命中率的数据对比分析 . 9 7届亚锦赛四强球队前场篮板球的数据对比分析 . 11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助攻的数据对比分析 11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失误的数据对比分析 11 7届亚锦赛四强球队造犯规能力的数据对比分析 . 12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总得分的数据对比分析 . 12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的防守数据对比分析 . 12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的后场篮板球的数据对比 分析 . 13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的抢断数据对比分析 13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的盖帽数据对比分析 13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的犯规数据对比分析 14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的防守数据与进攻数据的对比总结分析 . 14 国男篮与伊朗队的比赛数据对比分析 . 16 国男篮与伊朗队的基本信息对比 . 16 国男篮与伊朗男篮比赛的投篮命中率的对比分析 . 16 国男篮与伊朗男篮比赛的助攻与失误的数据对比分析 . 17 国男篮与伊朗男篮比赛抢断与盖帽的数据对比分析 . 18 国男篮与伊朗男篮比赛犯规与造犯规的数据对比分析 . 18 国男篮与伊朗男篮篮板球的数据对比分析 . 19 国男篮对伊朗男篮比赛失利原因总结 . 19 国男篮与韩国队的比赛的数据对比分析 . 20 国男篮与韩国男篮的基本信息对比 . 20 国男篮与韩国男篮的比赛投篮对比分析 . 20 国男篮与韩国男篮的比赛的失误与助攻的对比分析 . 21 国男篮与韩国男篮比赛抢断的对比分析 . 22 国男篮与韩国男篮比赛的盖帽对比分析 . 22 国男篮与韩国男篮造犯规与犯规次数的对比分析 . 22 国男篮与韩国男篮比赛篮板球的对比分析 . 23 国男篮对韩国男篮比赛失利原因总结 . 24 国男篮与台北男篮的 比赛对比分析 . 25 国男篮与台北男篮的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 . 25 国男篮与台北男篮的投篮命中率对比分析 . 26 国男篮与台北男篮助攻与失误的对比分析 . 27 国男篮与台北男篮抢断与盖帽的对比分析 . 27 国男篮与台北男篮犯规次数与造犯规次数的对比分析 . 28 国男篮与台北男篮的篮板球的对比分析 . 28 国男篮与台北男篮失利的比赛总结分析 . 29 国男篮比赛失利与比赛胜利的数据对比分析 . 30 篮命中率的对比分析 . 30 误的对比分析 . 31 攻的对比分析 . 31 侵次数与犯规次数的对比分析 . 32 断与盖帽的数据对比分析 . 32 板球的数据对比分析 . 32 失分的数据对比 . 32 4 结论与建议 . 34 论 . 34 议 . 34 参考文献 . 35 致谢 . 38 中国男篮第 27届亚洲锦标赛与四强球队的攻防指标的比较 1 1 前言 题依据 篮球运动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自从 19世纪末篮球传入中国开始,它就在中国的土地上快速的生根、发芽,经过 100多年发展和几代篮球人的传承中国篮球在当今篮坛占有着其 重要的地位。 中国男子篮球队在当今篮球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在世界各个大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国内的篮球推广中,我们有亚洲水平最高的职业篮球联赛,每年源源不断的为国家队输送新鲜的血液。在亚洲篮坛上中国男子篮球队保持了多年“亚洲霸主”的地位,在亚洲各大赛事中多次取得冠军。不仅仅在亚洲赛场,乃至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男子篮球队也奋勇拼搏 3 次进入奥运会比赛的前八名。 但是近年来随着“后姚明”时代带来的影响,中国男篮近年来在国际比赛中的水平一直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在篮球世锦赛和伦敦奥运会上的成绩一直没有任何起色,甚 至没有再创以前的辉煌。就连一直称霸数年的亚洲赛场也数次得到挑战。在 2008年之后至今举行了三次亚锦赛,一次亚运会中,中国男篮仅取得了一次武汉亚锦赛的冠军, 一次广州亚运会的冠军。不仅在“家门口”首次丢掉了天津亚锦赛的冠军,甚至在今年举行的菲律宾亚锦赛中取得了近年来最差的成绩 第五名。笔者通过中国男篮在第 27届亚锦赛上的表现,进行数据分析 期对我国的篮球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献综述 外文献资料 in 写道:身体成分指标在运动员运动能力表现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更符合专项特点的身体成分对于水平的正常发挥有着本质性的反映作用,运动员需要对身体能量与身体成分的关系加深了解,让他们的体格以及表现在保持高效能量平衡的情况下得到最好的发 展。 1 硕士学位论文 2 中写到拼抢意识是抢篮板球能力的首要因素 ;身体对抗能力是拼抢篮板球能力的重要基础 ;技术是拼抢篮板球能力的核心 ;配合是拼抢篮板球能力的保障 2。 in 一文中,通过对十名研究对象的录像观察,罚球的出手时机对罚球命中率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罚球命中率的是,技术的稳定性。 3 在 Jo o of s 得出结论 :高度和体表脂肪影响篮板球的表现。 4 A N 认为比赛中的传球能力, 投篮能力 在球队进攻时起着关键的作用,绝对这球队的实力。5 内学者关于中国男篮的研究文献 在徐晓军的后姚明时代中国男篮发展方向的研究中认为中国男篮没有明确的战术体系,球员的篮板球能力较差,攻防转换意识淡薄。 6笔者认为造成 “ 后姚明时代 ” 中国篮球水平下降的原因是中国男篮并没有因为姚明退出国家队后而进行有效的战术体系 调整。 在李军基第 25届亚锦赛攻防能力的分析中认为中国男篮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在快速移动后的投篮命中率低,球员对篮板球的控制不够。 7通过研究我们 认为影响中国男篮投篮命中率的主要原因 是投篮基本功不够扎实,导致在高强度下命中率低下。 这与平时的训练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在王观德第 25届亚锦赛中国男篮得分能力的分析中认为在投篮区域上,中国男篮主要以弧顶的三分线附近和三秒区内得分为主, 得分方式多为接球后的中国男篮第 27届亚洲锦标赛与四强球队的攻防指标的比较 3 直接投篮得分。 8 笔 者认为丰富球员的得分 的 手段,是提高中国男篮进攻水平的重要方法。 杨泽圣在第 26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攻防能力的分析与研究中 认为 中国男篮在本届比赛暴露的主要问题有:投篮命中率较低,二次进攻效率低;失误球过多;防守时脚步慢造成犯规过多。亚洲强队之间的实力差距进 一步缩。9文献笔者认为随着姚明的退出,在国际大赛中我们已经没有这样世界级的内线,可是我们依然执行着姚明时期的国家队战术体系, 没有及时调整。 在范作讯在第 15届男篮世锦赛探析中国男篮三分球防守的对策与现状中 认为 中国男篮的外线队员身体素质有待加强,防守的韧性不够, 三分球的防守不足。 10笔者认为三分球在篮球场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但我们的训练方式影响了中国队外围的投射能力。 马大程在第十六届男篮世锦赛中外后卫攻防能力对比分析中得出中国男篮的后卫队员在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方面有待提高。 11 郭志强 在第十六届世锦赛中外男篮小前锋技术特征对比分析中认为中国男篮的小前锋虽然身高较高但是力量较差,同时我国小前锋队员组织能力差,防守攻击性不强。 魏新乐在中外男篮中锋竞技能力的比较研究中认为:我国男篮中锋队员近年来竞技能力有所提高 ,特别是在亚洲比赛中的仍具有较大的优势。 在身体形态和技术的运用上已经具有国际水平,但是比赛中对篮板球的控制不够,比赛中防守端犯规太多。 12 陈章在中外男篮防守技术能力的比赛研究中认为:中国男篮缺乏对当前世界篮球防守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认识和把握。 中国男篮在比赛中则较多的采 用了半场人盯人防守且防守战术形式单一、变化少 ,综合多变的防守则是少之又少 ,导致很容易被对手适应。 13笔者认为中国男篮防守的最大漏洞就是后场篮板球的保护,防守侵略性不够。 王冰冰 在 第 16届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前四强快攻战术运用的对比研究 中得出 : 快攻在现代篮球 比赛 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经过比赛统计中国男篮与四强球队对比不仅快攻次数少而且成功率低, 快攻结束段手法单一。 14通过文献笔者认为影响中国队快攻次数的主要原因是后场篮板球的保护不够。 硕士学位论文 4 在 刘宗焱 的 亚锦赛中国男篮失利原因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 得出: 1)中国男篮队员虽然在身高上具备明显的优势 ,但整体体能状况不佳 ,除了内线中锋外 ,其他位置的队员身体对抗都不占优势。 (2)中国男篮后卫能力有限 ,投篮出手较少 ,命中率较低 ,对抗能力不强 ,处理球不果断 ,失误较多 ,难以组织起合理的技战术进攻。 (3)中国男篮前锋投篮出手很少 ,命中率不稳定 ,篮板球尤其是前场篮板能力较差 ,在场上缺乏自信与活力。 (4)中国男篮中锋身高和技术上的优势明显 ,攻守两端皆具优势 ,篮板球和盖帽的能力尤其突出 ,但失误偏多。 (5)中国男篮技战术单一 ,内外线配合不畅 ,外线球员出手次数太少 ,缺乏自信心 ,过于依赖内线的发挥。替补球员缺少表现机会 ,能力有待提高。 15 在 第 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的分析与研究 中 裴原浩 认 为: 中国男篮得分能力和与赛队相比差距较大,具体表现为中国男篮内线得分过少,真正意义上的内线单打、强打等得分方式较少,给对手造成的内线杀伤力远远不够;两分球与罚球命中率过低;在快攻得分、 2 次进攻得分和利用对方失误得分和与赛队相比具有十分显著性差异 【 17】 在王文涛的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特征的研究中研究发现: 相比对手以及参考四强球队的进攻方式比例,中国男篮进攻方式 的比例不合理,个人进攻的比例大,配合进攻的比例低,中国男篮应增加配合进攻的比例,减少个人进攻的比例,努力提高两种进攻方式的成功率;在四种基础配合方式上,掩护配合和突分配合是各个球队运用比例最高的,中国男篮应提高突分配合的次数,提高掩护配合的质量。 18 薛崇振在第 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能力分析中得出: 1中国男篮在身体形态方面呈现出 “高瘦 ”的特点,虽然在身高方面具有优势,但是高而不壮身体条件,不能适应比赛中的高强度身体对抗和巨大体能消耗,直接影响了球员的技战术发挥。 后卫和前 锋位置, “老、中、青 ”球员年龄结构相对合理,但是中锋位置缺少中生代球员,出现断层。 3中国男篮的进攻特点是,出手投篮次数少,命中率偏低。助攻、强篮板球能力差,快攻和二次进攻进攻能力也比较薄弱,球员战术素养不高,技战术运用能力欠缺,集体进攻能力差,没有战术特点。 4后卫进攻能力表现出了 “快、准、灵 ”的特点,内中国男篮第 27届亚洲锦标赛与四强球队的攻防指标的比较 5 线球员进攻方式单一且内线进攻火力薄弱,没有核心进攻球员,球员心理素质较差 19 魏斌在第 30 届奥运会中国男篮防守技战术运用研究 中研究得出 : 中国队在抢断球、投篮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抢进攻篮板三项指标和 与赛队有显著性差异,存在较大差距。抢断球上落后,充分体现对手的防守攻击性;脚步移动慢,换防不及时,造成对手多次空位投篮机会;内线球员限制区内卡位不积极,外线防守队员挡人意识差致使对手冲抢到多次前场篮板,增加了二次进攻机会,造成无谓失分。 20 林志旭在伦敦奥运会中国你那烂防守技战术运用情况分析中认为: 中国男篮在伦敦奥运会上全面失利 ,防守体系的薄弱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男篮场均失分排在全部参赛队伍的第二 ,充分反映出中国男篮防守整体能力的低下 ;在失分分布上的数据表明 ,中国队防守体系在对外围攻击和快攻的控制上 存在比较大的缺陷 ;防守战术结构松散、战术执行过程中体现不出应有的控制力度和攻击性 ,防守漏洞偏多 ;和预赛对手相比较 ,中国男篮在防守战术运用的质量和效果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21 在史蓝的中国男子篮球运动技战术风格特点的研究中了解到中国男篮的拼抢能力差,应该加强在高强度防守下的进攻技术,减少失误。建设适合中国男篮的技术风格特点。 22 人观点 笔者认为中国男篮在此次亚洲锦标赛上的失利,是伴随着西亚球队的快速成长,和自身的“原地踏步”甚至略有退步而造成。“更加重视防守,更快的防守反击, 更多身体对抗”的篮球大环境下,中国男篮没有适时跟上时代的步伐。 因此笔者欲借第 27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 中 系统分析中国男篮和亚锦赛前四名球队的 攻防能力方面的 差距。 以期为我国篮球训练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硕士学位论文 6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究对象 第 27届亚锦赛前四名球队 与中国男篮攻防若干技术指标 为研究对象。 究方法 查阅进攻与防守方面的中英文资料 :1、书面资料:如期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学会文集、文献、图书、报告与专题文献等; 2、多种数据 库信息:如国际体育数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普数据库以及中文体育文献数据库等。 3、 中外国家队比赛信息以及组织官方网站发布的相关信息等。 过查阅文献,走访专家,调查表的回收率,信度确定初步统计的指标 过专家问卷调查最终确定临场统计指标。 本文以 2013年第 27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的中国队与本届比赛的四强球队参加的 9场比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录像中球队攻防指标的统计分析,直观的反映 出中国男篮与亚锦赛前四强间的差距。 通过对 27届亚洲锦标赛的组织官方网站发布的技术统计和 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统计的第 27届亚锦赛前四强球队的攻防指标与中国男篮进行对比,找到其中的差异并对此进行分析。 中国男篮第 27届亚洲锦标赛与四强球队的攻防指标的比较 7 通过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遵循研究逻辑顺序,对 第 27届亚锦赛前四名球队 与中国男篮攻防若干技术指标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研究,以达到研究的目的。 硕士学位论文 8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年龄和身高,体重的分析 表一 中国男篮与亚锦赛前四强球队的球员基本信息对比 队伍名称 身高 体重 克托莱指标 年龄 中国 7 伊朗 199国 律宾 192北 191托莱指数是目前形态学使用最广泛 的 指数之一,通过体重与 身高比例的关系,反映身体的充实度,机体的组织密度。 23当今篮球的最大特点就是贯穿于全场的攻守转换,高强度的对抗。 这一特点与球员的身高,克托莱指数和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球员身材高,克托莱指数越大则对抗性越强,其在空间位置占据的也大。年龄则反映了运动员的最佳成才时间。 24在表一中的上述指标 里 ,中国男篮的平均身高,体重,平均年龄在第 27届亚锦赛中各个队伍里都处于顶尖水平。在身高方面随着姚明的退役和哈达迪的崛起,中国队在绝对高度上较伊朗队差一些,但全队的整体高度和平均身高依然领先于其他球队。但是在克托莱指数 方面,伊朗队领先于中国队,所以在对抗性上,伊朗队强于中国队。 亚锦赛前四名的球队的克托莱指数平均值为 国队的克托莱指数高于平均值。 所以中国男篮在本届亚锦赛上的身体形态指标稍差于伊朗队,但依然处于亚洲领先的水平。 篮球运动是一个由多元动作结构组成的运动,年龄的构成影响着篮球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需要实践的磨炼,但由于运动员的长时间过度消耗,会给运动员带来疲劳性的劳损和永久性的伤害,再加上运动员到达最佳运动年龄后人体的机能会逐渐退化,所以 28岁到 32岁之间为运动员的 黄金年龄 。 上表中中国队的平均年 龄要远低于其余四支球队的平均值,即便是队中新人最多的韩国队的平均年龄中国男篮第 27届亚洲锦标赛与四强球队的攻防指标的比较 9 也略高中国队一些。在这五支队伍里中国队中有 5名 30岁以上的队员,三名 32岁以下,两名 32岁以上。 这 5名队员都为球队的主要轮换队员, 甚至 首发队员。5人每场比赛的平均时间为 韩国队中 30岁以上有 6名队员, 32岁以上两名, 32岁以下 5名,六人也都是主要轮换阵容中一员,每人的平均时间为 伊朗队中 30岁以上为 6人,都为 32岁以下。六人的平均上场时间为 台北队中都为 32岁以下, 30岁以上为 5人,六人的平均时间为 菲律宾队中三十二岁以上为 4人,三十岁以上,三十二岁以下为3人。 球员的场均出场时间为 在这五只队伍里中国队“老将”们出场时间最高,高出四支球队的平均值 钟。 虽然我们球队的平均年龄是最低的,但是我们的老将的出场时间却是最高的,说明中国男篮的轮换阵容新鲜血液补充不够。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的进攻数据对比分析 表二中国男篮与亚锦赛前四强球队的进攻数据对比 球队名称 二分球 命中率 三分球 命中率 罚球命中率 前场篮板球 助攻次数 造犯规能力 场均得分 中国 2 16 四名 平均值 朗 国 7 10 20 17 北 6 律宾 中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投篮命中率的数据对比分析 篮球比赛是以得分多少来评定输赢的体育运动。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唯一的得分手段,是一切进攻技、战术的最终目的和全部攻守矛盾的核心。在日剧激烈的篮球比赛中,投篮命中率是一支球队得分多少和能否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 25稳定的投篮命中率可以增强运动员和球队的自信心和战斗力,在当今篮球发展 的趋势下,一场球保持较高的命中率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篮球比赛又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比赛中情况多变,所以比赛中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有很多。首硕士学位论文 10 先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 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基础因素,只有正确稳定的投篮技术动作,才可以有稳定的命中率。其次是心理因素,比赛和训练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心理因素的制约。稳定的情绪能使投篮时的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协调一致,才能更好的发挥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机能,使肌肉能正常协调的完成投篮动作,达到每投必中的信心。 26最后就是对手防守强度的大小影响投篮命中率的的重要一环,只有抑制住对手的投篮命中率,己方才可以拥有胜利的机会。 此消彼长,虽然当今球员的进攻天赋越来越完善,同时这一时期的防守强度也在快速的发展。所以在投篮命中率上并没有看出现代篮球的进 步。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分析中国队的投篮命中率,在两分球方面伊朗队和台北队的命中率高于中国队,台北队在这届杯赛上主要以快速的“跑轰”战术为主,球队的攻防节奏快,所以球队的两分球命中率最高。伊朗队则因为球队的大部分得分来自于二次篮板球,所以球队的两分球命中率比中国队高。中国队则凭借 拥有亚洲最优秀的 内线团队,所以两分球命中率在这五支队伍中排在第三位,高于其余四队的平均值。 在三分球命中率上,在拥有姚明之前的中国男篮,多是以外线的精准投篮蜚声国内外篮坛。但是在本届杯赛上,中国男篮的三分球命中率仅有 甚至远远小于本届杯赛前四名球队的三分球命中率的平均值 通过统计这五支队伍的出手次数跟球队的三分球命中率成正比,北队为 国为 , 中国和伊朗的分别为 在罚球命中率方面,中国队又是这五只队伍中最低的,比本届亚锦赛的前四名的平均值低了 7 个百分点。 罚球在比赛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决定着比赛的胜负。特别是两队实力相近或者比赛胶着的时候。 27据统计在这五 支 队伍中,中国队的场均次数为 24次,伊朗为 国为 北为 19次,在这项数据上,中国队为这五队之首,高于五队的平均值 是中国队的罚球命中率确实这其中最低的 ,白白的浪费了自己辛苦创造的罚篮机会,把送到手的得分机会拱手送还给了对手。在关键的比赛中也就拱手丢掉了球队的胜利。 中国男篮第 27届亚洲锦标赛与四强球队的攻防指标的比较 11 在投篮这一数据分析中我们得出,中国队的二分球命中率在五队中处于平均线以上,但是三分球命中率和罚球命中率则低于四队的平均值, 罚球命中率甚于在五只球队中最低,所以三分球和罚球命中率的低下,是影响中国队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7 届 亚锦赛四强球队前场篮板球的数据对比分析 篮板球一直是都是球队的生命线,前场篮板球又是球队进攻的基本保证。前场篮板球不仅在比赛中可以增加球队进攻的次数,获得得分机会,鼓舞全队的斗志,增加中远投的信心,提高投篮的命中率和队员的判断能力,更好的控制好前场篮板球也可以减少对手快攻的次数。 28前场篮板球的数据上,伊朗队的场均次数最多,这和伊朗队彪悍的球风与哈达迪的强势有着直接的关系。 中国队紧随其后排在第二位,高出其余四支球队的平均值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助攻的数据对比分析 篮球 又 是项集体运动。 传球是连接五个人之间的纽带,只有通过传球球员才可以在进攻端拥有完美的配合。助攻传球则是,得分的运动员接到传球运动员的传球后直接投篮得分的传球。在更加强调防守的今天,传球队员不仅要面对自身紧逼的防守运动员还要查找防守的漏洞传球助攻给队友则是更加困难。但依靠快速防守反击的“小球”球队主要依靠纵贯全场的长传球,和突破分球后的小范围传球来进行助攻。这次杯赛中的韩国队和台北队就是这种风格的主要代表。另外一种风格的进攻类型则是主要以半场进攻为主,依靠球队大量的战术性传球,和过渡性传球寻找空当然后得 分。在本届本赛上的主要代表是伊朗队。在这届杯赛上中国队的助攻次列这五支球队第四位,仅高于菲律宾队,远低于四支球队的平均值。这跟中国队的战术风格和命中率低下有直接的关系。同样这也跟球队的组织进攻有着必然的联系。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失误的数据对比分析 与助攻有着必然联系的一个数据体现就是失误。 由于篮球运动的多变性,所以篮球场上的失误是必然存在的。进攻队员因为自身因素导致球权的更换叫做失误。 29失误对比赛的进程有着消极的影响,失误则代表球权的变更,失误的次数也可以反映球队和球员 的心理、生理、技术的状态。 失误次数方面,中国队和韩硕士学位论文 12 国队的场均失误在这五只球队中最少为 12 次,台北队最多场均 。 四队的失误平均值为 ,中国队远远小于这一指标。 失误次数中,高水平篮球主要以传接球失误为主,中国队的失误次数低,但是助攻次数也最低,所以不能单一的分析失误数据一栏中的数据,应该结合助攻数据综合分析中国对的这一数据。韩国队的场均次数为 12次,但助攻次数为场均 20次,伊朗队的失误次数也仅有 助攻却有 所以在这一数据上笔者认为韩国队和伊朗队做的强于中国队。 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造犯规能力的数据对比分析 现代篮球 “ 侵略性 ” 已是这一时代的重要标签,防守需要侵略性,进攻更加需要侵略性。 笔者认为,侵略性是一支球队意志品质的重要 体现。在进攻方面体现这一数值的 技术统计为球队的造犯规能力。中国队这一技术统计的数值排在第一位,主场举办亚锦赛的菲律宾队排在第二位。前四名的球队的平均值也远远低于中国队的数据。这一数据体现了中国队在进攻端的侵略性依然存在,但是伴随着自己低下的罚球命中率,让自己的这一优势荡然无存。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总 得分的数据对比分析 得分方面,伊朗队的场均得分最高,场均 国队低于四队的平均值,排在倒数第二位。 在这次杯赛上中国队一共参加了 9场比赛,战绩为六胜三负,六场胜利的比分均为 88分,其命中率为 三场失利的比分为 命中率为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的防守数据对比分析 表三中国男篮与亚锦赛前四强球队的防守数据对比 球队名称 后场篮板球 抢断 盖帽 犯规 中国 25 4 2 锦赛前四名球队平均值 朗 国 24 6 5 17 台北 6 菲律宾 国男篮第 27届亚洲锦标赛与四强球队的攻防指标的比较 13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的后场篮板球的数据对比分析 后场篮板球在篮球比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防守的终结,也是快速发动攻守转换的开始。在比赛中篮板球的数量占到一定的百分比后,会影响篮球比赛的结果。在一场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中,一场比赛会有约 160次的投篮,进攻队员和防守队员会进行 80到 100次的篮板球争抢,后场篮板球的次数直接影响着防守的质量, 决定双方的投篮次数。 30后场篮板球的争抢比前场篮板球要更加容易些,前场篮板球需要出色的弹跳和绝佳的篮板球落点的判断。 后场篮板球则需要卡好自己的防守队员,判断落球点。从上表中我们看到在本届杯赛上伊朗队的平均高度为本届杯赛的第二名,但是后场篮板球的次数最多。台北队的球队风格必须要求其篮板球的保护必须到位,虽然台北队的平均身高最矮,但其后场篮板球的次数却排在了第三名,高于平均值。中国队的平均身高达到 201是其后场篮板球的个数却最少。 笔者认为,后场 篮板球的争抢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是对整个球队的防守的整体性的衡量。后场篮板球也不仅仅是球员身体素质的体现,更多的体现为球员的积极性和对防守的态度。所以中国队对后场篮板球的保护不够,和球员的防守积极性,球队防守整体性汲汲相关。后场篮板球的保护不利,又是防守失误的主要因素。 国男篮与第 27 届亚锦赛四强球队的抢断数据对比分析 抢断技术是指篮球运动中防守队员在防守进攻队员持球、运球、传球、投篮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技术抢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央企国企面试题库及答案
- 雅江消防考试试题及答案
- 西南商贸城一期1#地块观光电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行测法律常识试题及答案
- 生物医药公司股权激励争议解决与股权激励计划调整合同
- 地方新闻稿件供应与地方特色推广合同
- 新教师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婚姻关系破裂后探视权变更与时间调整协议
- 电力变压器质保期及维护保养补充协议
- 全方位宠物医院连锁经营管理委托合同
- 演出经纪人考试题库1000道含答案(达标题)
- 中海物业新员工入职培训
-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西安亮丽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挂名法定负责人免责协议
- 谷红注射液-临床药品应用解读
- 2024年首都机场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山东济南先行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课件
- 酒厂扩建可行性报告
- 故事绘本表演游戏-:狐狸和兔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